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第十章:楚王易位

本章節 5457 字
更新於: 2022-02-04
在羋橫簽下了割地盟約之後,齊王便派人將其送回鄢郢。隨後令尹昭陽和太傅慎子開始倉促準備為登基的前置事項。

而此時的秦國-咸陽宮內,嬴墨月聚集了羋太王妃、魏冉、羋戎等三人在甘泉宮內秘密議事,商討接下來的外交戰略和國政方針。

「寡人把諸位都請過來,就是為了商討秦國接下來的走向。在這之前,羋太王妃已和寡人說到了一個重點,那便是公子蘭也想要登上王位。」

「寡人之意,便是順子蘭的心願,由我秦國奉他上位稱新君,如此一來,齊楚聯盟或許還打不到我們的頭上來,而且還得與楚國交好,比以往更好的那種。」

「本宮覺得,最好是能讓老楚王廢了羋橫,然後再立公子蘭為太子,這樣就名正言順了,而且還能順勢把這父子倆,一同送回楚國,這事情也就這麼結束了,大家意下如何?」

在羋太王妃尋求眾人意見的時候,羋戎沒有意見的表示同意。可魏冉卻覺得老楚王不可能乖乖的讓事情這麼容易結束,因此羋太王妃便想到讓子蘭,先去見了老楚王,而後在一旁觀察情形之後再做打算。

魏冉聽聞之後,也並無異議的表示同意。隨後,嬴墨月便命子蘭前往章台行宮,去見被軟禁的楚王,而這時候的楚王已經清楚明白自己被軟禁的事實,於是便在寢殿內大吃大喝。直到一位羋氏的老太監前來向其稟報。

「啟稟王上,蘭公子來了。」

「蘭公子......等等,你說的是哪一個蘭公子!?」

「當然是楚國的蘭公子啊。」

說完後,公子蘭就一股勁的衝了進來,一看到楚王便痛哭失聲的抱了過去,老太監隨即帶著其他的侍女和太監離開了寢殿,只留下抱在一起的父子倆,互相關懷著。

「父王啊,兒臣可想死你了,這都怪兒臣不好.....」

「別說了,父王也未曾料到會這樣,你怎麼來了,朝上都亂套了吧?」

「父王,令尹:昭陽還有太傅:慎子,勾結齊國,他們都反了!」

「反了...?」

「他們竟然棄父王生死不顧,派太傅:慎子出使齊國,迎太子返國稱王,篡奪父王之位啊。」

「你是說昭陽、慎子他們去齊國迎太子了?」

「回父王,他們為了讓齊王釋還太子,他們還說......」

「說了什麼?快說!」

「說父王你已病逝歸天了,其所作所為,不仁不孝、禽獸不如!」

就在公子蘭用話術將迎太子橫返楚的事情誇大的時候。嬴墨月和羋太王妃、魏冉、羋戎等四人待在寢殿門外,聽裡面的情況看是否還有可轉圜的餘地,隨後,楚王又接著問。

「他們要太子歸國稱王?」

「他們已全然將父王當成一個死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這便是說.....我楚國又有王了......好啊!」

楚王大聲說了一個好字,之後便捧腹大笑的繼續大喊「好啊!」後,便站起身來,盡顯一副癲狂模樣。待在外頭的嬴墨月等四人開始尷尬地互相對視著。

「父王你沒事吧?」

「我楚國又有王了.....我楚國又有王啦!」

楚王的癲瘋行逕,使公子蘭大為不解,於是情緒也開始不冷靜的繼續向楚王激動的說「父王尚在,楚國便立新王,這是太子篡位,理當千刀萬剮!」。不料,楚王卻回了一句「住口!」,隨後緊接著說。

「誰說本王沒死?」

「啊?父王,這是何意呀?」

「本王早就死了。本王被那秦王女娃羈押於此,空有楚王之名、實無君王之權!故,本王早就死了!」

「父王!父王你瘋了嗎!?」

「唉,羋橫這小子倒還有些像我,總能在危難的時刻,能分清孰重孰輕,只要羋橫能夠強國興邦,重振楚國,捨寡人於不顧,寡人也不會怪罪於他!」

「父王...你,你就不能為蘭兒想想嗎?」

「為你想什麼?」

「想想兒臣的將來啊.....」

「寡人不是讓你入朝參政了嗎?」

「唉呀,這不夠!兒臣想要更好的前程!」

說到這一句話,公子蘭才發覺自己失了言。而楚王也逐漸明白了,自己的小兒子是被嬴墨月和羋太王妃叫來讓其登上王位的。於是,楚王開始問起。

「是秦王和羋太王妃他們叫你來的吧,啊!?」

「父王.....兒臣同是父王的兒子,兒臣最是孝敬父王啊!」

當公子蘭還想要挽回的時候。楚王卻不給他任何機會,冷笑了幾聲後,就低聲唸叨著「孝敬。」之後,便破口大罵。

「所以你才糾結仇人!來逼迫你的父王!這就是你的孝敬嗎!?」

「父王!兒臣也是為了父王著想啊,秦太王妃說了,只要父王冊立兒臣為太子,便能與兒臣一同歸楚回家了!」

可楚王絲毫不領公子蘭的情,雙手拉著一把桌子。公子蘭轉眼便看到楚王將桌子朝自己翻去,並大喊「滾!滾回老家去!我送你回老家去!」。此刻在外聽到一切的嬴墨月和羋太王妃等三人,自知事情後,就一個個回到主殿去了。

回到主殿的眾人,除了嬴墨月毫無臉色以外,其餘皆是疲憊和失望的神情,而聽見楚王瘋狂的行讓羋太王妃都不禁覺得「這老東西真的是不可理喻了。」,隨後嬴墨月便向眾人訴說。

「看老楚王的那個情形是鐵了心要和我秦國作對了,這回秦、齊、楚三國這下是要好好的較量一下了。穰侯,你怎麼看?」

「齊王擁立新楚王,齊楚便會再次聯盟,難免不會再次合縱攻秦。」

「穰侯所言極是。只不過,或許齊王另有打算,想要坐山觀虎鬥。」

聽完了魏冉和嬴墨月兩人的說詞之後,羋戎也罕見的問了一個問題。

「王上,如此一來,齊國不會趁勢攻秦嗎?」

「寡人已讓白起派遣使者去韓聶那邊,將秦國結盟之意傳達於齊王。倘若齊王欣然應允,那麼這件事情還能到此結束,況且,齊王也許明白,秦齊結盟可比齊楚結盟還要有利得多。」

「只不過.....眼下事情還未明了,所以你們要回去都做好準備。相對的,寡人也會令白起讓藍田大營隨時做好調兵的準備,以及公諸朝野,秦國要開始備戰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點起頭來表示同意時,外頭的侍衛走了進來,稟報楚國子蘭公子前來的消息,隨後眾人便看到了公子蘭失魂落魄的走進殿內。羋太王妃見狀便安慰道。

「子蘭公子啊,你父王既在自己好端端還活著的時候就心甘情願地要將王位傳給羋橫,他對秦國的恨,可想而知。如此,要他另立你為新王的這件事情,就當作是場夢吧。」

只見情緒低落的公子蘭低聲唸叨了「是場夢」三個字之後,嬴墨月便也跟著勉勵說。

「公子放心,寡人仍想幫你一把。齊國不是送立羋橫為王嗎?那我秦國就送立你子蘭為王。」

公子蘭一聽到自己還有稱王的機會,神情瞬間如起死回生一般,失去光芒的雙眼在聽到秦王要擁立自己為王的消息,便也回復的炯炯有神。

「公子此次前來,不就是為了要繼承王位,做楚王嗎?」

只見公子蘭驚訝到話都沒辦法說出口,只能點了點頭以示同意。之後,嬴墨月當即下令宣布。

「寡人詔命,即刻送子蘭公子歸楚,我秦國要立公子蘭為楚王!」

「王上,讓羋戎來送公子回楚吧。」

「好,就依照太王妃的意思,由華陽君護送公子回楚稱王,如此便可給齊國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要立新楚王,必須經過我秦國點頭才能立!」

然而。隔天早晨的時候,擁立子蘭為王的車隊正要從章台離宮的大門起程的時候,卻看見遠處有一位哨騎拿著一封書信並大喊著「將軍!有緊急軍情!」。帶頭的羋戎停止前行,並讓哨騎盡快通知。

「稟將軍。楚國太子羋橫已到郢都,新楚王登基大典就在今日!」

「什麼!?」

羋戎心裡還有些不敢置信,但為了確保訊息無誤,於是下馬親自拿取書信,並拆封一看,卻發現信中內容所蓋上之國印,確實是楚國王印。而這時,公子蘭急忙下了車,跑到前方一看。

「將軍,王兄他真的回去了嗎?」

「子蘭公子你先冷靜一下,此事我們同太王妃和王上再商議一下再做決定,如何?」

此時的公子蘭眼見大勢已去,於是耳朵因為害怕而聽不進建議,甚至開始語無倫次的唸叨著「我也得回去,而且得趕緊回去!」,在跨上馬匹之前,羋戎問道。

「子蘭公子。回到楚國後,你有何打算哪?」

公子蘭停頓了半會,神情又變回了那失魂落魄的樣子,失落的回覆羋戎說「還能有什麼打算,向我新王道賀呀.....」。隨即急忙的騎上了馬,朝楚國的方向奔馳而去了。


此刻的楚宮,昔年的太子:羋橫已經正式穿上王袍,正坐在楚國的王位之上,史稱:楚頃襄王。看著殿下分成兩邊的文臣武將,心裡頭的滋味該是多麼美妙,但掃興的是,齊國使臣卻在殿中央,等候自己補上國印。

「外臣奉我齊王詔命,向楚王賀喜,並請楚王在盟書之上補蓋國印。此乃是楚王簽署的:為我王敬獻淮北之地兩百里的盟書,恭請王上加蓋國印。」

此時殿下的朝臣和武將開始傳來了「何時與齊國簽約的。」和「我們不知道」等發言的聲音。隨後,太監從使臣的手上,將盟約國書遞給了楚王。

此刻。面對眾臣的楚王開始猶豫了自己是否真的應該加蓋國印的想法而導致整個人停頓了起來。這時,慎子從行列走了出來並向楚王行理之後,便給了齊國使臣一個回覆。

「請使者放心,盟書既已簽署,我王定會信守諾言。但貴使知道,我王剛剛登基繼位,新的國印尚未製成。請貴使稍安,在郢都暫住幾日,待國印製成,加蓋盟書之後,貴使便可返國了。」

「既是如此,本使也不好催促,就先回驛站等候了。請楚王容外臣告退。」

隨著齊國使臣慢慢的離開,太監便宣布退朝。楚王隨即氣沖沖的召集令尹:昭陽、太傅:慎子、左徒:羋原和急忙趕回來的公子蘭、靳尚等大臣到偏殿商議。然而當眾臣剛到的時候,楚王便怒吼道「豈有此理!」。

「什麼道喜?這分明就是來討地的!」

面對怒火洶湧的楚王,公子蘭看其他人都不發一言,於是便讓自己開了一個先頭。

「王上剛登基便割地獻齊,雖守信與齊,然失心與民也,萬萬不可啊。」

「公子所言甚是,王上應立即發兵,加固淮北之防守。」

公子蘭在說完的一剎那,以為羋原會出口反駁自己。但罕見的是,這一次羋原這個主戰派竟第一次認同了身為主和派的自己。於是便向楚王進言說「可以求救於秦。」。果不其然的,這一句話說出來,羋原和昭陽就開始不冷靜了。

這種時候,其他大臣們仍是無一人發言,但其中一位主戰派的上柱國(軍事統領)大臣向楚王進言說。

「我王既已簽訂盟書,便只能守信獻地。不過,我認為獻地以後,可發兵收回楚地。」

大臣說完以後,令尹:昭陽走了出來並向楚王進言反駁那名大臣的主意。

「王上,既已允諾又無故毀約,豈不是小人反覆?齊國還會藉此話柄再次伐楚。」

「令尹大人不用擔心,本公子可以出使秦國,向秦王求援。」

公子蘭的這一句話,使羋原心生反感,但略有不同的是,昭陽這一次也被其引起了注意。隨後羋原贊同自己發兵鞏固淮北防禦的樣子,已經又變回了一直和自己作對的模樣了。

「公子子蘭。秦國小人扣押先王,公子居然還要求救於秦?」

「如何?本公子為國為民,不吝惜區區聲名。總比某些人為了區區名節,耗費國力來損我萬千子民來得強多了。」

「你!」

羋原被這麼一激,心裡頭的那股脾氣又激動了起來。這時在公子蘭身後的主和派大臣:靳尚也跟著附議道「蘭公子所言,真可謂一針見血呀。」,而昭陽也同一時間發問「公子以為秦國為何會出手相救?」。

「回令尹大人的話。我淮北之地距齊境遙遠卻鄰近秦境,若被齊國割去,威脅秦國之危將比我楚國更甚。故我王只要好言相求於秦,秦王和秦太王妃思忖之後,定會發兵助我拒齊。」

「哼,先王被秦王誆騙,至今未歸,我新王卻已欲向秦國卑躬屈膝,此等孝道,羋原聞所未聞。」

「左徒大人。兩利相權、取其重者;兩害相權、取其輕者,此乃入世常理。喔,我知大人並非世俗之流,然我楚國尚在人間~」

正當現場的氣氛將要因為羋原和公子蘭之間的矛盾而一觸即發的時候,慎子即時喊住兩人,並用一個直接了當的方式來向王上表示三人的主張。

「左徒大人主張:不予割地、派兵固守。上柱國大人主張先獻地,而後發兵取之。而蘭公子主張求救於秦。老朽以為這三計皆可採用。」

「可先派上柱國大人,隨齊使入齊獻地。左徒大人帶兵東進,增援淮北。而蘭公子則去求助於秦,如此我王既無毀約之難,也無失地之憂,而我楚國求助於秦,也是為了捍衛國土不得已而為之。如此萬事皆妥了。」

「慎子老師所言甚善!」

於是在慎子的建議之下,楚王立即派出了上柱國、羋原、公子蘭等三人分別從郢都國門前的十字岔口,分開進行各自的使命去了。

一方面,來到齊國的上柱國先是遞上割地盟書,齊王見狀便喜出望外的大聲叫好,而另一方面,再度來到秦國的公子蘭緩慢地走入殿內,向秦王行禮之後就開始說明來意。

「稟秦王。我新王登基乃齊王送立,而齊王趁我王尚在齊國為質的時候,要挾我王獻出淮北之地才予以送立,故我王被逼無奈,含恨簽訂了盟書。」

「剩下來的話,由寡人替你說白了,是楚王現在又不願履約獻地了是吧?」

「秦王明鑑,此事正如秦王所言一般。」

「話又說回來了,你楚國和齊國鬧不合,又與我秦國何干?」

「恕外臣直言。我國無力與齊國相抗衡,不得已只好向貴國求救。至於貴國是否願助楚國,還請秦王斟酌,外臣倒並不強求。」

「嗯。好,寡人會仔細斟酌,此事攸關我秦國發兵出征,乃國家大事,寡人還得與眾臣商議,請公子您先回驛站歇息,待寡人權衡利弊之後再做回覆。」

「謝王上。」

退朝之後。嬴墨月便來到了甘泉宮,去找了羋太王妃和白起、魏冉、羋戎等三人,共同商討出兵秦楚邊境之淮北一事。

「王上啊,自從你羈押了老楚王到現在,楚國便種種卑微怯懦,要知道本宮年輕的時候,楚國可是東可抗齊、西可御秦的強國呀。」

「可如今卻是東怕齊、西畏秦,眼看著自己的國君蒙受奇恥大辱,卻仍不敢向我秦國宣戰,更有羋橫那小子,為了區區二百里楚地,居然向敵國下跪,本宮身為楚人啊,這張臉真的是丟到家了。」

「太王妃的意思,寡人明白,此次請來諸位,便是要共同商議決斷此事。」

「末將白起,啟稟王上。」

「白將軍請說。」

「臣以為,秦國應當出兵協助楚國抵禦齊國,因為淮北之地乃我秦國邊境,如若攻下淮北,齊國便可直接牴觸我大秦邊界。」

「嗯,穰侯、華陽君意下如何?」

魏冉和羋戎一同向嬴墨月表態同意的意思,嬴墨月見其同意,便一聲令下。

「好,白起聽命!」

「臣在。」

「命你立刻率兵趕往淮北,與楚國並肩作戰,不許齊國染指楚境半步!」

「遵命!」

於是。楚軍和秦軍共同在淮北城上,建立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禦陣線,前來接收城池的齊軍部隊見城內的守軍數量眾多,於是便放棄攻城的打算,轉向臨淄撤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