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始於靈異組合 5
本章節 2537 字
更新於: 2021-08-27
將自己名下的技術交由漢斯領導的亞斯伯格團隊後,玲在維斯‧波里道利也終於開始處理其他事務。
正因為分身乏術,她才選擇在這個關鍵時刻,把活死人這等核心技術交出。
今天的她,不是研究員,而是波里道利家的人。
「威廉,這裡就是目的地。」
與她同行的,皆是同樣姓氏的族人。
她轉身,面對這群吸血鬼家族的新住民,雙手插進白袍口袋,神情淡定得像個準備開課的老師。
被看作學生的威廉等波里道利家成員,面無表情地眼神在原地打轉好一會。
然後——以眼神把問題扔還給玲在維斯。
玲在維斯早就知道會這樣。
因為——這裡就是人稱政治的空白區,一片的荒野。
直到今日,依舊無人問津。
「據說這裡不久前才發生戰鬥。因為這個國家還漂泊在歷史的迷霧裡。大陸攻略將成定局,之後局勢必更劇烈震盪,政府現在選擇暫時放著不動。」
但你們不一樣。這片土地——或許正是你們的起點。
威廉聽懂了。這不是流亡者的落腳,而是一次交易。
波里道利家不是訪客,是新居民。要在王國立足,就得先對這塊土地做出貢獻。
只是,王國不會協助,沒有建議,也沒有支援。你們的命運,只能靠自己。
「玲在維斯,這就是你們國家的政治邏輯嗎?」
才剛落地就被扔進這種局勢,威廉幾乎想轉身離去。
他以為自己是被信任的族人邀請,結果竟落入一場設計好的局。這一刻的玲在維斯,根本是政府的代言人。
他不是不想聽這些,然而動作如此之快,還是讓人猝不及防。演都不演,這要人怎麼反應?
沒有人這麼合作的——連互相認識都還沒來得及,就要求對方先做出犧牲。對王國來說,波里道利家只是從大陸帶回來的戰利品,與活死人、武器、奇異動植物無異,甚至——更方便收藏。
昨夜他們被安置在高級飯店,享受賓至如歸的款待;今天,就被丟到這片荒野。原來他們不是貴賓,而是沉澱後更好喝的高級酒,一開始就被當成資源處理了。
「威廉,你應該很清楚我的作風。任務交到我手上,不管多難,我都會完成。」
你們的意見?——不在考慮範圍內。
「當初就是說好了,一旦我在大陸找到你們,就要用這種方式完成收編。這是你們獲得王國身分證、重新開始的唯一方法。」
「就是因為妳平常自由任性、喜歡冒險,講錯話惹人不快、做錯事毀掉實驗,也從不回頭,所以才不會藏著掖著,總是衝第一……但也是這樣,我們才認識了妳。」
這是我們所認識的玲在維斯沒錯,威廉輕輕點頭。
「威廉,我會站在這裡,就是我的回答。」
「原來如此,是為了接下來赫麗貝爾的災難鋪路吧?」
「……」
「昨晚的款待,應該是讓我們親身感受王國的處境吧?看起來奢華,實則風雨飄搖,只要一日未能戰勝赫麗貝爾,這一切都是幻影。」
想再回到那樣的生活,就得付出代價。試用期已過,接下來要的是真本事。
就在這時,一名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衝了過來——伊麗莎白,一臉天真地打破凝重氣氛。
她總是這樣,一有風聲,就會第一個跑來緩和場面。就像在大陸時,她出現的時間點總是那麼巧妙——正好是威廉的野心被看破之時。
她叫威廉「爸爸」。
「爸爸,怎麼了嗎?」
「伊麗莎白,沒事的。爸爸沒事,所以也請伊麗莎白不用擔心。」
大陸崩潰時,伊麗莎白身上的詛咒也隨之解除。不靠任何醫術,只靠「環境」自然痊癒——這就是真相。
身處活死人之地,活死人本身早已成了主因,而非疾病。如今,她重新找回了作為吸血鬼的自己。
她終於可以開始她的未來。
只要看到女兒,威廉就會充滿力量。
威廉一臉自然的笑容安撫仍然不安的女兒,伊麗莎白有些不能理解地反問:
「真的嗎?」
「真的,而且玲在維斯阿姨也不是壞人啊。昨天妳們不是也聊得很愉快,妳也很喜歡她啊。」
伊麗莎白瞄了一眼玲在維斯,隨後終於打開心房,放心地點點頭:
「嗯!伊麗莎白很喜歡玲在維斯阿姨!」
等她走開,威廉收回了慈父神情,回到剛才的冷靜與堅定。
「抱歉,玲在維斯,讓妳久等了。剛剛說到哪裡?」
「威廉,你果然就像斯拉夫說得那樣,面對伊麗莎白時,就會露出有趣的那一面。」
「有不有趣不重要,現在要緊的應該是我們波里道利家與王國之間的關係吧?別在岔開話題了,先把正事談攏。」
「……」
「怎麼說,都是因為你們,讓我主動跨出了那一步。不管你們當時有沒有想這麼遠,要不是我成為魔王,或許現在都還在欺騙伊麗莎白。」
如果還在玩那些外交手段,才真的是對波里道利家最大的侮辱。剛剛那些話,就當作是對伊麗莎白的交代。現在,談正事。
禮節什麼的,反而才是多餘的,威廉接著說下去:
「默拉特拉本來就是這麼打算的吧?只要攻略成功,就要立刻重寫法律與秩序。表面上是為了融合大陸,實際上是趁勢集權,把所有境外勢力一口氣清乾淨。」
作為外來者的波里道利家,成了能否打贏這場仗的最大關鍵。
「這就是SETI計畫。」
玲在維斯開始補充:
「最初是由赫麗貝爾家提出的構想。因為默拉特拉聽說我們的種族基因與數字幾乎無緣,認為可以試試,於是把原先的SETI計畫擴大為現在的規模,要是再加上其他人的幫忙,要編寫美索不達米亞王國的歷史就是綽綽有餘。」
這之前的美索不達米亞王國——根本沒有歷史。
要是威廉都不開玩笑了,本來就不怎麼擅長非正式場合的她,也就沒必要偷偷摸摸了。
「兩年前的二十二世紀神話計畫,充其量是讓王國找到了屬於他的那一塊拼圖板,最重要的拼圖碎片還在外面漂泊,要是還有THE 5、伊甸與赫麗貝爾等境外勢力的干預,這些拼圖就會一再被打散,找不回原來的面貌。」
話雖如此,即使找到了,這個國家也是一個九歲的孩童吧。
事實是,歷史從不曾有標準答案。
不過,還是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
基本層面來說,歷史是人類過去的事件與發展,以及對這些事件的記錄、解釋及敘述。
學術層面則強調:透過文獻、遺跡、口述與其他證據,來進行對過去人類行為與社會變遷的系統性研究。
而在哲學層面,每當人們追問「歷史是什麼」時,就會有不同的回答:歷史是關於人類行動的記憶與再建構,同時也是後人賦予過去意義的過程。
說穿了,不同哲學家的答案也不盡相同。
黑格爾認為歷史是自由的展現過程;尼采則主張歷史應為人服務,而非成為包袱;至於福柯,他看見的是權力話語的建構機制。
歷史與歷史書寫之間,存在許多對照。
史實指的是那些真實發生過的事件(如秦始皇統一六國);而史觀則是我們如何去理解那些事件(如中國中心論、馬克思主義史觀等)。
歷史不只是知道「發生了什麼」,更關鍵的是——為何會發生?我們又如何詮釋?
「因為你們認為這個國家沒有歷史,所以想要藉由我們來替你們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