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40
本章節 13096 字
更新於: 2024-01-23
當兩女依依不捨地離開江城身上時,江城剛剛被她們所緊握的雙手中,兩女各自遺留了一件物品給他。
小乙那邊是個繡滿紅花的荷包,小丙那則是疊得整齊的白帕,素色的布帛上還繡了一片顯眼的紅葉。
不過比起這些身外之物,光是剛剛那雙聲道的ASMR,就足以讓江城銘記她們倆了。
實話而言,江城並不覺得這兩樣東西是兩女送給他的離別禮物,他之所以會這麼認為,不是因為江城打定主意將兩女收入房中,所以對於遲早是自己人的乙丙,江城抱著兩女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東西這種想法。
江城會有這些物品並非禮物的認知,理由就只因兩女剛剛在送他禮物的同時,也各自從他頭上扯去了一根頭髮。
以江城的情況來說,乙丙兩女想從他身上拔毛,那基本與癡人說夢無異。
江城也是鑑於兩女是先把東西塞到他手中後,才開始動手拔毛的行動順序,這才主動讓兩女拉著的兩根鬢髮脫落。
雖然江城不清楚她們為何要這麼做,不過他本著禮尚往來的好品格,既然對方提出了這樣子的交易,那他也就順水推舟地與她們交換。
反正江城早已習慣用自己身上的好東西,去換取對方所擁有、自己卻不需要的東西。
將視線從兩女逃逸似的背影上收回,隨兩女而去的還有林秋月,這位一向只有在按摩完後才會微笑的女子,如今依然還是那副冷淡模樣,並沒有因為江城離開而多與他攀談。
林秋月只是簡單地與江城告了一聲別而已。
道別完的三女並未走遠,而是站到遠處等候著李采萍。
江城則是先把手上的東西交給洛貞保管,這是因為他先假設了李采萍也有東西想送給他,所以這才預先空出了雙手。
不過江城這次倒是多想了,李采萍並沒有給江城贈別禮。
李采萍的道別與林秋月一般瀟灑俐落,在給江城留下一段話後,她就揮了揮手道別離去。
李采萍如是說道:
「城哥,我給你的那個令牌還在吧?
喔我看到了!放在身上就好。
這個令牌雖然在官府層面作用不大,不過我們合歡宗的名頭在這千江萬湖當中,還是頗有些許薄面的。
所以若是遇上甚麼危難情況的話,記得先拿出令牌來啊!
切記啊!這不僅只是單純的合歡信物而已!
她在你接下來的旅途中還是很有用的!」
這句與其說是道別,不如說是叮嚀的言語,倒是讓江城對這令牌的印象鮮明了起來。
只是讓江城疑惑的地方在於,洛貞莫非不曉得自家令牌的功用嗎?
不然怎麼會需要李采萍特別親自交代呢?
江城並沒有在這問題上停留太久,反正自己都知道用途了,對方也特意提醒了,那下次有機會就亮出來見見真面目吧。
江城這般盤算著,並期待真的有使用上此物的危難情況發生。
也因為李采萍對此物異常重視的緣故,江城確定了此令牌並不單純的事實。
反正江城是將這陰陽合歡令牌,在心中打上了任務道具的標籤。
說完後李采萍便回到了三女那處,最後她們是一齊目送著江城等人逐步登上了船。
然而江城一行終究沒能成功登船。
因為一旁已經等待許久的富家弟子們,見到江城真的要離開後,便趕忙上前堵住了江城的去路。
這其實是一件相當無禮的舉動,嚴重點來說,堵路的行為還會被視為挑釁。
然而他們此刻已然顧不得面子或者禮節了。
因為他們很怕自己要是不積極一點的話,那可能就沒有機會求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來者是一群平時只管風花雪月的紈絝子弟們,別看他們平素風流異常,實際上他們都只是被排擠在主流圈子外的邊緣人,所以他們不但晚了好幾步才接觸到江城的神奇藥丸,也更遲地接收到江城準備離開的消息。
儘管一切都晚了別人幾步,但他們最終仍在時間內趕到了渡口,也幸運地在登船前堵到了江城。
對於這種慌忙堵路的人江城通常都會和顏以待,畢竟人總有著急的時候嗎!
更別說這群來者都極富誠意,在還未開口向江城道明來意前,他們就先往江城手裡塞進一錠金元寶。
有鑑於此,江城望向對方的目光自是大大地友善了起來。
在稍後江城也明白了這群人的企圖,不就是想求取神奇藥丸嗎?
這藥丸隨著江城心態的改變還有事態的發展,早已不是江城最初給呂綵衣的不便模樣。
從原本大而無當,縮減成了小巧玲瓏。
凸顯的就是方便易食這個特色。
由於粵州方面最終並沒有前來要求更多的藥物,所以江城囤積了不少原初的大型藥丸。
而隨著江城醫名的顯露,一時間上門求藥者大排長龍,進而導致藥丸供不應求。
所以江城直接就讓幾女把大顆拆分成更多小顆的,用縮減份量的方式來應付暴增的客戶。
這便給了江城靈感,他覺得既然人們都肯用一樣的錢買小型號的,那麼自己幹嘛繼續生產成本高的大型號?
反正江城知道自己的藥丸並不會因為大小而影響藥效,也無關乎它們的期限。
加上江城在人設上放鬆給自己的限制,江城自然開始讓女孩們能做小便做小。
也因為江城慣例地將這問題甩給了洛貞,所以才沒有導致江城製做出藥粒或者膠囊這種跨時代的產物。
儘管沒有誇張到這種程度,如今的藥丸尺寸卻已經縮小成了魚眼大小,與它最初的型號相比堪稱是天壤之別了。
也因為這些藥丸方便攜帶的原因,才得以進入這群紈絝們的視野中,這才讓他們知道有這種驚天之物。
既然來者是為求藥而來,江城自然直接交給洛貞去處理,收多少錢,賣出多少這方面一直都由洛貞在負責。
然而當江城走上這艘樓船的甲板時,這才發現自己身後只有洛貞一人跟了上來。
原來是幾女趁著江城準備做生意的空檔,又重新回到了渡口廣場上的合歡四女身旁。
幾女正抓緊時間再度告別著。
鴛鴦兒兩女雖與合歡宗的感情最深,但是她們在洛貞的影響下對行程產生了同樣的誤解,她們都以為沒幾個月便會回來湘州,所以並沒有因此太過悲傷不捨。
楚水、文儒與奇樂則是因為對幾人不甚熟稔,所以僅是在旁陪伴而已。
林響與小乙小丙僅是一慶典之緣,而她雖然與李采萍相處的時間比其他幾女更長,但因為出場方式給對方帶來不好的觀感,所以林響與合歡四女間的感情,於這段時日內算不上有多麼親密。
胭脂雖然覺得少了李采萍,這位偶爾會指點她武藝的強大姐姐而感到可惜,也因為將要與小乙小丙這兩位剛認識的新朋友分離而難過,但是胭脂也與鴛鴦兒一樣,覺得之後回來就能見面了,所以她沒有因為太過傷心而落淚。
幾女裏頭哭最慘的當屬林黛玉還有雪雁了。
小乙小丙是一起玩過兩次的好朋友,李采萍更是她們來到此地後最熟悉的大姐姐。
遑論黛雪兩女與此地眾人是真正的永別,以她們的情況斷無再回來的可能,這意味著在她們後續的生命中,幾乎不會與這些人有再見的機會了。
李采萍在江城看來雖然十足地不務正業,但在黛雪二女的生活中,平日這位姐姐可沒少在武藝上指導她們。
李采萍對她們倆來說更是具有獨特的意義,她是第二位進入兩女生活中的異鄉人。
林黛玉還記得最初見到李采萍時,對方在一邊與江城嘔氣的同時,一邊對她們熱情的打著招呼。
還有那天介紹武功知識的時候,對方那句意有所指的山鬼杳冥。
然而因為李采萍那天諱莫如深的態度,讓易於腦補的林黛玉不敢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不過由於多日來的練武,還有體質上的顯著改善,讓本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滿是快活氛圍的庭院裡,多少沾染了些朝氣蓬勃的性格。
這才讓此刻的林黛玉在明知無法再見的情況下,懷揣著不讓自己留下遺憾的想法,敢於積極地去探究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只聽林黛玉邊哭邊問李采萍道:
「采萍姐...杳冥的終點...是孰華...對麼?」
李采萍聞言一愣,她沒預料到林黛玉會在這個當口問這個問題。
只是最終,李采萍並沒有正面回答林黛玉的疑問,她只對林黛玉露出一個飽含深意的微笑,接著掏出了手帕幫對方擦了擦眼淚,又撫了撫林黛玉嬌嫩的臉龐,用這些讚許的舉動取代了口頭上的回應。
而林黛玉也從中體會到了對方想表達的意思,她立刻就明白自己並沒有猜錯。
林黛玉是既開心又難過的登上了樓船。
當那群紈褲子弟們一個個迫不急待地離開殆盡後,眾女至此正式分別。
渡口處,李采萍望著遠去的樓船,直至船影被樹林阻擋而無法看見後,她才開口問道:
「妳們應該有收到我的提醒才對。
為甚麼不跟著一起離開呢?
現在的妳們與之前表現出的樣子十分矛盾啊。」
小乙小丙知道李采萍這話是對她們說的。
不過此刻的小乙已然悲痛到無法回答,所以是由狀況較好一些的小丙回答道:
「我們自然明白舵主姐姐的好意,我們也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過我與小乙早就下定了決心,至少也要如洛貞姐姐那般,將自身能力臻至完善後,這才敢於去找主...江顧問。」
李采萍沒想到兩女打的居然是這種主意,感情好,合歡宗倒成了給對方培育人才的訓練中心了?
李采萍莞爾地搖了搖頭,對於兩女天真的奉獻計劃不做評判。
李采萍接著轉向林秋月的方向,對她問道:
「那妳呢?妳怎麼一點動作都沒有?」
林秋月依舊是那張冷臉,她並沒有回答李采萍的問話。
李采萍被後者的態度搞得莫名其妙,此刻心情莫名煩躁的她,又再度重申起這些天來,她不斷對幾女提醒的話語。
「我都說了!這次城哥是不會再回來了!
洛貞這小妮子是身在福中所以失去了正確的判斷能力!
甚麼旅遊一趟,甚麼半年歸期,那都是她自己猜的!
我跟城哥處的時間最久,我自然能分的清楚,他壓根兒就沒打算要再回來這裡了!
可能到時候就一路去到金陵那邊住下,或者又不曉得跑去哪遊山玩水去了!
所以妳們根本上就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了啊!
小乙小丙她倆年紀小,或許還能有一絲機會,秋月妳呢?
我不是都教妳了嗎?
只要先去跟洛貞談好,接著混進去住個五六天,然後每天過著找城哥按摩的日子,到時候就能名正言順地一起離開了!
結果妳倒好,什麼都沒做就算了!甚至這幾天按摩也只來了一趟!
我說妳到底在想甚麼呀!?」
林秋月儘管正被李采萍數落著,但她依舊維持那副清冷模樣,對方恨鐵不成鋼的埋怨並沒能影響到她分毫。
林秋月何嘗不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呢?
林秋月問過自己,心裡是否能夠接受將餘生託付給這位江顧問呢?
自己心裡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她最終放棄了這次的機遇。
不為別的,就為了正在身旁叨唸著的李采萍。
不論是因為對方的存在使她方能熬過苦痛,或者是對方不計後果的替自己去進行報復,就說李采萍分明有著更為正當的理由能混上船,但她不也沒有跟著離開嗎?
林秋月自問比起自己那些彆扭的鋪墊,李采萍才更有合理的藉口取得登船的資格。
林秋月其實早有過準備,那就是如果舵主真的挾著保鑣的藉口離開分舵的話,她也有相對應的計劃去應對這般事態。
畢竟若李采萍真的想離開了,以她的能力與地位,合歡宗誰又能阻止的了她呢?
然而最終,每個人都因為各自的理由,依然駐足滯留在了原地。
小乙小丙想跟隨對方而去,但為了彼此更長遠的未來,她們反而留了下來。
林秋月有過甩脫負擔的機會,但為了自己在意的人們,她並沒有就此放手。
李采萍糾結於恬淡日常與未知的觸動,可囿於前車之鑑,她反倒裹足不前。
生命就是一段持續與現實妥協的過程。
李采萍又胡亂抱怨了一陣,見沒人回話的她沒來由地感到一陣沮喪,對於開口抱怨失去了興致。
最終李采萍嘆了口氣,招呼著幾女離開渡口返回合歡宗去了。
此刻在樓船上,幾女並沒有因為開始新的旅途而亢奮,反倒是因為別離而瀰漫著淡淡地憂傷。
由於樓船的船樓有著上下兩層的關係,所以江城自然跑到頂樓去觀賞風景,洛貞與鴛鴦兒自是隨侍在側。
江城並沒有特別喜歡瀏覽景色,只是就如今而言,並沒有更加有趣的事物能供他娛樂。
傷感並沒有因為體驗過多而不再難受,所以江城自然不願繼續與黛雪兩女待在一起。
至於早前江城轉交給洛貞的東西,也被對方鄭重其事地該收哪收哪去了。
手帕被塞在江城懷裡,荷包則綁在其腰帶上。
除此之外,洛貞也把江城剛才交代的事情一併給完成了,所以江城的手上還多了念珠手鍊作為裝飾。
至於匕首這方面,則因為江城將其收入懷裡時發現此物太喀碰著身體了,為了避免匕首被自己的身體弄壞,所以江城就把這個看起來最為貴重的信物,轉交給了洛貞讓其貼身保管。
而此刻本該在江城身旁服侍的胭脂,她還正傻傻地留在林黛玉處,沒能從身份上轉換過來。
畢竟現在已經不同於宅院內了,就主僕關係而言,胭脂應該得隨侍江城左右才對。
只是一來江城根本不在意此事,洛貞幾女也覺得胭脂的過去實在可憐,終究不願對其多加苛責,本著日後調教回來即可的心思,也就先放任對方繼續隨心所欲了。
胭脂其實並沒有玩鬧的心思,她就只是單純地認為此刻宅院內的大家都在這裡,主人也一如既往地與貞姐姐在一塊,那麼自己當然得繼續跟著黛玉老師學習才對。
畢竟從她的角度來看,除了采萍姐姐離開了以外,其他幾位姐姐們依然如舊,那麼雖然此刻是在船上,但與家中的生活並無不同。
只是胭脂沒注意到的是,雖然人還是那麼個人,身分上卻已然發生改變了。
林黛玉與雪雁本是一對主僕,兩女對於江城而言實際上是外人、是來客。
林響更是惡客轉熟客的典型案例,此時的她更是被委任成林黛玉的保鑣。
文儒與奇樂自不必多說,兩位是來自弘毅亭的刺客。
對胭脂而言,這幾位姐姐都是好朋友,除了對她很好之外,胭脂覺得她們間的親密近乎於家人。
但在洛貞看來,尤其是後來的三位女子,她們都是客人、是外人,是因為江城同意她們住下,洛貞這才不得不去接待的陌生人。
雖然彼此的關係因為一起生活而逐漸親密,但是在身份定位這方面上,洛貞可不敢搞錯半分,她還是得拎清彼此間真正的身份才行,並不會因為熟識而混淆。
林黛玉與雪雁就比較特殊了,再怎麼樣對方都是一起睡過好幾天的床伴,到底是一起服侍過江城的夥伴,林黛玉又是自己的學生,雪雁也是自己婢女的學生。
在這般親上加親之後,彼此的關係自是無庸置疑地相當緊密。
但是說到底,林黛玉只是江城的病患、是賓客,這是洛貞在與林黛玉相處時,得時刻保留的正式態度。
而在江城沒想去整理這混亂的關係之前,洛貞並不會主動去摧毀幾女之間難得孕育出的天真浪漫。
洛貞感嘆著也就只有在自己主人這裡,才能讓這些來歷皆不凡的女孩兒們如此放鬆玩鬧了。
雖然洛貞的年紀不大,但是她卻因為教育訓練得以見多識廣。
洛貞知道大戶人家的普遍模樣,也清楚貧窮家庭的勞碌落魄。
但是江城這般閒雲野鶴似的安逸氛圍,是她萬萬想不到、甚至都沒能夢到的情況。
洛貞此刻正倒在江城的懷裡,比起遠處的山水景色,洛貞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江城臉上,她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是何等的幸運,才能碰上如江城這般的俊逸人物。
洛貞已然想不起自己最初的白馬王子的條件是什麼了。
不過她很肯定的是,如今的江城正是她理想的夫婿模樣。
儘管洛貞很清楚自己與江城之間,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名份維繫著。
但正如她之前立下的誓言那般,洛貞早已決定陪伴江城直至最後一刻。
就算結局是自己被對方拋棄也無怨無悔。
女孩們為了驅散傷感的氛圍,此刻都走到甲板上來,望著河岸向後移動的風景聊天著。
雖然幾女都乘坐過船隻,不過卻都沒有如今日這般包船旅遊過,整艘樓船除了必備的船夫僕從外,就再不見多餘的乘客。
所以女孩們這才可以放鬆地在甲板上分散開來,各自扎堆閑適地看著河岸旁的稻田、柳樹,遠處的山林、村落。
立秋後的寒氣還未在湘州孳生,所以到處都還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色。
胭脂正懶洋洋地趴靠在圍欄上,回望已經被山林阻擋到看不見的渡口方向,稍顯惆悵地想道:
「黛玉姐姐說來回揚州最快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應該很快就能與姐姐們見面了吧...?」
這般想著的胭脂,又想到自己最快半個月後,她就得與林黛玉和雪雁分別,這讓她的情緒愈加低落了幾分。
胭脂猛地搖了搖頭,盡力驅散自己心中的那股不捨,望著視野內幾處茂密的樹林,她開始思考起其他事情,好分散自己多餘的注意力,讓自己別再這麼悲觀下去。
於是胭脂又重新猜測起了文儒與奇樂的姓到底會是甚麼。
其實她早在乞巧節當晚,在看見回來的李采萍時,就有了會不會是姓李,這般直截了當的推斷。
不過胭脂又想到既然這是連自己都能發覺的事情,其他姐姐們肯定早就想到了,於是她打消了去找兩女確認的打算,就只是繼續時不時地胡猜亂想著。
她甚至寫出了一張草木表,上頭都是她覺得有可能是姓的字。
不過也因為於那晚過後,大家就沒有繼續提起這件事,這也就導致胭脂不敢拿此事去打擾兩女。
胭脂一直以為提人的姓是件難以啟齒的事情,不然她怎麼想也解釋不通,為何黛玉姐姐明明姓林,主人與大家卻都只叫她黛玉;采萍姐姐明明姓李,大家也只喚她作采萍,還有洛貞姐姐更是直接被主人叫作貞。
胭脂覺的貞姐姐那個就算了,但是為何林黛玉不是被稱作林妹妹,李采萍不是被稱作李姐姐呢?
胭脂在此事上完全想不通,也因此,這讓胭脂產生了他人的姓是一種諱莫如深的東西,她自然識相地不對此繼續探究下去。
儘管她再怎麼想要知道問題的答案。
然而事實自非胭脂想的這般複雜。
胭脂見到全都只是特殊的案例罷了,是由江城所引發的小概率事件。
林黛玉還有李采萍的情況,就很單純地是因為最初她們與江城相遇時,她們都一致地想要隱藏自己的身份。
也因為這樣,江城這才順應她們的設定,於叫喚她們時用上符合對方人設的稱呼。
不然在正常的情況下,江城也不會直接稱呼人家的名,而是會符合禮節的稱呼林姑娘與李姑娘的。
然而就是因為這樣的誤解釀成的結果,阻礙了胭脂追查真相的步伐,雖然她本來的目的只是為了習字來著。
魂飛天外好一陣子的胭脂,忽地被遠處水塘上三三兩兩閉起的蓮花勾起了靈感,她回想起自己方才驚鴻一瞥見到的東西。
於是胭脂立刻跑到同樣在甲板上的林黛玉旁,向她問道:
「黛玉姐姐,妳剛剛有看到那個嗎?主人交給貞姐姐的那個!」
林黛玉乍聞此言時稍顯疑惑,不過她立刻意會了過來,知道胭脂所指的究竟為何物。
一旁的雪雁以及文儒與奇樂、林響、楚水,也都聞風聽見胭脂的問話,紛紛感興趣地圍攏了過來。
既然楚水此刻在船上,那麼蔡觀象自然也在船上,不過後者現在正忙得很,這才讓楚水能繼續這般自由自在。
這全是因為蔡觀象說好要贈予江城的謝禮,直到今天他都仍未完成。
也幸好他此番來到湘州城並不為人所知,這才使得他能夠在這十幾天當中,能安然地在客房內專注繪畫,不被眾多的宴會應酬所擾。
儘管如此,很顯然的,十多天得時間並不足以讓蔡觀象完成他的作品,所以直到現在,他仍窩在房間內拚命地趕工著。
其實江城是有建議蔡觀象繼續留在屋宅內作畫,直到完成後再將畫作遺留即可。
不過這樣一來,楚水就得早早與幾女分開了。
所以在楚水的外力干涉下,以及得知洛貞租用的是樓船後,蔡觀象決定挑戰自己一回,設法在剩餘地乘船時間裡,將畫作最後幾處收尾妥當。
說回現在,由於各人所處角度的關係,所以胭脂提到的那個並不為眾女所知,於是楚水好奇地問道:
「那個是甚麼東西啊?怎麼這般神神秘秘的?」
胭脂發現大家貌似都不知情,於是也就稍微對幾女提了一下,自己剛才看到的究竟為何物。
原來胭脂指的便是江城暫時交給洛貞的、小乙小丙兩女贈予他的臨別禮物。
胭脂能透過外觀得知那兩樣禮物是甚麼,小乙送的是荷包,小丙送的則是手帕。
只是胭脂無法確定的是,其上頭所繡著的植物以及其所包含的意義。
幾乎所有物品都具有其特殊的含義,這是胭脂從學習詩句中得來的印象。
荷包上繡的與胭脂剛剛所見的,那一朵朵含苞未放的蓮花模樣極其相像,但胭脂看得明白,這兩者間實際上並不同。
於是胭脂將這個問題說了出來,試圖從眾位姐姐這尋求答案。
聽完胭脂詳加描述的楚水與林黛玉對視了一眼,兩女心中早已得出了真相。
不同於楚水,林黛玉的位置稍後於胭脂,她自然有看到荷包上的花朵圖案,早早就明白了小乙想傳達的心意。
不過對於胭脂的問題,還是楚水最先開口道:
「照妳這麼描述的情形來看,那應該是芍藥無疑了。」
正當胭脂不解之時,反倒是文儒搶先解釋道:
「這我知道!芍藥,又被稱作將離!是象徵彼此締結情意的證明!」
奇樂則補充說道:
「是一種情花。」
胭脂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不過當她想通透了以後,她頓時感到些許害臊,所以趕忙地轉換話題道:
「那...那...那個手帕上的紅葉,也是有特別的意思麼?」
文儒這次搶先所有人說道:
「肯定是楓葉!」
奇樂也若有所思地說道:
「要入秋了的意思...?」
不過胭脂也聽得出來,奇樂自己對於這種解釋並不是很滿意。
在林黛玉與楚水正搜索枯腸地想像這會是甚麼植物時,一旁的林響倒是開口說道:
「莫不是紅葉傳情?」
此言一出,林楚兩女立刻回過神來,她們齊齊瞪了文儒一眼,暗惱對方的言語害她們被帶進了衚衕裡,這才思考錯了重點,讓兩女一直在尋找這會是什麼樣的植物。
殊不知,紅葉本身就是問題的答案。
「紅葉傳情?」
雖然林楚兩女已經有了答案,但是顯然有更多人不知道林響在說什麼。
胭脂對於這個成語感到陌生,自然無從知曉其中的典故。
對此,反應過來的林黛玉與楚水,便開始擺起日常的教席派頭,一人一嘴繪聲繪影地給胭脂說起這個故事。
那是一則前朝的傳奇故事。
說的正是一個男人因為流水上的紅葉,而與另一個女人結緣的故事。
聽見世間居然有此等天定姻緣的有情男女,胭脂倍感羨慕的同時,也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與江城的相遇。
他們不也是天定姻緣的一種嘛!?
這般想著的胭脂不由得紅了臉頰,眾女也只以為她感動於故事中兩人的緣分,並沒有另作他想。
拍了拍臉頰讓自己冷靜下來的胭脂,這時才意識到小乙小丙兩女,她們居然各自給了江城代表自己情意的隨身物品。
這不就意味著......至此胭脂覺得自己不用再想下去了。
林黛玉與楚水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她們雖然羨慕於對方能這麼大膽地表達情意,卻也不會繼續討論這個話題。
其他女孩也差不多如此,文儒與奇樂在聽完之後,並沒有執著於這個話題;林響也對情愛議題不感興趣,所以在教導完胭脂這個典故後,女孩們又回到一開始時的狀態,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景色。
幾女散漫悠閒地看著天水山林,忽地楚水問道:
「師傅有說要去黃陵廟麼?」
楚水因為紅葉傳情而突然想到這件事情。
林黛玉聞言不明所以,問道:
「這廟拜的是哪尊仙神呀?」
楚水納悶道:
「黛玉妳沒去過?」
林黛玉轉過頭去與雪雁對視一眼,在確認了彼此都沒印象後,齊齊搖了搖頭表示否定。
楚水見狀立刻來了精神,只聽她誇張地大聲慨歎道:
「今之渡湘江者,莫敢不進禮廟下!
這句韓文公所書的碑文仍在呢!
黛玉妳居然錯過了!不行不行!
來一位知道的與黛玉交代一下,我得趕緊找師傅商量去。
不然照航程的情況來看的話,再晚一步可就要錯過了!」
楚水說完後就立刻飛奔跑上船樓尋江城去了。
留下來幾位不知情的女孩妳看看我,我看看妳。
林黛玉與雪雁不清楚,胭脂更不知道,感覺可能知道的文儒與奇樂同樣是一頭霧水。
林響見這爛攤子不由得搖了搖頭,於是她拍了拍手讓大家注意後,這才清了清嗓子,開始說起了黃陵廟的來歷。
黃陵廟是位在湘江東岸黃陵山下的廟宇。
廟中祭祀的便是舜帝之二妃,娥皇與女英。
至於楚水方才所說的那句話,就是韓愈於廟庭中所立之碑上的一段話。
而的確如千年前的碑文所言,至今為止幾乎所有過湘江的文人士子們,就沒有一位不前來參拜黃陵廟的。
幾女經過林響這番介紹後,也就清楚了這廟宇具有的歷史意義。
林黛玉覺得自己受了千辛萬苦淪落至此,總算得以在回家的船上,之前不知道也罷,如今既然得知了,她覺得自己要是有機會,怎麼得也不能錯過這等名勝古蹟。
連林黛玉都被勾起了興趣,就更不用說其他本就貪玩的幾女了。
於是乎,正當林黛玉想著拉上胭脂,夥同其他幾女一齊去向江城求情時,沒成想楚水很快便回來了。
楚水之所以能夠這麼快速地來回,並非是因為她的提議遭到江城無情的拒絕。
正好相反,江城很高興有人能自動自發地替他安排行程。
所以當江城聽到楚水的請求時,還不待楚水繼續細說下去,江城就早已不由分說地答應了下來。
楚水被江城這般果斷答應弄得有些恍惚,不過對於這位便宜師傅,她早已憑她的性情與直覺略為摸清對方的性格。
所以儘管楚水還是十分不習慣江城這種乾脆俐落的寬容,卻也沒有失禮到再向對方詢問一遍。
於是乎,楚水自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要不是在楚水正要離開之際,被江城叫停了下,讓她順路把糕點帶下去給大家吃;要不是楚水因為怕點心零碎散亂,這才小心翼翼地慢慢走回來,若無這等負擔的話,說不定在楚水回來時,林響可能都還未介紹完廟宇呢!
所以楚水這次除了給大家回報好消息外,也順帶通知大家準備吃點心了。
不過由於楚水先說了點心的事情,這導致楚水在說出關於行程的好消息之前,聽到有點心的胭脂就首先帶頭跑回了樓內,緊接著的文儒與奇樂又迅速反超了她,這使得領跑的胭脂只能屈居第三。
見此情況,灑脫的楚水自然不肯落於人後,反正此事已然塵埃落定,那麼報喜便不急於一時。
幾女在船樓內的廳堂會合後,最先進來的三女也沒有搶吃獨食的打算。
文儒與奇樂只是好奇糕點的樣式以及口味,而胭脂則是搶在眾人到齊前備妥了茶水,就只待大家聚集一起享用。
清潔過雙手後,眾女美美地品味了番點心,同時這也是一場這對她們來說,可能此生都再也參與不到的別具風情的女子聚會。
尤其以林黛玉與楚水對此感觸最深。
此刻除了聽著彼此的聊天聲外,她們更是被外頭不斷呼嘯的颼颼風聲,還有近在咫尺地流水聲吸引。
更別說抬眼自窗外看出的景象,已然不再是常見的厚重院牆,或者是遮擋視線的莎簾,而是遼闊無際的青天碧水、層巒曠野。
楚水雖然有過蔡觀象帶著遊玩的經驗,在其心中早已不知道唏噓多少回了,這時的她仍是心下感嘆,自認這等機會斷不可能再有了。
楚水都已如此,就更不用說林黛玉了。
畢竟之前她們可沒辦法如現在這般輕鬆地享受旅程,而是時不時地得要注意這注意那的,最多時候都是待在偪仄的小空間內,如馬車、轎子、房間,透過更狹小的窗口瀏覽風景。
哪能如現在這般,於大區域的空間內與其他好友玩樂的同時,還能一起把大塊江山收入眼底。
此刻林黛玉更是不停在自己心裡詢問道:
「這便是男子平常所見著的世界麼?」
也無怪乎林黛玉有此想法,其實這個問題楚水在最初的時候,就不只一次在心中控訴過。
對於身處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的她們而言,這種眼界是她們從未見識過,也想像不出來的畫面,更是不被允許接觸的真實。
然而卷軸上再怎麼細緻入微的皴染著色,白紙始終成不了雲霧,靛藍永遠做不了蒼穹,
顏料永遠調染不出扣人心弦的濃豔。
這等難得又震撼心神的景色,林黛玉覺得自己往後怕是忘也忘不了了。
其人女孩就沒有兩女這般多愁善感,畢竟林楚二女所難得一見的景色,對她們而言就只是見慣了的尋常。
林響作為孤身旅者自然隨時可見此景,胭脂隨著人牙子走過不少地方,文儒與奇樂更是得為了任務四處奔波行走。
儘管對於景色的珍視程度不一,然而這群女孩們此刻都有個共識,那便是當這趟旅程結束後,她們就再也不會有這種同性歡樂的時光了。
雖說此刻在座的女孩們都有一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惘然傷感,不過這並不足以打擾聚會上的杯觥交錯。
幾女仍然熱烈地吃著糕點配著茶,接著在楚水以及文儒奇樂的鼓譟下,硬生生將六女宴鬧出了萬人宴的氛圍。
又是一通豪邁地大飲一杯後,當楚水正準備提壺給自己倒茶時,她忽地想起一件事來。
此情此景下,楚水想到的當然是江城享用料理前的那壺茶。
由於太過稀鬆平常,這就讓楚水下意識忽略了去,但這時她由此來了靈感,楚水忽地想到,貌似這壺茶也是林黛玉悉心準備的不是?
這般想著,楚水也就趁機問林黛玉道:
「黛玉妹妹呀,妳能不能告訴姐姐,早前妳特地準備給師傅喝的,究竟是何種茶水呀?」
林黛玉沒想到楚水的話題轉變的那麼快,剛剛還在同林響交換著彼此的閱歷,怎麼一倒茶的功夫,話題就轉到自己身上來了。
不過還未等林黛玉開口回答,雪雁就像是怕別人不知道似的,立刻替其主搶答了去。
「是棠梨果茶!那可是黛玉試喝了好幾種茶葉,費了好大的勁才調整出來的特殊滋味!
好幾個晚上都是我陪她出去走......」
雪雁的話還未說完,她的小嘴就被林黛玉用胡麻餅堵住了,對方很明顯想藉此堵住她的這張多嘴。
儘管雪雁的話說到一半,但是幾女早已心下瞭然,畢竟喝那麼多茶水,出去走走的次數自然也會增多。
雖然林黛玉迫使雪雁在中途時閉上了嘴,但她早已說出了楚水想知道的答案。
不過楚水為了保險起見,她還是向林黛玉確認道:
「是召伯?」
林黛玉聞言也知道對方猜到了答案,遂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胭脂身為最感興趣的一位,看見自己的兩位導師姐姐在這裡打著啞謎,不由得撒嬌道:
「兩位先生!您們可承諾過要對晚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林黛玉與楚水這兩位教席被自己的學生這麼一說,這才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貌似自己等人還沒有告訴這位勤學的孩子,關於那頓午膳的真正含義。
林黛玉雖然不覺得這並非什麼不能與人言之事,但要是等到她將要開口解釋時,她卻總覺得自己在向對方炫耀似的。
畢竟就林黛玉此刻的年紀以及過往的經歷來說,她還未做好與外人分享自己成果的心理準備。
所以當林黛玉將要向胭脂解釋時,她卻因羞澀而畏縮了。
楚水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所以在她向林黛玉確認過眼神後,楚水便開始用著其常用的豪邁口氣,誇張地吹噓起林黛玉的這頓飯來。
然而因為在場只剩下胭脂還有林響不明真相而已,所以整體的反應並沒有過於轟動。
不過因為胭脂對於自己老師這場精心策畫相當佩服的緣故,所以光她一個人的鼓掌聲,就足足抵得上五六人般熱烈。
林響聽完後也有感起林黛玉的用心,她自然也拍手附和起了胭脂。
愛湊熱鬧的文儒與奇樂見此情況,雖然她們早已稱讚過了一回,但並不妨礙她們此刻再來一次。
況且她們在聽完楚水這回關於茶水的解說後,又再度欽佩起了林黛玉。
棠梨,又稱甘棠,果實的滋味是甜中帶點酸澀。
而當甘棠遇上召伯時,那麼便會指向十五國風之一的召南,這首歌頌召伯恩德的古詩。
詩文的內容說的是人民如何愛護一棵甘棠樹,因為那曾是召伯居住、休息、辦公過的地方。
人民連召伯待過的樹木都如此愛惜呵護了,那麼對於召伯本人,又該會如何地去感恩愛戴呢?這點也就不言自明了。
在理解這個典故之後,女孩們自然也就知曉了,林黛玉獻給江城的那壺幾乎被幾女忽略的茶水,並非名不見經傳或者稀鬆尋常之物,實是有其巨大且深遠的來歷。
現在林黛玉還沒長歪成之後孤僻的模樣,所以對於眾女又一通的鼓舞誇獎,過了最初那股被肯定的振奮後,她自然也被誇的害臊了起來。
於是乎,林黛玉語氣僵硬地詢問楚水道:
「妳那邊的情形呢?江先生的意向如何?」
林黛玉轉移話題的功力不怎麼樣,但是興奮的女孩們卻很吃這套。
因為一說起黃陵廟後,早對這景點好奇不已的女孩們就將目光投注在楚水身上。
畢竟真要論起來,在場幾女中也就林響以及楚水去過而已,她們自然希望能去一趟這座名聞遐邇的廟宇。
文儒與奇樂是因為任務的緣故總是來去匆匆,大多時候也不走水路,若不是楚水這次提起,她們基本沒機會注意到這間有著偌大名氣的廟宇。
林黛玉與雪雁自不用說,她們原本的行程完全與此廟毫無緣分可言。
楚水此刻終於能將這好消息告知眾人,當高興的幾女正欲向幾位前輩探究一番關於此廟的虛實時,鴛鴦兒兩女走了進來。
她們除了是來通知雪雁還有胭脂去上烹飪課以外,還轉告了一則令大多數女孩興奮上天的大好消息。
原來,江城在同意了楚水的請求後,忽地想起自己確實急是急了點,不過也並不是沒有沿路遊覽的餘裕。
於是乎,江城就先詢問了下總理全部行程規畫的洛貞,這趟去到揚州的路途安排。
不讓江城意外的是,洛貞就真的只是初秋七月下揚州,這艘樓船就兩處停靠點,除了起航站的湘州城外,就是於終點站的揚州渡口了。
而在此趟旅程的路途中,除了基本的上岸補給之外,其他時間就是滔滔江水向東流。
甚麼名勝古蹟,甚麼名物特產通通與這趟旅程無緣。
在洛貞的安排下,這趟講究的就是一個效率二字,湘州起、揚州返,簡單直接。
聽完後的江城於是問道:
「那麼預估多久能到達揚州呢?」
洛貞回答道:
「最快十天足以。」
江城聽完時間後一算,今天也才十三的情況下,到時候抵達揚州最慢也才廿三廿四。
這時間點的確完美達標了江城預設的目標——八月十五沒錯,但是江城覺得太快且快過頭了。
江城最初的心理時間可是八月的十二或十三啊!
這下子可好,若依洛貞這樣的規畫下去,多出來的近二十天該怎麼辦?
江城原本以為洛貞會在這次的旅途中,加入一些她自己所希望的行程,事實卻證明江城想多了。
江城雖然不太明白這趟旅遊洛貞怎麼會安排的如此單調,不過江城清楚人無完人的道理。
江城覺得或許洛貞甚麼都好,就是出去玩這方面比較不精通吧?
雖然江城也不是沒想過,洛貞就只是完美執行他所吩咐下去的任務罷了。
不過一想到對方既然一直都生活在湘州城內,江城覺得自己前一項的猜測會比較符合事實。
這般想著,江城也就把主意打到了幾女身上。
既然楚水都能主動提出去某一特定的景點,那麼她們幾女或多或少知道沿路的觀光地標吧?
所以比起讓可能對旅遊不拿手的洛貞來處理,不如分配任務下去,榨乾這群過些天就會離開的女孩們的剩餘價值。
也因此,江城便讓鴛鴦兒準備去廚房的時候,順便告訴樓下吵鬧的幾女們,自己希望她們寫出各地名勝,準備以此做為停泊參考的消息。
也因為江城這舉動的目的過於彰顯,幾女自然知道江城的立意為何。
對於江城行為腦補最有經驗的林黛玉,馬上就意識到這又是一次江城的特意為之。
林黛玉覺得這是江城看出了自己、或者是大家夥的情況,就是因為江城知道對她們女性而言,這趟旅途是次絕無僅有的機會,所以江城的這番囑咐全是為了眾女,這才故意用上如此低劣的理由,想以此讓她們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思及此處,林黛玉想道:
「甚麼讓我們寫下沿途的景點,甚麼以此作為參考。
以江先生的眼界,怎麼可能不清楚湘州,乃至國家的山水地理呢?
這分明是要我們擇出自己想去遊覽的地點,他好藉此實現我們的願望嘛!」
林黛玉沒想到直到最後,連在自己回家的路上,她都能再度欠下江先生一筆好大的人情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