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6
本章節 7855 字
更新於: 2022-02-21
一周後,距離巴庫爾市南方約1200公里,大氣改造設施 ……
當初聯邦決定在巴庫爾行星進行殖民時,首先便是改造這個星球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層,溫室效應的累積影響導致地表溫度遠超過人類能生存的範圍,使得行星工程持續推動半個世紀後才得以展開殖民,雖然目前星球上的適居帶大致仍濕熱多霧,不過和五十年前的條件相比已有天壤之別,可以說巴庫爾無愧是聯邦在行星環境改造技術上的最新成功案例,固然距離所謂適宜居住的目標仍有一段落差,直到開放殖民後三十年的今日,改造工程也從未間斷的持續進行著。
目前階段的改造工程,是要持續降低大氣層的溫度以及濕度,由於目前的環境條件已經進入所謂的適居( Habitable )範圍,所以無法像過去使用全行星規模的改造計畫,而必須改採較為緩和的精細調整方式,因此在距離巴庫爾市南方約1200公里處建造了大氣改造設施( Atmosphere Processing Plant ),這是一個尺度達到公里級數規模的超巨型建築,也是這個星球上最宏偉的人造物體,其興建選址是依據行星風系統所決定,這一帶終年吹著快速流動的強勁季風,在大氣層中仍充滿二氧化碳的時候,吹向建築的勁風會從表層的多孔結構流通過核心的處理槽,這個過程會將二氧化碳分子分離出來,以乾冰形式儲存,再藉由人工重力井的發射通道送往外太空,至於到了現在要降低濕度的階段,則只是將以往的乾冰改為將水固化而成冰的轉變而已。
大氣改造設施所收集的水會集中排入特別建造的發射井中,以固態冰的形式儲存起來,當聚集的冰塊到達相當於冰山的程度時,發射井便會製造人工重力場來『 抵銷 』區域內的行星引力,接著事先安裝在冰山底部的數十具推進引擎直接以冰作為推力原料,利用脈衝雷射加熱冰塊,使其汽化膨脹體積達到1700倍,如此只要控制蒸氣的排出方向,就成為將冰山在無重力的條件下升空的推力。
這種重力抵銷技術的原理和太空船使用的慣性控制系統同出一轍,是人類在操縱重力領域已經發展成熟的產物,不過還是需要非常龐大的能量來驅動運作,因此發射井的能源設施不單是用於投射冰山的作業,另外也用於供應整個殖民地的電力需求。
由於將巨型的冰山投射到外太空的發射過程是個相當壯觀的景象,因此巴庫爾市府基於外交親善的考量下安排行程,招待巴利斯坦主教前往發射井進行觀摩,若是在平時排定投射冰山的日子,這個設施都會開放給市民進入觀賞,不過在主教參觀設施的今天則成了限定管制的首例,考慮到受邀人士本身的安全重要性,負責規劃行程的市府官員們安排了在他們的腦力範圍內所能做到的最嚴密維安措施,首先的決定就是取消今日向市民開放設施的規定,另外也從巴庫爾警隊抽調所有能動用的人力,用於戒備發射井的周邊維安,最後就是限制參加行程的人數,大抵上就只有代表市府的少數高級官員、以主教為中心的重要人士,這包括了隨行來到巴庫爾的兩個高階教士,以及聖民黨的兩個議員,最後又在政治角力的平衡作用下也邀請了兩個礦工黨議員。
參與這次行程的眾人從巴庫爾市區搭乘飛行客艇出發,按表排準時在發射前一小時到達大氣改造設施,這段空檔便由設施內的互動虛擬程式領著這群貴賓們進行導遊介紹。由立體雷射投影呈現的女性是由程式控制行為的虛擬人像,她不會因為遊客的身分而產生緊張情緒,也不會因為遊客之間的不睦而感到尷尬。
但是對於安排行程的市府官員可就不同,就算是在場最遲鈍的人也能感受到政治派別之間角力的微妙氣氛,聖民黨的議員和教士聚在一起,刻意使用教圈語交談,而代表礦工黨出席的格里芬議員則不甘示弱的硬拉著市府官員,高談自己對移民政策的看法,雙方便在這種毫不掩飾對彼此感到厭惡的態度下玩起小團體的遊戲。
眼見場合氣氛變得如此尷尬,以包爾斯為首的市府官員也只能盡力以地主情誼來化解氣氛,這些公務人員和教士們搭起禮節談話,被格里芬議員纏住的官員則試著把話題引導到較為不敏感的議題上。至於包爾斯則理所當然的親自負責陪伴著主教。
包爾斯原是礦場的工程人員出身,雖然秉著務實特質擔任推行政策的市政總監,但也總算是在政治打滾多年的歷練,縱使他一向不齒政治圈那些勾心鬥角的小動作行徑,不過並不表示他缺乏對這類手段的敏感性,因此在陪同主教後沒多久,他的注意力便轉移到巴利斯坦的侍從身上。
巴庫爾政府從過去一個月的交流經驗中,已經知道巴利斯坦本人不熟悉聯邦通用語,教圈人士也沒有像聯邦社會普遍使用腕部終端的文化,因此主教在和聯邦人士互動交談時,往往必須依賴隨身的侍從為他進行翻譯的工作。至於包爾斯則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腕部終端代勞這項工作,高靈敏的接收器讓他得以全程監聽主教和侍從間最私密的談話,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正處在令所有聯邦情治人員感到羨慕的處境,因為過去難得有人能夠如此就近接觸教會的核心人士。
撇開頭銜不談,巴利斯坦主教是個舉止嚴謹的老人,說話總是語氣平穩且措詞莊重,一般的教士在聽到虛擬導遊對設施技術上的說明,就會露出對異端邪言的反感態度,但是巴利斯坦卻會一臉認真的對虛擬人像提出問題,然而針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在經過侍從的翻譯後,卻都成了充滿宗教色彩的扭曲轉述,大多數的問題都被侍從借鑿聖典中的內容渲染,而碰到無法迴避的矛盾時就以異端的名義將問題打入禁忌的深淵。
包爾斯的工程技術背景讓他對那名侍從感到八分的鄙視以及兩分的敬佩,從侍從的話中可以確定他必定具備被教圈視為邪說的科學概念,因此可以在以聖典的內容為基礎上玩弄邏輯,建構出一套自圓其說的偽科學。包爾斯本人並不知道,他在這個瞬間成了整個聯邦少數窺探到教會信仰真實面目的人,不過他還是多少察覺到這項發現的重要性,他打算一旦結束行程,便直奔聯邦駐地大樓,和維多利亞仔細討論這件事。
在倒數進入一分鐘時,位於發射井底部的控制系統開始預熱,進入全功率運轉前的最後準備階段,就算是設置在作用範圍外的包廂,也能感受到從地板傳來逐漸加劇的震動,猶如地鳴般的低週波讓人感到竄及全身的強烈顫慄。
在場的巴庫爾人都有見識發射過程的經驗,而且也都理解運用這項技術的概念,因此他們只是單純因為景象的宏大而讚嘆,但是對於教圈方面的人士則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長年生活在巴庫爾的聖民黨議員算是最鎮定的,但是教士們可就僵著蒼白色的臉,喃喃念起聖典來安定自己的精神,不過最受人矚目的還是巴利斯坦主教的反應,也許是礙於身份的矜持,或是修養上的造旨,除了眼中些微的異樣神采,他還是成功維持那張莊嚴泰然的表情。包爾斯沒有將注意力放在主教身上,而是偷偷觀察主教的侍從,想要為自己的新發現收集更多的佐證。
倒數結束,人工製造的索柯羅夫場將冰山包覆起來,使其擺脫行星引力成為一個白色的巨型飄浮體,接著在底部的推進器開始以冰山本身作為原料噴射出體積大幅膨脹後的蒸氣,讓冰山緩緩朝著巴庫爾的天空加速而去。
在冰山沒入茫茫天幕後,行程便進入招待餐會的階段,服務人員將一盤盤準備好的餐點送入包廂。巴庫爾政府為了這次招待而不惜特別從鄰近較富裕的星系張羅高品質的食材,雖然食物經過調理後的質量還不至於奢華的程度,不過在連續吃上數月的配給餐包後,反而居住在巴庫爾的本地人比起主教一行人從餐點中受到更多的感動。
參與行程的人們愉快得享用這頓饗宴,卻不知一場巨變即將降臨。
第一起徵兆發生在餐會開始後十二分鐘,一塊巨冰從天而降,轟然砸落在發射井的場地上,重達十多噸的冰塊在巨響下碎裂成無數飛濺的冰晶,讓包廂內的人都嚇了一跳,一個比較快反應過來的市府官員連忙向那些驚疑不定的客人解釋起來。
「 請別擔心,這是偶而會發生的正常情形, 」他說到這裡停頓一下,硬是將還未充分咀嚼過的白肉魚卷吞下肚,「 雖然我們採用用相當溫和的推進方式將冰山送上太空,不過冰山畢竟只是水分子聚集而成的物體,在發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輕微的剝落現象,因此這裡的建築都有因應這個問題而進行結構的強化處理,完全可以承受 …… 」
他的說明被第二塊巨冰打斷,這次的碎片更大且距離更接近包廂,墜地後的碎冰飛射撞擊到觀賞窗口上,讓包廂內的人直接感受到冰塊炸彈的破壞力。
「 就如我剛才說過,這個包廂相當堅固, 」官員盡職的繼續安撫工作,他提高音量好壓制住正在醞釀的騷動。「 各位別忘了升空的冰山重量將近一億噸,這些掉下來的碎片就算有上百噸,相比之下也只能算是小小的碎屑而已。 」
不料在他說完的時候,疏散警報響徹整個設施,語音發佈了讓冰山擺脫星球引力支配的索柯羅夫場即將失效的內容,眾人的腦海中一致浮現官員剛才提到冰山的總質量數值。
「 噢,媽的 …… 」不知是誰發出了詛咒的聲音。
「 你們都聽到警報了, 」包爾斯向在場的人們下達指令,在礦場多年時常親臨事故現場的經歷使他磨練出不被這種場面嚇倒的心理素質,「 我們現在就疏散到機庫,從那裏搭乘空艇就能在最短時間內逃出衝擊範圍了! 」
他的聲音冷靜且威嚴十足,成功阻止即將爆發的驚慌混亂,也包括那些負責維安工作的巴庫爾警員,讓他們重新啟動的思考能力總算能回想起訓練的內容,並著手引導在場人士按秩序順著逃生路線前進。
二十分鐘前,大氣改造設施,資材卸載專用機庫 ……
設施的安全主任領著兩個手下,一臉不悅的看著一艘小型貨艇正在雷射信標的引導下駛進三號卸貨區。
監控站在數分鐘前偵測到從『 艾康尼 』基地方向飛來的這艘貨艇,監控員對照航空辨識訊號確認是隸屬本地駐軍的飛行器,不過由於對方的來訪並不在排程上,因此便直接以電訊詢問目的,結果只得到內容含糊的回應。監控員礙於今天值班收到的特別指示不得洩漏巴利斯坦主教前來觀摩的情報,因此只能按照規定指示對方變更航向不再逼近,不過這個警告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加上民用設施本身缺乏阻止對方的實質手段,因此監控員只能將狀況向上呈報,由階級更高的人來做主決策。
接手處理這個狀況的就是負責整個設施保安工作的安全主任,他和多數的聯邦籍巴庫爾市民一樣,對於瑞隆納教圈的一切都抱持排斥心態,因此基於職責配合接待主教的工作已經讓他深感厭煩,現在又加上不請自來添亂的軍方飛艇,讓他的心情又更加惡劣。他領著兩個部下前往機庫,途中試圖聯絡在發射井負責護衛工作的警官,不過啟動發射冰山的過程嚴重干擾這一帶的電波通訊,別無選擇下只能派人以最原始的跑腿方式傳遞消息。
到達機庫後,安全主任通過管制站,逕自走到停機坪前,打算劈頭就將第一個從飛艇走出來的討厭鬼臭罵一頓,不過看著停妥的飛艇,他在煩厭的心情下還是察覺到讓自己感到可疑的事情。
飛艇的外表乍看之下漆著標準的軍方用色,但是外觀輪廓卻是明顯由民用艇改裝過的型號,在特定部位也沒有看到艇籍番號,而當艇尾的貨艙門開啟,一隊重度武裝的人員殺氣騰騰衝出來時,他在那個瞬間才意識到這是一起針對刺殺某位人士的恐怖攻擊,他和手下在瞄準自己的槍口下舉起雙手表示放棄抵抗的意圖,不過這樣的期望連同他們的生命在下一個瞬間都被貫穿頭部的子彈所切斷。
恐怖分子利用通訊不良的優勢,幾乎毫不受阻的攻佔設施的主控室,雖然他們從大氣改造設施無法超馳控制發射井的重力控制系統,不過卻能破壞對發射井的電力供應,在斷電後,重力控制系統立刻切換到緊急備用電容器,同時發佈疏散警報。
在發射井內,護送主教一行人的巴庫爾警方在沒有收到警告的情形下被恐怖份子打了個措手不及,埋伏在機庫入口的槍手向擔任前導的護衛們開火襲擊,四個警員當場殉職,其餘的同僚反應過來舉槍回擊,他們都是專為這次維安工作特別挑選的精銳,巴庫爾警方自農園事件後便在內部招募志願者,參考特警的教材來施予戰鬥相關訓練,以圖建立起一支真正擅長應付特殊案件的反恐單位,雖然考慮到訓練的內容和時間,這支新成立的警隊跟能稱作特警的準軍事部隊相比仍只算是業餘水準,不過終究還是目前警方手頭上的最強戰力。
在確認敵人的位置後,反恐警隊迅速築起將刺客和重要人士隔開的防線,接著雙方便展開激烈的對峙射擊槍戰,刺客這時雖然已經失去奇襲的優勢,但仍能靠著強大火力封鎖通往飛艇的入口,和人數充足的警方形成僵持局面,若是在一般情形下,可以預期匪徒遲早會因為劇烈的彈藥消耗而落敗,不過目前的條件是頭頂上有個隨時會落下來的冰山,時間成了警方更大的敵人。
「 總監先生, 」負責指揮維安的組長拉著包爾斯伏低身體來保護這位上司,「 對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準備撤離的動作,他們一定是打算就在這裡跟我們耗到冰山掉下來為止。 」
「怎麼可能?你的意思是他們要跟著我們陪葬嗎? 」包爾斯不解的問道。他從發射時間推算冰山現在已經升高的距離,知道從那種高度落下來的質量體所會造成的毀滅性破壞。
「 並不是所有的刺客都有從暗殺行動全身而退的打算, 」組長為總監的天真想法而搖著頭,「 不過這不是我們現在要討論的問題,重點是我們不能一直這樣被他們拖在這裡。 」
「 同意,所以你有什麼建議? 」
「 既然我們都知道對方的目標是誰,也許 …… 」
「 不行,我們不能這麼做! 」包爾斯厲聲否定組長的暗示,並不是他對巴利斯坦有一丁點的好感,而是自己的身份代表巴庫爾政府所該堅守的基本器量,再說一旦當市內的教眾得知他們將主教推出去送死,可想而知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
「 抱歉,那麼就只能以將主教送進飛艇作為唯一選擇了,我會指示一隊部下繞過那裡, 」他指著入口右側,「 之後我們就能從對方的側翼發動兩面夾擊,他們在側廊方向缺乏掩蔽保護,勢必要暫時轉移火力對付別動隊,否則就要遭受重大損傷了。 」
「 你這是派部下去送死! 」包爾斯並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訓練,不過也能理解這是強迫敵人分散注意力來製造逃生缺口的犧牲打。
「 如果讓情況繼續僵持下去,大家全都會完蛋,那樣一來就毫無意義可言了。 」組長故作輕鬆的表示,「而且往好處想,也許當你們成功脫逃,那些渾蛋可能也會放棄死守的打算,順利的話大家都能逃離這裡吧。 」
包爾斯咬著嘴唇陷入沉默,他在礦工生涯中都沒有遇過如此沉重的決定問題,不過他還是承認組長的計畫是最合理的做法,因此終於點頭同意。
接下來的一分鐘對包爾斯這些非戰鬥人員來說彷彿只是一段模糊的記憶,他在一口氣跑向飛艇的過程中只能想起零星的片段,以肉身作為盾牌保護他們的警員相繼中彈倒地,因為身材而成為龐大目標的格里芬議員以及一名教士也沒能倖免。就算在艇內坐定,大口喘著氣時,他也沒有感到餘裕去思考有多少警員因為護送他們而犧牲,而是震懾在不真實的虛幻錯覺中。
受過特別訓練的兩位警員馬上從護衛轉任駕駛,迅速在操作席上著手起飛準備,剩下的同僚則負責安置這些重要人士,也順便檢查他們的傷勢。
「 人工重力場確認失效, 」在飛行電腦和管制站連線後,最新的警報資訊便顯示在導航界面上,「 該死的冰塊正在往這裡墜落! 」副駕駛向後方的乘員大叫起來。
「 啟動緊急起飛程序!各位坐穩了! 」正駕駛手控拉高引擎的推力,雙眼因悲愴而發紅,她知道還困在建築物內的同事們,已經絕無生還的可能。
飛艇以機體所能承受的極限速度飛離撞擊點,不過當包爾斯從舷窗目視到冰山落下的景象時,他知道這樣的距離仍無法保證安全的程度。
冰山落下的撞擊點和原先的發射點有些微差距,構成發射井外緣的建材強度能夠承受相當程度的撞擊,但是以超音速移動的一億噸物體所具備的動能卻完全超出建築設計的預期,雖然冰塊本身也無法承受撞擊的力量而崩碎,不過真正造成破壞的還是物體高速接觸瞬間產生的衝擊波,震波在建築結構主體的材料分子之間傳遞,接著屈服於巨大質量的影響而變形、斷裂,人類在建築工程學上的驕傲瞬間粉碎,然而這對撞擊的威力絲毫沒有明顯的抵銷效果,岩質的地層在承受這股壓力的同時也將撞擊力以輻射狀向四周擴散,地質在衝擊的能量擠壓下扭曲,震波隨著傳遞距離而減弱,直到再也無法對這一帶的岩石結構造成破壞時,還未消散的壓力便夾著崩解的碎塊向最無法形成阻力的上空噴發出去,形成一個直徑超過一公里的碗型坑洞。
原本建築物區域的一切事物在這樣的破壞力下毀滅殆盡,然而冰山墜落造成的影響並不於限於地層的範圍,空氣亦會受到物體移動占據空間產生流動,流動的速度取決於物體的移動速度,當物體的速度突破音障,就會產生具備破壞力的震波。
「 偵測到衝擊波! 」駕駛發出警告,她按下緊急防護開關,並祈禱奇蹟的發生。「 做好衝擊準備! 」
在乘客區的人們聽到駕駛員的警告後還未反應過來,自動系統已經啟動緊急防護措施,強制調整座椅讓乘客擺出承受衝擊力的姿勢,同時也開始在艙內注入發泡凝膠,盡可能減低乘客在飛艇墜毀時承受來自撞擊和火災的傷害。
三秒後,由空氣分子構成的音牆狠狠撞上飛艇,雖然沒有造成主結構解體,不過卻對飛行控制系統造成嚴重傷害,飛艇登時失控並在空中瘋狂打轉,駕駛員基於盡責而未曾放棄重新控制穩定飛行,不過在機械機制也失去回應的情況下,所有的努力也只是徒勞,在意識到飛艇即將以致命的速度墜毀時,她已經錯過將駕駛艙也注入保護凝膠的時機。
包爾斯從未想過自己會遭遇到這種形式的飛行事故,在聽到駕駛員的警告時,他便感到座椅動了起來,將他的身體姿勢壓低,並且在還沒弄清楚狀況時,一塊面罩已經貼在臉上,身體被灌滿的凝膠所固定住,接著便感到飛艇開始劇烈晃動、以及伴隨而來的體感壓力,這股不適很快便增強到讓他產生紅視的程度,他感受不到胸口呼吸空氣的知覺,大腦在僅有的意識下拚命向肺部下達命令,在完全失去知覺前,他心裡閃過的最後念頭是首次踏上巴庫爾所見到的景象。
佔滿視線的無盡荒原,這種無機質的美,純淨得令人莫名感到顫抖。
接著一切化作白光,消逝 ……
隔日,大氣改造設施毀滅的消息撼動了整個殖民地,這起事件無疑是本地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公安災難,並且也在市民間引發各個層面的多項憂慮,其中帶來最直接衝擊的就是電力短缺的問題,驅動大氣改造工程的反應爐也同時是供應城市的主要發電廠,因此當冰山墜落夷平了整個設施,距離 1200 公裡外的巴庫爾市內,居民首先是收到變更電力供應的通知,接著才感受到腳下傳來的莫名震動,多虧緊急電力系統讓包括通訊服務的公共建設持續正常運作,自治政府馬上被來自各行政分區的無數詢問弄得一陣慌亂,等到他們好不容易整理出點頭緒,才驚覺到本身作為管理機構的效能與完整性,已經因為多名關鍵成員的消失而受到重創。
經過數十小時的徒勞現場搜救行動,以及比對活動行程的名單後,自治政府終於向全體市民公布以包爾斯市政總監為首的多名官員失蹤、並且推測已經全數身亡的消息,其中更包括貴為教圈使節的巴利斯坦主教。
輿論所關注的方向,從原本的民生需求開始轉移到更為複雜的政治外交議題。
雖然自治政府以官方立場作出承諾,將全力調查主教之死和大氣改造設施毀滅之間的關聯,然而在內部實際上仍因為高層的大批人事變動而呈現混亂局面,加上公府形象還未從農園事件恢復,因此仍無法避免再度重挫一般巴庫爾人對於政府和執政黨派的支持,選民意向立刻反映在臨時推行的補選結果,格里芬˙道斯議員生前是礦工黨在市政議會中和聖民黨抗衡的主力角色,他所遺留空出的座位,現在則由第三勢力的新興政黨人選所替補。
至於另一方面,原本被期待會藉主教亡故來操弄政治的聖民黨卻遲遲未有激烈的動作,他們僅只透過黨團發表形式性的訃文,並且鼓勵信徒前往地方佈道堂參加弔念儀式,非但沒有在文中煽動仇恨情結,甚至還保證戒律衛隊將『 協助 』元氣大傷的巴庫爾警方來共同維護治安。然而持續數日以來,由教圈移民集中居住的幾個行政分區固然維持平靜,反而讓人感到格外詭譎,那些對時事比較敏銳的媒體工作者、社會觀察學者以至聯邦駐地團內的情報分析員,全都陷入了某種不安情緒,因為他們雖然提不出任何有效的論述與證據,卻還是能嗅出那股正在紅區內部醞釀的不祥氣氛,巴利斯坦主教的死訊無疑在教徒族群中造成強烈的衝擊,只有少數人能大膽的預測那股情感終究會聚集起來形成撕裂整個社會的宣洩口,但沒人說得準會是在何時、或是會以何種形式爆發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