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上 南海特派復員船隊(上)
本章節 10249 字
更新於: 2025-01-08
1950年3月7日早晨,日本九州鹿兒島縣鹿屋市。
九州天氣比北海道那冷死人的天氣要好不少。此時天空晴朗,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海軍鹿屋航空基地寬闊的跑道上。在基地附近,一座座嶄新的建築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日本海軍航空學校。這所學校是為了培養新一代海軍飛行員而設立的,承載著日本海軍復興航空力量的厚望。
而此時,在這所航校的一間教室裡,正進行著一場精彩的理論課程。站在講台上的,是一位讓所有學員肅然起敬的人物——岩井勉海軍少佐。雖然他的年紀只有三十齣頭,但他不僅是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王牌戰鬥機飛行員,也是許多後輩飛行員的偶像。
他還有一個在學員中大名鼎鼎的履歷:零戰初陣十三人的其中之一。1940年9月13日,包括岩井在內的十三名日本海軍飛行員駕駛零式戰鬥機參與了這型傳奇戰機的首次實戰亮相。這場戰鬥即璧山空戰,是中國空軍的恥辱日,卻是日本海軍的一場輝煌勝利,自身無一戰鬥損失(一架零降落時起落架受損而遭到損壞),擊落擊傷中方超過20架戰機,岩井在這場戰鬥中獲得了兩個確認擊落的戰果。
在課堂上,岩井少佐語氣平穩,手持教鞭,正為學員們分析航母編隊的防空攔截作戰理論。他的講解既生動又深入,將複雜的戰術拆解得通俗易懂,讓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全神貫注地聽著,沒人敢分心。他們知道,站在講台上的這位教官不僅是理論專家,更是一位經歷過無數次生死瞬間的實戰王牌。
不久後,下課鈴聲響起。岩井剛剛整理好教材,便看到教室門口處出現了一位熟悉的身影,正向他走來。那是一位身穿整潔海軍制服、神色嚴肅的中年軍官,那是杉江一三海軍大佐,這所航校的校長。
「校長先生(老師),這麼一大早就來監督上課啊?」岩井先是敬禮,然後笑著招呼,語氣中帶著幾分輕鬆,看來他今天心情不錯。
然而,杉江的表情卻絲毫沒有放鬆,反而帶著一絲急切:「岩井君,有重要任務。趕緊去行政樓的會議室,緊急會議,不能耽擱!」
岩井聞言,瞬間收斂了笑容,眉頭微微一皺。他從杉江的語氣和神情中察覺到,這件事絕非尋常。
「教材什麼的我幫你拿去你的辦公室吧,你快去!」杉江補充道,甚至沒有等岩井多問一句。
「是!」岩井再次立正敬禮,隨即三步並兩步地向行政樓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岩井心中默默思索著。這麼緊急的會議,再加上校長親自跑來通知,這種情形並不常見。他腦海中飛快閃過可能的情況——國內的軍事部署調整?不對,按道理這種事沒那麼急;演習的意外變更?也不像,畢竟演習需要提前安排,哪有這麼火急火燎的?或者,發生了什麼重大軍情事件?……岩井實在想不到,於是他也不打算想了,準備去會議室看看再說。
無論如何,他清楚,作為一名軍人,他的職責就是服從命令,隨時為任何任務做好準備。
行政樓的輪廓逐漸出現在視野中,而岩井的步伐也越發穩健。他知道,一場新的考驗或許正在等待著他,而他,也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召喚。
===============
岩井勉快步走進會議室,看到裡面已經坐了幾名海軍軍官,氣氛顯得異常嚴肅。為首的是一位神情沉穩、帶著些許疲憊的軍官——竹號驅逐艦的艦長安田英治少佐,他也算是岩井認識的人,在過去的演習中打過交道。
雙方互相敬禮後,岩井剛坐下便忍不住問道:「安田君,竹不是在佐世保附近海域帶學員進行航海練習嗎?怎麼突然跑到鹿兒島來了?」
安田抬頭看了看岩井,語氣中透著一絲無奈:「我也是今天淩晨突然接到調令的,命令我火速趕到鹿兒島待命。沒多久就又收到板谷大佐發來的電報,命令我們在這裡開個碰頭會。」
岩井眉頭微皺,低聲說道:「奇怪,鳳翔不是昨天也還在執行航海練習任務嗎?她也是被臨時調動的?」
「看來是的。」安田點了點頭,「不過我們這些基層軍官不清楚內情,估計會議上會有解釋吧。」
兩人正在低聲交談時,會議室的門再次被推開。幾名軍官走了進來,為首的正是鳳翔號航母的艦長板谷隆一海軍大佐,只見他的表情顯得格外嚴肅,身後還跟著幾名參謀人員。與會軍官紛紛起立敬禮,他在回禮後環顧了一圈會議室,看了一眼所有與會人員後,徑直走向會議桌主位。
「諸位,時間緊迫,感謝大家迅速到位。」板谷用清晰而低沉的聲音說道,
他簡短地與安田、岩井以及其他軍官寒暄了幾句後,便迅速進入正題。
「我們現在開始會議。」板谷拉開椅子坐下,語氣中不帶一絲多餘的感情,目光掃過在座的每個人,「這次的任務很重要,我會向大家說明情況。」
岩井坐直身體,目光緊盯著板谷。他已經察覺到,這次會議背後很可能隱藏著一場特殊而且艱難的任務。
隨著兩位參謀將一份份資料分發到與會者手中,板谷並未浪費時間,開門見山地說明了此次會議的目的。
「我就直奔主題了。」板谷沉穩的聲音在會議室中回蕩,「海軍省臨時組建了一支特別艦隊,名稱為『南海特派復員船隊』,由我擔任指揮官,以鳳翔為核心,竹、涼月、八丈為護航艦。任務是以盡可能快的速度航向海南島的海口市,撤離當地的日本僑民以及尚能帶走的多餘軍事物資,並協助撤走支……中國政府的一批要員。我們這四艘軍艦補給整備完畢後就立刻出發,不得有誤。」
請注意,這裡說的中國政府指的是國民黨政府,畢竟此時日本並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此外,原本艦隊名叫「南支那海特派復員船隊」,後來考慮到中方認為「支那」屬於歧視性用語而改名,並且在禁止政府人員和軍隊繼續使用「支那」一詞。
岩井聽到這裡,眉頭微微皺起,但沒有出聲。他知道,板谷接下來會說明更多細節。
「此次行動的背景是這樣的,」板谷繼續說道,「內閣的判斷是,中國軍隊很可能守不住海南。所以,內閣已經與中方交涉,希望撤僑,對方承諾配合我們的撤離行動。」
他停頓了一下,掃視了一圈眾人,然後補充道:「涼月和八丈目前正在從北海道趕往此處,因此我們現在是提前碰頭,等她們的艦長到了之後,會有新的會議。你們手上的資料中,包含了撤離人員和物資的名單、航線規劃,以及可能出現的風險評估等,請大家儘快熟悉。」
岩井和安田低頭快速翻閱手中的資料,發現裡面確實詳細列出了撤離任務的相關內容,包括物資清單和撤離對象的資訊。
板谷接著說道:「至於為什麼要用『南海特派復員船隊』這個看起來像是民船隊的名稱,雖然上頭沒對我明說,但我猜是為了低調和保密。畢竟我們對外宣佈這是一次撤僑行動,但名單裡不少所謂的『日僑』其實是我們秘密派遣的軍事顧問及其家屬,撤離列表中也包括了不少軍用物資。政府顯然希望儘量避免引起外界的過度關注。」
此時,坐在岩井左側的安田微微點了點頭,顯然已經對任務的敏感性有所瞭解。
板谷深吸了一口氣,語氣變得稍微凝重了一些:「還有一個敏感問題恐怕需要說明:撤離人員名單中,除了僑民,還有一部分滯留海南的台灣人。」
眾人一聽,都有些意外,不過板谷沒給他們提問的機會,只見他目光掃過眾人,繼續說:「這些台灣人是當年是日治時期去海南的,當時還是日本籍。但隨著戰後局勢的變化,他們現在被認為是中國人。然而,其中一些人對當初留在海南的決定感到後悔,因此通過各種管道向日本政府尋求幫助,希望能被帶到台灣。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一開始,中國政府並不同意放人,理由是這些人現在是中國籍。但在內閣的外交運作下,中方終於同意我們把這些人帶去台灣。撤離行動中,這些人員的轉移必須極為謹慎,不能引起任何矛盾或衝突。」
接著,板谷合上手中的資料,直視在場的軍官們,語氣變得更為嚴肅:「大概就是這些內容。行動安排還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現在,我想聽聽大家有什麼問題或建議,請儘管提出。」
岩井和其他軍官互相看了看,顯然都在思索這次任務的複雜性和潛在風險。氣氛在短暫的沉默中顯得格外緊張,會議室的每個人都意識到,這次行動並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撤僑任務,而是一次隱藏著諸多敏感問題的高風險行動。
===============
沉默片刻後,安田少佐率先開口提出了問題:「關於任務要求中的『協助撤離中國政府要員』,這些到底是什麼人?是當地政府高層?還是別的什麼人?」
板谷大佐抬起頭,臉上的表情顯得有些無奈:「具體身份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這些人應該是換取中方放行滯留台灣人和配合撤僑的條件之一。從名單上的姓名來看,大多不像是女性的名字,我個人推測應該是一些不願留在島上的官員吧。」
聽到這個答案,幾名軍官不禁連連搖頭歎息。一位參謀低聲說道:「如果國民黨的官員都是這樣貪生怕死,難怪他們會輸掉內戰。」
然而,板谷擺了擺手,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這點我倒是能理解。畢竟中國政府剛撤退到台灣,他們的資源有限,保存有生力量並不一定是錯誤的選擇。」
接著,輪到岩井少佐提出自己的問題。他乾脆地開門見山:「大佐,把我找來,不會是想在鳳翔上組建一支戰鬥機部隊吧?坦白說,我無法想像鳳翔還能參加航空戰。與其相信這一點,我寧可猜測是讓我來擔任別的什麼崗位。」
岩井的質疑讓在場的軍官們微微點頭,顯然許多人也有類似的疑問。
然而,板谷卻一臉凝重地點了點頭:「沒錯,就是要在鳳翔上組建一支艦戰隊。」
岩井愣了一下,隨即皺起眉頭,顯然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他正要繼續發問,卻見板谷抬起手示意稍安勿躁:「本來,關於這個問題的細節是準備在第二次會議上等涼月的艦長到達後再討論的,但既然你問了,我就先說了吧。」
板谷端起水杯喝了口水,然後繼續說道:「最近的情報顯示,共軍的飛機已經開始空襲中國沿海的政府軍船隻,甚至是英美的船也有被攻擊的報告。從廣東起飛的戰機已經能覆蓋到從台灣到海南的航運線,而且有船隻在那條航線上被擊傷或擊毀。以防萬一,我們必須在鳳翔上臨時組建一支艦戰隊。艦載機就用從601空調到航校的『烈風』,本來它們是給學員作高級訓練用的,現在正好拿來給我們用。」
601空指的是葛城艦戰隊所屬的海軍第601航空隊。
岩井聞言,思索片刻後問道:「鳳翔能在實戰中用烈風嗎?畢竟她的設計……已經挺落後了吧。」
板谷露出一抹苦笑:「可以是可以,但最多只能供應六架烈風的實戰需求。因為鳳翔改成訓練艦後,一部分原本的機庫被改成了居住艙,導致機庫面積縮小。如果換成零戰能帶更多,但零戰不是戰爭中損失,就是已經全部退役了,目前沒有能飛的。而且,零戰的性能也早已無法匹敵共軍裝備的雅克和拉沃契金戰機。」
岩井低頭思索,抬頭時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六架烈風?這足夠嗎?在訓練中雖然烈風能在鳳翔上起降,但她的整體狀態已經不適合現代空戰了吧,這支航空隊的實際作用有多大,恐怕很難說。」
板谷點了點頭,語氣中也帶著無奈:「我明白你的擔憂,但鳳翔的作用主要是以防萬一,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出動艦載機,而且情報顯示共軍的飛機也不多,襲船的也多是以2~4架左右的小編隊為單位出現的。上頭已經有明確指示,儘量避免與共軍的發生任何衝突。如果遭遇共機,也要先提前亮明國籍並警告。」
聽到這話,結合任務資料中的說明,在場的人都知道為什麼板谷說等涼月到來才討論航空戰相關的細節了:因為這四艘船裡,只有涼月裝備了美製AN/SPS-6B對空搜索雷達,而鳳翔、八丈、竹只裝備了國產的13號對空電探(三式一號電波探信儀三型)。前者對空搜索距離可達270公里,而後者只有150公里,而且在搜索精度也無法與前者相提並論,因此按照計畫,本次任務中的對空「早期預警」主要是由涼月承擔的。她也要負責在萬不得已的航空戰爆發後,引導己方戰機攔截敵機的任務。
板谷繼續說道:「另外,我已經向上級申請派遣有經驗的船員過來增援。按照計畫,在我們艦隊整備期間,增援人員應該可以到達。」
岩井緩緩點頭,雖然仍有些顧慮,但也意識到眼下的條件已經無法改變。他歎了口氣:「好吧,有個好消息是,在航校和鹿屋基地還有不少參加過戰爭、有航母起降經驗的艦戰飛行員。我會儘快聯繫他們,組建起一支精幹的航空隊……
在F9F送達前,現在日本海軍的主力艦戰是烈風二二型,因此海軍艦戰飛行員全部都開過,或至少練過駕駛這型戰機。
「……對了,上頭有沒有指定讓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嗯,這個嘛,」板谷略微思考後回答:「內閣和海軍省希望我們儘快出發,但海軍參謀本部給了我們四天的準備時間,如果我們認為不夠還可以申請延長。本部的人是專業的,知道這四艘軍艦本來在執行其他任務,中途突然出現大的調整,肯定需要時間重新準備。」
岩井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那正好。雖然這裡確實有老飛行員,但其中有些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在航母上起降過了,需要重新適應。好在這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一兩天的訓練應該足夠。」
板谷聽了這話,表情稍顯放鬆:「那就抓緊時間安排,我會盡力配合你們的工作。」
岩井鄭重地點頭:「明白,我會儘快完成準備。」
「那就拜託你了,岩井君。」
…………
隨著最後的問題和答復結束,這場會議暫時告一段落。板谷宣佈,等涼月和八丈的艦長到達鹿兒島後,將召開第二次會議進一步討論具體行動計畫。
岩井和安田起身敬禮離開,心中卻都對接下來的任務充滿了複雜的情緒。走出會議室時,岩井抬頭看向基地的天空,心中暗暗思索:「六架烈風……手頭上只有這些了嗎?希望共軍別出現,就算來,空襲力度最好也如情報說的那樣的吧。」
然而,無論心中有怎樣的顧慮,他知道,作為一名軍人,他必須全力以赴,完成這次註定不簡單的任務。
===============
會議暫時結束後,與會軍官各自投入到緊張的任務準備中。
安田少佐作為艦長,要去監督竹的重新補給,同時調試武器系統和電子設備,尤其是防空用無綫電近炸引信砲彈和Mk.37 GFCS火控系統。驅逐艦在這次任務中不僅是護航的核心,也是必要時的一線戰鬥單位,必須確保所有設備處於最佳狀態。目前中共只有小艇、機帆船、舢板,不可能威脅到這支艦隊,但解放軍的空中力量不可不防。
板谷大佐也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他不僅要安排和監督鳳翔的補給,尤其是補充航空燃油和戰鬥機用彈藥,讓她重新恢復戰鬥狀態,更需要仔細與艦載機起降相關的事宜,確保從航學調來的烈風能夠順利起降。此外,他還需要親自監督船員重新整理機庫,以騰出更多空間,盡可能為戰鬥機提供更大的作業區域。
與此同時,岩井少佐則馬不停蹄地趕往學校旁的鹿屋基地。他負責組建鳳翔的臨時艦戰航空隊,此時他心中第一個想到的人便是另一位王牌飛行員——海軍大尉赤松貞明。這位年長自己九歲的前輩不僅在海航中資曆更老,而且戰爭時期的戰績甚至比自己還高,然而軍銜卻比自己低。
赤松目前是第61航空隊下屬的中隊長,雖然番號看起來屬於艦載機航空隊,然而主要裝備卻是美製的F-47戰機(P-47在美國空軍成立後改了編號),為數不多的烈風是次要裝備。此時的航空隊正在為接收噴射機做準備,因此跑道附近能看到的大多都是T-33教練機。此處還駐紮著還有另一支部隊——第85航空隊,這支部隊負責海上巡邏和救援,因此機場跑道上停放著幾架PBY-5「卡塔琳娜」巡邏機。
岩井來到基地,目光掃過停機坪,看到了一片忙碌的景象。教練機在跑道上滑行,巡邏機正在進行維護,而赤松此時應該還在空中進行飛行訓練。
等待赤松歸來的時候,岩井陷入了短暫的回憶,他的腦海中浮現出與赤松相關的往事。戰爭結束時,兩人都是海軍中尉,後來他晉升了兩級成為少佐,而赤松卻只升了一級,至今還是大尉。
「唉,赤松還是受了那件事的牽連啊……」岩井輕歎一聲,想到戰爭末期「厚木航空隊事件」給赤松的軍旅生涯帶來的陰影。
在終戰前的那場著名的叛亂中,駐紮東京附近厚木飛行場的海軍第302航空隊的一部分軍人質疑日本投降的決策,公開抗命並表示「302航空隊不會投降,此後脫離(聯合艦隊司令部)指揮」,甚至駕駛飛機向平民投放拒絕投降的傳單。由於此次事件在海軍中影響極其惡劣,叛亂被鎮壓后,其主導者小園安名大佐等一眾軍人被逮捕,接受軍事法庭審判。最終,小園被判處終身監禁並剝奪軍銜。雖然戰後他被釋放,卻再也未能重返海軍。至於赤松,他當時也在302空,儘管事後他的清白被證明,沒有受到軍法懲處,但那段經歷顯然對他的升遷造成了影響。
被釋放後,小園選擇回到家鄉鹿兒島縣川邊郡,但他沒在老家住太久。不久後,他特意搬到了鹿屋市距離此航空基地不遠的地方。現在的小園雖然退出了海軍,但對飛行的熱愛卻從未消失。基地裡的軍官們都知道,小園只要有空,就會在基地附近晃悠,注視著飛機的起降,有時還會和駐紮於此的老戰友們打個招呼吃個飯啥的。
「人生的際遇還真是難以預料啊。」岩井心中感慨,曾經的指揮官如今只能遠遠地看著軍機,而自己和赤松卻還能在這片天空下為海軍貢獻力量。
岩井的回憶沒持續太久,很快不遠處跑道上的F-84將他拉回了現實:他注意到機場停機坪上有一架明顯是空軍的F-84戰鬥機。附近的一位海軍航空整備兵(地勤人員)見他感興趣,便主動解釋道:「少佐,那架F-84本來是配屬於附近新田原基地的空軍戰機,今天例行訓練時因為機械故障臨時降落到了這裡。」
新田原基地位於宮崎縣,就在鹿兒島縣旁邊。
岩井點點頭,目光卻沒有離開那架戰機,心中不禁泛起了些許不快。F-84是目前日本空軍裝備的最新式噴射戰機,是海軍沒有的玩意兒。想到噴射戰鬥機全部優先分配給空軍,海軍只有少數幾架F9F,剩下的噴射機全是T-33這種教練機,而這些需要優先供給葛城的F9F甚至還沒有武裝。他不禁冷哼了一聲,心情更加複雜。
當他的目光移到F-84垂直尾翼上的識別標誌時,心中卻閃過一絲不同的念頭。他認出了那是空軍第4航空師團的標誌,而這個師團的師團長正是空軍少將源田實。
「源田實……這名字誰不認識啊?現在這傢伙居然跑去空軍了……」 岩井低聲自語。源田在戰時是海軍航空兵的著名指揮官和戰術家,海軍內部幾乎無人不知。然而,戰後源田選擇加入空軍,並且在新體制下迅速崛起。以他的能力和廣泛的人脈——尤其是他有空軍參謀總長佐薙毅中將的親自點名提攜,這一切並不讓人意外。
岩井搖了搖頭:「算了,這種事抱怨也沒用。反正源田就是個油滑的傢伙,跟高層的關係一向不錯,有他的手段,空軍搶資源自然輕而易舉。」
他收回目光,轉身朝基地的三號機庫走去,將這些雜念拋諸腦後。他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為即將到來的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岩井走進機庫,問整備兵要了個簡陋的座椅坐下,耐心地等待赤松歸來。他從隨身帶來的筆記本中取出了一些任務計畫的草稿,默默推演著鳳翔航空隊的組建事宜。
「赤松,看來這次又得上陣了。」 岩井心中暗暗想著,他知道,自己需要一位經驗豐富、值得信賴的夥伴,而赤松無疑是最佳選擇。
===============
不久後,赤松大尉駕駛的T-33劃過天際,伴隨著噴射引擎的轟鳴聲降落在跑道上。岩井站起身,等待著這位老朋友。隨著飛機滑行入庫,赤松從艙門爬下,摘下P-1飛行頭盔後,看到不遠處的岩井,他一臉驚訝,隨即露出了熟悉的笑容。
「岩井?什麼風把你吹到這裡來了?」赤松大聲問道,隨便敬了個禮,大步向岩井走來。
岩井回敬了一個軍禮,然後笑著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還能是什麼風,任務唄。說吧,訓練結束了沒?有事要找你聊。」
赤松聽到這話,表情稍稍嚴肅了幾分:「聽你這語氣,不會是什麼簡單的事吧?」
「確實不簡單,」岩井點點頭,「我得臨時組建一支航空隊,去完成一項特別任務。你是我的第一人選。」
赤松聞言,沉思片刻,隨後爽朗地笑了:「好啊,這種事怎麼少得了我?不過,詳細情況得先讓我瞭解一下。」
「放心,我已經準備好了計畫,咱們找個地方坐下來細聊。」岩井招了招手,示意赤松跟上,兩人一起走向基地的辦公區。
在辦公室裡坐下後,岩井禮貌地向這位前輩詳細介紹了此次任務的背景和目標。岩井對赤松一直抱有極大的尊重,儘管自己的軍銜更高,但在他看來,赤松不僅年長,而且資歷更老、戰績更高,無論是在經驗還是判斷上都值得他信賴。加上赤松身體強壯又會劍道、柔道等武術,身材高大壯實,因此在相處中,反而岩井像個下屬,他從來不會也不敢在赤松面前擺高軍銜的架子。當然赤松也很會做人和當兵,面對高自己一級的岩井,他也從來不會也不敢擺前輩的架子。
「赤松君,」岩井開口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我們需要組建一支臨時的艦戰部隊。鳳翔的條件有限,但這次任務非同小可。我想聽聽你的建議,特別是飛行員的人選。」
赤松點點頭,沉吟了一會兒,問道:「你心中有推薦的人選嗎?」
「有一位,」岩井答道,「我想推薦和我同在航校擔任教官的柳谷謙治中尉。他的技術和經驗非常出色,應該能勝任這次任務。」
赤松聽到這個名字,臉上浮現出微妙的表情。他緩緩說道:「柳谷謙治……當然,我知道他。技術確實沒得說,而且能活到戰爭結束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他是『海軍甲事件』中的護航戰機飛行員之一,不用我多說,你也知道那是怎樣一場慘劇。」
「海軍甲事件」即山本五十六大將被擊落陣亡一事,當時海軍內部對此進行了嚴格保密。柳谷是這起事件中的護航戰機飛行員裡唯一活到戰爭結束的。
岩井點了點頭,他顯然瞭解柳谷的背景,隨即補充道:「我知道他親歷了那場慘劇,也知道他依然是個王牌,雖然戰績只有8架,但他的技術、經驗和能力絕對過硬。」
現實不是遊戲,能擊落敵機5架即王牌,但柳谷的8架與赤松的27架、岩井的22架相比顯然只能屈居二線。
赤松沒有反駁,微微一笑:「既然是你親自推薦的,那就沒問題。他確實是合適的人選。」
隨後,赤松開始認真思考,他知道岩井需要一支可靠的飛行員團隊,而這次任務的特殊性對人選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他沉思片刻後說道:「既然你問到了,我這邊也有幾個人選,應該能勝任任務。」
他張開巴掌,逐一列舉道:「我推薦五個人,其中三人可以擔任正式的艦戰飛行員。」
第一、第二人:
「這兩位是少尉高橋小次郎、山本大介,都是參加過戰爭的老飛行員,雖然戰績都只有一架,但他們的技術絕對過硬,也都有航母起降的經驗。我可以保證,他們是可以信賴的老手。」
第三人:
「這個人稍微特別一點,他剛從你們航校畢業,名字是藤井武,飛行兵曹長。」赤松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雖然是個新手,但他已經在鳳翔上多次用烈風訓練過起降,技術相當不錯。不過,他沒有實戰經驗,可能需要由老飛行員帶帶。」
岩井點了點頭,顯然對這位新兵感興趣:「如果他能在鳳翔上完成起降,那確實是一位合格的候選人。」
第四、第五人:
「至於這兩位是上等飛行兵曹中村和圭、渡邊賢治,也是剛畢業的純新手,技術也不錯,也練過航母起降,儘管上進心強,但表現都不如藤井。我建議把他們放在鳳翔上作為預備飛行員,隨時待命。」
岩井認真聽完赤松的推薦後,把名字和相關訊息都記了下來,然後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前輩推薦的人,我完全信得過。既然你覺得他們可以勝任,那我們就定下這幾個人吧。」
赤松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輕鬆:「這支部隊人數雖然不多,但有經驗的老飛行員可以帶新手,應該能撐起這次任務。」
岩井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有你和這些人加入,我對這次任務的信心更足了。」
兩人達成一致後,立即著手聯絡候選人,為任務的下一步行動做好準備。儘管任務複雜且充滿未知,但岩井知道,擁有赤松的支持,這支臨時組建的航空隊一定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附錄:
背景設定補充
烈風二二型
十七試艦上戦闘機A7M「烈風」,原本是日本海軍在二戰後期為應對盟軍先進戰機而開發的艦載戰鬥機,目的是取代零戰並壓制盟軍的F6F和F4U,由三菱重工和堀越二郎設計。然而,由於資源匱乏、生產線遭到空襲等原因,烈風在戰爭中僅停留在原型機階段,未能投入量產,但其基礎設計良好,為戰後的改良提供了條件。
戰後,在美國的技術援助下,日本海軍對烈風進行了大規模改良,最終成品為烈風二二型,略符號為A7M4,這也是目前日本海軍裝備的主力艦載戰鬥機(說是主力其實數量不多,畢竟實際能作戰的航母只有葛城)。這款戰機被海軍內部戲稱為「烈風二世」(對二二型這個型號名稱的調侃;「二世」原為第二代日裔美國人的俗稱)。
烈風二二型換裝了與F4U-5相同的普惠R-2800-32W雙排星型發動機,其性能大幅提升。不僅能爬升性能優越,理論最高爬升率能達到23米每秒,而且最大速度從早期型號的約600公里/小時飆升至約750公里/小時,完全是質的飛躍。
機體強度也得到全面加強,結構更加堅固,同時增加了裝甲,特別是駕駛艙和發動機區域,極大提高了飛行員的生存能力。此外還具備和流星一樣的機翼中段折疊能力,在航母上能有效節約空間。
在武器上,則採用和流星六二型一樣的兩門20公釐九九式四號改二機砲+兩挺12.7公釐M3白朗寧機槍的配置。
總之,烈風二二型與早期的十七試艦戰或烈風一一型相比完全稱得上是兩種飛機了,甚至有人認為,二二型在「血統」上更接近F4U-5,正好它們也都是海鷗翼佈局,雖然烈風的海鷗翼沒有F4U明顯。儘管這型烈風的性能早已讓經歷了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海軍技術人員目瞪口呆,但此時已經是1950年,噴射機的時代馬上就來臨了,因此這款究極烈風再怎麼厲害,也註定很快成為過時產品,F9F即將就要接替它的位置了。
PS:
岩井勉、赤松貞明、柳谷謙治、杉江一三、板谷隆一、小園安名、源田實為真實的歷史上存在的人物。
岩井和赤松都是二戰時期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戰後都未曾加入自衛隊,而是作為平民生活。
柳谷在二戰中的經歷如正文所述,他在戰後未加入自衛隊。
杉江是舊海軍軍官,戰後加入海自,曾擔任海自幹部候補生學校(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繼承者)校長、自衛艦隊司令官、海上幕僚長,官至自衛隊統合幕僚會議議長。
板谷也是舊海軍軍官,戰後加入海自,也官至海上幕僚長、統合幕僚會議議長。
小園二戰中的經歷如正文所述,但他在戰後搬家去鹿屋市、跑去基地附近那一段純屬筆者虛構。
源田實,他的大名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都瞭解,不做贅述,他在戰後加入空自,官至航空幕僚長,他還有個事蹟是創建了空自的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歷史上他也確實獲得了時任航空幕僚長佐薙毅的親自點名提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