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忠誠蒸籠

本章節 1131 字
更新於: 2025-07-02

昭陽國,自那「忠航NU5735」之事後,舉國上下宛如進入一口巨大的蒸籠。

此蒸籠非鐵非石,乃以忠誠為木、制度為篦、權力為火,水氣則為無處不在的恐懼與沉默。

——木者,皆由諂語削成,三寸不爛之舌,日夜刻磨。
——篦者,乃制度重重相扣,每一格都夾著升遷與絕路之間。
——火者,自上而下,明為激勵,暗則烘灼骨髓。

至於那水氣,無聲無形,卻日日蒸得人渾身濕冷,熱汗背涼。

而蒸籠之蓋,則由真相封死——正是那一紙「昭航NU5735調查結果不予公開令」。

此令一出,天下愕然。

民間百姓尚在臆測,市井衚衕傳聞四起,有說是天降異象、有說是地磁逆轉,還有說是有賢者遁世、上蒼示警。可不論真偽,一概被瓜言司以「妄議災政」處以「誠評封禁」,輕則禁言,重則「誠絕三年」。

於是整個江湖都知道了:「真相不可問,問即不誠。」

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忠誠危機,朝廷非但不思自省,反倒另闢蹊徑,推出一項振奮士氣的行動——「尋訪忠誠楷模·我家有個二舅」。

——是的,就在國人心中剛剛裂開一道不敢言說的縫隙之際,皇城之內,有人輕聲說:給人民一個榜樣,讓他們哭吧,哭完就忠誠了。

此人是誰?眾人不詳,但瓜言司主事馮簡之卻笑道:

「悲痛是一種天然的粘合劑,能黏住裂縫;楷模是一種道德訂書機,釘住真相的嘴。」

——這位「二舅」,是誰?

據朝廷官媒「昭陽通識」詳解,二舅名喚段從安,幼年遭車禍致殘,不怨天尤人,反而在殘壁村中自學成才、守孝養母、義教孩童、雕刻龍椅、精通草藥、會修風車、能編竹席,最重要的是,他對朝廷忠貞不二,從未妄議一句。

「忠誠之士,不在朝中,而在山野。」朝議上,有官如是說。

「誠從骨出,忠由災生。」禮部尚書補充道。

於是「我家有個二舅」之事,迅速傳遍九州,成為昭陽國最強「精神新藥」。

各地官署紛紛效仿,舉辦「尋訪村誠」「義肢忠魂」「跛足誠意」等主題會議。

坊間段子曰:

「想陞官?問你家有無殘親;想轉運?先拜二舅神像。」

不久,誠榜司推出「家有誠親」加分條款,凡家中有殘、有疾、有苦且不怨者,皆記誠分三點。此條一出,假肢鋪大賣,哭劇行當暴漲,有人甚至自割腳指,只為換來一紙「天生誠骨」的證明。

朝堂上,戶部郎中高呼:

「忠誠不是說出來的,是痛出來的!」

而禮部亞卿則面無表情地翻開誠品報告:

「本月新增二舅類忠誠事件共兩萬七千起,涉及百姓六十二萬,誠平均分提升0.8。」

天子龍顏大悅,頒詔曰:

「昭陽不乏忠骨,必有明日之盛。」

然天子不知——此「蒸籠」之中,人雖尚未熟透,心已開始腐敗。

——

【江湖筆錄】

有人問我,昭陽國如今如何。

我說,熱氣騰騰,眾人皆濕,無一乾淨。

他再問:此熱從何來?

我說:從權上來,從火裡起,從一口叫「真相」的鍋中蒸出來。

當人開始學會用痛苦證明忠誠,這國家就離笑不出聲不遠了。

你以為他們是在哀悼,其實他們是在練習如何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