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序章)
本章節 3795 字
更新於: 2021-04-07
註:腕部終端
是為個人使用的多功能電子行動裝置,亦是構成當今聯邦社會重要文化的一環。
在外觀上,顧名思義就是配戴於手腕部位上、結合了運算核心以及立體影像顯示器的小巧裝置,由於運算核心本身僅有彈珠大小,並且可以隨使用者的喜好選擇外殼,也因此產生出將裝置融入時尚文化的現象,例如取代珠寶,以胸針、頭環或是髮飾等飾品的形式存在,不過基於操作上的實用考量,配戴於腕部的手鐲型號仍是壓倒性的主流。
腕部終端的主要功能還是在於滿足29世紀的生活科技需求,只要和使用者的身份完成綁定,腕部終端就能做為登入網路服務以及電子商業行為的個人專屬平台,而另外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操作其他電腦系統時的介面,畢竟聯邦是個擁有超過兩百個殖民星系的國家,星系間彼此透過貿易交流著多樣繁雜的商品,而在使用來自其他星系所設計的陌生裝置時,利用腕部終端解析操作方法成了取代正規說明手冊的更佳途徑,甚至也能按使用者的習慣對既有操作介面進行改寫。
必須強調的是,這項功能的原理屬於駭客行為,因此在現實的應用上還是會受到非常嚴格複雜的法規所約束。
============ 分隔線 ============
註:學員到畢業期間的軍階變化
入學艦隊學院的學生必須受完兩個階段、共計八年時間的養成教育才得以正式畢業。第一階段為期三年,學生在這段期間的活動範圍幾乎侷限在校區,主要學習擔任軍官所需具備的基礎知識,根據歷年的記錄,大致會有半數學生可以順利通過此階段,並被授予少尉階級。
到了第二階段,新進的少尉們就必須離開學園,隨機分發到駐防艦隊( 就是所謂的後方單位 )的艦艇上,度過五年的實習生活,而這段期間也決定了個人未來所選擇的兵科。
原則上,學員在實習階段的前三年會陸續輾轉於艦上的所有部門,接受負責教育軍官( 或是部門中的任何資深士官 )的指導,在全科評鑑都達標的條件後晉升中尉,並且根據其擅長領域接受往後兩年的進階專精訓練,其中唯有標準最嚴格的指揮兵科,會在通過兩年訓練後晉升、或是至少得到後補上尉的資格。
因此,當學生結束實習階段,陸續從各自分發單位回到火星的艦隊學院參加畢業典禮,其佩帶階級就分為指揮科的上尉,以及其他兵科的中尉。
============ 分隔線 ============
註:太空戰機–復仇女神系列( Erinyes Space Fighters )
過去數世紀以來,太空軍事持續朝著由大型船艦主宰的方向演進,而小型單位的存在雖然受到排擠,不過在主要戰場以外的領域仍保有一席之地。
聯邦軍方將太空戰機定義為空機質量在 200 噸以下的機艇,而受到其載具空間以及科技的限制,被期待具有兩項主要航行性能表現:可在標準條件( 即比照地球的大氣成分和重力數值 )重複進行地表往返飛行,以及涵蓋行星際( Interplanetary )範圍的續航力。因此,太空戰機的戰術功能被定位為行星系統內的部署武力,多用於保障行星地表以上至衛星軌道的空優。
應對上述的任務,目前聯邦軍方的主流現役裝備是名為復仇女神計畫所研製的三款太空戰機,她們分別是:
[1] 梅格拉級( Megaera class )
專為佔領空域所設計的主力空優機種,性能均衡,因此也常用於協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另外兩型戰機。
[2] 阿勒托級( Alecto class )
由於梅格拉級必須兼顧多方位的戰術性能,因此在常規維護以及系統升級上的成本壓縮空間十分有限,而相對輕量化的阿勒托級就是推出和前者形成高低搭配的輔助機種,雖然犧牲了航程和承載量的規格,但也同時針對機動性能進行強化,因此就空戰層面,特別在格鬥戰中要比梅格拉級略佔優勢。
[3] 泰希芬級( Tisiphone class )
為強調火力表現的重型戰機,犧牲機動能力來換取搭載重裝備以及大量彈藥的特性,雖然比其他兩款戰機相對遲緩而不適合投入格鬥空戰,卻能以保持距離外進行通訊和火立支援的方式大幅提升友軍戰力,此外也常在對地表攻擊中執行軌道轟炸任務。
============ 分隔線 ============
註:自治政府與聯邦政府的關係
太陽系聯邦顧名思義採行的是聯邦共和體制,是由複數( 目前的數量為 276 個星系 )殖民地,按照當地主流意願,集結在一個統合政府之下所組成的國家。所謂的統合政府即指聯邦政府,而各個星系的主管機關雖然對當地居民來說會有各式各樣的稱呼,但是在官方文件上則一律統稱為自治政府。
若要解釋自治政府與聯邦政府之間的關係,就必須提及『 聯邦憲法 』與『 殖民自治法 』,前者作為國家制度架構的至高法律,因此聯邦政府的職責就是遵守並貫徹其基本精神以及價值理念,至於後者則是規範聯邦政府對個別殖民地所能施予影響力的準則,可以說太陽系聯邦的整體國家運作就是建立在這兩套律法的基礎而成立。
============ 分隔線 ============
註:太空設施
巴庫爾殖民地的太空( 對宇運輸 )設施主要分做兩個部分:連接地表至同步軌道的太空電梯塔,以及建造於該行星第四拉格朗日點的太空港,這主要是考量到電梯塔系統因應質量改變來維持平衡的調整問題,而太空港相對處在易於穩定的軌道上,適合接駁動輒以百萬噸計算的星間船以及儲備貨物,因此成為主要的運輸承載作業區。
所以按照如此規劃的執行情況來說,將物資運往巴庫爾星系的星際貨船,一律停靠在太空港,卸下的貨艙會在港站內進行整理並儲放,然後再由小型船艇分批載運到位於行星同步軌道上的電梯塔,最後輸送至地表的城市。此外,客船的情況亦然,港站內設有包含住宿以及娛樂功能的設施,供過境旅客打發等待轉乘船隻抵達前的空檔,至於真正要造訪殖民地的旅客才需要辦理入境手續,取得許可搭乘運輸艇前往電梯塔。
============ 分隔線 ============
註:總管主母( Matron Administer )
羅希斯族自古便盛行母權( Matriarchy )制度作為社會核心價值,在其重視的氏族系統也多挑選女性承傳族長之位,而『 總管主母 』就是傳統上對一個團體中主事女性的慣用稱謂。
============ 分隔線 ============
註:刺客教典( Guideline of Assassination )
羅希斯民族在創建星際帝國的年代之前,社會文化中的一環就是暗殺行為,意即『 暗殺 』在這個文化觀念中的意義所代表的並不是絕對的犯罪現象,而是一種被默許的解決問題的手段。至於構成這個特殊文化的核心代表就是所謂的刺客教典,根據聯邦的社會研究學家所理解,刺客教典在星際帝國就像是暗殺業界的聖經,是經歷千百年由無數大師級刺客以及工匠所修訂編輯而成的著作,舉凡暗殺的技法、工藝技術、哲學觀念、 諜報手段、歷史紀錄等內容幾乎無所不包。
關於初版教典的起源已經無從考證,一種帶有神化色彩的浪漫說法則宣稱那是由帝國神話中的謀殺之神( God of Murder )在遊歷凡間時所遺留的備忘錄。
============ 分隔線 ============
註:法外貿易者聯合( Outlaw Trader Cartel )
由多星系地下經濟互聯形成的非法組織,牽涉層級從各殖民地內部的政商以至太空海盜皆有含括,因此成為地方治安單位、聯邦警察及軍方固定緝捕的對象,不過由於其宗旨在於追求透過非法途徑所賺取的財富,活動內容以走私銷贓、人口偷渡和資金漂白等金融犯罪為主,大致上秉持穩定獲利的原則,並且注重和政經要人之間的關係建立,因此官方在查緝上也得採取相對溫和且精細的手段。
另外,由於法外貿易者聯合所經營的交易網已成為遍及聯邦與帝國的地下經濟體,因此其『 外聯 』之名也成為一般口語中對跨星際黑市市場的代名詞。
============ 分隔線 ============
註:獵戶座海盜聯盟( Orion Pirate )
聯邦境內最惡名昭彰的海盜集團,其成員多為反社會份子以及無政府主義者,往往抱持愉快犯心態作為犯案動機,不僅手段殘暴,更難以預測行為動向,相較於追求財富利潤的法外貿易者聯合有著根本上的區隔,亦被聯邦政府界定為恐怖組織。
撇開心理狀態和道德層面的問題,關於獵戶座海盜的另一個棘手特質是這些罪犯武裝精良,也大多相當善戰,這是因為長期和帝國舊貴族叛軍互通的結果,貴族叛軍在帝國政府討伐下陷入苦戰,相當依賴獵戶座供的資金和情報管道,得以維持戰事的叛軍則以軍用裝備及訓練作為回報。
============ 分隔線 ============
註:傳統文化保存法
鑒於在地球上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幾乎摧毀文明的教訓,全球聯盟政府便為此設置了專門機構,負責發掘人類過去所累積的知識,其中包含了古代語言、手工技藝、遺物文獻、民俗文化等遺產。
繼聯盟政府之後的太陽系聯邦也同樣承接這項工程,並且進一步投注更多資源來對所有重現於世的『 寶藏 』進行研究,以及訂立完善的保存機制。有形的文物可以透過有限程度的修復,並封存於專屬管理的國家博物館,至於技術工藝則需要確保足夠數量的從業者來予以推廣和承傳,以文中主角的寄養家庭為例,就是在政府提供基本資金下營運的道場,藉由招募門生來維持其武技流派的存在。
============ 分隔線 ============
註:整合戰略與監督事務中心( Integrated Strategy & Surveillance Affairs Center )
為直屬聯合參謀本部的行政機關,一般簡稱『 戰略中心 』或是『 伊薩克( ISSAC )』之名。其功能在於進行國家戰略的分析、研究、規劃以至實施的評估工作,自成立至今的兩個世紀以來一向都是聯邦制定國防政策的主要參與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