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冰柱
本章節 4220 字
更新於: 2019-08-24
<第七十九章>
主考官瞇起雙眼看著衛雕石,嘴角勾起陰冷的角度。
衛雕石渾身一冷,低頭不語。
站在衛雕石對面的管泰山一點動靜也無,連呼吸都很輕,明顯在裝死。
過了幾息,主考官才淡淡問了一句:「酒醒了?」
衛雕石連忙點頭:「大人!我已經三天沒喝酒了,當然已經醒了!」
「本官問的是你嗎?」
衛雕石全身一僵,繼續低頭無話可說。
主考官咬著牙,面目猙獰:「『君子之德』今天已經出現三次了,之前聽說你作夢時得到先賢指導『君子之德』的訣竅,本官希望你今日能再接再厲。」
主考官加重語氣再次強調:「聽清楚了嗎?本官對你寄予厚望,千萬!千萬!!千萬!!!別讓本官失望啊!」
衛雕石渾身一抖,小聲問:「若是…學生讓大人失望了呢?」
主考官嘆了一口氣,臉帶憐憫:「唉…這個世上,有許多貧民子弟仰慕聖學,卻不得其門而入,甚至連書都買不起,你來教門本宗抄書,接受其他前輩的指導,除了修養心性、提高修為,還可造福人群,善莫大焉啊。」
衛雕石聽完,腳底一冷,感到全身痠軟。
管泰山也對衛雕石投以萬分憐憫的目光。
隨後主考官舉起右手,鼓聲響起,第一輪第七場武決正式開始。
管泰山舉起雙拳、拉開架式,小聲說:「衛兄,我們慢慢來,你要用心。」
「多謝了。」衛雕石也舉起雙拳應對。
兩人用的都是拳法,管泰山專精「虎嘯皇拳」,衛雕石擅長「醉拳」,一時間,崇文台上人影縱橫、拳擊破風聲呼嘯不斷。
崇文台下,洛星羽、犁承家都已調息完畢,此時正與夜讀、洛星垣聊天,主題當然是他們各自領悟的『君子之德』的異同。
首先發問的是洛星垣:「師父,我跟師兄修練的功法都一樣,為何領悟的『君子之德』不一樣呢?」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夜讀淡淡一笑,先背了一段《正氣訣》的序歌:「儒生多數都有修練《正氣訣》培養浩然正氣,儒門的武功,很多都要搭配《正氣訣》才能使出最大的威力,但人的天賦體質個個不同,培養出的浩然正氣也有各自的屬性偏向,因此領悟出的『君子之德』也就不一樣了。」
洛星羽皺眉想了一下:「師父之前說過,崇文台內的傳承是周茂叔的傳人所留,周茂叔寫了《太極圖卷》,所以傳承混合了陰陽五行生剋之道?」
「也對,也不對。」
夜讀這個回答讓人不解,所以眾人都露出疑惑。
「人是會進步的,孔子開私塾時期,《五德終始說》尚未出現,只有《尚書.洪範》提到五行而已。」夜讀顯得心情很好:「之後鄒衍提出《五德終始說》,論及五行相生相剋之原理,才有獲得道統的儒家傳人受到啟發,領悟新的『君子之德』。」
「所以不是混合,而是創新?!」洛星羽頗為驚訝:「所以,最早的『君子之德』只有一種?」
「沒錯,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最早的『君子之德』就是星垣領悟的那一種。」
「哇―!」洛星羽看著自家師弟,感到震驚。
洛星垣此刻卻像是想到了什麼,語氣略帶遲疑:「師父,你覺得…『君子之德』只有五種變化嗎?」
夜讀聽到這個問題,露出欣慰的表情,微微一笑,轉頭看向犁承家:「你覺得呢?」
犁承家一愣,想了想才說:「晚輩覺得…至少…應該有十種變化才對。」
洛星羽像是明白了什麼,渾身一震:「所以,你方才用兩次『君子之德』,是因為分不清楚哪一種才是正確的,所以都用一次試一試真偽?!」
旁聽的解行步一臉癡呆,如墮迷霧之中,完全跟不上話題,沒想到崇文台上傳來一道聲音:
「喂!你們說大聲一點!我沒聽清楚!什麼創新?什麼十種變化?」
眾人同時抬頭一望,發現問的人是衛雕石,他仍然和管泰山比武,然而身上有一股奇異的波動,與整個崇文台相呼應,那是與先賢英靈共鳴的結果。
夜讀看向犁承家,示意他解說。
犁承家抓抓後腦:「陰陽搭配五行,不就有十種了嗎?」
「陰陽?五行?陰陽為體…五行為用…」衛雕石一愣,隨即渾身一震:「原來這就是『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是故水為體,冰為用』的意思,我明白了!」
衛雕石恍然大悟,雙拳一震,逼開管泰山。
管泰山見衛雕石的雙眼閃動精芒,不禁驚問:「你的眼神為何如此無良?」
衛雕石深吸一口氣,左足踏前、右足在後,右拳收在腰間:「管兄小心。」
管泰山嚇得面無人色,拿出金甲符貼在身上,驚叫:「你要幹什麼?!」
回答他的,是衛雕石的大吼、呼嘯的狂風以及冰冷的凍氣。
凍氣散去,在眾人的驚詫中,崇文台赫然驚現一座高有七丈的冰柱,柱中包著滿臉驚惶之色的管泰山,而保護著管泰山的金甲符之光已經時閃時滅。
「這是…?!」主考官望著眼前的冰柱不敢置信:「這是…新的『君子之德』?」
副主考看著在冰柱中掙扎的管泰山,不禁深吸一口涼氣,嚇得心急如焚:「大人!快救人啊!遲了就出大事了啊!」
主考官陡然醒覺,立刻大聲小聲喊:「快救人!會用火的!會用刀劍的都上去!快啊!」
於是一大堆修有火系武功的結丹修士立刻上前融冰,而能使出劍芒刀芒的人也上前幫忙削砍冰柱,其中也包括喬從文。
一陣手忙腳亂之後,眾人發現收效甚微,連眾多結丹修士同時出手也不例外,幾個精修陣法的結丹修士檢查之後,發現這是整個書香林一起作用的結果,主考官對此表示不解,繼往堂主立刻解說:「大人,方才衛雕石使出的『君子之德』,喚醒了整個書香林的陣法,簡單說,這根冰柱現在靠著整個書香林在維持,除非將書香林破壞,讓陣法停止運轉,否則都是做無用功。」
「什麼?!」主考官聽完大驚失色,恨恨看了累倒在旁的衛雕石一眼。
衛雕石立刻抗議:「大人!是你要我千萬千萬千萬別讓你失望的!怎麼現在還怪我?」
主考官全身一僵,無話可說,隨後嘆了一口氣:「這該如何是好?難道要將整個書香林破壞?那先賢英靈豈不是一同去了了?這該如何是好?」
正當主考官憂愁之時,夜讀說話了:「其實還是有辦法的。」
主考官大喜,雙手一揖:「請先生指教。」
「其實還是要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之道。」夜讀指著冰柱:「這是水德屬性的『君子之德』,但卻是極端的一種,按"金生水"之原理,陣法將金行靈氣化為水行靈力相助,才能達到目前的威力,所以將陣法中的金行靈氣轉用即可。」
主考官雙眼一亮,正想拍手叫好,卻被繼往堂主搶話:「方法雖可行,但恐怕要用金德屬性的『君子之德』才有辦法達到效果,現在有合適的人選嗎?」
主考官眼神一暗,心想,是啊,要去何處找合適的人選呢?
夜讀淡淡一笑,指著喬從文:「人選在那邊。」
眾人順著夜讀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發現一個築基修士拿著一把劍皺眉沉思,身上的波動與崇文台呼應,這是與先賢英靈共鳴的證明。
夜讀從容走到喬從文身邊,輕聲問:「何處想不通呢?」
「先生。」喬從文反手握劍,雙手一揖:「這一招太過暴虐了,實在有違『仁道』,而且…這一招不是人能使出來的,我很懷疑…」
喬從文還沒說完,便被夜讀擺手打斷:「你知道這一招是哪位先賢創造出來的嗎?」
喬從文搖頭。
「是荀子。」夜讀臉容一肅:「當時天下征戰殺伐過盛,荀子於稷下學宮與當時的劍聖談論天道、時勢、武學,從而悟出這一種變化的『君子之德』,而且,這也是唯一真正以消滅敵人為目的、完全不留生機的『君子之德』。」
喬從文聽完若有所悟,想了想,又說:「但這一招完全不是人能用的。」
「這一招本來就不是人能用的。」夜讀笑了:「你看過孔子畫像嗎?腰間那一把是什麼東西?」
喬從文渾身一震,如夢初醒:「原來這一招的主體不是人,而是劍!」
夜讀點點頭:「小心一點,留三分力,將冰柱毀滅就可以了,去吧。」
喬從文雙目炯炯有神,提著劍,走了幾步,來到冰柱前,全身靈力運轉,灌入手中長劍,劍身發出朦朧靈光,隨即轉成青芒,覆蓋整個劍身。
三尺劍芒?!是人劍意志完全相通,人劍合一!
崇文台上的全部儒生見狀,渾身發冷,連忙溜下崇文台,幾息間,整座崇文台只剩下冰柱、喬從文、夜讀、主考官以及立命、繼往、開來、知禮四個堂主,當然,還有被困在冰柱中垂死掙扎的管泰山。
只見喬從文深深吸了一口氣,右手長劍平舉,劍尖指向冰柱:「『定章』,讓世人見識你的能耐吧!」
長劍『定章』一聲嗡鳴,崇文台一陣靈光閃爍,數以百計的劍光不斷自地面竄出,將冰柱一塊又一塊的削下,碎冰也被擊成粉塵,飄散在空中,偏西的陽光一照,晶光璀璨,整個崇文台瞬間變得美輪美奐,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
幾息後,冰塵漸漸散去,劍光也消逝在空中。
朦朧冰霧中,喬從文抱著冷到全身顫抖的管泰山走出冰霧,衛雕石連忙趨前慰問:「管兄,你沒事吧?」
管泰山臉色蒼白,頭髮衣服沾滿冰屑,驚恐的雙眼看著衛雕石,語帶顫抖:「幹、幹、幹你娘…」
「啊?!」衛雕石頭一歪,不知該如何反應。
喬從文哈哈大笑。
知禮堂主笑著接過管泰山:「還會罵人就是傷勢不重,大家不用擔心。」
風波至此結束,主考官終於露出笑容,沒有出人命,五種屬性的鎮教絕學又全部找回來了,帶著這種成績回宗門,還不陞官?
真是用想的就很爽,不枉自己費力奪下此次大比的主考官之位啊。
主考官一拂衣袖,拍去冰塵,招來副主考:「履山,今天圓滿結束了,準備一下,給先賢上香之後,就讓大家回去休息吧。」
副主考一愣,連忙回話:「大人!還有一場武決呢!」
主考官不解:「什麼叫還有一場武決?」
「大人啊!第一輪有八場武決,現在第七場剛結束,而且你還沒有宣布勝負呢!」
「是嗎?!」主考官想了想,一拍天靈:「唉呀!本官想起來了,確實還有一場武決,對了,剛剛第七場算誰贏?」
副主考頭一歪,語帶無奈:「方才管泰山用了金甲符,所以算他輸。」
主考官點點頭,回到凌煙閣前,一整衣冠,大聲宣布:「第一輪第七場,勝利者,開來堂,衛雕石。」
現場響起一片喧嘩鼓譟,亂哄哄討論著方才所見。
隨後副主考帶人整理崇文台,掃除冰塵積水,以進行第八場武決。
第八場武決是明倫堂的黃早松與繼往堂的貝大海對決。
此刻已是夕陽時分,黃早松與貝大海的對決也頗為可觀,但眾人的心思都不在崇文台上了,畢竟前一場太過精彩,後面的就顯得平淡無味了。
但是,也有少數幾人關心著台上的對決,比如說,明倫堂的修業、時習、日新、立教四個齋主就異常關心。
如今五種「君子之德」已經全部出現,而他們明倫堂卻還沒有繼承任何一種,這實在是大大不妙。
難道…義理之學並非正統?
不!
不可能會這樣的!
上次的道統傳承就是由義理學家所得!
武決也尚未結束,一定還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