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把問題交給社會、交給讀者
本章節 1171 字
更新於: 2022-07-04
83.把問題交給社會、交給讀者
回到報社,他立即將採訪了解到的所有情況找齊主編彙報。
幾天未見,齊煥禮的副總編輯職務已正式批下來,只不過新聞採訪部主任一職,在沒有新的合適人選之前,暫時還兼任由他。
聽一元講述到被公安科「虐待」一事時,他笑道:「不是吹牛,我有時的預感還真准。所以,提醒你要向紫虛地區公安處打招呼,儘管地方與企業互不隸屬,但在業務方面必定有密切的聯繫。他們出面說句話,公安科一定要給個面子。」
「夜半更深,公安科的警察又把電話線掐斷。就算事先找過招呼,當時也聯繫不上呀!」
「那倒是。談談爆炸案的來龍去脈吧!」
一元亦方翻開採訪筆記,一段一段地陳述著。齊副總編聽得十分認真,不時地也用鉛筆在信箋上隨手記下要點。
「我認為:這篇稿子的中心主題應是反映農民一旦離開土地,身上固有的劣習不僅需要在十分漫長的時間裡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生活和工作。同時,他們對社會和自然所造成的破壞,也是在長時間內很難修復和消除的。」年輕記者想到山間汩汩流淌的河水,不禁憤然地說道。
而齊副主編則不以為然地搖搖頭,「不能簡單地把罪責歸於農民的頭上。他們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自己的生存尚且不保,還能顧得上子孫後代。」
「這種危害直接涉及到人類的健康。」
在記者與副總編之間,由於兩種觀念的反差,已經開成了截然不同的對立情感。一種是彷彿已浸泡在侵入肌髓的被污染物之中,需要刻不容緩地消除蕩滌的吶喊和追求;一種是理性和現實地看待周圍事物,平緩而準確地剖析生存臟體的冷靜態度。
「一元,對你採訪來大量鮮活,生動的素材,我不想多說了。可是,針對農民離開土地走進現代化工業生產,以至走進市城化的文明生活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又面臨著一道難於解析的怪題。」
他用鉛筆敲打著方才記下的幾個行、段:「你說,究竟應歸罪於誰呢?是王尚鵬的放虎出籠?這位副縣長的出發點無可挑剔,並且也是尋求擺脫失去土地身上桎梏所尋求的必由之路;從黃金公司所安排所給予的情況來看,怪罪於人家的不認真不負責,恐怕也不公平;從政府的引導到社會的接納都無指責之處,僅僅把結論定在農民自身,這種觀點太單薄也太片面了。」
「是呀!那麼應當以什麼為主題呢?」年輕的記者在副總編的提示下,也陷入了混沌和迷茫之中。
「這樣吧!我建議你把爆炸案的表象作為由頭寫出來。再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我們不去解答,交給讀者去思考。稿件的新聞性和社會責任感就都出來了。」齊副總編的話語雖然沒有命令,但基調已無可反駁。
面對一元來說,這種觀點讓他難以接受。他希望把自己鮮明的觀點挑出來;把事件的責任歸結得再明確不過;把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所感受的破壞觸目驚心一一地列舉出來。然而,人家是副總編,把握著發稿的大權,制定著輿論的導向,沒有別的辦法,「認命吧!」
一元又來到了渾黃的河邊,走進來自己內心的世界。他始終搞不清楚,身邊的河和天空中的銀河哪條是流動的?那條是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