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類就是要狩獵人類 3
本章節 1918 字
更新於: 2025-04-04
羅琳遲疑了好一會,這才驚覺她偏題了,趕緊振作地回到原點:
「真是失禮,一不小心老毛病又犯了,這麼難得的機會,當然要好好地分享一下我的世界觀啊。」
「我的」……這樣啊。
如果是這樣,確實挺不小心的,對方終究是一個老人家,亞佛烈德不是不能諒解。
「那麼,我們剛剛說到了聖經?」
羅琳帶著忠實讀者的表情接著說:
「漫漫長路,還是得用既有的聖經來解讀這個世界啊。」
正好現在有時間,不妨來聊聊吧。
「沒錯,我們都是亞當的後代,再怎麼反對、否定、無視,這點都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所以這個世界叫做後亞當時代。原本的世界已經不存在了,但是我們還在這裡,只要這裡還有這麼一個亞當後代,人類就會繼續延續這份『智慧』,並加以獨佔,這是人類的使命,所以人類會持續地進化。」
為了進化,人類願意做出任何事情,包含把其他人當作狩獵對象——
「但是,智慧並不確實啊。就連我們這些亞當的子孫都知道,智慧與人類的進化沒有直接關係,言下之意就是智慧其實是他人賦予的東西,因為他人有這個需要,所以人類被賦予了責任,還天真地以為這是責任,為了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合理的,還自行安排了一系列行程,琳瑯滿目的項目,看得人頭暈目眩,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基因的奴隸,還意圖以言行去駕馭他人,殊不知自己又陷入了另一個買賣圈套。」
「比如……文藝復興是吧?要是那段時期人類對藝術與文化的追求,是對智慧的一大突破,從單純的學習1+1到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的匠人精神,那麼當時被聘用的各大藝術家,就恰好地淪為了時代的一個拼圖,為了讓這個時代變得完整,在成果出來之前都別想再見到窗外的太陽。」
明明是人類歷史為數不多的靠其它東西戰勝宗教至上的時代,卻因為智慧的存在,讓當時的才子們成為代表,代替多數人承擔亞當等級的審判。
「不過,或許就是當時的環境所致吧?萊奧納多‧赫‧麗貝爾得手全善的同時,就有了神之領域的可能性。別忘了,在這之前的全善就只是剛好有著知善惡樹的果實不能吃這麼一個前綴,他們的力量是為了避免他人強行投餵果實而被強行賦予的,沒想到啊沒想到,原先毫無關係的兩個東西會因為人類這麼一個共通點,發生了超乎想像的變化,甚至得到了無限接近神子的體質。」
只是堅定的信仰並無條件追隨神子,就可以在翻閱聖經之後以烙印在身上的聖傷證明自己就是神子嗎?宗教本來就是人類的一種衍生物,讓那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物有一個停泊地可以暫時停靠,如果光是擁有想像力就足以左右是非黑白,那麼這個世界就會陷入宏觀與微觀世界的拉扯。
何況這個世界是有一個藍圖的,要想突破聖經的固有結界,就要先找到聖經密碼,然而就算有了頭緒,也還是很勉強。所以他們才會對萊奧納多提出質疑,而且是質疑再質疑。
文明是力量的追隨者,這點無可厚非,但是人類的智慧是建立在這之上的唯一傲慢,所以他們需要繼續質疑。
「亞佛烈德,看來你也是啊。」
羅琳的臉上滿是藏不住的喜悅。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啊。其實——聖經不只是一本宗教書籍,為了更確實的詮釋何謂人類,這玩意還是一本人類學書籍。」
「……」
「如果是這樣,也難怪無法安分地繼續安置在書架,每到了這個時刻就一定要拿出來翻個幾頁。」
看看我手上拿了什麼?羅琳大方地現出手上的聖經,厚重的大衣不是用來擋子彈的,而是更好地收納最珍視的書本嗎?明顯陳黃的書本,要是讓她當場默念其中一頁的內容,想必是朗朗上口。女人所言不假。
「只要認為自己是神子的追隨者,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書架。宗教的力量就是聖經的力量,聖經的力量就是伊甸的力量,形成了一個完美迴圈,任何對聖經的表示都會在最後讓伊甸變得更強大,強大到即使沒有神子,也有能力以自身證明神子的存在並非虛假。」
對於羅琳前一刻的告白,亞佛烈德以這句話巧妙地避開了。
羅琳先是停頓了一會,這才想起來什麼似的恍然大悟:
「這麼說來,我才剛說過我和愛德華都是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所以才會像這樣隨身攜帶一本聖經。」
他也是。
他也是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對聖經的熟悉程度不下這對夫妻,要讓他立即掏出一本聖經不是問題。
不知為何,他做不到,或許是這裡沒有屬於他的標籤吧?要是平白無故地現出來,搞不好還會讓人懷疑這裡有一具屍體。他喜歡文學,卻不會寫;他喜歡藝術,但不會畫;他只會當導演,別的都不會。所以……就別再把灰姑娘交給他了,那樣只會變成一具屍體,要是讓他手握聖經,會發生什麼事?就更是難以預料了。
「這就是追隨者啊。最早的人類是亞當,要不是亞當與夏娃,也不會有現在的人類,文明是武力的追隨者,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無條件追隨亞當;因為現在是後亞當時代,所以人類也要無條件追隨神子。」
「看來在成為伊甸的同時,你們夫妻還承認了自己就是人類。是不是人類這點,最多是讓人類與世界的關係繼續維持在這個階段,彷彿在等誰回來一般,這是人類和那個人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