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明己彼 制敵機先 逞驕狂 賊首兵敗
本章節 3280 字
更新於: 2024-08-03
如此雷同場面便不斷發生在并州的各所收容區內;基本上,劉備設計的大戶綁架策略目前已收完美效果,就像於磨坊的驢頸前懸著根胡蘿蔔似的,那些富豪名門只要被他勾勒出的璀燦遠景牽著鼻子走,無須為物資擔憂的劉備即可騰出手來鯨吞鄰近疆土,不必再牽掛沒人經營支撐戰力的大後方。
如今,他下一個目標便是鄴都:這座位居北冀的軍事咽喉重鎮!
「啟稟主公,我軍雖僅四萬之數,卻盡屬精銳;依嘉愚見,此批烏合之眾應無兵法『犄角結陣』等智謀,咱可令雲長、翼德撥兩部偏師先搶據黎陽、官渡二地,再誘黃巾賊首馬元義盡出野戰,既能大幅降低隨後攻城的傷亡,又達防堵敗兵鼠竄之效。」有了薛悌這內政專家替代上黨郡務,身為參謀總長的郭嘉就在臨行會議中進策道。
贊同的頷首沉思;瞭解這兩處險要優勢的劉備因考量到它們俱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曹、袁二陣營即在這裡寸土皆血的鏖戰不休,所以片刻後他便決定的說:「此均牽一髮動全身之地形,關、張二將勇則勇矣,但仍需佐以韜略謀士助守不可;這樣吧,仲德協同雲長帶步、騎兵各一千五百名掃蕩官渡,伯寧則與翼德領軍七千取黎陽,和咱主力遙相呼應,文則、曼成就與奉孝、季弼隨我往征鄴都。」
為避免跟曹操、袁氏昆仲爭奪冀州而提早駁火,劉備即於臘月初三這天誓師南下;除了關羽、張飛已先率本部軍逕朝官渡、黎陽開拔外,提兵三萬的他便與於、李、郭、陳四將直奔魏郡門戶:倉亭。
同樣的,並不打算殺伐太過的劉備臨行前就叮嚀將士們以殲拒降首惡為主,切莫殘虐託蔽之難民及歸順敵眾,且再三交待負責籌措糧草的陳宮、趙雲務必確保後勤補給無虞;於是,一路高歌猛進的上黨勁旅很快即到達預定戰場,兵鋒所指的官渡、黎陽更在關羽、程昱及張飛、滿寵的指揮下被迅速弭平,而各自為戰的萬餘降卒亦由張燕所轄之寨軍押回并州,讓急欠採礦工的群紳有時間去揀瘦挑肥。
至於霸佔鄴縣的近十萬黃巾流寇因統帶者為張角弟子馬元義,打著替「大賢良師」報仇口號的賊眾一時倒也氣燄喧囂,未曾把官渡、黎陽遭官兵攻佔當做一回事;加上見到劉備沒多少軍馬,僅留副將卜巳領著本部萬餘人防禦城郭後,馬元義便率梁仲寧、張伯等親信將領傾巢而出,浩浩蕩蕩的朝駐紮於倉亭之并州軍殺來------。
儘管身邊有智賽孔明的鬼才軍師郭嘉,然而今非昔比的劉備就算在舊史頭一仗中,亦懂得怎樣用計打垮程遠志及鄧茂;他度量了左近的川野地勢,即遣于禁、李典二將各領精銳一萬伏於河傍與山側,並親自統率千餘「龍騎士」及五千步兵向前誘敵,大寨則請郭嘉、陳矯引軍三千鎮守。
一向內斂的郭嘉自然也曉得主公能耐深不可測,這時看他撥軍遣將時,諸般調度皆暗合以寡擊眾的戰略門道,便極識趣的未再做補充其它,僅與同儕依令遵行;而當他們剛一佈署完竣,那批大多持著鋤耙棍棒且隊伍不整的八萬賊兵亦已陸續到來,揚飛的漫天塵沙從里許外就隱約可見。
散髮披肩的馬元義遠遠瞧這殺師仇家兵不滿萬,蔑視之心頓起,止住奔馳的座騎後即令大軍在距幾十丈處一字排開,並高舉著一柄紅纓鐵槍遙指劉備怒罵道:「姓劉的該死惡賊!你這朝廷走狗才剛殺了咱師尊,毀了黃巾鎮教總壇,如今又率兵馬來賺我,天底下怎會有你這般無恥之徒?」
憐憫看著註定要不得好死的他,劉備縱未提高音量,一字一句仍清晰傳入對方所有人的耳朵中:「馬元義,爾等既為漏網之魚,應識時務各歸鄉梓重新做人,不該復聚羽翼為禍州郡;今再不棄械投降,難道想仿效你那走火入魔的師父,欲自絕唯一活路嗎?」
「投降?我呸!眾兄弟正愁著你會躲入上黨龜縮不出哪,現在竟還敢自送上門,咱非把你碎屍萬段不可;」惡向膽邊生,馬元義極不雅觀的先朝地下吐口濃痰後,即轉身向部屬吼著說:「兒郎們,此人便是劉備了!大家跟我衝,逮住他祭咱師尊的在天之靈!」
這一吶喊,領頭數千輕騎隊就和挺槍直奔的馬元義逕朝敵帥急馳,而後面的數萬步行賊眾更隨即喊殺衝至,一望過去倒也挺聲勢浩壯;當然了,首次穿戴盔冑的劉備見他已經中計,為引其深陷截堵的匯戰陣內,亦只率不到二千的「龍騎士」上前演這甫接即退之戲碼,並在斜拖三截槍迎磕馬元義那纓花爍映的槍尖時,故作不敵狀的拍馬遁逃,讓浮燥的他們卯勁啣追早按指示快速後撤之己軍------。
暗喜自己武功大進的馬元義確實是個無謀之輩;也不想想連師父那等修為都已死在仇家的手上,竟誤會他僅劍術些厲害罷了,兼且又不將這點兵馬放在眼裡,於是馬元義便存著欺負人少的錯誤心態,繼續揮槍追趕。
好不容易瞧官兵前部已停止了奔跑,剛待廝殺的賊眾忽聽一聲砲響,接著更看到後方左右各出現一彪軍;盡皆呆望的群賊尚未回過神來,卻又見劉備正命均已轉頭的馬步兵羽扣弓弦,把箭鏃緊緊瞄準他們。
「給爾等一個機會;快扔下武器,歸順者免死。」鎮定的劉備再次喊話道。
「別聽他鬼扯!咱只要先活捉此人,就用不著怕他們了;」亦覺忐忑的馬元義為鼓動士氣,不禁色厲內荏的吼說:「眾兄弟,一塊上!」
並未因此而有任何的猶豫或不忍心,劉備知道要對付這些毫無共同理念的流寇須徹底瓦解其鬥志,若不先打到每個人都心服口服,即使強行收編也無法改造成可用之材,勉為納進行伍說不定還會影響軍隊日後的素質與戰力呢;所以當馬元義才剛慫恿部屬群起妄動,他便果斷的下令放箭。
數千枝箭雨就在「咻」、「咻」聲中齊往黃巾賊眾頭頂上灑落,剎那間即見哀嚎的衝鋒寇兵被掃得人仰馬翻;然而歷經趙雲及曹性兩大神射手調教之「護國軍」可不是無的放矢,明白主公禁屠用意的他們均以非要害部位做瞄準目標,所以對方紛紛倒下的士卒雖一大片,因此送命者卻沒幾個,且還成功獲取先聲奪人的喝阻效果。
「投降不殺!」於、李二將趁勢亦令舉弓的部隊再次齊聲喝道。
「放屁!我偏不信這個邪;」馬元義一咬牙間又怒喊:「給老子做了他!」
於是後波為數更鉅的弩箭便在群賊甫一動作那刻,復從三個角度摟頭蓋臉的傾洩而來;這一回,多十餘倍躺平人馬的賊軍可沉不住氣了,豈止已鬧烘烘的四散退避,急切紊亂腳步還互相踐踏的踩傷不少自家弟兄,就連正格擋箭枝的馬元義也險被擠落鞍下。
見時機已至,提韁策馬的劉備即在喝了聲「衝!」後,率先馳向忙約束己隊的賊軍前列幹部堆裡;而于禁、李典這時也分舞刀槍領兵搗進了敵陣腹地內,只殺得八萬黃巾徒眾叫苦不迭,頭尾無法相顧。
首當其衝的三名黃巾副將眼瞧彼帥竟朝他們直奔,亦急著調轉馬頸揮刀迎戰;不過那些人才騎到半途,卻驚覺來者揚舉的三截槍非但捲起一股不可思議之強烈氣旋,槍尖更早化作點點難擋的致命星菱,剎時便在他們胸口間各捅出一排激灑鮮血的透明窟窿!
因視對方主將為鎖定獵物,所以劉備才剛擊殲阻敵,立刻藉迴拖之力復砸得另二名截襲的輕騎隊小頭目腦袋開花,且毫不猶豫把一柄倒彈長矛磕向已嗅出危險氣氛並趕緊退避的馬元義背心!
這被運上「借勁加勁」力道的矛尖就如一抹電芒疾射賊首;不過馬元義既為張角門下的親傳弟子,習藝多年的身手畢竟遠勝於凡輩,只見反應極快的他先是朝步兵隊中一躲,待倏飛長矛接續貫穿四個詫異而死的墊背下屬,他也已經策馬奔離亂成一團的先遣部隊,打算統帶張伯那支緊傍山林且可暫阻官軍捉拿的右翼循酸棗僻徑逃回鄴城,企圖領著卜巳之萬餘留守殘部再做長期的負隅頑抗。
似虎入羊群的劉備武藝雖高,但被潰散民兵一擋,即和欲擒之以服眾的馬元義愈拉愈遠,縱使他那柄三截槍已一遍遍令靠近周圍的敵人倒彈出方圓兩丈外;而急於表現的於、李二將瞧馬元義漸跟另端賊軍會合,亦狂揮著「雁翎大刀」及「鎖嶽金槍」率眾殺至,要拿這早沒了囂張氣燄的傢伙當投效明主之初戰軍功------。
什麼叫「兵敗如山倒」?諸君只要看一下現在全成無頭蒼蠅的黃巾賊黨,便能瞭解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了;八萬烏合之眾甫與并州三支精銳雄師接觸,就像刀切豆腐般的迅速瓦解,均無戰心的他們別說集中主力結陣應對啦,在首領帶頭開溜下更全存著各自逃生的怯戰意念,因此當劉備隊伍再次響起「降者無罪」的喊聲,除梁仲寧與少數幾個枉死在刀槍亂箭的好鬥份子外,這大部分由鄉農所組成的民兵即全都紛拋手中棒鋤,乖乖跪俯於地的等候監控官軍發落。
馬元義見狀哪還敢有所延遲,跟接應的張伯合軍一處後便逕往旁邊叢林火速撤退,讓陷入敗兵潮的劉備及李典、于禁徒呼奈何;不過他們才一踏進林子裡,數張索網已把為首的百多名頭目從鞍上綑落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