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誠極之後
本章節 880 字
更新於: 2025-06-29
昭陽四年,孟春。
天鑑之眼仍在轉動,誠貌機照例點名,誠榜分數每日三次更新,比米價還穩,比人心還準。
但自從「誠禍」連年,地方動盪之聲不絕於耳,百姓心中已無春意,只剩春寒。上有所誠三法,下有無數誠變之術,表裡虛實、真假難辨,一場關於忠誠的集體幻覺,正如春霧一般籠罩昭陽。
——
某日,大理寺堂吏韓昭早起照例進行"誠貌打卡",誠貌機卡住五次未過,提示:「右眉與昨日偏差0.3度,請查驗是否存在忠誠疲勞。」
他欲哭無淚,只得前往"誠貌調衡所"進行矯正,排隊者如織,皆是各部衙役、書吏、從官,人人眉間有愁、眼角含恨。
其中一吏悄語:「昨日見刑部鄧大人因咳嗽中斷誠經誦讀,被誠榜降至五品,連夜抄書十萬字補誠。」
韓昭嘆道:「昔人為書萬卷志在天下,今人為誠萬句志在保命。」
另一人補一句:「現在講誠,比講法還管用,比講人情還實在。」
——
同日午後,禮部尚書傅謙入朝,面色疲憊,對瓜言司馮簡之拱手道:「聞司中近日推行『誠等流動預警』,臣等夜不能寐,是否可緩一緩?」
馮簡之拈鬚微笑:「誠如流水,不進則退。司上新調的『流誠指數圖譜』正需尚書們配合數據。」
傅謙低聲問:「是否真有必要每日兩更誠貌、三更誠言、五更誠議?」
馮簡之道:「忠誠不可間斷,如箭上弦,如馬奔蹄。」
此語傳出後,被記者載入《誠語選》,刊於《日誠報》頭版,被譽為「忠語範本」。
——
當日夜裡,內閣某次相於家中歎道:「今之誠榜,已非為辨忠與否,而為競誠之形。多言多誠,少言失誠;誠等高者,並非忠臣,而是擅誠者也。」
其子問:「父親,何謂擅誠?」
老父答:「面不紅、心不跳,笑不變色、誠不換氣,此為擅誠也。」
其孫又問:「那誰是最擅誠者?」
老父沉默片刻,低聲道:「那狗啊。」
——
【江湖筆錄】
誠極者,不問是非,只問姿勢。
昔日惡人需謀朝篡位,今日小吏只需嘴角上翹。
這年頭,忠誠是門手藝,得練、得補、得分期付款。
最好的官,是誠極不動者;最壞的官,是誠黑不語者;最慘的官,是誠疑未定者——他們懷疑忠誠,忠誠也懷疑他們。
人說誠字從言從成,今人笑曰:誠字從算從演。
世道已非問你何志,而是問你誠分幾品、眉眼幾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