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各懷心事

本章節 2791 字
更新於: 2025-05-14
換上一件新的白衣﹐意外的合身﹐沒想到寧王會這般的細心。只是﹐這大慶的京城離越山更遠﹐現在若是脫不了身﹐怕是再要回越山就更加困難了。易禪摸了摸頭上的紗布﹐腦袋愈是沈沈得發脹﹐還在整理時﹐門又被打開了,她轉身一看。

「含香!」
「易禪…」含香張口喃喃唸著易禪趕緊上前摀住她的嘴。

「噓……別出聲﹐千萬不能讓他們發現我的身份﹐不然我們都脫不了身。」
含香傻傻的點點頭﹐易禪看出她的心神不寧,趕緊拉住她的手安慰著:「沒事了,我的好姐姐,我一定會帶妳回越山。」
「我……好……害怕!」含香的眼淚馬上奪眶而出,失語多日的喉嚨,終於能發出聲音。
易禪輕輕拍著她的肩:「沒事!沒事!我一定不讓任何人傷妳。」
「妳……差點……死在趙翊展手裡。」含香生氣的看著她。
易禪淡淡一笑:「我沒那麼容易死,妳放心。」
含香驚恐的問:「那祈天式為什麼失效?」
「祈天式沒有失效」易禪轉身。
「那為什麼大梁會亡國?」
「趙翊展又沒追問我求的是什麼。」易禪笑得狡黠。
「那妳到底求的是什麼?」

易禪淡淡的說到:「難不成求他飛黃騰達?我當然是求我越靈一族能安然脫身,因為人數眾多,一一點數,才會拖得這麼久,還耗費我全身氣力。」
含香驚喜的望著她:「所以阿爹和族人都平安了嗎?」
易禪搖搖頭:「我不是很確定,畢竟我看到認出的人有限,不知是否有遺漏的?」

「那…往後該怎麼辦?」
易禪看向遠方:「走一步算一步,我想妳還是繼續不語,我還是裝作什麼都不知道,這樣應該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四周都是大慶的兵士,布滿了眼線,能不能瞞過去順利脫身,易禪心裡一點把握都沒有。

數日過去,易禪頭上的傷已大致痊癒,任載志帶著藥箱前來替她看傷。
「姑娘可還有頭昏或想吐?」任載志問。
易禪淡淡的搖頭。

「看來復原的不錯,那就可以拆掉這紗布。」任載志專注的看著易禪頭上的傷,輕輕的剪開紗布。
寧王一言不發的倚在門邊,仔細打量著這個異族的女子。

任載志一邊拆紗布,一邊好奇的說著:「沒想到這傷的復原可以如此神速。」
「因為這幾日月圓。」易禪靜靜端坐在床。
「月圓……」任載志自己低咕著。

寧王依然皺著眉看著,含香在一邊把紗布理好,拿了手絹把易禪髮上的血漬擦掉,接著替她把頭髮捥起。
易禪只是靜靜的閉著眼,什麼也沒做。寧王看到這樣的情景,心裡不由得有些懷疑,雖說同是女官,但眼前易禪和含香的互動,明顯有著位階上的差異。而這名叫易禪的女子,舉手投足間,竟隱隱透著王族的氣質。

大梁的京城殘破不堪,大慶的軍隊駐紮進城,大半個月裡,慶軍一邊召降,一邊圍剿,雖是挾勝利之勢,但太子司御辰和寧王司御鼎中間似乎各司其職,兩人的軍隊交會異常的冷淡。寧王取了趙翊展的首級後,消息傳回京城,朝中支持寧王的人,更是多出一倍,雖然寧王是庶出,母妃只是當朝小吏的女兒,在宮中擔任女官時,被皇上看中,懷上了寧王,後宮的爭奪之中,讓司御鼎早已看透爾虞我詐,十七歲就決定投身軍戎,遠離宮中的爭權奪利,沒想到卻意外的屢建戰功,即使寧王多有戰功,但在立儲之時,他母妃並沒有顯赫的背景,能助寧王登上大寶。




而今太子二十六,寧王也二十二,自己的戰功,已逐漸威脅到太子的地位,雖然自己無心爭奪,但朝中的暗潮洶湧,卻讓他開始不得不費點心思。

此次討伐,慶帝原本並不希望太子離京出征,自古皇帝及太子向來是鎮守京畿,御駕親征向來都是朝中大事,太子領兵出征更是撼動國本,但從梁軍侵擾大慶邊關開始,寧王屢建戰功,氣勢更是一日高於一日,朝中百官對寧王的看重漸高於太子,太子待在東宮裡如坐針氈,若再無法豎立威望,只怕遲早被寧王取代。在皇后和程臣相的游說下,慶帝終讓太子也隨隊出征,為了讓太子建立威望,特地讓陳老將軍降為太子的副將,輔佐太子一路攻向大梁朝堂,沒想到梁帝並沒有在龍騰殿上,原本計畫好的功績,仍舊沒有落到太子的頭上。
  龍騰殿上,燈火通明,慶軍於勝利半個月後,終於稍作鬆卸,在龍騰殿大擺宴席,待大梁全部的餘黨清除,就要班師回朝。只是戰功沒有如預期的由太子領回,太子和寧王的互動就顯得異常令人關切,朝中大臣帶了大慶元帝的聖旨,千里趕來宣讀,要二位皇子早日回朝。太子司御辰手中的酒已喝了一半,轉身向寧王祝賀:「恭喜四弟,得了戰功。」

這場仗雖然打勝了,太子司御辰心中卻是十分鬱悶。
「皇兄,此話差矣!!是我們一起得了戰功。」寧王把話說得委婉。
「聽說你攻進大梁祈天塔時,取了趙翊展的首級,那大梁國師卻跑了。」太子把另外半杯酒一飲而盡。
「是啊!真是可惜。沒有完成父皇交待的事。」寧王刻意不去提易禪和含香的事,但太子的懷疑的眼神,卻是緊盯著他不放。
「聽說在祈天塔中,四弟帶回了兩個異族宮女。可有此事」?
「二哥消息真靈通,從這兩位宮女口中說不定能問出點什麼,所以我才暫時帶回了她們,可惜,一個驚嚇到失語,另一個中毒很深,尚未清醒。」寧王故作鎮定。
「哦!!原來如此,我還以為……改天也讓我見見這兩個異族女子,是否如傳說中那般神奇。」太子仰頭一飲。
「那是當然,待兩位姑娘恢復之後,定當告知二哥。」
「來!!難得戰事稍停,我們兄弟兩能聚在一起,咱們好好喝一杯。」太子又斟了一杯酒。
「皇兄,不如大夥一起。」寧王轉身號令:「來!!眾將士,我們一起恭賀大慶百世昌隆。」
全場將士個個舉杯,一起豪飲。
酒過三巡之後,眾將士紛紛上前來敬酒,更有不少將領上前來討論召降後的大梁官兵和百姓該如何安置。
帶兵多年的陳將軍拿著酒杯:「太子、寧王殿下,末將敬兩位。」
太子拿起酒杯:「陳將軍,您客氣了。」隨之一飲而盡。
寧王見陳老將軍敬酒,則是立刻起身:「陳將軍,本王和太子還得好好的敬您才是,若不是您的暗渡陳倉之計,豈有今日的勝利?」
陳老將軍聞言大喜:「那也得二位肯聽末將的計策,全力配合才行啊?」
「陳將軍謙虛了,日後還多有仰仗之處呢!!」寧王把話說得漂亮,面子給足了。
話風一轉,陳將軍面色凝重:「那……接下來大梁受降的地區,二位殿下可有什麼好的方法治理,以待朝中派人來管理。」
「這…..」太子陷入深思:「本王立即派人回朝請示父皇。」
「不如……」寧王發話:「受降之處先戒嚴,進出受檢,夜間宵禁,主要官員以目前軍中能治理者擔任,清點受降官員,以當地受降的地方官輔助治理,先讓百姓生活恢復正常,與民約法,嚴禁軍人擄掠,務要給大梁民眾信服,讓大梁民眾知道,天助有德者,而敗德者自取滅亡。」
寧王侃侃而談,陳老將軍捋著鬍鬚十分欣賞頻頻點頭:「這的確是眼前最好的處置。」
寧王轉頭看向太子:「皇兄以為如何?」
太子笑得尷尬:「就這麼辦吧!!」心中卻是有些不甘。
不一會兒,其他的將領也紛紛上前來討論,寧王當下就把各軍隊布署好,看在太子眼裡,又嫉又恨,寧王覺察到太子的尷尬,不時轉頭和太子討論,太子一時提不出其他的想法,只好順著寧王的辦法,頻頻點頭稱是。
一場晚宴下來,寧王搶盡了所有風頭,而這樣的風頭也將他的處境推到了危險的邊緣。他嗅到了一絲絲不妥,趕緊稱道不勝酒力,把剩下未完成的瑣事。留給太子去發落,自己趕緊退避,離開龍騰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