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代科技

本章節 3774 字
更新於: 2024-06-14
來了一個月,已經完全習慣這裡的環境了,至於怎麼習慣,那就是不要習慣一種氣候,因為天氣已經開始轉冷了

拉爾夫其實在第二天就派人下去調查歐洲赤松的種群範圍,這兩天他帶我來到戰情室,這裡有提埃唯一的立體沙盤地圖

「哇~」

他為我指出報告裡寫的範圍,我建議先從主城東北方的森林作為主要輪伐地,這裡處於背風面,坡度平緩,北面有一座高峰正好擋住北邊吹來的寒風,蒐集南面吹來的水氣,還有一條由數條小溪匯流的河,這條河一直留到下方的小灣口,可以進行集運和儲藏

提埃氣候寒冷,輪伐期可以抓一百年,也就是說,要把一整片山地話城一百個區塊,每年砍一區,然後種一區

拉爾夫覺得有點不靠譜,「一百區?會太少嗎?」

「絕對不會,因為這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模型,在上面一個指甲蓋的大小,放大數萬甚至數十萬倍才是真正的大小,裡面可能有幾百棵樹,而且樹不能光砍,還要加工,只會有砍不完的問題,而且招工和銷路也都是個問題。」

看錶情就知道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點,因為提埃除了林業資源,也有豐厚的石材資源,石材保持熱量的效能其實比木材更好,所以大部分的建築都是以石質為主,而且提埃的地理性質也確實不適合大面積開發,內銷基本不可能,唯一的通路只能是外銷,外銷到北方造船,或是包裝一下賣給王國

「賣給北方人?」

洛倫佐一副:妳是在開玩笑?的表情

這也不怪他,因為北方的條件比提埃還慘,國土的組成不是火山岩就是永凍土層,少數的非凍土幾乎都在臨海地區,土壤高度鹽鹼化,基本靠劫掠他國船隻和漁業為生,簡單來說就是海盜,有豐富森林資源的提埃都這麼窮了,北方幾個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可以和北方達成漁業資源或人力資源的交換,相較於陸地,海洋環境其實更穩定,寒帶地區的水產資源比你們想像的豐富非常非常多,隨隨便便就能長得和人一樣大的螃蟹,多到掉下去會被魚頂起來的漁場……」

其實還有鯨魚,捕鯨是北歐人的傳統文化,對這裡的北方人來說應該也是一種選項,鯨脂是石化資源出現前最好的燃料,但我的良心實在過意不去,但凡在野外看過一次抹香鯨群就會覺得捕鯨文化實在難以接受

「還是洛倫佐,宗教經文裡有對什麼特殊木材的描述嗎?」

「妳問這個做什麼?」

「現在教會在全國各地大舉興建教堂,如果能用木造不就有銷路了嗎?只需要藉由聖經裡的故事結合一點亦真亦假的傳說,自然會有人買單,只要有人買就會有人跟風,有人跟風就會形成風氣,有風氣就會有流量,有流量就能創造品牌故事,就可以帶出溢價,然後就是源源不斷的金流。」

感覺還是沒聽懂的樣子,這可能要委託利奧波德幫忙了

「嗯……王國有沒有可以持續開發的礦場?」

「潘涅瑟斯,潘涅瑟斯堡就是建立在鐵礦場上,犯人的主要勞動就是採礦。」

拉爾夫有點驚訝洛倫佐竟然知道這種東西

「我有經手過一些資料,所以呢?礦場可以做什麼?」

「松木纖維長,折斷前會發出聲響,可以為礦洞坍方預警,我們還可以對木材按照紋理、色澤、氣味等等進行評級,就不用擔心掉價的問題,可以營造出稀缺性,還可以迎合各個族群的不同需求。」

說完我都有點佩服自己了,當年到底是誰說學森林沒有用的,這不是很有用嗎

「然後,有關副產業的問題,也就是的松脂採集和加工,可以從河谷東側的這片樹林開始,一樣要劃分區塊,不過不用分得太多,因為是可以重複採集的資源,在旁邊就可以設立加工廠,需要蒸餾和冷凝的設備,可以分離松節油和松香。」

「可是妳剛才也說了,工人哪裡來?」「這個……我想跟您私底下談……」

這就要牽扯到我兩三天前發生事了

提埃城突然冒出一個小女孩,似乎和大公很親近,每天不是在城裡問農作物的價格就是在森林裡這裡摘果子,那裏折樹枝,穿得不算差,談吐間也能看出具有一定的修養,會讀書會寫字,於是名號一下就傳開了

兩三天前我在城外採集,遇到一個女人跑來向我求助,年紀不大,帶著一個孩子,感覺像是失足少女,我知道在這種社會風氣下,她要自力更生是很困難的事,不論她到底為什麼會陷入這種困境,至少她的孩子不應該跟著母親過窮困潦倒的生活,但我也做不了什麼,只能答應幫她付一間稍好一點旅館的房費

但拉爾夫對此頗有微詞,覺得我不該跟這種「道德淪喪」的女人混再一起,當然,他也沒有制止我,單純覺得我的行為可能為提埃惹來汙名

「妳希望和我談什麼?」

「我認為單身母親事非常好的勞力來源,絕大多數的母親願意為了孩子做任何事,而且非常能隱忍,松脂的採集和加工並不是什麼繁重的工作,我覺得開一個工廠收留她們,包吃包住外加低廉的薪水,她們會感激涕零。」

「不行。」

「為什麼不行?所謂『道德淪喪』『私德不檢』很多時候只是偏見,就算真是這樣,難道她們為什麼不能有一個重新改過的機會?而且,很多疾病能靠親密行為傳播,如果她們能有另外一種謀生的手段,那就會大大減少這些疾病在境內傳播的機率,設一個庇護工廠對國家、對這個社會百利而無害,為什麼不試試呢?就算她們真的不值得好了,她們的孩子難道不值得一個安穩、能吃飽穿暖的生活嗎?難道放任他們餓死凍死,在路邊在荒野腐爛是更好的結果?」

這次拉爾夫沒有再拒絕我,而是認真考慮起這件事,這樣的偏見是這個時代的桎梏,但也並非不能打破,只要還有良知和憐憫

結束討論後,我回到自己房間,我也很懷疑他到底會不會聽我的

不久後洛倫佐來到我的房間門口,「妳剛才跟拉爾夫大人說了什麼?是不是和那個女人有關?」

所以他也是不想同情她們的人……

其實也不會覺得失望什麼的,這是這個社會的普世價值,我無權評判

「算是有點關係吧,怎麼了?」「妳需要我替妳去說服拉爾夫大人嗎?」

嗯?嗯???

「蛤?」

「我說的話就這麼難懂嗎?我問妳需不需要我替妳……」

「你願意嗎?我以為你會反對……」「我覺得這是合理的措施,而且和孤兒院的本質並沒有不同。」

「謝謝!你要坐坐嗎?」「不了,我還有工作。」

說著他就走了,看來我沒看錯人啊,原來是外冷內熱的類型啊

太棒了,更喜歡他了!

———

在洛倫佐的關說之下,拉爾夫徹底打消疑慮,願意接收這些女子做為加工廠的工人,下一步就是實地考察,可惜洛倫佐沒辦法陪我去,他要去東部的前線,陪我去的是馬蒂爾達

走了四天的山路來到河谷

河面比我想像的要寬,不過不要緊,周邊不就有樹嗎?可以搭飛橋過去,有原木就能做到

我命令後面的士兵開始砍樹,要選那種細長的

「要木頭做什麼?」馬蒂爾達很疑惑

我從地上撿了幾根差不多粗細長短的樹枝,搭了一座拱橋出來,這不難,以前小學的時候常玩

我看看馬蒂爾達,她滿臉的不敢置信

「妳怎麼做到的?怎麼就立起來了?」

「神奇吧,靠的是木頭根木頭互相卡住立起來的,建築學的知識也不太理解,除了這個橋之外,唯一知道的就是榫卯結構,但這些其實也夠應付日常生活所需了。」

「榫卯?那是什麼?」「一種建築結構,以後有機會會展示給妳看。」

不過要在這裡立橋,還需要兩岸的各一個施力點

用木板釘成兩個箱子,往裡面填充砂石呢?

其實如果是一開始開發方便活動其實也不用做施力點,我有點猶豫到底是要一次到位還是慢慢改進

因為拉爾夫給我的人還不少,而且也都是一些已經受過訓練的老兵,只花了半天的就把我要的木頭砍下來

最困難的就是要先把木頭架起來,這就是我讓他們木材不要選太粗的原因,裡面一些有分岔的就可以拿來搭骨架找平衡點,因為沒有要行船,所以也不用架的太高

畢竟以前也沒有用這麼大的木頭搭橋的經驗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好在最後還是搭起來了,接下來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加寬,然後削出方便落腳的地方

馬蒂爾達還是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這樣就架起來了?」

「是啊,而且非常穩固,找個時間我教妳搭,以後可以用在戰爭渡河或跨越山谷上,成本低,又可以快速裝卸。」

今天就先這樣,明天派人去看森林的具體狀況,然後選址修建松脂工廠

我打算用榫卯建房,穩固,安全,搭建的速度快,材料單一,可以在整地的同時順便就弄出材料來

晚上馬蒂爾達跑來找我,「奧奇德,妳睡了嗎?」「還沒。」

她拉開營帳鑽進來,看到我的小本本上面畫了一些東西就問我畫的是什麼

「房子的模型。」

「不是盒子嗎?」

「房子和盒子差不多吧,都是裝東西的,只是一個裝人,一個裝物品,我的想法是這樣,先在一塊木頭上面刻出溝槽,然後把木板的下緣雕出相應的榫,然後一片接一片卡進去推到底,上面和側邊都用一樣的方式互相卡住,而且考慮到住的有孩子,可以做兩層,往裡面填充一些材料保暖。」

不填充的話只要做好密封也可以有保暖的效果

「妳從哪裡學來這些知識的?」「夢到的。」

我已經很擅長應付這種問題了,有人問一率就說夢到,可以避免很多後續的問題,頂多問問怎麼記得的,然後說就是記得他們就沒辦法再問了

「妳會冷嗎?」「還好,我不怕冷,怕熱。」「那就好。」

雖然馬蒂爾達人也很不錯,但我還是更喜歡克萊兒一點,希望她哪天可以出公差過來這裡看看,想她

隔天早上起來吃完早餐之後就準備進入森林調查,雖然我覺得不太需要,因為這片森林實在太大了,分區砍伐根本不會對動物棲息造成太大的影響,我反而比好奇這裡的昆蟲,抓一些回去做標本吧

「為什麼一定要在水邊?」「水可以運輸和儲存木頭。」

「不會泡爛嗎?」「不會,水可以隔絕空氣……對了,提埃城有沒有可以做鏡片的地方?」

「當然有,妳要……」

「我要做放大鏡和望遠鏡。」「這個妳放心,我可以找人替妳做。」「我的放大鏡……長這樣。」

由三層鏡片組成,每一層都放大十倍,可以放大一千倍,我們先求有再求好

晚上我架起白布準備吸引蟲子過來

等待的過程中,我抬頭看看天空,還是我熟悉的那一片夜空,果然,天空是虛假的謊言,可能這就是這個世界的本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