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

Part 2

本章節 3086 字
更新於: 2021-04-02
約 20 年前 ……

說到『 泰農瑟門 』就必須瞭解其事件背景,追溯原因要始於帝國內部爆發皇室與貴族間的鬥爭,雖然皇室成功復辟,但這場內戰卻從未結束,貴族們數世紀以來實質掌控整個帝國,縱使大半成員戰死,領地也盡數遭到剝奪,卻仍坐擁龐大資本,足以支撐他們持續反抗超過百年之久,帝國政府直到現在仍無法根除國內的這股反叛勢力。

隨著戰事延長,這些舊貴族的資金終究逐漸吃緊,近數十年來已無力發起大規模會戰,而被迫轉為游擊行動,甚至會藉由進入聯邦境內來擺脫追兵,帝國政府為應對這個現象,便向聯邦提出軍事合作的議案,讓皇家艦隊在星際軍的協同下進入聯邦領域消滅叛軍。鑒於討伐舊貴族被視為帝國內戰的延伸,星際軍在原始達成的協議中僅止於扮演觀察和收容傷員的角色,並不實質參與戰鬥,但是後來發現舊貴族和聯邦境內的海盜組織結成某種互利合作關係,就很難繼續在行動中作壁上觀,加上政治家刻意想要藉機提升兩國作為軍事同盟上的實績,自然就演變為真正的協同作戰模式。

而『 泰農瑟門 』就是在如此環境下產生的一場悲劇。

聯邦誌 402 年,帝國的希奈迦堤星系發生一起短暫的領民暴動事件,負責治理當地的總督在過程中被推翻,並且就此失蹤( 合理推測遭到殺害 ),事後的調查指出該總督是個不得民心的腐敗官僚,因此讓舊貴族勢力藉機策動領民起義,並且還『 協助 』領民成立取代總督的自治機關,這起事變從發動到落幕僅只數天,主事的參與者都認為他們擁有充足的時間來準備後續所要面對的後果。

然而,位於托利亞星的帝宮在不到兩個月內就收到殖民地發生叛變的消息。

希奈迦堤的領民嚴重錯估帝國政府的反應,多數人相信他們是為皇帝清除有損皇室名譽的汙吏,至於舊貴族勢力進駐家園也是受對方武力脅迫下的無奈之舉,但是實際上,發生在希奈迦堤的問題重重觸怒了皇帝,因為就帝國政府的立場而言,派任過去的總督畢竟是皇帝欽敕的官員,遭到領民推翻就如同公然反抗皇權,加上舊貴族勢力的涉入又讓情況更為惡化,導致帝國政府決定對這個叛軍在數十年來首次建立的據點採取最激烈的反制手段。希奈迦堤星系被劃定為叛軍根據地,至於『 協助 』推翻總督的當地領民也全體被視作叛亂份子,帝國對此的裁決並非鎮壓,而是全面性的肅清。

討伐軍以雷霆之勢奪回了希奈迦堤星系,但是這支部隊的任務並不僅止於擊潰叛軍,還直接從太空發動轟炸,電漿炸彈無情落往希奈迦堤的每一個殖民聚落,將所有人為活動的跡象化為炙熱焦黑的火山玻璃。只有極少數的領民預見這場災難而事先逃離家鄉,卻仍遭帝國情報局的追殺,藏身於其他帝屬星系的人在事件後紛紛伏誅,至於剩下選擇流亡到太陽系聯邦的人,帝國政府也有相應的對策。

聯邦誌 405 年,聯邦星際軍遵照同盟合作傳統,以特遣艦隊和帝國軍組成聯合部隊,旨在突擊位於泰農瑟門的犯罪活動,根據帝國方面提供的情報指出,那是由舊貴族叛軍勾結聯邦境內海盜所資助的一支運輸船隊,這原本是一次單純的掃蕩作戰,後來卻幾乎演變成危及兩國關係的外交問題。

事件的轉折在於聯合部隊成功攔截目標,並且展開攻擊的過程中,星際軍方面的指揮官突然拒絕服從( 這次作戰原本決定由帝國方主導 )指示,非但中止配合行動,還形成阻擋在目標前,和帝國軍對峙的場面,甚至出現向對方威懾性開火的行為,但是星際軍方面的抗命並沒有改變這次任務的結果,畢竟帝國軍擁有數量優勢,縱使缺少星際軍的協助仍輕鬆殲滅了所有的運輸船。

事後,帝國軍並沒有對這段插曲提出抗議,倒是聯邦在當事的星際軍指揮官堅持下發起調查,他們從頭檢視帝國所提供的情報,分析戰鬥現場飄流的殘骸,終於證明這起行動從一開始便受到帝國方面的誤導,原來所謂的叛軍運輸部隊,實際上只是一群流亡到聯邦的難民,顯然帝國政府利用這項軍事合作機制,藉以在境外( 聯邦領域 )獵殺那些被官方認定為罪犯的帝國人民。

就事件本身來說,受害者均非聯邦公民,星際軍雖然有參與其中的事實與責任,但畢竟受到帝國盟友的操作誤導所致,此外,自知理虧的帝國軍在事後也沒有針對星際軍在任務中槍口轉向的行為提出抗議,結果這份調查報告書並沒有產生發起者所預想的效果,因為聯邦政府正值對卡弗聯盟的協議談判失敗,外交上必須更加仰賴和帝國的盟邦關係,最後只被定義為『 檢討並用以修正往後軍事合作模式 』的一場意外,事件相關人士受命對此事噤聲,而調查報告書則被收入史料庫存,再也無人問津。

至於那位在現場抗命、並且試圖阻止屠殺的聯邦指揮官,不久便以個人因素為由退出星際軍,並在幾個私人軍事服務企業間輾轉,這似乎是為了打通特定人脈關係,因為短短數月後便消失在龍蛇混雜的灰色世界,現在只有少數情報單位還能偶爾捕捉到關於此人的零星足跡。





魔鬼魚號( 遭通緝 ),船長室 ……

少年名叫阿默,這當然不是他的本名,而是船上的人都這麼叫他。

依照傳統,羅希斯的少年少女都必須透過完成『 拉赫努( 註:成年禮 ) 』來獲得成人的社會地位,而在此之前,他在船上的身份無關家族,也不是默拉亞契,而就只是阿默罷了。

阿默將拂塵狀的清掃工具掛回腰帶,走到房門口,轉身,掃視著檢查是否有遺漏任何細節。能為船長打理雜物是他重點負責的工作之一;更是一項殊榮,對於自詡航海文化的種族來說,船長是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職稱,但是如果是魔鬼魚號的船長就更帶有偶像般的魅力,寇恩不但是英明的領袖,也是善戰的鬥士,雖然身為不介入佩達諾爾內部事務的外族,卻反而贏得地位超然的名聲,在容易抱持英雄情結的孩子眼中,甚至將其視為最接近洛卡迦( 註:瑟魯賽伊˙洛卡迦 )的存在。

從擦拭潔淨的置物櫃、摺疊方正的被單到一塵不染的地板,甚至連牆上的繪畫都以測量工具確認絕對垂直懸掛的角度,阿默雙手插腰,對自己花費三節時間的努力露出滿意( 且驕傲 )的微笑,不過當他的視線落在書桌,又轉為一種玩味的表情。在整個房間中,他唯一被告誡不得碰觸的就只有書桌的區塊,原因是船長認為熟悉的擺設才能有效率的處理文案工作,至於站在少年的立場,雖然對於無法將房間清掃至『 完美 』的程度而抱有遺憾,但是透過每次觀察桌面的變化也能從中得到另類的樂趣。

大多時候,寇恩的書桌上只會有幾張文書用的電腦板以及一只粗厚手柄的陶杯,偶爾會出現那種頗有古風的紙質書本,阿默從不敢擅自翻閱,不過另一方面來說,憑他目前對人類文字的認知程度也只能勉強辨識封面上的書名,更遑論要看懂裡頭的內容了。

不過這次倒有一件新奇的物件,那是一塊呈斜長方形、不到半個手掌大小的扁平狀物體,就近觀察發現上面有一個菱形以及四個交互橫列的三角形鑲孔,阿默在腦中搜尋所學知識,認出這是聯邦軍隊的階級章。

菱形孔鑲著一塊虎眼石,瑩紅的光澤隨著觀察角度而遊動閃爍,這也是代表指揮軍科的顏色;章底為翠綠色的合成寶石,再搭配三角孔列中嵌有一枚金色薄片,結合起來就是『 綠底一金( 註:聯邦軍隊階級系統 ) 』的准將頭銜,阿默著迷的看著這如飾品般的華麗之物,卻也訝見上頭留有一道醜惡的裂痕,細看之下確定那是人為磨刻出來的結果,雖然可以確定這塊階級章是寇恩船長的所有物,但是對於其由來和遭到破壞的原因,可就超出他的想像範圍了。

這時少年佩帶的光壓手環( 帝國版本的腕部終端 )突然發出教育組長的粗嘎聲音,讓他嚇了一跳,原來是花費太久的時間來打掃船長室,以致快要耽誤下個排定的工作,那位組長是魔鬼魚號的正職船員,被指派來負責管理『 拉赫努 』的孩子們在船上期間的作息,就一名被迫接受額外勤務的人來說,他算是相當善待阿默這些編制外的乘員,不過對於拖延行程的行為仍會施與嚴厲的責備。

阿默對手環應答後便倉促離開了房間,趕往第八甲板的膳廳去幫手,那裡在接下來的兩節時間會為下崗用餐的人潮準備食物而忙得昏天暗地,足以讓少年將現下的疑問完全拋諸腦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