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心是佛 計安屬郡 民為本 人盡其才
本章節 3345 字
更新於: 2024-07-27
「柴老闆,敢問貴府是以何營生啊?」微笑的劉備又反問對方說。
起身打了個揖,軀體胖碩的他趕忙答道:「回稟州牧,小人柴昌世代務農收佃;最近剛在合股胡佬的驢馬隊,和他學著做貨運行------」
「那如果您忽然多了數倍人力,柴老闆的生意想不愈做愈旺都難吧?」禮貌性的請柴昌坐回椅子上,劉備又繼續說著:「各位的情形亦是相同;別看這些百姓因顛沛流離而瘦弱憔悴,若能在其安返故鄉前予以妥善照料,並給一個適當且能糊口甚至養家的工作環境,他們回報之產能勢必遠遠超越大夥的投資,況且本州儘管植土不甚肥沃,諸般礦石倒極蘊藏豐盛,寬曠的林地、草場更利於經營建材及畜牧業,只要咱的眼光夠長遠,再將事業推廣至外州郡,何愁沒龐大之利潤可圖?」
雙眼頓時為之一亮;然而柴昌還來不及詳問細節,已聽出勃勃商機的胡佬卻搶先問道:「大人話雖有理,不過您適才所提者絕大部份是由官府在全程式控制管,我等即使有心欲涉獵其中,未獲授權核准前---,不仍屬空談麼?」
「這便是劉某邀請各位來此的原因與重點了;備雖甫擔大任,卻一直想幫自家鄉親廣闢財源,只要諸君答應配合一些規定,我就用刺使的身份開放出幾個項目供大夥參與營運;包括採礦、製鹽、林牧等業務,可好?」知道這已是拋丟魚餌的絕佳契機,胸有成竹的劉備即故作大方著說。
「大人真夠爽快;」顯已心動的柴昌果然立刻道:「但因茲事體大,您老是否能給咱一點時間研究研究,再向大人回覆?」
「各位請自便,備靜候佳音---」點頭表示諒解,劉備豁達的說:「諸君若有定案,隨時跟伺候的衙役說一聲,我等均在偏殿。」
於是,又率郭嘉、陳宮、程昱、滿寵、簡庸、陳矯、薛悌等幕僚群暫退的他也在隔壁廳堂忙搞起「狀況演練」來,以備應付這些財閥會斤斤計較的問題;幸虧實際情形比他們預料的還順遂,當劉備一行人再度回到議事廳上,剛被推做代表的柴昌已離座道:「成交了!難得劉大人這麼體恤我們;您要咱配合啥規定,就開出個價碼囉------」
「其實也沒什麼苛刻條件,大夥無須擔憂---」內心暗自竊喜的劉備臉龐卻是不動聲色,僅淡淡的明示說:「第一,備盼諸君在招募投奔百姓前能讓他們相信會獲得理想的照顧,最好是可提供充裕的食物及禦寒衣被先安其心志,待遇則選用合約的方式落款為憑;這一點---,應該還不算困難吧?」
拍了拍胸脯以示保證,柴昌信誓旦旦的道:「行!咱回去即把東西準備齊全,約本亦馬上送來給大人過目;使君下一個要求呢?」
笑了笑,劉備續說:「接著則是大夥最關心的事項,官府究竟能釋出多少只賺不賠的生意;起先,咱幾位負責首長僅肯把煉採煤、鐵、銅礦及販製鹽品、圈養戰馬等公家事業開放入股,現在看各位這麼誠懇,備打算讓快成立的『州庫銀行』經營權也供諸君參與,獲利分紅由資金的多寡來決定,至於課稅部份則以公告為準,如何?」
「『州庫銀行』?那又是什麼營生?」睜大眼睛的柴昌忍不住問。
「簡單的說,便是官府創辦的錢莊;請大夥試想一下,戰亂必會重貶朝中發行的幣值,屆時市面得以流通者絕對是黃金、白銀或珠寶等昂貴替代品,劉某的構思是徵求股東先匯集上開之物,重新鑄幣以穩住本地金融,並鼓勵軍民將積蓄存其內甚至透過庫行借貸,按月計息,既可厚植國本兼刺激經濟成長,何樂而不為?」他耐心的解釋道。
在場群紳愈聽愈是怦然意動,一邊旁觀的胡佬就又搶著說:「使君,算我胡蔭一份;我拿金銀各五十斤來放,明天午時前即遣隊運至。」
「劉大人,柴昌亦各置金銀百斤,另外再加上好的特級翡翠珠玉兩箱!」生怕搭不上發財列車的柴昌也趕緊下注著道;剎那間,議事廳中已沸沸揚揚,喊價聲四起,耳朵嗡鳴的劉備只得宣佈著說:「各位老闆靜一靜、靜一靜;財物且莫先忙著搬來,有意者請到主簿那兒登記,等候通知。」
好不容易讓他們閉上嘴巴,劉備才吁了口氣續道:「只要咱合作無間,賺錢機會還多的是;不過劉某還有最後一個請求,盼諸君能慎重的考慮,這一項共識倘若達成,保證大夥今後起將掌握更多致富本錢。」
已財迷心竅的群紳富豪此刻為了怕他反悔,再有啥古怪條件亦都答應了;重覆盤算的胡蔭便又爭先著說:「使君別吊咱胃口啦,您想我們怎麼配合就請直言,只要不賣老婆孩子,胡蔭照做即是------」
「對啊,州牧既大開方便之門,咱豈能不識相?」眾人忙附和道。
「這件事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嚴重,而且對各位來說可謂是易如反掌;」見攤牌的時機成熟了,漸收漁網的劉備才接著說:「備希望大夥能釋出手中半數田地讓官府租借,供劉某種植高產量之應急農稼;當然了,坐收租金的各位待賺足了金銀後若肯割愛,我將以較市面優厚三成的價格收購。」
此話甫畢,原都興高采烈之群紳不禁你看我、我看你的猶豫了起來;實際上也不能怪他們,在那個有良田方是利潤保障的年頭,眾名門無不挖空心思想拓展甚至壟斷土地自肥,如今要騰租一半的田產給州郡,皆滑溜不遜於老狐狸的諸財閥難免要有所防範,胡蔭過了片刻更坦白的問:「敢問使君真的是僅租非徵,且按季繳交佃額嗎?」
「確是依約租用;備以人格性命為保證!」劉備斬釘截鐵的道。
又互望了一眼;已抓住他們心理的劉備待其私下覆竊議了一陣子後,才最終分析的說:「其實等諸君合營了州裡開放事業,大概亦湊不出太多人手去整治名下的幾百畝田啦---;與其讓它荒蕪擱置,還不如轉借給咱收取基本之田租,一舉數得,豈不妙哉?」
「大人既肯擔保,我們自然信得過您---」柴昌見大夥再無意見,也極乾脆的道:「這些事就如此敲定了;咱即等官府的通知公文吧!」
* * *
有了那數十多個豪門力挺,流亡百姓的日子可改善多了;會議結束完沒幾天,各處收容區便陸續抵達一車車運送米糧、冬季被服的隊伍,讓排隊領取的投奔民眾著實萬分驚喜;其中財力雄厚如柴昌、胡蔭等幾名富戶甚至還送來了整鍋又整鍋香氣騰騰的豬、牛、羊、雞肉供他們大快朵頤,使每座難民營增添了不少年節的歡樂氣氛------。
當然了,望族們所花的心思並沒有白費;換上保暖衣物的眾百姓一面吃著燙嘴熱食,一面不禁問起發放的家丁說:「這位爺,請教一下;為何突然發恁多的好東西給咱?各位是打哪來的善心人士呀?」
「大娘您安穩慢用,不必犯疑---」事先均受囑咐的僕役親切解釋著道:「吃食、裳被全是咱員外供應的;他老人家怕遠道而來的諸位鄉親凍餓了身子,而且除夕夜又快到啦,因此特地準備來給大夥過節。」
「真正是菩薩心腸啊---」一旁正抓隻豬蹄猛嚼的中年瘦漢亦讚揚著說:「小哥您可真有福氣,先是跟著如此樂善好施的員外爺當差,又能遇見像劉大人這樣的好官來治理地方,實在是祖上積德,走運極了喲。」
憨直的笑了起來,那年輕僕役已順著話頭道:「阿叔說得是,咱有劉大人在這當州牧確是走運,倘和別處相比,他才像救苦救難的轉世活神仙呢;不過各位若想一塊跟咱家老爺辦事也不用啥福氣啦,我們府裡現就正缺人手,大夥不妨考慮考慮這個機會------」
「哦?您倒是說來聽聽。」那中年瘦漢忙放下蹄腿子追問著。
「我們老爺目前已和劉大人合作了幾項生意,有挖礦坑、煉鹽和畜養馬匹、牛羊等許多買賣,薪資都挺優渥的哪;您若想在回鄉前攢些經費或積蓄,這可全是很理想的出路呢。」僕役邊發糧邊鼓勵的說。
神色不禁明顯黯淡了;中年瘦漢望了望周遭多張相似表情的面頰,萬分無奈的嘆道:「唉!你家員外給的機會雖好得很,但我們留在此處的非病即傷,歲數輕的又要看老顧幼,此等粗活---咱哪還能幹得動?」
「諸位阿叔、大嬸無需煩惱---」顯已練熟應對之詞的僕役這時又慫恿著說:「老爺很明白大夥的情況,所以一開始提供的都不是什麼費勁工作;像牧場照料牲口、鹽田生火灑掃啦,只要您還行走自如便足以勝任,何況又能攜眷前往免去後顧之憂,而養壯了身體後亦可再選酬薪更高的採礦職缺,包你兩、三年內就賺夠重整家園的銀子。」
「那---待遇如何計算?」一個少婦忽怯生生的問道。
索性先擱下了手中鍋杓,僕役繼續說:「普通活兒是每個月三貫錢,礦坑裡的則是月領五貫;管吃管住,一年一聘,還不錯吧?」
「請問小哥,咱要上哪報名?」雙眼復綻明亮色彩的中年瘦漢才剛開口,他身邊群眾已紛紛舉手道:「我要去!」、「我要也去!」
「鄉親們別急呀---」這小伙子拎著鍋杓向另一端牛皮帳直指的說:「喏!瞧見裡頭的兩名文士沒?花白鬍鬚那一個即為我們府裡的帳房先生,他隔壁那位則是郡衙的造冊書吏;大夥先到該處登記一下資料,劉大人會再幫眾鄉親辦妥勞工保險與遷徙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