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本章節 10151 字
更新於: 2024-03-31
第37章
1
親愛的叔叔阿姨,您二老好!
當看到我這封信的時候,我想您二老看過路英的信已多時了吧。路英第一次跟我說到出國作戰一事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震驚!為此我曾反反覆復的苦勸過她不知多少次,但是她的態度一直都很堅定,從未動搖過。後來她跟我做了一次徹夜長談,我們說的大志內容和基本觀點就是她信里寫的那樣。她從多方面講了她對此事的看法,又從現在到未來的說了很多道理,按照她說的道理,她這樣做是絕對正確、無可挑剔的。儘管這些道理我並不都贊成,但因為是她的心聲,我也就不變再硬說什麼了。從她那方面說,她已經說的頭頭是道,再無可言了;從我這方面說,我也是勸所欲勸,意盡詞窮了,從此,我們之間就不再說這件事兒了。我想,她遲早都是要遠走高飛的人了,於是我一有時間就和她在一塊兒,我覺得她也有這個意思。就這樣,我們在一起度過了一段既表面非常融洽,又內心特別壓抑的日子。就在這時,我家裡來了急電,說我媽病重。我把電報拿給她看,我們倆都哭了!因為我們都非常清楚,這將意味著一旦一別,我們就再難相見了!那天晚上,我們都無心吃飯,也無心睡覺。我們就那麼坐著,說著,互相看著對方,不知不覺的天就亮了。她拿出了那封信,讓我看了一遍。然後叮囑我好幾遍,讓我一定要親手把信交給叔叔阿姨。
親愛的叔叔阿姨,當您二老看到我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在回云南的路上了,兒路英可能已經出國去了。想到這兒,我心裡非常難受!……我們倆從上小學開始到現在的十幾年間,從未分離過。我們上小學時,一直在一個班。上初中以後,雖然沒能在一個班,但我們一直在一個年級,而且兩個班離的一直很近。從上小學開始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我們倆的朋友換了一查兒又一查兒,可是我們倆一直都很好,從沒鬧過意見。這對於興趣點經常轉移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為此,我們倆一直都很珍惜這份互相維護了十幾年的真誠友誼。現在儘管我心裡很難受,但這還不是我最難過的時候,真正讓人難熬的日子還是我回到云南以後的生活。不管以後的日子多麼難熬,為了我和路英這份十幾年一直真誠不變的難得的友誼,為了早日盼迴路英,我也要咬緊牙關、挺起胸膛,硬熬過這段讓人感情失落、心情悵惘的苦難時光。
親愛的叔叔阿姨,路英是我難得的好朋友,她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好品格。別的就不說什麼了,專看她為了理想和信念兒勇於追求的現身精神就夠我好好兒學習的了。回到云南以後,我一定要安排好當前的生活,規劃好今後的人生。首先我要撿起學過的數學,盡量往深處學習。不管將來有什麼變化,學習永遠是對的。即使將來真的無用武之地,我也要盡量把數學這門知識學好。至少它可以鍛煉大腦、增長學問、寄託精神、充實生活,何況未來未必是無用武之地呢。路英是追求理想,我是鑽研學問,我們倆都沒虛度人生。這也算我們倆都對得起我們這份真摯的友誼,我們倆都沒辜負對方吧!親愛的叔叔阿姨,關於路英等人出國的事兒,情況比較複雜,這些情況路英在信里沒有說起。我想在這裡和您二老說說大致情況,目的在於讓您二老更能進一步看清路英人格的純潔與正直,讓您二老更能進一步知曉路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讓您二老更能進一步認明您二老養育了一個何等好的女兒啊!走這條路的人,不論是從建設兵團性質的農場去的,還是從公社去的,他們和我們這些沒走的人相比還是少數。他們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出國的原因和動機很複雜。從大的方面說,這些人中:有的是因為受走資派父母問題的牽連,以「可教育好的子女」的身份來到這裡,長期遭受各方冷遇、排擠和打壓而看不到出路的人;有的是因為家庭出身不好,被家鄉造反派窮追潛逃到此後仍然無法落腳的人;有的是因為飲食長期粗陋難熬,想改善一頓伙食兒一時偷到被抓,遭受殘酷虐待兒僥倖逃脫的人;有的是因為亂搞兩性關係被發現,遭到殘酷拷問和當眾羞辱之後,實在無法忍受非人迫害而設法避禍的人;還有的是因為覺得現實無聊苦悶、精神無所寄託兒尋求刺激的人。……以上這些情況都是路英跟我說的。她說:『我要是不考慮這些亂象,隨便和人出國的話應該早就走了。正是因為我要和志同道合的人同路而行,才拖到現在。這次我真的要走了。為了理想、為了信念,我真的要走了!』由此可見,路英高尚與可貴的人格爾是多麼的不凡啊!以上我從根本的方面讚揚了路英的遠大理想、革命信念和人生追求、高尚人格兒。下面在看看路英在具體的革命行動中是怎樣做的吧。
第37章
2
一九六六年八月中旬以後,北京紅衛兵開始了抄家運動。路英在看到有些紅衛兵在抄家時,隨便打人,任意毀物,還暗中私吞被抄人家的貴重物品以後,就拉著我堅決的退出了抄家運動。與此同時,北京的一些老紅衛兵先後成立了「首都紅衛兵西城區糾察隊」和「首都紅衛兵東城區糾察隊」等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的組織。他們發布通令,四處巡邏,制止和查究紅衛兵中的打砸搶燒抓行動,在一定的範圍、時間和程度上穩定了混亂無序的社會局勢。由此可見,路英的政治眼光兒是何等的敏銳,行動又是何等的果斷呀!她的這一正義革命行為恰好與包括「西糾」和「東糾」在內的一些深明大義的老紅衛兵的正義舉動不謀而合,真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了。雖然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西糾」和「東糾」後來都發生了變化,但其成立之初的大量革命行動對於穩定社會、安定人心和制止一部分紅衛兵與造反派的打砸搶抄抓活動還是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的。他們的這些正義之舉,不但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而且還得到了周總理的讚揚和支持。後來「中央文革小組」把「西糾」和「東糾」成立之初的這些革命活動污衊為破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並以此為尤,強令取締了「西糾」和「東糾」。雖然如此,但是也無法抹殺「西糾」和「東糾」跟路英等人行為的正義性與革命性。像路英這等為了追求理想、實踐信念的人,在我們這些知青里,雖然是為數不多、難得一見,但是路英等人畢竟以自身正義、革命的行為表明了:在我們紅衛兵,或曰知青這一代中國青年中,畢竟還存在著一部分正義、革命的先進力量。同時,路英等人還以自身正義、革命的行為,有力地駁斥了一些人把我們當年的紅衛兵看成全都是「紅色土匪」、「造反流氓」和「反革命爆圖」的片面的反動觀點。以上那些因為各種情況而出國的人,現在走的雖然是同一條路,但是他們最終的結局註定是各奔前程、同途殊歸了。這就更反襯出路英高尚的情操、清醒的頭腦、不凡的政治眼界和堅定的革命行動了。親愛的叔叔阿姨,我內心裡長期以來一直縈繞著一個無法解答的問題,它已經困擾著我很長很長的時間了。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路英,可是她的回答總是讓我無法滿意,總是讓我有很多不同於她的意見要說。路英是個有著廣博的文化知識,身後的理論修養,機智雄辯的口才和鮮明堅韌個性的人。我實在不想和她爭論什麼,因為一旦爭論到交鋒的地步,雙方堅持己見、互不相讓,很可能會傷害我們倆多年來建立起的真摯的感情和深厚的友誼,而這是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事實。為此我願意在保留意見的情況下,放棄一切爭論,以維護我們兩人的友情。但願我的這種做法就是人們常說的「君子之交,和而不同」吧。
親愛的叔叔阿姨,請您二老幫我想想這個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多數基本情況都很相近,而對同一類事情的看法又是那麼完全不同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很早以前也問過我爸爸,他老人家說:「一樹之果有酸甜,一母所生有愚賢。一家人都是這樣兒,別人還用說嗎?」如此直白簡單的兩句話,遠不足以回答我心底深處的長期疑問,更難以說明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現象。比如我和路英吧,我們倆除了家庭環境不同以外,其他情況十幾年來都沒有什麼大的差異,可是為什麼我們倆在理想信念、人生選擇、甚至是實際處事上,會有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麼大的區別呢?以前我對這個問題只是覺得奇怪,可是現在,特別是面對路英即將要出國的現在,我非常想急於找到它的答案,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我這樣說,純粹是一種心情上的抒發,絕無硬要您二老給我什麼實際答案的意思。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由我在今後的漫長人生里自我摸索了。親愛的叔叔阿姨,每個來到世上的人都要生活在無法選擇的特定歷史時期中和社會環境里,趕對了一好百好;趕錯了一壞百壞。當然,在後者中,也確有極少數精英,在此種情況下獲有較好境遇,但這絕非是他們主觀選擇所處環境的結果,因為實在無可選擇,最多也只是他們巧對現實的僥倖收穫而已。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管他們主觀願望如何,在這種無法選擇的客觀人生命運中,他們也都只能面對現實、被動屈從了。我們這代人剛一上初中就想:「我們一定要完完全全聽毛主席的話,聽黨的話。認真學習、多長本領,將來一定要以全心全意為國為民的思想,舍己忘我大公無私的精神,報效國家、報效人民、報效無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事業。」沒想到,我們上初中不久就趕上了文革。在我們還不知文革為何物的時候,就被鋪天蓋地湧來的革命潮流推到了紅色潮頭,使我們成了時代驕子、造反先鋒的紅衛兵。因此在社會上,以革命的名義耀武揚威、唯我獨尊;用造反的精神懷疑一切、為我獨純。常常集會、處處抄家;大破四舊、往返串聯;轟轟烈烈、來去匆匆;亂云飛渡、天地火紅。……我們曾經非常真誠的認為:憑著我們的一個理想、一腔熱血、一身膽略、一場造反,就能徹底砸爛一個腐朽沒落的資產階級舊世界;就能完全打出一個蒸蒸日上的無產階級新天堂。紅衛兵被迫退出文革舞台以後,我們既不能上學,又無法就業。當年捨命奔忙,如今勞而無功。淪為革命棄兒,一場無奈人生!我們在生活中迷惘了一段歲月後,就被軟動員、硬強迫的去了祖國各地上山下鄉。從那時起,我就來到了祖國南疆邊陲山區的這片窮鄉僻壤上當了一名插隊知青。
第37章
3
如今到此已經兩年多了,除了與當地農民一樣,一直充當一個普通勞力,和他們一塊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外,其它方面就無所作為、一事無成了。自從我們和當地人融入一體之後,我們才真正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國情,什麼是實在的民情,什麼是冷庫的政情,什麼是無奈的事情。農民很窮,農村很苦,農業生產方式很落後,基本上還是靠著老天恩賜吃飯,靠著人們雙手吃飯。用這樣兒的生產方式在非常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打糧,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吃飯問題的。對我們這代先是紅衛兵,后又是插隊知青的青年人而言,從文革初期的時代驕子到現在窮鄉僻壤里的普通一農;從滿懷心胸的造反信念到邊陲山區的嚴酷現實;從革命青年要砸爛舊世界的瘋狂行動到廣大農民要溫飽的強烈需求,這是多麼大的人生反差,又是多麼荒唐的社會夢魘呀?!相比之下,目前我國急需解決的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首要問題是什麼,不是就顯而易見、一目了然了嗎。對於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來說,真是起也文革,落也文革。人生顛倒,功過幾何?清者不清,濁者不濁。式大人微,前程何托呀?!想當初,在居委會的反覆動員、頻繁說服,甚至是不厭其煩軟纏硬磨的情況下,我們拋家舍業、痛離父母,一下子來到了千里之外的祖國西南邊陲山區的這片窮鄉僻壤上插隊落戶,當了農民。而有些人卻軟賴硬泡、東躲西藏的躲過風頭,多方用力、百般周旋的當上了工人,如我的同班同學黃子玲一類的少數人等。多方思忖,我實不懂。如此行事,理何遵從呀?之所以直抒胸臆、如此怨言,並非是我心裡不平、無端嚼情。實在是我家情況過於困難,總是令人無法放心。我爸常年卧床不起,我媽又是體弱多病。他們這對兒老弱夫妻又是生活難理、無人可依。這怎能讓人無牽無掛,安心邊陲呀!?我和黃子玲等類相比,應是我為正確;黃子玲等類和我相比,卻是其得實惠,這豈不是成了順者吃虧,逆者受益了嗎?憑什麼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守大意者吃虧,重小利者得益呢?怎麼報刊的宣傳和實際生活竟有如此大的反差呀?迷途之羔,誰領歸路?歧路之人,何方落足?公存何處,理在何方?誰主公道,何枝可依呀!?如今我既來此,就應安心務農。可是心裡種種疑團,又能如何釋懷呀?回首往事,蹉跎歲月;著眼現實,一無所有;展望未來,茫然無望;希望何在,出頭何時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以前還有路英與我相伴互相慰藉,可今後,就得完全靠我自己獨熬日月苦撐人生了!親愛的叔叔阿姨,面對著惡劣的生活環境,艱苦的勞動條件,空虛的精神世界和迷惘的未來人生,我們還得被要求拿出最大的能力「戰天鬥地改山河,紮根兒邊疆永不退。」可是我們廣大知青面臨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實際困難究竟由誰來管,到底何時是頭呀?
比如:生活貧困無助;精神委頓無聊;健康狀況下降;人生前途難尋等等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呀?當然,我這樣說,並非向您二老要什麼現成的辦法,我心裡很清楚,在目前情況下,任誰也給不了我現成的辦法,但是把這些問題跟您二老說出來,我內心的失落、迷惘、憂傷和無助等諸多痛苦,或許多少會緩解一些的。親愛的叔叔阿姨,我總覺得人生在世,就是要生活的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比如路英所走的路,就是她主動選擇的人生方式。對於她來說,這就是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的人生。我聽說,離我們這裡較遠的地方,有那麼一些知青,他們在當地帶領貧下中農修水利、整農田,在學大寨的路上乾的熱火朝天、成績卓著。這又是一種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的人生。我都很佩服他們。我也是在人生之路上不甘庸碌、小有追求的人,不敢奢望能做出什麼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的事迹,憑著我的個性和能力也做不到這些。我只要踏踏實實的在學習數學上能有所進步也就心滿意足了。等將來路英回來的時候,她能對我親口說一句:「你沒白白荒廢時光,也沒庸碌一事無成」,我也就對得起我和路英的這份持續了十幾年的深交了。親愛的叔叔阿姨,讓我們共同祝願路英好運吧!讓我們共同盼望著路英早日歸來吧!您二老要注意身體、多加保重!
您二老的後生晚輩桂秋敬上
周文星把桂秋的信裝好,又重新和路英的信放在一塊兒,鎖上了抽屜。他微合雙目,呆呆的坐在椅子里,逐漸理清了紛繁的思緒和平復了起伏的心潮。他想:「多好的一對兒有理想、有追求,有個性、有才華,有信念、有思想,有一定的理論修養、又有敢於實踐精神的年輕人啊!文革之前,她們是那樣的相似,要是沒有這場文革,她們倆也快大學畢業了。憑著她們的能力,將來一定能在個人所從事的工作中或所追求的事業上,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有所進步,有所發展的。雖然她們所從事的工作或事業也許不同,個人愛好和特長可能個異,但是從整個兒社會的角度看,從國家民族和百姓的角度看,她們倆人的合力與貢獻一定是個一加一大於二的良好結果。可是,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悠久燦爛文化的數千年古國里,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近千萬平方公里國土的九州大地上,憑什麼會爆發一場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呀?!」
第37章
4
「一場文革,狂飆突降!亂得國無寧日,害的天下狼藉。很多方面的重大損失姑且不論,僅僅是在人才培養這一件事兒上說,就至少耽誤了整整一代才華橫溢、大有可為的傑出青年呀,對國家和民族而言,將來一定會因此出現人才斷層現象。這可是國家、民族和百姓無法估量、不可逆轉的損失呀!長此以往,千年古國豈興;混混世道,天下蒼生何望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民族大業,教育為本。當年抗戰時期教育大業都沒廢止,在西南聯大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還培養了以楊振寧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才俊,而現在的條件比起那時要好上不知多少倍,卻在全國停止了教育活動,今後我們國家還會有楊振寧、錢學森等人那樣的世界級大科學家嗎?!、百姓的宏觀大事讓人如此琢磨不透倒也罷了,怎麼兩個年輕人也會讓人如此大傷腦筋啊?路英和桂秋的情況是那麼多方近似,可是在選擇人生走向的重大問題上為什麼又會有那麼大的不同呢?別的差別姑且不論,就拿到云南插隊落戶這件關係到她們今後大半生的頭等大事兒來說,她們倆的態度就是反差各異、天壤之別。這種結果真是讓人苦費思量、無法理解。桂秋剛聽說讓她去云南插隊時,非常捨不得年邁多病的父母,在我們老兩口兒面前哭的渾身顫抖不止、心神悲痛欲絕!真是讓人痛斷肝腸、不忍相看!兒路英聽說要去云南插隊,高興的她歡天喜地、神采飛揚,雖然她的身子還在家,可她的心卻早已飛到千里之外的云南邊陲了。桂秋問的好啊,她和路英天差地別的追求到底是因為什麼呀?」周文星想著想著,忽然他想起在哪本兒書上看到過的兩句話:「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師。」他想:「路英走到今天這一步,我們老兩口兒對此應該付什麼責任,應該負多大的責任啊?路英和桂秋的人生之路是這樣的不同,我們老兩口兒當初年輕的時候又是怎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呢?」想到這兒,周文星開始想起自己早年的經歷。
他記得,當年他在北平私立匯文學校上中學的時候,爆發了「一二九」運動。在同學們的宣傳鼓動下,他也跟著大家上街參加了抗議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大遊行。也就是在那次大遊行中,他被一個在遊行隊伍前演講的女中學生的勇敢精神、凜然大義、機辯口才和漂亮外貌所深深吸引。當時他費盡心思、多方刺探,才得知她是崇德中學的女中學生,芳名何瑩。從此他就跟著這個女中學生何瑩走上了革命道路。後來他們一同考入了燕京大學,在燕京大學,周文星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畢業以後,他們倆又一道去了延安。到延安以後,又一同上了抗大。抗大畢業后,何瑩被黨派到了《解放日報》做編輯工作,后又轉入新華社工作。周文星被派到了晉察冀邊區做宣傳工作,在《文化報》后改為《鄉村文化》做編輯工作。到了一九四八年冬,黨又把他們倆從不同的地點同時派往石家莊做報社編輯工作。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何瑩便從周文星最初的革命引路人,多年的戰友加女友變成了他的妻子,再到後來,何瑩就成了路英她媽了。倆人每每談及以往的革命經歷時,路英她媽總是得意的說:「別忘了,我可是你參加革命的領路人啊。」每逢此時,周文星都畢恭畢敬的說:「你起止是我參加革命的領路人呀?你還是我愛情婚姻、家庭生活的領路人呢。」說完,二人相視大笑。周文星一向認為,他這段歷史很正確,也很光榮,特別是與何瑩結婚以後更是很幸福。他又想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領導通知他與何瑩去一家出版社報道。從那時起,他們倆在這家出版社一直干到現在,如今屈指一算,居然已經過去了二十一年,真是光陰似箭,彈指一揮啊!這二十一年都是怎麼過來的?周文星在心裡不斷的問著自己,也不斷的回憶著過去。周文星夫婦到這家出版社不久,就趕上了批判電影《武訓傳》和批判電影《清宮秘史》運動;後來是全國範圍的思想改造運動;後來是三反五反運動;後來是批判高饒反黨聯盟運動;後來是全民宣傳、學習憲法運動;後來是批判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中的資產階級思想運動;後來是批判胡適運動;後來是潘楊事件;後來是批判胡風反革命集團運動;後來是一化三改造運動;後來是全國大肅反運動;後來是批判丁陳反黨集團事件;後來是全國反右運動;後來是全民大鍊鋼鐵運動;後來是批判彭德懷反黨集團運動;後來是貫徹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運動;後來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後來是農村四清、城市五反運動;後來是批判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事件;後來是批判羅瑞卿在軍隊里搞的大比武運動;後來是大批『三家村』運動;後來是大批彭羅陸楊運動;最後是1966年六月初爆發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文革以來,又出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政治運動和各種各樣的政治事件,直到當前正在開展的批陳整風運動。
第37章
5
周文星的目光無意中落在了臉盆架兒上的洗臉盆上。這又使他想起了一九五八年春季,為了保住農田莊稼增產豐收,上級又用政治動員加行政命令的一貫做法,來了個全國性的群眾打麻雀運動。據說運動的發起者認為,麻雀專食農田裡的莊稼,與人爭食,所以才發動一場全國性的全民打麻雀運動。運動搞的蓬蓬勃勃、轟轟烈烈。全國城鄉聞風而動,各路人馬紛紛報捷。就拿當時的北京市來說吧,專門成立了「首都圍剿麻雀總指揮部」,統一指揮全市剿雀戰鬥。為此,北京地區的所有區縣,從農村到城市;從軍營到工廠;從高等院校到科研單位;從百貨商店到居民宅院,處處嚴陣以待,人人受命於身。自一九五八年四月十九日到二十一日,全市共出動三百萬人剿雀,共殲滅麻雀四十餘萬隻。真是工農兵學商,剿雀同保糧。在那男女老少齊上陣,熱火朝天戰尤酣的三天里,周氏夫婦同全市人民一道,棄職上街加入站群,敲打響器動地震天。周文星硬是鑿壞了一個鐵簸箕,何瑩也敲壞了一個洗臉盆。可是他們二人並不知用此代價累死了多少無處降落的麻雀,更不知因此保住了多少莊稼。首善之區帶頭兒,全國上下行動。經此一役,一時間,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麻雀絕跡,使得大量害蟲失去天敵異常瘋長,造成全國糧食連年大幅減產。這大概也是造成連續三年全國大飢荒的重要原因之一吧。有專家調查:失去天敵的害蟲吃掉的莊稼遠遠高於麻雀所吃掉的莊稼不知多少倍,於是決策者決定停剿麻雀。到此,一場蓬蓬勃勃、轟轟烈烈的全民剿雀運動才算告一段落。誰知,到了文革之初,知情的革命造反派向革命小將們惡透了一件事:當年在剿雀運動中,有位專家提出過反對意見。這些革命小將就用血淋淋的死麻雀做了個項鏈兒,掛在了這位專家的脖子上,壓著他到處遊街示眾。以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反對毛澤東思想,反對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破壞全民打麻雀運動為罪名,給這位專家來了個橫生枝節、老帳新算。這位專家雖然當年在反右運動中僥倖未能因言獲罪,但是在文革之初卻落了個死生有命、在劫難逃的噩運,惡補上了當年反右鬥爭的這一課。這些革命小將用自己大無畏的造反行動,又給當年那場蓬蓬勃勃、轟轟烈烈的全民剿雀運動添了個尾聲。在全民打麻雀之時,麻雀被斥為害鳥兒列為四害之一,停止腳卻以後,麻雀又被剔除四害之外,有幸恢復了益鳥兒的美名。而這位在剿雀運動中提議保護麻雀的專家卻未能隨著麻雀命運的改善保住令名,而被無情的開除了民籍、貶成了敵人。他的所謂死生有命,就是他的生死全由這場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決定了。周文星又想,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二十多年時間裡,一直是大大小小的群眾性政治運動連綿不斷,各種各樣的突發性政治事件層出不窮,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初,舉國爆發的這場持續至今的,史無前例的全民性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
由此看來,以前的群眾性政治運動,特別是反右以來的群眾性政治運動,是如今這場文革運動的發端原因之一;如今的這場全民性文革運動,又是以前群眾性政治運動的必然結果。當然,這種因果關係非常間接和錯綜曲折,若非全面、真實、系統、深刻的了解新中國以來的政治運動史和政治事件史,大約很難洞悉明見。如今,這場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已經進入第六個年頭兒了,不知還要持續多久,也不知最終結果到底是什麼?想到此處,周文星不由吃了一驚:「沒想到只是大概一想,接連不斷的群眾性政治運動持續的時間竟會這般之長;只是粗略一數,各種政治事件發生的次數竟有如此之多,而且它們之間還有著紛繁複雜的多種表象和盤根錯節的內在聯繫。看來,如果誰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包括這場文化大革命和其中一切運動與事件在內的,所有的,大大小小的群眾性政治運動和各種各樣的政治事件了如指掌、無一漏缺的話,他一定都能拿這些群眾性政治運動和政治事件所發生的具體時間計時用了,就算不能當日曆和月曆用,當年曆用應該是絕無問題的吧。」周文星又想:「從本世紀初的『庚子之亂』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半個世紀里,全國老百姓一直生活在戰亂年代里;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現在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全國老百姓又一直生活在群眾性政治運動和政治事件的氛圍內。七十多年,兩三帶人,中國社會一直處在戰亂動蕩的環境里或者是群眾性政治運動的狀態中。這一前一後的兩種社會狀況,雖然性質不同、程度不等,但就其消極影響而言,都是極大地阻礙了社會進步正常發展和全國百姓安居樂業。這兩大消極性影響疊加出的綜合性負面效應,使得當今中國的基礎綜合國力、社會全面發展、科技研發能力和人民生活程度遠遠的落在了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後面。別的問題姑且不論,單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底應該把主要的大部分國力民力用在何處這一關鍵問題上看,就會讓人有無限的尋味與深思。比如,一九六九年七月份,我們這兒的人整人、無斗資的文化大革命正搞的如火如荼、全民沸騰的時候,美國人已經把人類首批宇航員送上了月球,邁出了宇航員本人的一小步,邁出了人類宇航科技發展的一大步,佔據了人類航天科技發展戰略的制高點。在內鬥黑九類、外抗帝修反,八方出擊、時時豎敵的情況下,如此落差絕非偶然,內外巨別尤再拉大。我們黨領導全國革命力量,經歷了二十八年的鬥爭,特別是經過了二是二年的武裝鬥爭,其中還包括東北地區的十四年抗日戰爭和全國範圍的八年抗日戰爭。犧牲了幾千萬同胞的性命,趕走了洋人的視力,打倒了國內反動派,統一了中國大陸,才使得老百姓徹底擺脫了戰亂環境。可是為什麼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現在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全國百姓又會屢屢陷入群眾性政治運動和政治事件的氛圍里呢?特別是這場全國性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爆發,離結束戰亂、大陸解放才僅僅相距短短的十七年呀!那麼,既沒有戰亂,又沒有群眾性政治運動和政治事件的寧靜生活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呀!?這樣的日子又何時能到來呀?!對此,我周某人是江郎才盡、想象不出了。我想:不管怎麼說,全國百姓渴望這樣的寧靜日子,總該不至於像當年陶淵明筆下的武陵漁人二尋桃花源時那樣無望吧!」
版權所有歸原創作者。轉載時請保留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