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等下一個刀口

本章節 1160 字
更新於: 2025-08-15
昭陽國的朝堂這幾日,像被一口沒洗的銅鍋罩住,鍋里咕嘟著的,不是湯,是人心發霉的味道。

自從「外事系」被打成篩子,整個國都長陽城都在等一個聲音——那種像刀划瓷一樣尖銳、能宣告下一輪清洗開始的聲音。可惜,刀口還沒落下來,刀柄上的手已經換了三次,大家就這麼尷尬地等著,像舞台上的群演等導演喊「卡」,結果導演自己被拽去背鍋了。

昭陽國的政治鬥爭,從不講究優雅。人們愛說「換血」,可在這裡,換血不是輸液,是放血療法:先割開靜脈,看誰流得快,再用別人的血給自己涂臉,假裝是健康的紅潤。

內務府的人動得最快,他們是刀口上的急先鋒——外事系一倒,立刻用一套「忠誠度體檢」把自己也查了一遍,查完發現沒問題,又在報告里加一句:「不過分部存在個別思想鬆懈,需要立即整頓。」 趙逍遙心裡明白,這就是給別人挖坑的開場白。

西關新貴眼下像一只肥到快動不了的貓,被下江舊貴圍著轉。舊貴心裡想的很簡單:「先等別人動刀,我們就假裝幫忙按住,順手摸幾根鬍鬚。」 新貴那邊也不傻,他們開始丟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將出去當祭品,讓別人覺得「我們也有人犧牲」。

昭陽的權力遊戲,像一場賭桌上的換庄:你以為是贏了籌碼,其實是被換走了座位。

最弔詭的是,這次的刀口遲遲不落,反而讓人更怕。平時昭陽的清洗都是快刀斬亂麻,甚至刀還沒擦乾淨,就已經換上下一批人。可這回,刀舉在半空三天了,還在那兒晃悠。

於是,長陽城出現了一種奇觀——大臣們開始主動「預防性負荊請罪」,有的寫檢討,有的送古畫,有的乾脆搬著家眷住到皇城門口,說「反正遲早要被查,不如早認命」。

趙逍遙在茶館聽到一個妙評:「昭陽的刀法很特別——刀口在哪兒不是關鍵,關鍵是讓你一直仰著脖子等,直到自己累得崩了。」

外事系的覆滅只是一個引子,真正的高潮是「全面換血」——各部、各行省、各衙門都在名單上。理由千奇百怪:有的說「思想路線有偏差」,有的說「生活作風有隱患」,還有的乾脆一句「形象不佳」就打發了。

戶部傳出笑話——一位主事因為戴了一頂進口氈帽,被指「過度親洋」,結果當場被免職。可笑的是,給他帽子的人,正是昨天還在外事系拍桌子叫「反洋務」的那位。

軍機處也不安穩,邊防一帶傳來「刀口要到你們這兒」的風聲,於是他們搶先把幾個副手捆了送去法司,好像自己立刻就忠誠了。

最後,刀口還是落下了。可它不是劈向誰,而是緩緩插進了整個昭陽的地圖中央——象徵性地宣布,接下來三個月,將是「全面整風」的季節。沒人知道誰是下一個,只知道,不管刀鋒朝哪邊轉,總有一群人會歡呼,總有一群人會閉眼。

【江湖筆錄】

昭陽的派系鬥爭就像是澡堂里的搓背——表面上給你搓掉臟,其實是順便搓掉你一層皮,最好還能順手拿走你的毛巾。

刀口在空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朝堂的獻血行為就越自覺——不是怕死,而是怕別人比你先死。

朝堂的換血就像江湖的賭命——你以為在等下一個刀口,其實刀口一直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