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第一章)
本章節 7334 字
更新於: 2021-04-07
註:太空建築材料
建築用材料所具備的理想條件包括質輕、堅固、低化學活性以及成本低廉、其他還有像是低熱膨脹係數、容易加工塑形、高變形抗力、抗張抗壓力等較細微的條件要求。聯邦用於殖民外星系的建築材料以容易取得的碳、矽以及鐵等元素為基礎所發展的物質為主流,雖然建造屋舍所應用的材料必須視各星球環境的條件而改變,不過大致上來說,建築物的主體多半使用高強度的碳纖維、鋼化聚合物以及少量的鋼合金材料,並且再覆蓋上矽土基質的外層。
對於在結構強度上要求更高規格的建築則會採用較為特殊的建材,以文中的強化混凝土( Reinforced Cement )為例,其實與傳統的石灰質水泥毫無關係,而是採用奈米顆粒以特殊加工製成的產物,具備極為優異的物理強度。
============ 分隔線 ============
註:各星際陣營的政治制度
目前已知的跨星系文明除了人類建立的太陽系聯邦之外,還有羅希斯星際帝國、卡隆宗族聯合以及弗誇恩宇宙公會三大勢力,分別都採取不同形式的治理系統:
羅希斯星際帝國自從廢除貴族階級之後,皇帝即為最高頭銜的絕對權力者,並由皇帝本身之下任命宰相和各務尚書大臣,構成所謂的帝國政府。
卡隆宗族聯合方面,其最高政治機構是由不到 20 員組成的元老院,每一位元老代表著不同派系勢力,也就是由複數的強大氏族以及數倍於此的附庸家族所聯合形成的集合體,對於派系這樣的組織並沒有制式的認定標準,全憑自身展現的政治實力而獲得在元老院內的發言權。
至於弗誇恩宇宙公會,遺憾的是聯邦到目前為止仍對其認知有限,無法界定宇宙公會的政治結構。可以確定的是,名為弗誇恩的神秘種族要早於人類千年前就已經發展出維度航行科技,並且在大約 600 年融入卡隆族文明。在這結合兩支截然不同種族的政治體中,弗誇恩幾乎不涉足內外政務與軍事事務,反之則壟斷了科技與經濟發展,以國家營運的角度而言,可說是弗誇恩掌握著卡隆族的命脈。
============ 分隔線 ============
註:擬神經平行處理核心
由模擬神經形態( Neuromorphic )技術為基礎所發展的電腦運算裝置。
============ 分隔線 ============
註:集團貨幣
雖然聯邦在官方立場上只承認、並採用稱作『 信用點 』的單一貨幣制度,不過在由複數星系組成的獨立產業供應鏈中,就可能出現僅在該封閉系統內流通的地區性貨幣( Local Currency ),這類貨幣並沒有固定的形式和計算單位,端看合作的自治政府之間的共識結果,不過在學術研究上則統稱為集團貨幣。
促成發行集團貨幣的主因來自於多元貨幣制度的經濟理論,支持者相信創立有別於『 信用點 』的集團貨幣,不僅有助對抗其他供應體系的產業競爭力,也能健全消費經濟的體質,提升對於物價波動所帶來衝擊影響的承受能力。
============ 分隔線 ============
註:拉赫努
是為羅希斯傳統文化上的成年禮儀式,不過雖說是儀式,更應該理解為一項經歷,也就是羅希斯族的少年少女達到一定年齡,便會被安排登列成為船員,度過為期至少兩年( 托利亞行星標準 )的海上生活,並且直到發展出跨星際文明的今日,羅希斯族也仍然延續維持這項傳統。
============ 分隔線 ============
註:瑟魯賽伊˙洛卡迦
帝國史上的傳奇刺客大師,活躍於帝國創建的年代,也是公認始祖女皇締造偉業的最大功臣之一。
關於瑟魯賽伊˙洛卡迦的生平被帝國政府列為『 禁密 』資料,意即由皇室保管,並且只有經皇帝本人允許才可以調閱的文件。至於在一般大眾的認知,瑟魯賽伊為低級貴族出身,雖然因此接受過良好的英才教育,但是由於身為男性而不具有繼承權,加上家道中落,年少便出走闖蕩,以浪人之身遊歷多國,擔任保鑣和傭兵來磨練武術,也多方拜師學習不限於兵學的各種技藝,如此輾轉數年,最後加入塞斯琉坦家族旗下的刺客團,並在托利亞˙塞斯琉坦領導家族投入日後征服整個星球的大戰中擔任團長一職。
距今約九個世紀前,羅希斯的母星上爆發全球戰爭。戰爭初期,塞斯琉坦家族的實力在參戰的 37 支主要氏族中敬陪末座,雖然沒有受到重視,但也因此鮮少被捲入耗損驚人的大型會戰,這主要歸功當時任族長的斐奧蒂絲( 托利亞大帝之母 )所制定的戰略路線,她遊走於強大勢力之間,為本族爭取發展時間,並等待其他氏族因久戰而疲弱的良機。
史學家對斐奧蒂絲在亂世中的政治才能給予極高度評價,她不但成功避免遭受強敵併吞或是遭受牽連的結局,更保存了一支足以在日後終結整個戰爭的精銳海軍,但卻因病故而無緣在軍事上創造功績,其遺產和遺志由三女托利亞繼承,這位新任塞斯琉坦族長的才能又更勝其母,不僅是個真正的軍事天才,亦長於謀略,她慣用詭道來削弱敵人的力量、避免平白消耗的戰鬥來積存實力,並且在一連串的關鍵性會戰中親領艦隊贏得壓倒勝利,最終擊敗所有競爭氏族,成為羅希斯史上的至高征服者。她是現今星際帝國的開國女皇,更被帝國軍奉為軍神。
後世將托利亞神格化為敬仰的偶像,而她所率領的無敵艦隊以及刺客團也同樣染上傳奇的色彩,戰無不克的部隊足以彰顯指揮官的將材,但是後者才是真正讓托利亞取得整體戰略優勢的幕後功臣。固然,包括塞斯琉坦以外的所有氏族也都設有各自專屬的刺客部隊,而且同樣不吝投注經營資源,如此重視的程度不光是軍事思想上考量,更是羅希斯信仰暗殺教典的文化核心所致,也因此更顯塞斯琉坦刺客團的超群實力,證明瑟魯賽伊˙洛卡迦不僅只精於刺殺手法,也具備情報工作( 收集、分析、運用以及反間諜 )的素養。
大戰結束,所有氏族均臣服於塞斯琉坦家族,身為族長的托利亞宣告統治整個行星的君主體製成立,也自封為托利亞一世女皇,在她忙於整合新帝國政府的過程中,原塞斯琉坦刺客團也無可避免面臨改組,其成員主要流向軍隊以及國家情報機關,至於留下的少數菁英則維持塞斯琉坦家臣身份,繼續擔任直屬女皇的御用殺手,這個集團的首要任務就是獵殺仍不願歸順帝國政權的戰後餘黨。
洛卡迦早在托利亞接任族長之前,兩人之間就已發展出超越主從的關係,雖然托利亞在戰爭結束後曾考慮授予洛卡迦正式官銜,為日後將他招為夫婿的打算做準備,然而這位刺客大師雖然確實深愛著自己的君主,但是另一方面卻也瞭解其不易相與的個性,加上新帝國的根基未穩,與其他強大家族的政治婚姻成為托利亞必須認真思考的選項,洛卡迦終究選擇留在陰影中來服侍自己的女皇。他以御用殺手的身份持續清除反叛人士,三年後引退便立即接下情報總監一職,負責整頓國家情治系統,打造出日後帝國情報局的雛形,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此期間做出決策,將訓練設施特別從執行單位分離出去,是為純粹修行技藝的獨立部門,雖然後世研究有一派說法指出這其實是洛卡迦基於遠離帝宮政治的私心,但是就結果而論,這間刺客學校之後又被稱作帝國修道館,隨著發展規模擴大而不再僅止於為帝國情報機關訓練刺客,更演變成為羅希斯文化中信仰教典的活動場所。
雖然洛卡迦創辦修道館的原始構想是為鑽研知識,他收集戰前的氏族們各自保存的技藝和思想,一方面進行記錄以防止資訊失落,並且著手比較各方差異、試著從中融合出一套最完整的『 聖典 』,許多衷於此舉的志者響應理念而來到修道館和這位刺客大師共事,由於他們帶動起在思維上鼓勵共通理解的風潮,帝國政府便基於有助國家穩定的考量而從中給予協助,透過官方推廣,各地紛紛出現效仿其營運模式的修行場,最後串聯成為遍布全球的信仰運動,因為其帶有宗教式的誡律色彩,因此這些機構最後被定名為聖堂,其宗旨就在於種族文化的保存及承傳。
至於股風潮起點的帝國修道館自然就是這門『 國教 』的核心,時值晚年的洛卡迦早已隱居其內,並因遠離政治而地位超然,嚴然成為一個精神象徵,修道館在他死後更名為洛卡迦大聖堂以表紀念。
關於洛卡迦最受後人議論的三項軼聞。其一是洛卡迦是否位列皇族的疑問,由於他和托利亞在戰爭年代就維持著情人關係,因此存在謠傳這位女皇首次生產的一對雙胞胎,其生父就是洛卡迦,但是持反論的意見則指出這位刺客大師一生從未以皇室成員自居,也未曾享有符合皇族地位的待遇。
第二則軼聞,洛卡迦擔任刺客團團長期間共訓練出七位頂尖學生,其中三名死於大戰;一名叛逃;存活到戰後的三名弟子,一名轉入帝國軍擔任要職,兩名則追隨洛卡迦成為托利亞大帝的御用殺手,其中一人僅在數年後無故失蹤,另一名則在導師死後擔任洛卡迦大聖堂的院長。
最後是與托利亞大帝之間的關係糾葛,洛卡迦在回憶錄中坦承,他在結識托利亞之初便為她的魅力風采以及領袖資質所惑,他也為此協助位列三女的托利亞成為塞斯琉坦的『 唯一 』繼承人,並且竭盡所能的侍奉托利亞,達成征服整個星球的偉業。
洛卡迦一生效忠君主,對於托利亞判斷英明和勤奮不懈的精神讚譽有加,但也不諱言其擁有暴君的特質,這直接導致他的一名弟子在戰爭期間棄營叛逃,基於身為刺客團長的忠誠以及導師的責任,洛卡迦出動獵殺、並且親手處決自己栽培的得意門生。
另外,托利亞思慮周密,因此總是能制訂出超越對手的策略,成為在軍事以及政治上的偉人,但是這也讓她養成好疑的人格,而且在建國稱帝後越益加重,她的御用殺手所暗殺的許多對象都缺少證明存有謀反意圖的明確證據,其中不乏在大戰中為塞斯琉坦家族效命的功臣,洛卡迦被交付的都是最困難、最痛苦的任務,在在顯示他在托利亞心中的地位,這位大帝一方面可能將洛卡迦視為唯一可以信賴的親密之人,但也對他抱持幾近病態的強烈佔有慾,許多女性因為被懷疑和洛卡迦之間有染而遭受肅整,直到最年輕的嫡傳弟子因此被『 宣稱 』為失縱後,洛卡迦終於決定徹底遠離帝宮的政治,隱居於帝國修道館,餘生極少在公眾露面。
============ 分隔線 ============
註:聯邦軍隊階級系統
關於聯邦軍事系統的階級章之描述如下:
[1] 配戴位置:在標準作業服上,統一標示於右鎖骨略下方的位置,至於軍官穿著的外服( 尉官為夾克,校官以上為長袍 )則會標示於領口。
[2] 外觀形式:為長扁狀的平行四邊形,其設計以頭端為階級劃分系統,由四個交叉橫列的三角形框孔構成,剩下約五分之一的末端則是用於軍科識別。
[3] 階級系統:以章底基色作主要劃分。鈍銀的金屬色澤代表士兵,紅銅色代表士官;至於軍官階層改使用人造寶石而非金屬鑄板,尉級軍官為紅寶石,校級軍官為藍寶石,將官則是綠翡翠。
============ 分隔線 ============
註:繆思級太空基地
聯邦位軍事用途所建造的大型太空基地。根據聯邦誌 219 年所訂立的一項國防計畫,打算在數個戰略要衝位置部署要塞,以大幅提升艦隊的調度與補給效率,之後經過 150 年的推行後共計九座要塞竣工,並且分別冠上古希臘神話中九位謬思女神( Muses )的名稱。
由於謬斯級太空站本身不具有移動部署的能力,因此打從最初的設計階段便屏除了建造戰鬥要塞(*)的路線構思,而是強調指揮通信的功能,並且附加完整且高效的港塢機能來提升艦隊的調度能量。
*:在傳統軍事概念中,要塞的選址通常位於交通樞紐或是險要地形等具備戰略價值的位置,也因此在建築工事上往往特別強化武裝與防護的水準,以提高敵軍攻克的難度。但是上述的基礎條件在廣闊的太空環境中便無法成立,一個擁有厚實裝甲外殼、並配置強力主砲的定點要塞只能無能為力的看著敵軍在射程範圍外橫行無阻,無非是個耗費龐大資源卻又毫無效益的存在。
============ 分隔線 ============
註:氏屬卿( 世譜家臣 )
類似於日本封建時代的世代家臣,意即為承傳數代、持續對特定家族效忠的臣屬,其中有高下等級之分,侍奉超過三代者才能稱作『 氏屬 』,未達則為『 家屬 』;另外也按能力劃分階級,憑出眾才能或特殊專長而擔任要職者為『 卿 』,以下依序分為『 管 』、『 眾 』以及『 從 』共四級。換句話說,氏屬卿就是最受家族信任且重用的部下所能獲得的最高頭銜。
這套將家臣分級的稱謂其實是名門氏族為網羅人才而發展的制度,屬於最上位的氏屬卿與氏屬管不僅待遇優渥,甚至有機會被准許和所侍奉的家族成員聯姻,這也成為帝國舊社會時代的平民擠身進入貴族階級的最主要途徑。
============ 分隔線 ============
註:聖聯合軍( Sacred Unity Force )
瑞隆納信仰教圈的國家武裝部隊。
太陽系聯邦的軍事組織採行一體化的指揮系統,即是將軍隊依功能性設置專屬的司令本部,再統合於專事太空以及地面作戰領域的兩支主要軍種。至於教圈方面則採用軍區制度的概念,意即加盟的 12 個行星各自劃為獨立軍事防區,雖然部隊主體是從當地徵招信徒構成,但是高階成員的人事權則由樞機院掌握。
============ 分隔線 ============
註:虛擬服務程式( Virtual Service Program )
就本質而言,人類的基本需求並沒有隨時代演進而改變。在古代,人們利用獸力耕作與旅行,雇傭僕從來打理身邊瑣事,進入工業時代後,原本依賴牲畜的工作被車輛取代,家用電器則成為新形態的傭人,而當電腦科技融入社會運作並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時,很自然的便進一步取代勞務性質的人力工作,這是涵括了傳統農工、以及第三( 服務 )產業的全面現象,至於從中產生的虛擬服務程式,就是對於自動化技術的相關研究所誕生的產物。
從字義解釋,虛擬服務程式即為以『 虛擬智慧 』將『 操作服務 』進行效能優化的軟體概稱,但是必須強調在本作的世界觀中,真正具有自我思考及認知能力的強人工智慧( Strong AI )仍是一項尚未實現的目標科技,因此所有普及於人類生活中的 VSP 都只能算是一種針對特定工作所撰寫的程式,雖然能夠預期具備一定程度的學習能力和成長空間,但是整體運作表現仍極度受到操作範圍的限制。
============ 分隔線 ============
註:人類基因計畫
號稱為人類史上制定出最具野心的長程計畫,其內容為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設計觸發因子,透過全面投放至社會各個結構,人為性的將全體人類進化成為更具生存競爭能力的物種,按照計畫的設定目標,千年後的人類將擁有倍數強化的身體機能,抵抗所有已知疾病和有害物質的免疫機制,以及普遍更高度的智力( 包含心智 )表現 ……
然而,這套說法其實不過是媒體藉由某些無法證實是否從官方衛生醫療機構流出的可疑文件,所渲染創造出來的都市傳說。
至於真實的情況,雖然所謂由聯邦政府推動的『 基因計畫 』是確實存在的事實,但其實只是就技術層面針對平均壽命、自體免疫以及機能衰退等議題所制定的一系列社會福利政策,遠遠不及傳說內容來得聳動。
============ 分隔線 ============
註:警政總署第七科-特殊戰術單位( Section 7:Special Tactical Unit )
隸屬於聯邦警署之下,專門針對戰鬥的高風險任務所特化訓練的準軍事部門。
============ 分隔線 ============
註:特種活動指揮部( Special Activities Command )
聯邦軍方針對非常規作戰所成立的特殊部隊,專門從事隱蔽、反情報、破壞以及暗殺等任務,具有高度神秘色彩,官方也從未公開承認其存在,在知情者間被冠以『 幽鬼( Spectre ) 』的名號。
============ 分隔線 ============
註:金屬塑體藝術( Metallic Sculpturing Art )
常常被直接稱作液體金屬藝術。這是一種使用特製合金材料以不經加熱而產生可塑現象的藝術學派,此派藝術家只要穿帶著特製的磁膜手套,就可以任意揉製原料來製作成品,如此可以表現出一般傳統平面畫所不具有的立體感,但是又與黏土捏製或石雕不同的是,以金屬為原料的作品也才會具有金屬色澤的特殊美感。此外,金屬原子鍵結的特質也能讓藝術家在將材料回復固化時,展現出繪畫般的噴斑、霧紗等效果。自從迦雅蒂星系的藝術名人羅傑‧波恩展示作品開始,金屬藝術就在短時間內風靡各個殖民星系。這項技藝要求的不僅止於手藝和創作力,也必須涉獵化學和冶金知識,因此金屬藝術家往往被戲稱為煉金術師,頂尖的金屬藝術家甚至能藉由調配各種過渡元素來製造出獨特色彩的原料,除此之外,在公開的藝術競賽中,參賽者不但有完成作品的時限限制,就連捏塑作品時的手法姿勢優美與否都有一番評比。
============ 分隔線 ============
註:星際訊息傳遞結構網( Interstellar Info-transmit Architecture )
這是一套藉由將人造衛星串聯觸及各個殖民星系、遍布上千光年的巨大通訊網路,其工程代號名為:聯結( The Nexus ),並且因為在功能上的不可取代性而被聯邦政府視為國家戰略設施。
維度空間航行法讓包含人類在內的四支種族建立起統合複數星系的星際國家,並且以此為基礎來探索太空宙域的速度,可說是完全顛覆了以往使用傳統太空旅行科技的年代所展望的程度。不過就在開拓未知領域的同時,又必須面對維繫這片廣大領域的管理課題,因為其中所探討的已非是船艦的航速以及航程,而是訊息傳遞的即時性與可靠性,特別是對於政府中樞這樣的存在而言,獲取來自邊境消息的延遲程度,就直接關係到其治理施政的效能。
受到當代科技的限制,想要在跨星系的遠距離快速傳遞大量資訊的實際作法有二:由裝備維度引擎的船艦來進行運送,或是利用重力波能夠穿透不同維度的特質,並以其相關研究將超光速通訊實現化的技術。由於人工製造的重力載波( Carrier wave )在有限範圍內的傳播速度比起超光速航艦要快得多,因此理論上只要以數光年的間隔設置能夠收發這道訊息的轉繼裝置,就能在航艦必須耗費數月航行的距離,以幾乎即時的效果來傳遞訊息,而在建造足夠數量的轉繼裝置後,就形成所謂的『 聯結 』網路。
除了上述的傳遞速度,『 聯結 』更因為經過數世紀的擴建而另外具有可靠性的優點,許多原本呈單一傳遞的線路,在新增足量衛星後形成了多重替代線的網路,意即縱使其中的部分衛星發生失效( 自身故障或是遭遇外因破壞 )也能轉往選擇其他線路進行傳輸,如此難免產生呈度上的延遲現象,但至少完全失聯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然而這套系統也並非完美,因為重力載波在理論上就已證明其附加訊息的量能要遠低於電磁波,因此『 聯結 』並不是一套可以開放供全體聯邦公民使用的便捷系統,而是由聯邦政府維護和管理,以火星和各殖民政府為優先使用者,並且為保障公務通信的品質,而只會開放低比例的頻寬供少數出得起高價的民營企業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