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00

本章節 12145 字
更新於: 2024-04-09
儘管再怎麼自稱上天之子,可皇帝依舊是人,那麼這位身心狀況全都出現問題的帝王,在服下藥丸後的反應自然也與戴權相當。
於是皇帝在感受到藥效後立刻伸手向身旁的戴權要了一顆,服下一顆後又一顆,直到他連續吃下十多顆後,這才停下了原本繼續向戴權索要的舉動。
得到意外驚喜而心情大好的帝王自然沒了剛才的惱怒,不過皇帝顯然對於這位女史依舊沒有好脾氣,不發一語地揮了揮手讓對方退出去之後,皇帝這才興奮地對戴權問道:
「這靈丹妙藥從何而來!?還有多少?」
戴權對於這兩個問題都給予回答後,又繼續補充了句道:
「奴婢會立刻讓御醫以及京中所有大夫製作更多藥丸出來,日後陛下再也不用為龍體擔憂了。」
皇帝聞言讚許地點了點頭並誇讚道:
「不愧是你,永遠深知朕的心意。」
說話的同時皇帝也拍了拍戴權的肩膀以示鼓勵,這親近的舉動讓戴權的身心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這時候皇帝又補充說道:
「這仙藥既然還有這麼多的話,那朕...朕分你三百粒吧!」
戴權聞言後立刻跪了下去,謝主榮恩的同時卻推辭了皇帝的賞賜,後者對此也堅持地說道:
「好了!別鬧了!你的情況朕還不知道麼?為朕擋下的那些刀傷箭孔難不成都痊癒了?朕可是時刻銘記著阿五你的忠誠的啊!」
雖然皇帝的讚許讓戴權很感動,然而後者依舊拒絕了這次饋贈,除了他早已先行取走一批藥丸之外,戴權對於此事也另有安排,於是戴權在接連向皇帝告歉後,便開始解釋起自己的算盤來。
戴權向皇帝言明自己並非不接受皇恩,而是在他們尚未掌握藥丸的生產方式之前,戴權希望這些藥丸能先優先供給對方使用,等到有了更好的藥丸以後,他再收下這些已然過時的藥丸便可。
當然了,戴權沒說的是自己私藏了與皇帝齊額數量的藥丸,然而戴權的這番說詞也全是發自肺腑的真心話,只是其中的一段過程沒有這麼純粹罷了。
與戴權有著資訊落差的皇帝在聽完對方的解釋後自然龍顏大悅,不過他依舊堅持讓戴權先拿去三百粒,在經過一輪討價還價後,戴權這才勉為其難地收下了三十粒。
皇帝之所以沒有對戴權的推辭產生懷疑,是因為他們這段主僕關係建立在長時間的相互扶持之上,從東宮時期到如今成為至尊都始終如一,所以皇帝很珍視面前這位老朋友、舊手下。
除了對方的武力與能力十分出眾之外,也因為戴權的忠誠經過了多次危難的檢驗,他向其主證明了自己除了滿腔赤誠外別無他物,這才靠著捨生忘死換來了如今天子的無條件信任。
可以說戴權所言的每一句話,皇帝從不會有所懷疑,這是所有朝臣外戚都比不上的,也是戴權被外界視為大權的主要原因。
皇帝此時的身心難得愉快,最讓當今天子高興的是,他以後便能藉此藥丸長保顛峰,這樣一來在處理政務上也能更加得心應手,發下的命令不說算無遺策,至少也能面面俱到,一切都能回到自己年輕且意氣風發的時候。
主僕倆又聊了一些近期令人開心的消息,在雙方默契地發出一陣大笑後,皇帝這才放戴權離去,而他也要趁著夜還未深時繼續處理一些國策,畢竟他的精神從未如現在這麼好過。
當戴權躬身退出後,轉身便見到了在外被冷風吹得渾身發抖的女史。
這位女史在退出後從未遠去,這是因為皇帝只命她退下,而非讓她回去休息,果不其然,在戴權剛離開宮室沒幾步,他便聽到帝王讓女史趕緊入內幫忙的斥責聲,語氣完全沒了之前與戴權相處時的輕鬆散漫,反倒是滿滿的不耐與嚴厲。
對於女史的來歷戴權十分清楚,理解箇中環節的他自然知道為何皇帝會如此粗暴地對待此女。
這位女史所受到的折磨可不只有吹吹冷風而已。
舉凡被人搧耳光,用竹板打屁股,或者是皮鞭抽打身體等等,都是皇帝用來折磨女史的手段,在戴權眼中,這位在後宮當中被皇帝多次點名的得寵女官,實際上卻是專門給帝王出氣的沙包罷了。
萬千寵愛在一身?在清楚真相的戴權眼中並非如此。
之所以這位可憐的女史會被皇帝針對導致其身受到諸多磨難,戴權知道全因為這名女子的出身,只因對方來自賈家,那隻僅剩虎皮的賈家。
戴權更清楚皇帝在平息完戰亂並穩定好政權後,原本最優先的打算便是立刻對賈家出手,然而不知怎地,北國卻透過私下的管道警告南國,賈家與當朝太后頗有淵源,若是賈家子弟有個三長兩短,那麼這位薄情女子不介意兩國間再興戰事。
這句威脅無疑讓本就疲弱的南國瑟瑟發抖,皇帝迫於威脅只得暫緩剷除賈家的打算,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皇帝發現自己的後宮之中居然有一位來自賈家嫡系的女子,在這等有氣無處發洩的情況下,這位賈家女兒自然成了個不錯的出氣筒。
然而皇帝的作為依然不敢太過放肆,儘管他恨不得將賈家除之而後快,他也不介意讓這位賈家女兒先去與賈家祖宗見面,畢竟歷朝歷代的後宮中,也沒少死過幾個宮女,對吧?
可最終南國天子依然不敢如此妄為,畢竟他可不想因為節外生枝而亂了整盤復國大計。
於是皇帝想了個曲折的方法,數年下來他都是召對方來協助自己辦公,就是希望透過趁機施暴與宣洩怒火的方式,讓對方長年處在龐大的壓力下逐漸憔悴,最好還能就此凋零。
雖然手段迂迴了些,可就皇帝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況且看著自己的努力慢慢結果的過程,這種培養的滿足感多少也提供壓力龐大的天子一絲慰藉。
之所以會用如此崎嶇且費時的方法,全因北國的掌權者是那位簡太后的關係。
按理說對方要保下的是賈家,那麼被送進後宮中的區區一位女子應該不會被當成一回事才對,可偏偏簡太后是女性,而皇帝,甚至於南國朝堂都有個共識,那就是不能用男性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
要是這位賈家女子便是簡太后關注的對象呢?
或者說簡太后便是想藉此由頭再興戰事呢?
凡事只怕一個萬一,偏偏那時候的南國無法再承受任何的風險,至少在籌備的期間內,皇帝並不希望自己的計劃出現變數。
再加上很不巧的,這位女子的名字中帶個「春」字,據傳簡太后又非常喜歡花草樹木,那麼這位姓賈名元春的女子,便有很大的可能是簡太后想保住的對象,畢竟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因為名字而在意起這位元春,所以在南國準備好之前,皇帝並不想點燃任何可能的導火索。
這也是為何皇帝雖然很想對這位女史進行肉體上的折磨,但每次他都只讓賈元春與其婢女互相動手,他卻沒有一次親自傾瀉憤怒的原因。
也就是說,今天若是皇帝想發洩怨氣,他會讓賈元春的婢女搧打其主,雖然這會延伸出一個情況,那便是之後幾天天子可能會沒了出氣的目標,畢竟要想讓對方死的不是那麼不自然,皇帝還是得給對方休養的時間。
於是皇帝的目光自然投向一旁,那位賈元春從賈家帶進宮中的婢女,而這位與賈家沾上關係的婢女自然淪為了御用的二號沙包。
當賈元春因傷治療時,便由婢女承受帝王的怨忿,而且因為是下人的緣故,皇帝對她自然不用客氣,不過帝王還是拿捏著分寸,畢竟要是對方因此死了,那他就沒有可以推託責任的藉口了。
畢竟自己的奴婢打死主人,與太監打死賈氏,前者皇帝能一推四五六裝作不知情,但要是後者的話,皇帝覺得自己可能因此會被簡太后遷怒,所以求穩心切的帝王自然不會立於危牆之下。
就這樣,數年來這種輪迴在宮中循環往復地出現,兩位女子的心靈與肉體於深宮中被皇帝不停地凌辱虐待,諷刺的是,在宮女間卻流傳著賈家女兒倍受天子寵愛的謠言。
一想到這荒謬的流言蜚語,戴權不由得輕笑了一聲,再度認識到了謠言究竟能偏離事實到何種離譜的程度,戴權在將這則笑話留在宮中的同時人也離開了皇城,他接著準備要去處理藥丸的事情了。


經過了幾天沒什麼大風浪的航行後,船隻在預期的時間內抵達了甬州。
江城一行算是來早了,畢竟如今離觀音出家日還早得很,足足還有半個月以上,於是接下來江城很理所當然地開啟了遊覽甬州名勝的行程。
沒辦法,一來他也無事可做,二來主要是剛巧趕上了九九重陽,而也是從這天開始,江城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不停地出門遊玩。
事情是這麼發展的。
首先,九九重陽日那天,江城在得知有登高踏青的風俗後,自然不可能當個異類不去,對吧?
然後路途上幾位婢女們自然開始閒聊起來,偏偏踏青的過程中又不只有江城一家,於是乎,在幾位可愛女孩的詢問下,在地的鄉民們便推薦起甬州附近的遊玩去處。
在江城看來不過是每處都有的山川廟宇罷了,可她們偏都吃這麼一套遊山玩水,就好像她們沒其他戶外活動似的。
江城思及此處,在稍微回想了下至今為止的閱歷後,好吧,他得承認貌似當代也沒什麼戶外活動了。
就這樣,被這些古蹟勾引起貪玩之心的女孩們,在事後自然懇求江城的首肯,而沒有什麼好藉口甩脫這一劫的江城,也就只能捨命陪這群小女子了。
在將甬州旁的島嶼名山都跑得差不多後,最後就只剩下普陀山這座島嶼沒去過了。
而這也是幾女有意為之的結果,因為她們準備將其留到最重要的節日,也就是觀音出家日當天,在島上舉辦隆重慶典之時方才一併登島遊覽。
其實還未等觀音出家日這天到來,甬州城便開始湧入一批批的人潮,這還只是城中的情況,更多的是沒有入城的民眾,他們都是直直地往普陀山前進,要不是江城一行有著自己的樓船的話,可能他們這幾天也沒辦法至沿海的各島上遊玩,因為船隻都被這些外地遊客給租借一空了。
江城一行登上普陀山島後,接著等待他們的便是漫長的路程,他們得走上一段路才能抵達普陀山最盛名的不肯去觀音院,然後才得以面見觀音。
幸好的是,一行人都是善於吃苦耐勞的體質,對於江城來說不幸的是,這次他得親自邁步移動。
之所以這次不再通過僱傭伕役幫助國家生產總值成長,並非江城不願意或者洛貞想省錢,是因為這次的慶典空前盛大,人數多到沿路完全沒有行轎或乘輿的容納空間,一眼望去全是一片萬頭攢動的景象。
再加上許多人來參拜菩薩的同時也帶著供品,在現場極度熱火朝天的情況下,許多以苦力為生的腳夫早早被僱傭去搬運行李,就算江城一行執意要乘轎過去,他們可能也找不到空閒的勞力僱傭。
也因為找不到代步工具的關係,洛貞回來向江城報告時的心情是忐忑的,畢竟她很怕這次的行程會因此告吹,不過江城聞言後只是擺了擺手示意無妨,接著便率先邁步前進。
其實江城並非不喜歡用自己的雙腳走路,他只是覺得若有其他選項存在的話,他會選擇讓自己更輕鬆的選項。
所以在今日這種遊客爆滿的情況下,固執地找代步工具無疑是浪費時間的舉動,那麼與其如此麻煩地等待,不如選擇直觀且簡單的自己走路。
一行人就這樣擠在人群中隨著人潮移動,直到進了山門,在又爬了一小段階梯後,人群這才稀疏了些。
江城一行的目標是不肯去觀音院,那麼她們就得繼續隨大眾往深山而去,一路上人群的數量越來越少,這是因為普陀山不只有不肯去觀音院而已,只是祂是名氣最大罷了。
在這座海島上分佈著許多祭祀觀音的廟宇,每個主祀的觀音或者神明也有所不同,那麼當人群每經過一處廟宇時,自然有其相對應的信眾脫離群體,這也使得江城身旁的群眾越來越少。
但這形容是基於最開始的情況所下的判斷,因為就算人數比最初時少了很多,可是由於基數過大的關係,所以江城周遭的善男信女們還是沒有少到哪去。
硬要比喻的話,大概就是在通貨膨脹下的兒時零嘴吧。
在回憶中整包點心都是滿的,而如今撕開包裝後裡頭還是有一定的內容物,可就是一眼可見地少了許多。
也因為身周不再擁擠不堪,這才讓婢女們的視野得以開闊起來,進而在喘口氣的同時欣賞四周的光景。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婢女們這才發現臺階的邊緣有許多特殊的人群。
有的是老人背著小孩,有的是壯年背著老年,或者是朋友相互扶持,他們無一例外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有一方的臉色十分地虛弱委靡,任誰都能看出此人抱病在身。
除了這些有人幫扶的以外,更有三三兩兩的信眾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爬樓梯」這個動詞套用在他們身上可謂是十分貼切,讓幾人奇怪的是,儘管他們都已衰弱無力至此,可他們仍然堅定不移地向目標前進。
婢女們都很好奇他們的情況,也古怪於為何沒有廟方人員幫忙,要知道上一回她們到黃陵廟時,可是見過管理道士維護秩序的模樣,自然也包括攙扶老弱病殘,那麼對於這些一看就知道需要幫助的信眾,照理來說不可能沒人過來查看才對。
對此香菱自然問向一旁的女子道:
「三女姐姐,為什麼沒有人要幫他們呀?」
三女是江城一行請的導遊,透過的自然是合歡宗的門路。
做為當地人,三女早就參與過好幾回觀音的盛典,對於這種每年三次的觀音紀念日,也就是誕辰、成道、出家日時總會出現的情況屢見不鮮。
三女遂解釋道:
「他們是自願透過這種方式來朝拜觀音菩薩的。」
三女這麼一說婢女們也明瞭了這些人是什麼情況,對此她們除了在心中感嘆一聲之外,也沒辦法幫對方太多。
畢竟這些人是自願用這種展現己身虔誠的方式,試圖求得此地主神,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垂青,好讓他們此身所受的苦難可以得到救贖。
這種人大多都是有傷有病在身,在求助無門之下也只能求神拜祖,因為除了將一切訴諸於信仰之外,在人世間已經沒有什麼事是他們能努力的了,很多人所擁有的,就只剩下這殘破的身軀罷了。


江城一行人在參拜的路上見到許多罹患怪病之人,而在他們禮拜完觀世音菩薩並遊覽過不肯去觀音院後,在拾階向下的回程路上,剛才他們所見到的那幾批攀爬者們,大多數依然還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透過路標以及石刻的比對,有幾位甚至移動不到半里的距離。
為此香菱又特地問了三女一回問題。
「三女姐姐,這裡一直都有這種情況麼?」
三女對此回應道:
「一直都有的,有幾個人我這幾個月內見過幾次,像是那名抱著小孩還背著個大木箱的老娘,還有那位雙腿不良於行的老爺。
不過比起上次祭典來說,這次的人數倒是多了不少,據說是南邊那出了什麼事吧?近期有很多南方人過來的樣子,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就是了。」
香菱聽完後將對方的回答記在了心裡,直到回到室內休息時,香菱依舊在思考這件事情。
香菱覺得自己應該得要做些什麼來報答觀音娘娘才行。
這並非香菱自以為是的春秋大夢,而是她真的有辦法幫助這些人,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也能藉此報答觀音娘娘的救命之恩。
香菱看上的便是江城的藥丸。
江城的藥丸香菱雖然沒見過實際的神效,可不管是銷量或者她所耳聞的資訊,都給香菱一種萬靈丹的感覺。
雖然香菱對於藥丸能否治癒病情不是很有自信,不過那也不是她的主要目的,香菱看重的是藥丸能補氣益神的功效,香菱是希望能用藥丸幫助這些虛弱睏乏者們完成朝聖,這才是啟發她執行這一念頭的主因。
香菱在想清楚後便跑去找洛貞,前者在走廊上找到對方後便迫不及待地說道:
「貞姐姐!我想買藥丸!」
洛貞雖然對於香菱的要求感到意外,不過她還是先問道:
「妳有銀兩嗎?」
香菱很乾脆地搖了搖頭,不過對此問題她是有備而來,於是她立刻回應道:
「雖然我現在只有五百八十四錢,但是我可以預支呀!
姐姐妳看,我一個月可以領到一兩的話,一年就有十二兩了,這樣只要我預支二十年的話,不就有兩百四十兩了麼?
這樣子應該足夠購買兩顆了吧?一顆一百兩的對吧?」
洛貞聞言只覺得香菱這計畫既好笑又可愛,好笑在於她居然想預支二十年的薪俸,可愛的地方當然是對方居然能想的如此大膽。
要知道香菱做為自己死賴在江城腳邊的奴婢,她能支領月俸的只是因為洛貞的照拂罷了,不然要是在普通人家的話,她可能一輩子都別想拿到任何一錢合法的收入。
在這樣的基礎上,香菱居然還想著預支未來二十年的薪俸,這如何不讓洛貞發笑呢?
雖然香菱的計劃不太可能通過,但不妨礙洛貞細問她所提出來的構想,於是洛貞問道:
「妳買藥丸是為了什麼呢?」
香菱聞言便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洛貞這才知道原來這小可愛不是為了自己,她居然是為了那些僅見過一面的陌生人!
洛貞頓時不覺得香菱的想法有何好笑的地方了,甚至於洛貞自己也想加入這個計劃當中。
只是現在問題在於,她沒有錢,香菱也沒有。
嚴格來說並不是沒有實質上的銀兩,只是洛貞分得很清楚,這些全都是屬於江城的財產,按理來說洛貞並沒有隨意使用的權力,更進一步來說,香菱的月俸其實也與之同理,儘管如此,從香菱那處受到啟發的念頭卻在洛貞的腦海裡瘋狂滋長。
眾所皆知,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難以消除的東西。
洛貞其實也想幫助這些可憐人,但是她與香菱最大的不同在於,洛貞經歷過想幫忙卻沒能力的煎熬,香菱則是從毫無能力的受助者轉變成有能力的幫助者,所以她對於自己的要求很低,那就是盡己所能而已。
這樣也就算了,畢竟洛貞早已學會放下,但是現在困擾洛貞的問題在於,她比以往還要更有能力!
因為在金陵又補充了一批藥丸的關係,所以現在的貯量完全足夠給那些朝聖者們之外還綽綽有餘,可那不是洛貞能隨意動用的能力,那是江城的,這便是造成洛貞困擾的癥結點,她不是很確定江城是否願意幫助這群人。
至於洛貞為何不像湘州城那樣免費發放呢?而且江城不是說好了全由她去作主了嗎?
確實,江城曾經授權過洛貞可以自行決定,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情況與當初取得同意的背景有所不同,洛貞自然不敢擅作主張地拿雞毛當令箭。
洛貞可不敢理所當然地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江城身上,自作主張地認為他人也與自己一樣,這無疑是種極其自大的想法。
要知道不同事件之間或許極其相似,些微的相異處卻造就了各自的獨特。
洛貞認為那時候江城之所以同意她的慈善事業,是因為對方將湘州城當成自己大本營的緣故,加之當下江城需要提振自己的醫館名聲,所以洛貞揣測江城有著散財博取美名的用意存在。
至於江州城的廬山舨,洛貞確實是鑽了點小空子,不過一來江城事先也同意了,儘管洛貞購買的數量如此驚人,再來廬山舨的廣告意義太過明顯,所以也不能與現在的情況做比較。
畢竟就如合歡宗自己也有其目的一樣,在此之前洛貞覺得每個人的善意或多或少都沒那麼純粹,直到她今日聽了香菱的一席話,這才知道居然有人真能這般捨己為人。
然而這只是洛貞不知道香菱的動機罷了,真要說起來的話,報答神明本身就具有一定比例利益交換的性質存在,可洛貞不清楚呀!所以她在感動於香菱善良的同時,洛貞也起了幫助對方實現此舉的想法。
於是乎,洛貞在與香菱討論好一些細節後,便帶著香菱回到了房中。
入內後她們見到江城的第一件事便是默契地直直跪了下去,這舉動讓一旁的鴛鴦兒兩女足足愣了好大一會,不過在聽完洛貞請求江城的話語後,兩女也知道她們為何要這麼大動干戈了。
在兩女看來,要是能讓這麼多的可憐人脫離悲慘,付出的卻只是跪一下就能解決的話,那她們自己也是願意的,更何況今天跪的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又敬又愛的主人,那這一跪就更不算什麼了。
江城聽完洛貞的請求後覺得好像有些耳熟,貌似曾在哪裡聽過類似的請求一樣,他仍模糊記得自己不是同意過了嗎?雖然這似曾相識感很濃厚,但並沒有影響江城依舊贊同她們送藥丸的企劃。
雖然洛貞想得很多,但江城始終都維持著一個理念──不浪費,所以不管是金錢也好藥丸也罷,只要不是把東西放在角落處或地窖內生灰,只要這些物品能被任何人利用起來,那江城一點也不介意期間的手段與過程。
也就是說免費也好,買貴了賣賤了也罷,江城只想確保自己的東西落在想使用的人身上罷了,他求的只是不虛耗浪費而已。


雖然江城通過了由香菱提出來的企劃方案,還財大氣粗地表示隨她們取用,洛貞卻在事後阻止了香菱帶著大批藥丸去分送的行動。
香菱的想法很單純,從只有二到擁有許多藥丸可以調配的她,自然想把愛灑給所有人,想著一人一顆直到用完為止,況且這事情她的主人也同意了!
但是洛貞就沒有香菱這麼天真了。
洛貞當然也想幫這些可憐人直到將藥丸用罄,但實務經驗豐富的她知道現實並非單看表面而已,況且現在她還必須要為江家的事業負責。
所以洛貞在藥丸的分派上另有安排,在阻止了香菱盲目分發藥丸的打算後,洛貞也說出了自己的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她不會無條件地給所有人藥丸。
因為洛貞很早就從合歡宗那學到一件事,那便是表面只是事物的一部分而已。
也就是說,儘管那些人有著需要求神的理由,但他們並非都是真正的可憐無助者。
香菱在聽完洛貞的解釋後也很快接受了這一概念,畢竟對此她早有類似的經驗。
隔天一大早,洛貞便與香菱回到了普陀山島上。
兩女的任務分配是這樣的,由洛貞負責提著裝滿藥丸的箱子,接著由計畫提倡者的香菱負責發放,當然洛貞也會在旁輔助香菱,不過主要會是後者來決定面前之人是否值得幫助,鴛鴦兒兩女則留在館內服侍江城。
至於該怎麼發放,香菱倒是給出了她的道理,那就是從最上頭開始發下來,因為她覺得得給那些快爬到廟院門口之人一點優待,算是變相給他們努力的褒獎。
洛貞倒是很認同香菱的想法,於是兩女便又回到了昨日來過的廟院,在休息片刻後,香菱便開始發放藥丸給那些她覺得需要幫助者。
這些人對於突如其來的善意十分敏感,但礙於是兩位好看的年輕女子的施捨,最終他們還是在感謝一番後便立即服下。
在由上而下發放一段路程下來後,讓洛貞意外的是沒有一位是惺惺作態的偽信徒,或許還是有,只是洛貞的經驗與眼界分辨不出來罷了,但整體來說,至少洛貞覺得在這段路程中的每一位都有著顆虔誠的信仰之心。
這一點也不奇怪,畢竟他們也就只剩信仰了。
兩女這樣發了一整個早上,此刻正值日正當中,正當洛貞準備提議香菱休息時,香菱卻發現了導遊三女所提過的,也是她們昨日有過一面之緣的人。
只是當香菱發現他們的時候,這對與其說是母子,不如說是祖母與孫子的組合,他們表現出的狀態很是糟糕,抱著小孩的老婦搖搖晃晃不說,就連在其懷內的小孩也是臉色蒼白。
香菱見狀後便趕忙加快了發放藥丸的速度,洛貞也注意到了他們的異狀,當兩女到達對方面前時,洛貞正好趕在白髮蒼蒼的老婦人完全倒下前扶住了對方,阻止了老婦將自己孫子壓在身下的慘劇發生。
眼見兩人的狀況十分糟糕,香菱立刻將藥丸塞進他們各自的嘴裡,並解開身上的水壺協助他們和水嚥下。
過了半晌,悠悠轉醒的老娘在睜眼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確認孩子的情況,之後才忙不迭地向面前的香菱與洛貞道謝,只是當老娘感謝到一半時卻忽然卡住沒了下文,這是因為她發現本來應該昏迷不醒的寶貝孫子居然恢復意識了!這才驚訝到說不出話來。
要知道自家這根獨苗可是在他們好不容易抵達普陀山後便一直失去意識,這幾天她可是想方設法才讓孫子吞下一點漿水,好讓對方能撐到他們抵達,如今她卻看到了什麼?
自己孫子像是如夢初醒般呆愣地看著這位好心的女孩,重點是他居然睜開眼睛了,不只如此,孫子他甚至還伸手想摸向人家。
發現自己孫子貌似恢復健康的模樣,讓老婦人驚愕徬徨的同時也欣喜若狂,她立刻搶著抱起自己的孫子,低頭逗弄的同時還一邊哭訴著難以聽明的話語,邊哭邊笑的她整一副被社會逼瘋了的放蕩模樣。
直到逐漸引起路人的圍觀以及議論後,老婦人這才止住了哭泣,用著連自己都十分驚訝的速度起身之後,接著搶著拉過香菱與洛貞遠離幹道,到最近的一處涼亭中相談。
老婦人先是再三感謝了兩女一通,又哄著自己的小孫子說了幾句謝謝之後,這才主動將自己的來歷娓娓道來。
兩女這才知道原來這對老人小孩居然是從南部的粵州徒步而來,那可是橫跨了兩個地界的距離啊!
而老婦人之所以會來此地求菩薩的庇佑,全是為了自己這位莫名其妙逐漸衰弱的孫子,不過幸運的是她的孫子現在沒事了!而且還很活潑地一直在老婦懷中折騰,後者便是一邊哄著對方一邊向兩女述說著他們的經歷。
在感慨了番兩人一路上的艱辛之後,洛貞便適時地提出告辭,畢竟她們還有好一段路要發放藥丸,自然不可能在這裡一直與對方閒聊下去。
老婦自然沒有想強留兩女的打算,只是在兩女臨走前,自己小孫子張口欲言的模樣倒是提醒了老婦一件事,老婦這才想起事情並急忙喊住了兩女。
還不待洛貞與香菱回頭詢問,老婦便早已趕至她們身旁,接著前者迅速脫下自己身後的木箱子並推向兩女,只聽老婦說道:
「這是一點不足為道的感謝心意,還請兩位務必收下!」
老婦像是害怕兩女推辭不收,所以她一點也沒有給兩女反應的時間,說完後便自顧自地抱著孫子繼續往廟院而去,留下依然有些迷茫的兩女佇在原地發楞。
沒辦法,對方既然執意相送,洛貞也沒有把心意往外推的想法,於是只得背上這不期而至的木箱,讓洛貞奇怪的是這箱子比想像中還要輕盈,貌似裡面並沒有多少東西。
不過洛貞想了想也不意外,畢竟就剛才兩人的處境來看,或許裡面是他們最後的一點家當了吧?
想到這裡的洛貞頓感不妙,自己要是收下對方僅剩的盤纏的話,那兩人又該如何回家呢?她可沒忘記兩人的故鄉可遠在粵州啊!
很明顯的,香菱也想到了這一方面,於是她便問洛貞道:
「貞姐姐,老婆婆把行李箱給了我們,那他們又該怎麼回去啊?我們還是還給他們吧?」
洛貞聞言認同地點了點頭,只是為了確認對方是不是真的做了這等傻事,洛貞還是保險地拉開了箱門查看,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倒是讓兩女嚇了一跳,原來裡面並沒有銀兩乾糧等物,而是一隻不小的紅頭鳥,只是這隻鳥的造型十分特殊,腹部是黑色,背部還有肩翼以及尾羽則全是白色,其上還參雜著黑色的特殊花紋。
兩女盯著這隻沉睡的箱中鳥一會後,洛貞這才主動將箱門闔上。
至此兩女也確認了老婦是真的給她們禮物,雖然這個禮物有些別緻,不過兩女還是保留了對方的心意,並準備帶回去與江城分享。


另一頭服下藥丸後便精力充沛的老婦,正背著自己的孫子往廟院而去。
老婦是準備去完成最開始來普陀山的目的,也即是參拜觀世音菩薩並祈求對方的庇佑,雖然後者已經因為藥丸而達成就是了。
正當老婦因為前所未有的輕鬆而疾步趕路時,身後的小孫子這時才牙牙說出從剛才就一直想講的話。
「菩...菩薩...菩薩......」
老婦聞言立刻回道:
「對呀阿寶,我們這是要去拜見菩薩啊!再等嬤嬤一下好嗎?就快到了!」
阿寶聞言搖了搖頭,見自己嬤嬤並沒有回頭看他,於是他又說道:
「菩薩...菩薩!」
說話的同時阿寶還扯了扯老婦的鬢角,像是想要對方關注他一樣。
沒奈何,老婦人只得停下自己求神的腳步,駐足將小孫子改背為抱,將優先任務改成哄好自己的寶貴孫子。
「好好好!菩薩。嗯嗯!好...嬤嬤往那邊看總行了吧!?」
老婦也看出了阿寶想讓自己看向來時的方向,可前者始終看不明白對方的意思。
「是!是!嬤嬤看了你指的方向了,菩薩?好!我們現在就去見菩薩!」
正當老婦以為阿寶終於鬧夠了後,後者卻依然重複著向後比的動作與嬤嬤鬧著。
由於已經許久未見到小孫子活潑朝氣的模樣,就連對方此刻的無理取鬧,都能讓老婦人感動得留下淚來。
老婦只得順著對方的意思繼續哄道:
「好好好!菩薩在那邊!菩薩在那邊!嬤嬤帶阿寶過去總行了吧?」
說話的同時老婦也說到做到,不再繼續往廟院的方向走去,反而開始走起了回頭路,這舉動明顯符合了阿寶的期待,這位被寵愛慣了的孫子也不再胡亂掙扎。
老婦人見狀繼續哄道:
「好好!嬤嬤照著阿寶說的,往這邊去找...菩薩......
菩薩!對啊!菩薩!」
老婦人話說到一半時恍然大悟,對呀!菩薩!剛剛那位好心女孩的面容,不正是菩薩的樣貌嗎!?
想到這裡,老婦頓時來了精神,腳下追趕的步伐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
廟院內的塑像無時無刻不在台上等著人們朝拜,但巡視紅塵的降世真神並非人人得以有幸遇見。
老婦人想要趕緊回到那位女菩薩身邊,再三感謝對方庇佑自己等人的同時,也希望自己做為被拯救的信徒,能為菩薩的這位化身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被祖孫兩人誤認為菩薩的香菱這邊,兩女則是繼續她們發放藥丸的大業。
在這免費送藥的期間,並不是沒有人拒絕她們的好意,然而這種情況並不多,這全要歸功於她們是女子的緣故。
一方面是合歡宗的慈善義舉在百姓們中十分出名,另一方面就是藥丸的賣相極佳,對於這種任何人一看都能知道並非凡品的補藥,這些人除非是傻了才不去收下。
然而收下是一回事,將藥丸服下又是另一回事。
雖然香菱對於並沒有太多人服用藥丸而感到沮喪,可她轉念一想,當初觀音菩薩不就是先給了自己機會,之後她才能夠逃出生天嗎?現在自己其實是誤打誤撞模仿了回菩薩的行事風格也說不定吧?
這般想著的香菱立刻就沒了那點負面情緒,繼續開心且熱情地選定受助者並發放藥丸,只是一路發到了這裡,有一位舉動十分特別的朝聖者,讓已經頗有經驗的香菱難以抉擇。
這人也是導遊三女提過的人物,那位雙腿不良於行的老爺。
只見這位老爺子雖然髮鬚皆白,膝蓋以下的雙腳也不見蹤影,但是對方的身軀肉眼可見的雄壯不說,手臂上的肌肉更是比常人還要碩大,與香菱沿途所見的那些懨懨病弱者完全不同,所以香菱不是很確定到底該不該給對方藥丸。
畢竟就客觀的情況來看,對方喪失了行走的能力,確實比其他人還有資格得到幫助,但是端看對方所展現的氣勢以及姿態,香菱卻覺得此人可能並不需要別人的幫助。
正當香菱趁著發藥期間的空檔,暗自觀察並評估這位正在閉目養神的老者時,兩女來時的方向卻傳來一陣騷動。
香菱與洛貞聽聞動靜聲後回頭觀看,發現是一股不小的人群正朝下走來,兩女迅速讓至路旁,準備等這些人過去後再繼續行動,當人群逐漸逼近兩女所處的位置時,後者卻驚訝地發現人群居然停住了。
兩女這時也看清了領頭之人,她們愕然發現對方正是剛才的那位老婦,後者此刻依然抱著她的那位小孫子。
老婦人邁著有些不穩的步伐向香菱所在處走來,當後者因為此番意外而感到手足無措之際,老婦人接下來的舉動更讓香菱陷入摸不著北的迷茫。
只見老婦抱著孫子走到香菱的近前後,接著便是直直地跪在地上,任由膝蓋與石板碰撞出不小的聲響,與此同時她也用中氣十足地聲音大喊道:
「信女馬紅桑叩謝觀世音菩薩的神恩!」
說完的同時老婦便整個人扶下身去,朝香菱展現標準的五體投地姿勢,至於本來被她抱著的孫子,則早被她放在地上,現在也學著老婦的舉動朝香菱磕頭。
事態在洛貞看來從這裡便開始失控,只見剛剛衝上前來的這群人有一個是一個,在吶喊與老婦人差不多的禮讚詞後,他們也紛紛跪下並朝香菱行那五體投地的敬禮。
洛貞雖然只來得及看上幾眼,她卻能認得出來,這些跪拜者都是剛才香菱給過藥丸的朝聖者,雖然不知道他們為何要如此作態,不過現場的情況已經容不得洛貞慢慢思考了。
因為經過這陣轟轟烈烈的大規模朝拜後,這群起身了的狂熱信徒們,正緩緩地簇擁到香菱的身旁,並且他們一個個正試圖伸手觸摸香菱的身體。
那麼同樣也被圍在人群當中的洛貞,自然免不了遭受池魚之殃。
有鑑於現場情況開始失去控制,洛貞只得趕忙抱起香菱並施展輕功跳到樹上,這才遠離了這場突如其來的混亂。
正當洛貞準備帶著香菱先行回家時,已然回過神來的香菱卻喊停了洛貞的動作,只聽香菱說道:
「貞姐姐,我們...讓我把藥丸發完再回去好麼...?」
香菱並沒有因為剛才無序的人群而失去熱忱,雖然她此刻還是有點轉不過來發生了什麼事,她卻知道自己今天得要把藥丸發完才行。
這是因為香菱從老婦與孫子的事件中領悟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越早給這些病弱者們藥丸的話,就越有機會救下對方一命,這對祖孫不就是被她們從鬼門關前拉回來了嗎?
雖然之後的無序讓香菱產生了惶恐,但她也瞧得明白,當中有許多人在收下藥丸時還一身病態,但是剛剛香菱見到了什麼?不正是一群氣色紅暈且精神活潑的人嗎?
這畫面大大地鼓舞了香菱的同時,也促使她產生了今天一定要把藥丸發完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