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第六章:楚之衰落
本章節 1544 字
更新於: 2022-11-07
秦軍返回宜陽後,嬴墨月再度召集了諸王於大殿之內,但在中央跪著的,卻是聯軍的督軍統帥魏冉。
看著坐於兩排的各國諸王,坐在主座的嬴墨月站了起來,並向現場眾人鞠躬致歉道。
「諸位,此次合縱伐齊,除了楚國並未發兵以外,其餘四國都發了兵,寡人不勝感激。」
「但今日,寡人召集各位再度前來宜陽,一方面是向諸王報告,寡人親自帶兵擒拿了齊湣王!」
此等捷報一出,眾王紛紛大聲稱好,卻見嬴墨月舉手示意,制止了諸王的稱讚行為,隨後說道。
「這另一方面,便是督軍統帥魏冉,竟與魏相田文密謀要派遣白起率領秦兵奪取陶邑一事,寡人深感愧疚。寡人在此替穰侯向列國賠罪了。」
嬴墨月恭敬一躬,使現場所有人眾說紛紜,而事蹟已然敗露的田文只能不發一語,並斜眼往魏冉看去。
「最後,寡人還有一事想告訴諸王。來人,將楚將淖齒帶上殿來!」
只見諸王除了楚王之外,其他人紛紛伸出頭來,看到一名身穿楚將盔甲的男子被兩名秦卒押了上來,隨後,嬴墨月訊問道。
「前幾日,寡人聽聞楚王趁六國合縱伐齊之後,派你帶領一支小型部隊前去要脅齊湣王交出淮北的四百里地,是也不是?」
只見淖齒不發一言,而轉頭朝向楚王,察覺到異狀的昭陽則立即走了出來,應付秦王的審問。
「秦王容稟,淖齒將軍奉我王之命,前往淮南邊境巡視,未曾想他竟然擅自孤軍深入當時早被聯軍擊敗的齊國境內,此事確是我等楚國管教不力,還請秦王見諒。」
「原來如此,不過現在問的是,為何淖齒將軍向寡人假意宣稱齊湣王不在當地,直到我秦軍上前將其壓制之後,齊湣王才走了出來。寡人想請問令尹大人,這又該作何解釋?」
「啊,想必是淖齒將軍剛發現齊王的身影,而為了將其保護,所以才向秦王謊稱齊湣王不在。」
聽完昭陽的一番說詞,嬴墨月嘆了一口氣,並用了一種無奈的口氣回覆。
「令尹大人,寡人還是請你說實話吧,如此也不會讓諸王對你楚王產生反感不是嗎?」
「外臣實不知秦王所言何意,淖齒將軍所犯下的罪過,待我王回國之後,會立即作出判斷的。」
眼看昭陽抱著一股堅決不認帳的氣勢,嬴墨月輕哼了一聲,便大喊道「請人證上殿!」,而慢慢走來的人證,卻是兩名守在楚王客殿外的侍衛。
「來,你們都把起因都一併稟告給諸王聽吧。」
侍衛們雙手作揖表示遵命之後,便開始報告自己在所聽見的對話內容,諸王聽完後,現場無人不將眼光投放在楚王的身上。而楚王自己則開始面露難色,額頭上還緩緩滴下了冷汗,一旁的昭陽也只能低著頭,不發一語。
「諸王都聽到了吧,楚國雖沒有加入合縱,不能以聯軍的標準來懲罰,但今日楚王和令尹昭陽的行徑,明顯不把諸國出兵的種種努力給放在眼裡!」
別有用意的一句,挑起了諸王對此等卑鄙行徑的憤怒,大殿乍然吵鬧了起來,身為盟主身分的嬴墨月制止喧嘩後,隨即又說。
「列位之怒火,寡人亦有同感。若來日我秦國要伐楚以洩怒火之時,還請諸王看在秦國不攻佔任何一寸齊地之上,且作壁上觀!」
嬴墨月說出的請求,使得現場諸王紛紛支持道「我等贊同秦國伐楚!」,但楚王卻是氣得衝出殿門,一旁的昭陽見狀,便也著急的離開了。
在攻楚期間,白起經由長期於西蜀地區經營的李冰父子協助,成功打造了一座引領鄢水的渠道,鄢城也因此被大水淹沒,而此渠道被稱作「白起渠」
自白起奉命出征攻楚的這兩年,楚國眾多城池接連被秦軍攻佔,但除了在鄢城淹死的十萬楚人以外,卻無其他斬首之紀錄。
公元前278年,秦月影王二十九年,白起攻克楚國首都「郢都」,授封武安君。楚王則是討亡至陳邑為新都城,並繼續苟延殘喘,郢都從此成為了秦國南郡。
郢都為郡治所,秦月影王派遣公子嬴輝為首任郡守,統轄峽江之下的江漢四十三城,並在三年之內,逐步推行秦法。
至此,曾經倚靠山河廣袤之強的楚國,在秦國霸兵崛起之下,便也隨同齊國一般,步入萬劫不復之路途。
而昔日被流放至沅湘之地的屈原,聽聞楚國被秦國徹底打敗,滅亡一途已成定局的那一刻,便投河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