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沉默的鉛雨
本章節 1588 字
更新於: 2025-07-11
夜色如鉛,一層層壓落在甘州府上空,彷彿連星辰都因這場「教化事故」而變得陰鬱不堪。趙逍遙此時正踽踽行過甘州府的東街,街頭牆上貼滿了「共克時艱,甘州無恙」的標語,底下卻是人流散亂,眼神躲閃——連目光都學會了自我審查。
市集熄火,校門緊閉,原本熱鬧的育心巷如今成了鬼域。那座叫「培心」的幼兒園門前圍著幾束被風吹翻的白菊花,黑色的橫幅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一地黯淡的雨跡。
「我女兒本來能數到一百,現在連三十都跳不過去。」
「醫生說『暫時性記憶紊亂』,我聽不懂那些詞,只知道她一晚上哭三回。」
幾位家長仍在門前守候,他們早已對「全面排查」、「嚴格追責」、「決不姑息」之類話術產生抗體。他們真正想問的問題,沒有記者來提,沒有官員敢答。
趙逍遙坐在一旁豆腐攤的破木凳上,一碗涼豆花擱在手邊,苦得發澀。
一旁老漢嘆道:「都說這年頭,不缺毒奶粉,不缺毒疫苗,不缺毒輔食,不缺毒空氣,獨獨缺個說真話的人。」
「你說誰做得出,把彩繪顏料摻進點心裡喂孩子?」他皺著臉問,「這是缺德,還是膽大?」
趙逍遙搖頭:「都不是,是有恃無恐。」
官府的調查通告終究來了,說是幼兒園后廚人員「誤購」了非食用顏料,用以製作糖果與糕點,致使二百餘名兒童血鉛超標,八人被拘,兩人取保候審,其餘「深刻檢討、接受處理」。
「誤購」兩個字,成了撕裂整個事件真相的最後繃帶。
老王寫道:「不合理的地方太多,超出正常邏輯的地方太多,常人難以理解的地方太多。」趙逍遙則默記一句:「這個地方除了常識少,什麼都多。」
據說有人想深挖顏料的來源鏈條,結果查到半路便被請去「喝茶」;有記者欲赴西安醫院採訪被拒之門外,理由是「事涉國家聲譽」;而社交平台上但凡有家長自述經歷的帖子,轉瞬即遭「404凈化」。
「事件在處置,信心在重建。」——這是昭陽衛生司官方發布的「處理通報第二版」,比第一版刪去了具體檢測數值,增添了「各界關懷」和「心理干預小組到崗」這兩句。
「這些人啊,」老漢又嘆,「什麼都治,就是不治自己那張嘴。」
更有甚者,朝中禮部下達密令,要求所有學塾不得擅自張貼未授權的通報,也不得引用「煽動性語句」討論鉛中毒事件;若有教習散播不實言論,視為「危害育人根基」,從重從快處理。
趙逍遙一日遊走甘州府三坊七巷,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
「我們沒得選。」
這句話像一層無形的鉛幕,罩在所有人的頭頂。家長沒得選,醫生沒得選,甚至官吏也沒得選——人人都在等待一個不會來的真相。
在這個城市,「合理」的解釋已經成了危險信號,「正常」的渠道只通往沉默。連憤怒,也變得羞恥。
而那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聲明:「我們讚賞昭陽政府有關部門,包括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內,迅速展開調查,並及時採取措施……」
被網民戲稱為「外交級歲月靜好」。
有人寫下段子:「甘州的孩子們吃得飽飽的,三文治,三聚氰胺味;果汁清清的,苯胺味;糕點軟軟的,鉛筆味。」
還有人說:「這回連美麗國都不能背鍋,因為他們用的顏料都是食品級的。」
而真相的最後一寸被一個西安醫院的檢測結果撐起:
——多數孩子血鉛值在200微克以上,遠超國家標準數十倍。
而地方醫院原始報告寫的是:指標正常。
「這就是檢測自由。」豆腐攤老闆冷笑,「醫院的報告,不看數值,看『覺悟』。」
趙逍遙抬頭望去,甘州府上空仍是沉沉暮靄,微雨如鉛。街邊那座老廟正在翻修,泥瓦匠在灰中忙碌,牆上寫著紅字標語:「兒童是祖國的未來」。
他忽覺荒謬:未來在嘴上,毒在飯里。
【江湖筆錄】
鉛雨落下,未見驚雷。
二百餘孩童的腦神經中,種下的是國家不敢承認的業障。
毒不是一天形成的,掩蓋也不是一天學會的。
官方回答太快了,以至於比真相還快;人民質疑太慢了,以至於總是被刪帖的人提醒了才開始質疑。
這片土地上,危險不再是新聞,沉默才是。
人間至痛,莫過於不知痛為何而來,只知不準再提。
你問我這時代是何樣?
——是一個連小孩都不配擁有健康血液的朝代。
若連孩子的安危都需服從「穩定」,那麼「未來」二字,本身就是一句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