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領地收支

本章節 5356 字
更新於: 2024-12-14
母親搬去首都後,艾琳娜更能放開手腳幹了。

可是很快,剛坐上領主寶座的,身體還小孩的艾琳娜感覺有些……吃不消。視察領地、審批文件、查閲各種報告、與內閣成員日常開會……搞得這孩子眼花繚亂。不過幸運的是,她手下有一班得力幹將,所以也沒那麼費心就是了。尤其是年富力強的財政總管馬丁,完全能主持內閣日常會議。和王國的政體一樣,封國萊佩爾的領主也有自己的內閣,成員包括財務總管、民政總管等,有時候也會有軍隊幕僚參加會議,艾琳娜掌權后還設置了教育總管一職。

此外,爲了更有效地提高軍隊的效率,艾琳娜還打算組建參謀部。但由於萊佩爾軍隊規模不算太大,加上這個年代軍官的普遍訓練水平尚未得到有效提高,因此組建參謀部只是個方案,並沒有馬上實行,目前仍以傳統的幕僚團來從事參謀部的工作。

但還是有個得力幹將離開了:偵察騎兵隊長兼騎兵總教頭、烏拜達家繼承人額爾德穆圖要輪換回自己的領地了,艾琳娜於是親自設宴為他餞行。臨別時,公子不忘再次拜謝艾琳娜,感謝她承諾幫其家族復仇。

艾琳娜現在已掌實權,但忌驕奢淫逸,能禮賢下士,知民間疾苦,又勤於軍務政事,加之稅務改革有成,軍民無不歡喜。自此,她的威望又上一個臺階。同時她也沒落下武藝法術的修習和對弟弟的教導……這讓弟弟更加依賴,或說迷戀她了。

這也讓艾琳娜的名聲傳播到了領地外,來找她母親提親的貴族也出現了,其中甚至還有地位更高的某侯爵家(雖然現在已經沒落了),但艾琳娜一世把皮球都踢給了女兒,見此情形,媒人們大都不解:艾琳娜年不滿十歲,母親居然就放任其自己決定婚嫁?一些人覺得艾琳娜一世不負責任,也有讚賞她信任女兒的。毫不意外全被艾琳娜拒之門外……她對戀愛的要求仍然很高,況且來求婚的家族也沒什麽聯姻價值。

比其政務,前世作為職業軍官,她對軍事顯然更加感興趣,處理起來也更得心應手,軍中有些將領不服,她也會恩威並施(前世的阿祖教過她如何整治不服女性軍官的男兵,因爲日本剛開放女性服役時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事後這些人都認可了她的權威。此外,她還有機會接觸到之前父親不讓她看的機密軍事文件。

她曾建議父親改革軍制,父親也同意了。她現在翻看文件想瞭解軍隊的具體情況,沒想到這一看竟發現她麾下的軍隊遠比她之前認為的要多得多。

她原本以為,萊佩爾領雖然比較富裕,也有來自王室的軍費補貼,但人口不算很多,以這個時代的能力,維持個三千五百~四千人的常備軍就算不錯了,沒想到仔細一查,居然維持了六千主要由平民組成的脫產常備軍和兩千屯田兵,以及人數在一萬左右受過訓練的預備役,已經在艾琳娜建議下被編成兩個步兵師團、一個騎兵師團、一個獨立偵察騎兵聯隊、一個獨立攻城器械聯隊(不滿員)、一個山地聯隊、一個獨立防綫守備聯隊(尚未正式設立)、一個戍衛馬蘭的水陸混成旅團,一共「三師一旅四個團」,雖然聽起來單位不少,但其規模遠小於前世陸自的同種單位,而且由於是和平時期所以都不滿員……還應該有一個專門司職敵後作戰的特戰聯隊,但父親認為這違背騎士精神而作罷。此外還有戰鬥法師大隊、萊佩爾榮譽騎士團兩個基本上由貴族組成的戰鬥單位,以及被戰時聼調的皇家騎士團的一個分隊。

早在艾琳娜五歲時,她就在國王來訪時於他面前提出山地部隊的概念,國王大悅,因此在他的授意和支持下,山地聯隊的前身「山嶽衛軍」居然在一周內就組建完畢,以西南山民和受招安的山賊組成。父親生前對新穎的山地部隊很是欣賞,因為他們首戰就徹底剿滅了盤踞在西南山中的山賊團夥,但也多次直言不喜歡這群「由流民和土匪組成的團夥」,經過多次整肅才把這支軍紀敗壞的部隊變成了現在的正規軍。

關於兵員的事情,她後來再一細查才煥然大悟:
本藩雖然在戶人口不足以支撐如此規模的常備軍,但有許多從全國各地招募來的士卒。其中或拖家帶口,或與本地女性成親,都常住萊佩爾,因爲這些人在納稅上與平民不同,因此統計戶口時不算他們,而是有專門的軍戶統計,怪不得之前艾琳娜沒發現這一批「隱藏」人口呢,原來不在民政統計報告上。
此外,萊佩爾領主有權從馬蘭領徵兵——馬蘭原本是母親本家芬恩伯爵的領地,因此以前又稱「芬恩伯爵領」,但艾琳娜的大舅因罪被革爵去藩,導致那地方變成了王室領地,但防衛由萊佩爾負責,因此有權從那徵兵也不奇怪。王室鋪貼的軍費也大多來自馬蘭的稅金。

(怪不得父親生前的職位除了『萊佩爾領主』外還有『鎮西將軍都督萊佩爾馬蘭諸軍事』,什麼兩鎮節度使~)

由於王室墊了不少錢在這六千軍裏頭,因此,根據王室和伯爵簽訂的協議,王室有權在萊佩爾派駐監軍,目前的監軍是瓦爾特·馮·漢普登男爵,他同時率領的皇家騎士團第三分隊,常駐於附近的「哈芬堡」,戰時接受伯爵指揮。男爵有權監督萊佩爾的軍費開支,也因爲有國王勢力的介入,軍費的貪污情況要好得多,基本是這個時代最廉潔的封國軍隊。

(就是那個經常身穿金甲來見父親的紅頭髮大叔吧~)

艾琳娜繼續看文件,發現除了常備軍,還有在她建議下擴大的民兵的訓練,讓萊佩爾在緊急情況下能動員三到五萬男女作為民兵。讓女人加入民兵訓練就是艾琳娜的主意,這個建議多半負評,但她還是決定繼續。
這些非正規軍不會被派到一綫,平時也就是作為城鄉自警團等維持一下治安,但可以作為預備役快速補充受損的軍隊。原本的民兵訓練只是教一教農民和市民如何持矛,在艾琳娜看來太敷衍,於是她改變了訓練方式,除了教他們持矛舞刀弄弩,還加入軍事常識教育和軍事化管理,讓不少民眾感覺很辛苦,尤其是農民,他們只有農閒時節才能來訓練,忙活了大半年,好不容易閑下來了又要被軍爺操。因此為了增加他們的積極性,艾琳娜大方地新增了「軍訓補助」這種在這個年代聞所未聞的玩意兒,讓一些農民對她感恩戴德。

艾琳娜前世也是玩過策略類遊戲的人,知道除了造兵以外不能忘了點科技樹。為此她相比起國內其他領主,很大方地投資領地內的學校,重點資助平民法師學校和煉金學校,後來更是把領內的主要學校整合成了一所綜合性學院。帶有前世記憶的艾琳娜更加重視煉金術,時常與煉金術士們交流,並利用自己前世的化學知識為他們指點迷津,令不少研究者大為驚歎。
因此她又獲得了個外號「煉金女爵」,結果國內出現了一種傳言:艾琳娜嗜財如命,畢竟很多煉金術士是奔著「點石成金」這個最終目標去的。

投資教育、維持軍隊、建設防線、重拾「特戰部隊」構想、領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領民福利……都需要錢錢錢錢錢!為了盡最大可能榨出錢來,艾琳娜做了一件違背祖宗的事:反腐。

當然她也不是盲目反腐。小領主挑軟柿子捏,專門針對那些沒什麼權勢的小貪,對於玩金融腐敗和商業腐敗的充耳不聞,因為她知道,那些玩得起的大家夥最好不要動,不然動搖國本。因此,她得罪了不少寒門出身的公務員,卻使吏治更加清明,反而在無知農民那博得了好評。她下一步打算仿照前世的美國,把一些諸如賄賂、獻金、官商勾結等迴避不了的腐敗合法化、規範化,畢竟艾琳娜內心深處很認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除了反腐,艾琳娜對自己也很「狠」:母親走後,她立刻變賣了多餘的禮服和珠寶首飾,而且日常衣食住行上也非常平民化。領地內一個小貴族有次去領主府邸辦事,看到艾琳娜的衣著和桌上的早餐後不禁感慨:「要是我的妻女能做到您一半的程度,我早就是城裏的首富了。」

即便這樣,領地的財政收支也只能維持一個勉強不赤字的情況,還好父親生前還算兢兢業業,留下了不少積蓄,即使短時間的赤字也不會立刻導致崩潰。

收支平衡永遠是個難事,想到這裡的艾琳娜連連搖頭,然後翻出另一份報表來平復心情,乃領地的盈利報表。

領地收入的大頭自然就是稅收。開始稅務改革後,領地的稅收有了明顯的提升。艾琳娜仍然維持貿易保護性關稅,畢竟這個時代不能一下子就推行現代的自由貿易,民眾對此皆無不滿,這好是個好現象。
還有一種收入名曰「領主特許稅」,在國內不少領地都很流行,那就是領主宣佈無主的山川林地、沼澤湖泊皆是領主所有,民眾若想伐木、漁獵、挖土等必須額外交稅,太過分的話會引發民怨。但父親還算英明,沒有大面積推行特許制度,只指定部分地方實行。
如果某個領主想要一夜暴富,那開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來錢甚至比收稅快,但不是每個領主都有幸能在領地內發現礦山。萊佩爾比較走運,境內正好有一處中型鐵礦,其中的產出大部分都拿來鑄造兵甲,剩餘多少要看當年或當季的軍用量大不大,因此這筆收入不是很穩定。

如果領地內有地下城,那來錢也很快。艾琳娜得知,在王國境內一共有兩個已知的地下城,但都不在萊佩爾。

(日本的遊戲受龍與地下城、勇者鬥惡龍的影響頗深啊~)

在《月光下的薔薇》裏也有地下城探險、冒險者之類的要素。

為什麼地下城也能帶來收入?它能吸引冒險者進去挖寶,一旦某地發現了地下城,冒險者就會蜂擁而至,冒險者公會也會在當地設立辦事處。隨著冒險者到來的還有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的酒館、商鋪、妓院……沒多久,地下城入口附近就會出現城鎮,為當地領主帶來可觀的稅收。

這個世界的冒險者也很符合很多類似作品中的特徵:中立,儘量避免捲入政治勢力間的鬥爭,以探索地下城、古代遺跡、偏遠之地搜尋寶藏作為收入,偶爾也會接諸如獵殺魔物(怪物/害獸)、尋找物品、護送商隊/旅者等委託;常以4~8人的小隊為單位,一般不會成群結隊。他們與雇傭兵不同,後者往往是成百上千人的軍團,而且基本只接國王領主的大單;也與專業的鏢局不同,冒險者小隊規模小,而且往往缺乏特定的江湖門路,難以和平地與強盜交涉,因此護送委託只是副業,對象也大多是僱不起鏢局的個人旅行者和小商人之類。

地下城內的怪物和地上的不同,都有魔法能力,打死後有概率在它們身上找到魔石,這是一種貴重的煉金材料,同時也是製造魔法道具的必須品。有些魔法道具甚至允許不會魔法的人施展法術,非常寶貴。此外,魔石還能與青銅按一定比例熔煉加工成「反魔法金屬」,用它做成的裝備能有效剋製法師,比如可以做成手銬,被銬住的法師都會喪失施法能力直到手銬被取下。因此國內那兩個領地內有地下城的領主會向冒險者公會徵收魔石為稅。作爲回報,領主給予公會交易魔石的壟斷特權,冒險者得到的魔石都由公會統一收購。在領主的保護下,公會、商會、合法的獨立商人等早就串通一氣了,沒有公會頒發的冒險者證就不許進入地下城和買賣魔石,只能進行黑市交易。一旦事發,若當事人是冒險者則會被公會除名,即便不是冒險者也有可能被領主請去吃牢飯。

此外,地下城裏還有概率出現一個傳說級別東西:矮人商店。

安哈特國內的兩個地下城都沒有,但鄰國杜里耶王國境內的一個地下城就有。一般認為,在距今一萬或幾千年前,發生了傳說中的「紅月災年」事件,之後矮人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但他們應該沒消失殆盡,因為在那座地下城中就出現了一個由矮人經營的店鋪!
學者們都很驚奇:這麽多年了,他是怎麽活下來的?其他矮人又去了哪裏?紛紛試圖拜訪,但大鬍子店主脾氣不好,只說晦澀的古代語,與現代人有交流障礙,而且很明顯不願與人類做過多的交流,因此對他的調查皆無進展。他會用數字給商品標價,只收金幣或銀幣的杜里耶法郎/安哈特第納爾,只要硬幣,顧客若遞上匯票紙幣啥的會登時被魔像守衛亂棍打出,來買的人給了銀子拿了貨就快滾,如果惹怒店主,他會用法術讓不受歡迎的人一段時間內無法再進商店,比如膽敢使用假幣付款的家夥。
矮人善於鑄造,因此商店出售的都是做工異常精良,但價格也很高的刀槍劍戟等武器。沒人知道店主從哪兒搞來,不過買家們也不關心。說到買家,因為矮人商店的物品價格高昂,因此大多數能消費得起的都是王侯將相、富商巨賈之類,偶爾會有傾盡積蓄購買的冒險者或軍人。

看完關於地下城的資料,艾琳娜想起遊戲裏的那座地下城好像就有個矮人商店,玩家可以花費鉅資從那兒買裝備。說是古代語,實際上就是英語,也難怪除了會英語的玩家,其他人都無法和矮人交流。
玩家如果想,還可以攻略地下城。這個世界中的研究者都想弄清地下城的秘密,不過艾琳娜早知道了:和很多其他故事中的地下城一樣,它們是古老的、能用自身「魔力」生成怪物的遺跡,而且艾琳娜還知道,地下城可被徹底攻略。在地下城最下層,有個boss級別的怪物,擊殺之後地下城就會停止運轉。遊戲中玩家可以攻略,完成後有獎勵,但會損失一些聲望,因為地下城停擺後就不再生成魔物,沒有魔物就沒有魔石,自然也就沒價值了,冒險者會離開,重創因地下城而發展起來的周邊城鎮,以及領主大人的錢袋子。

(地下城真好啊,如果我這兒也有一座就好了……等等,我之前在遊戲中的那座地下城在……啊!!!)

艾琳娜突然想起了什麼,拍案一叫:「我想起來了!萊佩爾不就有個地下城嗎!」

遊戲中三條西由美走的是卡爾的線。她想起來那座地下城是在卡爾的領地內!艾琳娜趕快翻出地圖,

(仔細想想……那座地下城是在……哦,找到了,領地東邊的小村『默斯達爾』,不會錯的,那個地下城旁邊有個小湖,湖中心有座新月形小島,這村子正好在湖邊,沒錯就是這!)

想到之後的滾滾財源,艾琳娜興奮不已,趕緊叫傳令兵,然後起草了兩道將令:一道給步兵第一師團工兵中隊隊長林登·小裁縫,命他立刻整頓裝備,點齊官兵,校場待命;一道給戰鬥法師大隊首席法師長伊莉莎白,只交代默斯達爾村附近可能有地下城,叫她帶上魔力檢測設備,然後去第一師團駐地待命。兩人務必在接到命令一個小時內整頓完畢。

傳令兵走後,她叫上了正在看書的卡爾,姐弟倆也穿好外出常服,帶上三個侍衛騎馬飛奔去集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