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誠禍連年
本章節 1108 字
更新於: 2025-06-29
昭陽國的天,比從前更藍了。
因為所有不藍的像素,都被天鑑工程自動模糊了。
城門上新掛的對聯也換了風格:
上聯:天鑑照人無死角;
下聯:誠榜分命有階梯;
橫批:笑裡藏忠。
據說是誠榜司新任判官謝不疑親筆手書,字斂鋒芒,誠意盈紙。
這年秋天,昭陽國的落葉還未飄下,便已被景監鏡頭定位標記,一些落葉因為掉落角度過急,被系統識別為"不規則脫序行為"。
城中百姓開玩笑說:
"天子觀落葉,而我等被葉觀之。"
——
《大誠御令》施行數月,各地貫徹徹底,有的郡縣甚至超額完成指標,被讚為「誠政樣板」。
其中,以西陵府最為積極。該府郡守彭存誠(原名彭慎言,因誠榜升級後改名以示赤心),率先推出「誠響鐘」制度:每早三更,府內鐘樓鳴誠響,官民須面東站立三刻鐘,誦《誠經》片段,並當場對「誠貌鏡」自照,誠度即時上傳。
據彭守稱,此法「誠聲貫耳,日中不移」,可提升誠信場域氛圍。
而誠榜司竟將此舉列為「忠誠創新樣本」,派人各地巡講推廣。
由此產生無數「地方誠創」現象:
有郡設「誠飲井」,聲稱飲此水可洗誠障;
有縣立「誠胎課」,新生兒入籍前需播放《御語錄》五日,以防「未出先叛」;
某學塾推出「誠格律詩考」,須將聖諭以五言律詩形式默寫,錯一字即扣誠三分。
至於「誠貌提升坊」、「誠言修辭館」、「誠氣按摩鋪」更如春筍遍地。
據統計,僅一年內,昭陽新建「誠用產業」三千八百七十六家,創造「誠業」職位十七萬,GDP提升幅度達百分之二。
朝中尚書喜道:「忠誠經濟已成新柱。」
——
但凡有制度便有空隙,凡有人便有算計。
誠分九品制度漸成為新階層固化標準,民間戲稱為「誠貴」、「誠貧」分界。
誠極者有專屬誠道行走權,過市有人讓道,進府無須稽查,連誠笑都被封為「自然楷模」;
而誠黑者則需持「自我改誠證」,每日報到,每夜寫懺誠文,並禁止夜間外出。
有戶部郎中之女因誠品降至「誠可疑」,婚約三門齊退,至今嫁不出去;
更有商戶被誠榜降級,其子無法入學,無奈送至邊境誠校就讀,名曰「誠再造學苑」,實為勞役營。
坊間出新童謠:
「誠上九天做金人,誠下無門盼雞鳴。」
——
天子聞此民間誠禍之象,親筆批示:「忠之濫者,不如無忠。」
誠榜司急發《誠災三律》,要求各地自查「過度誠演」現象:
一曰禁止假笑過度導致面癱者評為誠極;
二曰不得以自殘換取誠信感動;
三曰嚴禁小兒強笑打卡。
一時之間,諸郡誠度普遍回落,但新一輪忠誠內卷已悄然展開。
——
【江湖筆錄】
忠誠之火,燒的從來不是逆者之身,而是世間常理。
自從笑也能計分、話也要訓練,誠就不再是德,而是操守分數。
今朝之人,或真或假都得誠。
有言道:忠誠若有價,最貴的是表情管理課;
若忠誠無價,那麼最貴的,是活得像個人。
而如今,活得像人者,皆已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