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昭陽榮光有二舅

本章節 1270 字
更新於: 2025-07-02
昭陽國立秋未至,暑氣猶在。

一日清晨,一張新書封面貼滿了長陽城大小牆角,書名赫然:《二舅傳》。繪本格式,四色印刷,朱筆標題下,一副畫——一位滿臉滄桑的老者,坐於輪椅之上,雙目慈祥,背景是一間老宅與一本《誠學手記》。

消息一出,坊間震動。

據聞,該書由禮部屬下的「圖像誠育司」監製,瓜言司審文審畫,標準誠級達「誠堅」,列為朝廷認證的「正誠繪本」。

書坊販者歡天喜地:「此書必火!幼子誦之,可獲誠貌加分;士子論之,可積誠學功勳。且據說配套還有《二舅語錄》手抄本,一字千金,朝廷發誠榜時可添0.2分!」

——

「二舅」,本不過山村中一瘸老翁,偏經一場短篇圖影《我的二舅》流傳於民,畫面清苦,言語動人。有人觀之流淚,有人看後沉思。數日之內,街談巷議,人人口中有「二舅」。

初時官府未表態,任其流傳;然坊間逐漸出現異聲:

「這不是勵志,是麻木。」

「你說他自強不息,我只看見無處可去。」

「他不是榜樣,是悲劇。」

「若這叫希望,那絕望豈非也得鼓掌?」

「有些人是活成了二舅,有些人則讓人活成了二舅。」

——

正當群情洶洶,禮部忽然動作。

三日內連發兩篇《誠音導引》:

一曰《致敬平凡中的不凡:解讀〈二舅傳〉之大誠精神》,作者乃禮部誠風司副令史黃品初。

二曰《人民的二舅,國家的脊樑》,筆者署名「學誠強國研究會」。

文章皆以極為抒情的筆調,強調「二舅之堅韌,正是昭陽之榮光」、「無怨無悔,是對天子忠誠最樸素的實踐」。

黃品初語中有金:「若人人皆如二舅,何來怨?何來愁?何來敵?」

——

街坊百姓看了,卻有不同的笑法。

「我家那瘸腿的三叔,一聽這繪本要加誠分,今早就讓人把他輪椅擦了三遍。」

「有知識的說啦,這叫『奴性繪本』,後面還有配套教材《我媽堅持不住,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茶館裡新出了一道暗語茶——『二舅茶』,一口喝下去,苦得像忍了三十年冤。」

——

城西書肆《十里書巷》,有老文士陶鈞公指著繪本說:

「這書不是寫給小孩看的,是寫給不敢質問大人為何這樣的。」

旁有年輕士子笑答:「先生,何不來段打油詩?」

陶老拈鬚吟道:

一廳孝義畫中藏,
半是無聲半是殤。
誠把瘸腿當脊柱,
可知國骨已發僵?

眾人聞之,一哄大笑。

——

而另一邊,昭陽國朝中數位官員已開始推動《二舅傳》入誠課讀本,將其列入誠學必讀。

吏部尚書吳直言:「《二舅傳》體現了堅韌、奉獻、無怨無悔等誠德,是士子修身的最佳圖本。」

戶部侍郎沈舉人卻私下咕噥:「他們要的是『無怨』與『無問』,若人人追問『為何二舅成二舅』,怕是要震天動地了。」

——

坊間續出段子:

「昭陽三寶:誠榜、包子、《二舅傳》。」

「忠誠新三觀:扛得住苦、吃得了虧、讀得下二舅。」

「誠貌不夠?讀本《二舅傳》,立即補氣提神!」

——

最終,《二舅傳》入選「十大誠學榜樣繪本」,發行百萬冊。連幼兒園都開設「模仿二舅課」,小孩坐輪椅誦誠言,畫眉苦吟。

有母親觀之欲哭:「這不是教育,是預演命苦。」

——

【江湖筆錄】

忠誠若可出版,苦難亦可裝裱。

《二舅傳》不是故事,而是制度寫給百姓的自我洗腦劇本:你不該問「為什麼」,你只需「忍著」。

圖像會褪色,段子會流傳。二舅或許是好人,但若要全民都活成他,那這國,就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