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馬革裹屍,天亡亦戰
本章節 1989 字
更新於: 2025-05-31
風起天沉,黑潮封島。鐵幕之下,整座澎湖群島已與外界隔絕整整十二日。海天無聲,空拍衛星上那段自西部消音的國軍防線,猶如歷史上那些無人回應的孤軍殘影,在戰術座標上閃爍著一枚枚無人回應的訊號──不是等待接應,而是在沉默中,無聲呼號。
這是一道殘缺的國界,卻也是一場尚未寫入史冊的告別式。
總統府四月間曾贈澎湖天後宮一幅墨寶──「海慶安瀾」四字,祈願國泰民安。但如今,從首都送來的,不再是關懷,而是一紙簡短的命令:「凍結預算,島嶼自主防禦。」那語氣冷若鐵刃,乾脆得如同戰死通報。至於台北的立法院,眾議如潮,口水橫飛,今日討論選區改制,明日爭論選票策略。無人問及外島,亦無一人登島問訊。
政客所爭者為權,軍人所守者為土,百姓所盼者為生。但當國破家亡的前夜降臨,只有孤軍與老百姓一起,苦撐著一段註定被遺忘的史詩。
當年海南島失守,舟山群島成孤軍最後堡壘;中業島退守時,一夜風雨間便被菲律賓奪走,如今仍在巴拉望省下那個陌生名字下生存。而今日的臺灣,沿海之防,已只剩金門、馬祖、澎湖。島鏈之上,國防之志日薄西山,民間竟有論調主張放棄澎湖、放棄金馬,任由外島歸中。
此言一出,澎湖軍民情何以堪?天日昭昭,白骨無聲。不戰而退,非但喪地,更是喪志。
而如今,這孤島上唯一回應沉默的,是何翊瑞上校手中那面早已褪色、邊角破裂的青天白日旗。他親手將其系在指揮所殘垣上,讓那被彈痕貫穿的白布在風中獵獵作響,如刑天斷首,舞干戚以為旗,不為生,只為義。
這不是姿態,而是遺言。
東亞局勢已走入臨界。中國國防部長董軍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美方雖派出龐大代表團,卻無實質進展。學者莊嘉穎直言:「香山對話,才是真正的戰略舞台。」美國總統川普雖震怒中共違約,軍演加劇,然對台承諾空洞,華府動盪之下,對台援手,遲疑不前。
美中步入自冷戰以來最寒冽的對峙期。台灣──正是這場棋局最脆弱、最邊陲的棋子。
《金融時報》早就示警:解放軍突襲能力大幅提升,兩棲快打、火箭系統、空降混合戰,已可一秒轉戰。而台灣高層軍政,仍舊觀望、權衡:美國會不會來?日本會不會幫?印太還有沒有餘地?
不會。何翊瑞心知肚明,那些雲端上的盟誓,永遠不會在最需要時落下實質的手。
他坐於營帳中,桌上攤著一封封士兵遺書。有寫給母親的、有給未滿週歲的孩子的,有的乾脆畫了一面青天白日國旗,在旁歪歪寫道:「報國已矣,勿念。」
副官問他,要不要發送最後一則聯絡碼給本島。
他淡然搖頭。
「此島既無退路,吾等即為退路。」
「此地無援,吾等即為援軍。」
「天若不顧,吾等為天。」
從軍二十載,未曾想過馬革裹屍的結局,竟會如此真實臨身。他自幼誦讀岳飛、文天祥,「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是父母日夜耳提面命的信仰。他深信,即使亂世,儒將亦有悲歌。即使仕途顛沛,官場污濁,他未曾動搖一絲忠心。國可亡,人不可辱。
堡壘之外,炊事班正熬著最後一鍋米湯,那是村民送來的最後一批糧──鹹魚乾、地瓜乾、混著砂礫的老米。沒人喊口號,沒人鼓掌。只是默默排隊、默默低頭。士兵們看著那些皺紋深刻的老農民,看著他們將最後的米糧裝進麻袋,送到軍門口,只說一句:「你們在,我們就活著。」
這不是奉獻,是共生。
堡壘南側,一位老婦跪坐在指揮所前,一身粗布長衫沾滿塵泥。她顫抖地將一包米推向站哨憲兵。
「這是我孫的……他才十二歲……若你們走了,我們不知道怎麼死。」
她聲音如風乾的土地,無一滴淚,卻哀哀如訴。村民們默然垂首,一袋袋糧食背至門前。他們沒有請求,只剩本能般地守住「送得出一袋是一袋」的底線。
副官要攔,卻被何翊瑞擋下。
「讓他們來,」他低沉如鐵地說:「這不是施捨,是共生。」
他親自走出指揮所,蹲下為老婦包紮手上的裂口,那手已無知覺,卻緊抓米袋如抓救命索。他抬頭,望向村民們堆滿風塵與希望的眼神,說:「若有一人退,先斬我軍令;若有一人怯戰,我當軍法伺候。」
「這座島,與你們共存亡。」
那一刻,沒有鼓掌,沒有口號,只有風捲起的塵沙與海聲迴盪。而這位衣襟破舊、滿臉血塵的軍官,成了百姓心中最後的信仰。
他想起父親臨終時留下的遺書:「忠義不可棄,國可亡,人不可辱。」也想起母親寒夜縫軍裝時說過:「你若不負國,媽就不負你。」
他咬牙,從懷中取出一本破舊的《宋詞三百首》,翻到那頁岳飛詞。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不是復仇,是承諾。
他舉目望天,風如怒濤,海色沉鐵。中共艦隊已出現在遠方外緣海域,包圍從北海岸、東南海口步步逼近。沉默,卻比任何語言更有分量。
他緩緩扣緊軍服最頂一顆鈕扣,低聲對自己,也是對這片土地說:
「我以七尺之身,撐澎湖半壁天。」
「澎湖若陷,願我先死。」
「而倘若有人仍記得今朝,請記得——我們曾在無援的時刻,選擇了不退。」
風再起,干戚猶舞。刑天無首,志不滅。
天光微熹,如血之紅,落在他背影之上。他走入戰線,與他的兵、他的島、這斷海之孤天,並肩赴死。
這座孤島,已無退路。
但這一夜,有一面旗仍獵獵不倒。
那旗名曰:忠。那人名曰:何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