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正義的挑戰
本章節 1351 字
更新於: 2025-01-16
李明軒如願考上了法律系,這是讓自己安定的第一步。
時間過得很快,李明軒已經不是以前的自己了,已經是更成熟的,被人仰慕的存在了。
這天的課堂討論,李明軒以助教的身分,站在教室中央,白板上的法律條文在他的講解下逐字拆解。整間教室只有筆劃在紙上的沙沙聲和學生們低聲的討論。他抬頭看了一眼時鐘,結束了今天的授課內容。
「明軒,你還是這麼拼啊。」學弟小林收拾書本時,看著他,語氣裡帶著些許感慨。「我有時候覺得學長根本不像學生,更像律師。」
「我們遲早都會是吧。一起加油啊!」李明軒微微一笑,將自己的筆記本合上。他的回答平靜,但內心深處,卻隱藏著無法言說的重量。
湯清元這個名字依然是他的心結。
他記得自己剛進法律系時,教授的第一堂課問學生們:「為什麼選擇法律?」大部分人的回答是為了伸張正義,或為了高薪的職業前景,而他的回答卻只有兩個字——「彌補」。
他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但至少,這是他唯一能選擇的路。
李明軒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卻很少參與同學間的休閒活動。他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在研究法條和案例中,甚至還主動參加了學校的公益活動。某天,一場關於社會邊緣者的講座改變了他的視角。
講座的主題是「被遺忘的人群」,主講人是一名律師,他講述了弱勢群體在法律和社會中如何被忽視。講台下的聽眾多是抱著完成學分的心態而來,但李明軒卻聽得格外專注。
「邊緣者的痛苦不僅來自貧困,還來自被漠視的尊嚴。」講者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如果法律不能為他們發聲,那我們的努力又有什麼意義?」
這句話像一記重錘,砸在李明軒的胸口。他想起了湯清元,想起那些在校園裡被孤立和嘲笑的日子,想起他自己選擇的沉默。
從那天起,他開始籌劃一個幫助社會邊緣人的組織。他找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制定計畫,尋找資金,並四處聯繫律師和心理學家,希望能為那些被忽視的人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
一次會議上,學弟小林忍不住問:「明軒學長,你為什麼這麼執著?這些人跟你有什麼關係嗎?」
李明軒沉默片刻,然後低聲說:「因為我曾經是旁觀者。現在,我不想再做旁觀者了。」
他的語氣平靜,卻帶著無法動搖的決心。
幾個月後,組織終於成立。他們舉辦了第一場公益活動,為一群因校園霸凌退學的青少年提供心理輔導和法律援助。在活動結束後的一個晚上,他獨自坐在書桌前,心情複雜。
李明軒翻開抽屜,拿出那封寫給湯清元的信,信紙的邊角已經微微泛黃。他盯著那幾行字,手指輕輕劃過,像是在觸摸某種傷口。
「清元,」
「我不知道你是否願意讀這封信,但我想告訴你,我一直在努力,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也為了你,不被這個世界遺忘。」
「或許這樣的努力微不足道,但至少,它讓我能夠直視自己。」
他將信裝進信封,手指顫抖著寫下湯清元所在的感化院地址,然後輕輕吐出一口氣,將信放進郵筒。
幾天後,這封信送到了感化院。
湯清元正坐在一片陽光灑滿的庭院裡,手裡拿著一本植物學的書。信被監護員交到他手裡時,他愣了一下,然後接過信,目光凝視著那熟悉的筆跡。
他將信拆開,讀完後,沉默了很久。陽光在他的臉上投下斑駁的影子,掩蓋了他眼底複雜的情緒。
最後,他輕輕地笑了一聲,聲音裡帶著一絲難以言說的感慨。他低聲說:「我的好友啊,你終於開口了。」
湯清元將信折好,放進書本裡,抬頭望向遠處的天空。那一刻,他的眼神裡多了一絲光亮,雖然微弱,但卻像黎明前的星星般,透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