119.訴訟的偉大意義難以實現
本章節 1149 字
更新於: 2022-07-05
119.訴訟的偉大意義難以實現
一邊在大學任副教授教書,一邊擔任兼職律師的秦放是這樣說的:「由於孩子的監護人,也就是他的父母找到我,就歌星嘉維演唱歌曲《心靈的迷失》是否已對未成人鄭顯造成影響,致使其因行為過錯受到傷害而需承擔賠償責任前來諮詢時,如果按照我們國家現行的民法理論及審判實踐,恐怕難予得到支持。但是,考慮到作為未成年人,行為過錯由他本人獨立承擔是否公平?換句話說,也就是我曾用一句淺顯的話對孩子的父母所解釋的那樣:成年人幹壞事就該自作自受;可是未成人干出了與他的年齡不符的壞事,他本人,家長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除此之外,社會上因素,諸如學校、演藝場、電視台等機構或個人,極不負責地傳遞了錯誤信息,就能安然地對著所有受眾問心無愧地說:跟我沒關係?」
一元忍不住搶過話頭,「我個人對你的觀點不僅完全一致,而且有著更深的理解。可是這能成為民事法律所調整的對象嗎?」
「你太著急了,應當聽我把話講完」。
秦律師顯然是教書匠,固有的「一言堂」脾氣,講得正在興頭上,對冷不防的打斷很不愉快。
不過,記者的插問為他搬出下邊的理論,做出了及時的鋪墊。「我已注意到,隨著國際間交流的不斷擴大,我國的法學理論已在尋求逐漸擺脫建國初期完全照搬蘇俄的模式。不僅從同為大陸法系的德國、法國、義大利那裡吸收有益的東西,而且從英美等國的海洋法系中,吸收借鑒了經驗和理論。這兩種法系的特點和區別你知道嗎?」
「我知道,大陸法系採用成文法,也就是要編纂法典,法官判案時要引經據典;在海洋法系的國家,法官主要依據的是判例。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前有車,後有轍.」這些東西難不倒法律系的畢業生一元。
副教授對學生的回答很滿意。然後搬出了他的全套依據:「在十九世紀,一位英國法官希克林為淫稿色情做出了十分準確的定義。我看,它對今天依然適用。即要看被指控為淫穢的東西,是否有意去毒害和腐蝕那些心理準備接受這種不道德影響的人。或是否有意讓這類出版物落入他們的手中。我們在剖析鄭顯的訴訟請求時注意到,歌星嘉維所演唱的《心靈的迷失》,完全能夠成為侵權的事實依據。此外,1990年,美國的印第安那波里通過了一項法令,提出了『婦女是某項侵犯的受害者,而這項侵犯是淫穢色情品所導致的直接後果。』這是判決的法律準繩。綜上所述,我認為從借鑒國外保護婦女、未成人等弱勢群體免受淫穢色情產品侵害的立法精神,對指導我們的民事法律研究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並且這個案件能夠成立,開庭審理,對司法審判實踐,也會促成飛躍和進步。」
「這麼說,你是憑藉自己的道德良知和積極探索審判實踐的目的,接受委託,並代為提出訴訟的?」
這句話反而勾起了副教授的頹唐:「可惜,在現今的環境中,許多人明明知道這種訴訟所能帶來的偉大意義,但就是不讓它得以實現。」
記者聽後由衷地說:「我表示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