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時間競賽

本章節 3090 字
更新於: 2020-05-20

再怎樣不公平的人生,有一種東西,所有人都是相同的──時間。

每人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如果五小時不夠,就只能少睡點,把時間用來學習。所以中三學年第二學期的人生裡,我每天只睡五小時,晚上十一時,到早上四時,起床便喝兩杯鴛鴦,即是奶茶混合咖啡,兩杯鴛鴦的咖啡因大約等於四杯咖啡,才能完成晨讀、日常的課堂、晚上的學習,如是者下學期的四個月時間裡,我都維持著這個狀態,直到第二學期的期末考完結為止。

漫長的準備,為了得到制度上的權力,我一改以往混時間的壞習慣,把可以動用的時間都花在學業上,平日的課業,以往我是亂寫的,這一年我認真翻書找答案;每星期的測驗,以往是前一天才看課本,這一年我靠每天的學習,還有前一天的總複習,我得到接近滿分;每星期的考試,以往跟測驗一樣,前一天才翻課本,現在早一星期就開始準備;而期末考,以往只花兩、三天時間多看一會,這一年我花了一整年來準備。

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教科書上的螢光筆劃滿了一段又一段的課文,筆記寫滿一本又一本,課業裝滿一個又一個文件夾,筆記寫得東歪西倒,人稱「現代版狂草」。

嘛,說到字體,中三時候有一件趣事。語文科老師經常跟我們說「字美多三分」,意思是字體寫得整齊美觀,會多給三分印象分,但是老師從來沒有給過半點獎勵,「懲罰」倒是有,老師不時會抓字寫得不好的同學︰不緊貼底線書寫、字跡龍飛鳳舞、越過方格紙的框線或單行紙的底線、文字大小不一等等,這些同學的手抄會被拿來貼堂,作為反面教材,要其他同學不要學,雖然貼堂作品不記名,但也希望當事人知道後能改善改善。我發現自己的狂草作品每次都被拖出來示眾,有沒有搞錯?現在考字體嗎?為甚麼經常品鑑學生的書法?這老師是不是太過火了?

「字不是記事的嗎,能看懂的字不就是字嗎?幹嗎要有字體分又這又那?麻煩,我有考試就是了嘛。」

雖然以女孩子的手抄而言,字的確不是很美觀,但還是能看懂的,最多只是語文科會因為批改老師不能辨認而扣一點分吧,那個「字美多三分」就只能跟老師說「我不要了謝謝」,著實來說,問題我覺得是不大。

寫方面,是不是沒有問題呢?以我一直以來對寫字方面的認識,我的答案是︰沒有,但是用當事人的角度出發,總有種說不出的問題,困擾著我,那麼究竟問題是甚麼?我想了很久,答不出半個字。只能把徵狀描述一下︰寫字東歪西倒,速度略慢,而且無法改善這些問題,到達一個地步,你見到鄰桌的同學完成了寫作部份,但你還在努力途中,差距頗為明顯。這時我在想︰現代醫學裡,甚麼病能有這種症狀?這能算一種病嗎?還是只是我個人的問題?

我是一個病人,還是一個正常人,說真的,在中三這個學年,我開始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是正常人,是不會遇到這個問題的。情況就像,一個正常人會認為走路走得慢是一個問題嗎?相信抓任何一個人要他答這個問題,幾乎百份百的回答都不會認為寫字寫得慢、寫得不好看,是一種問題,他們會跟我說︰慢一點吧,速度和字體美觀度是成反比例的。只是字要寫得美觀一點,要達到其他人認為「可以」的程度,我要用很多時間才能完成日常課業和複習,究竟我現在要完成複習,還是要字體寫得端正?對我來說,不能兩全其美。

當下我覺得,字體是個問題,而在考試角度而言,問題只在於「有沒有字美多三分」的那三分,那倒不如放棄吧,在其他地方拉上補下,總分數是沒有影響的。

思前想後,我決定無視字體這個問題,即使每次執筆都覺得很困難,而且愈發明顯,在我的認知範圍裡,我真的不能跟自己說︰「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你去求醫吧」。換個角度看,既然現代醫學大概也沒有療法,不如專心當下的事吧,兩會可不是開玩笑的。

因此,我沒有理會書寫的問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考卷涉及書寫的時候,我的作答速度都異常地慢,這裡我想到解決方法。

一般所有考卷裡,時間分配策略上,可以分為審題、思考作答、作答、下一題的不斷重覆,只要壓縮前兩部份的時間,即使作答需要較多時間書寫,勉強是可以的。

依照這個策略,我平日做習題的時候,不斷鍛練「不用審題,一見到題目就接近知道答案」的應試方法,中三的題目能有多難?就只是翻書的題目嘛,能把內容記得滾瓜爛熟就是了。所以主要的策略,就是「背」,把所有的內容記住,一定沒有我答不出的問題。

如我所料,中三學年的題目,的確可以依靠這個方法應付。平日的功課、每周的測驗考試,都是依靠背誦,一見到題目,我幾乎知道答案長甚麼樣子,分數大約怎樣分佈。

顯然易見,這個讀書法的缺點在於︰需要太多時間背誦。作為開始探索學習法的學生而言,只能由一個沒效率而我又覺得管用的方法入手,這是個無比痛苦的過程,必須天天對著課本記、記、記,記住了,就口述背出來,直到所有內容都記好了,才算完成。

小學時候聽老師開玩笑︰快樂的時候,體感時間是加快了八倍速度,做功課學習的時候,體感時間是減慢了一百倍速度,彷彿有一頭蒼蠅飛過,你也能清楚看到牠在你眼前擺動翅膀,甚至能單手把牠抓著,不是因為你的眼睛敏銳了,而是因為在你身上流動的時間變得極端地慢,所以在複習的學生,都很喜歡抓在眼前飛過的小昆蟲,十有八九都能抓到的。

對,就是這份感覺。

中三這個學年甚至沒有半點娛樂,因為我想追回失去了的進度,時間是種燃料。

日復日的複習,下學期的期末考快到的時候,我開始有點熬不住,嚴重的睡眠不足令我在白天不斷打瞌睡,影響效率,加上我書寫本來就比人慢得多,晚上要用更多、更多的時間補償失去的部份,出現惡性循環。

我開始咖啡不離手,每天除了早上的兩杯鴛鴦,還要幾杯咖啡才有足夠精神,考試的時候睡得更少,咖啡喝得更多,寫字的速度會因為睡眠不足的手震變得更慢,我甚至在咖啡以外,再泡兩大壺濃茶才勉強熬過,幸好,兩星期的考試,總算撐過了。

一年的準備,渴望已久的選擇權,究竟結果如何?

考試完結,複核試卷過後,我收到蠻亮麗的成續單,班上的成績進步獎有我的名字,單看第二學期,我的名次升了二十名,排三十七,班導師點名稱讚我的進步,然而絕望的是,總名次依然不能進入前五十,全年總名次排五十一。

為甚麼?

為甚麼?

為甚麼?

為甚麼第二學期的排名升了二十,全年只是由五十七升到五十一?

我找班導師問個明白。原來我進步的同時,其他同學都有進步,單看第二學期排行三十到六十的同學,平均分是差不多的,所以我第一個學期的平均分明顯地較他們低,成為失敗點,起不到拉上補下的作用。

不論我怎樣後悔我過去馬虎學習,現在已成定局,無法挽回。晴天霹靂,好不懊惱。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嘗到失敗的感覺。

理所當然地,五十名內的同學,挑光了升學最有優勢的純理科,沒有選擇權的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挑混合科目,在有限的空間,挑最大優勢的組合。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是活在很多不如意的事裡,如果因為這個失敗我就認輸,將來有更多的失敗,要怎麼辦?總要面對吧?

對啊,我的人生還有很多失敗要面對的,不是說接受失敗是人生的必要條件嗎?習慣吧!往後還有很多失敗要面對呢!

即使我有多麼想擁有選擇權,事實告訴我︰我沒有資格。在中三的暑假,我能做的,只有整理好心情,複習中三的理科科目,準備好一會第一學年的來臨。

手抄問題?沒時間照顧了,一會是兩年後,兩年時間很短,不好好準備的話,轉眼就要應試,那時候將會是下一次後悔了。

我只好把心思都花在讀書上,中三學年開始意識到的抄寫問題,可能是因為主觀上覺得那是每個人都有的一丁點不足而無視之,也可能這個問題根本無從入手,也可能是因為我跟自己說「眼前的世界裡,一會比甚麼都重要」,總之我當下的取態是︰無視之。就只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