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邊角

本章節 1626 字
更新於: 2025-11-04
第3章 記憶的邊角

【視角:夏禾】

早上九點,陽光像剛洗好的玻璃。未央把簾子捲到一半,門鈴自己先「叮」了一下。

蘇以晴(女)抱著筆電包進來,眼下有隱隱的熬夜青。她把一個老式MP3放在櫃檯上。

蘇以晴攤手、苦笑:「我想要把一段記憶的刺磨鈍。不是要忘記,就是別再被扎到。」

夏禾把水推過去:「說是哪一段。」

蘇以晴把MP3往前推一點:「每次經過民權路口,我都會被這首歌戳一下。分手那天它在放。我需要把刺變鈍,工作路線得天天經過那裡。」

未央把玻璃罐移近,聲音放慢:「先講明白——我們不做『清空記憶』。只能把『邊角』磨圓,讓你不再流血。」

蘇以晴點頭:「我懂。我要的是能走過去。」

未央寫下兩行字,轉過來給她看:「兩個選擇,你挑一個。
一,把這首歌從所有裝置刪除,並三十天不聽;效果立刻生效,經過那個路口時刺會變鈍,只剩提醒。
二,把這台MP3交給我們三天保管;效果會在明晚開始,刺感減半。選快,或選輕。」

蘇以晴捏了捏耳垂,沉默十秒:「我選一。」
她拿出手機,深呼吸,手指停住又按下去——刪除。她彎腰把筆電裡的檔也刪了,最後把雲端播放清單關掉通知。

夏禾遞上面紙:「很好。留下一點空白,才有別的聲音進來。」

未央把罐子輕蓋:「成交。走之前,改變一個小路徑——等下從人行道左側過那個路口。今天下午你就會知道刺變鈍的程度。」

蘇以晴收好包,站起來:「如果可以的話……你們收這張嗎?」
她拿出一張小照片,海邊、背光、兩個影子。她把照片背面撕下一角,留下日期與地名,正面那片海完好無缺。

未央接過:「我們只收你確定要交出的部分。」
蘇以晴笑得有點酸:「我只交『邊角』。」她揮揮手離開。

門外光線一轉,騎樓的陰影往裡縮了一格。隔壁黑板上剛寫好的「今日特價」在陽光下泛白了一秒,像差點褪成「昨日」。

我趴在櫃檯上畫了一行小魚,抬頭:「未央,如果有人真的想把整段記憶拔掉呢?」

未央把筆別回口袋:「那就告訴他——痛是提醒,不是刑具。我們做的是提醒的整理。」

午後,張繼(男)探頭進來,舉著飲料:「我沒說『之後再說』喔。第三天。」
我比了個讚,讓他快去睡。

快兩點,一個戴鴨舌帽的少年推門進來,雙肩背上掛著吊牌。
林柏叡(男)把一疊社團申請表放下:「我想借一個『被看見的機會』……啊不,抱歉,說錯章節了。我今天是來退別的——把我反覆回放某段對話的習慣借出去,換我明天能上台講完話不結巴。」

我和未央對望,笑出聲。未央指指門邊:「那是下一章的主題,先坐,等我們把這章收尾。」

正要解釋,門鈴又叮了一下。蘇以晴站在門口,臉上帶著剛跑步回來的紅。她把手機舉高,畫面停在14:05,定位點在民權路口。

蘇以晴喘著氣:「我剛經過。沒有刺了,只有……像衣服標籤被剪掉,還會癢但不抓人。」
她從口袋摸出耳塞,遞給我:「這個先寄放你們三天當備用保險,我怕臨時手賤去找那首歌。」

未央點頭:「可以。這不屬於原代價,加的是你自己的『守護』。」

我把耳塞放進抽屜,準備關上時,抽屜裡亮了一下——第三枚黃銅小鑰匙躺在最裡頭,柄上刻著小小的「3」,鑰孔邊緣有一圈像海浪的紋。

我挑眉:「這把長得像在海邊泡過。」
未央用指尖碰一下:「它記得她的照片。」

蘇以晴在門邊笑:「那就把它當成我今天的收據吧。」
她向我們點頭致謝,轉身離開。門外風把她的頭髮往後撥,像把路打掃乾淨。

我對未央擠眉:「我們現在有一、二、三。」
未央:「離找到鎖更近一點。」

下午三點,林柏叡端著水杯坐好,嚴肅地說:「好了,可以進入我的章節了嗎?」
我咳一聲:「先生,請排隊。你是第五章。」

門鈴笑了一次。

——

章末備註|
• 記憶不能清空:我們不抹去記憶,只磨鈍邊角,避免自我裂縫。例:以晴刪歌+三十天不聽,刺感立刻轉為提醒。
• 交換流程(3步):提出→衡量→兌換。例:提出「讓民權路口不再刺痛」;給出兩個代價(快/輕);她選「刪歌+30天不聽」。
• 物件記錄:黃銅小鑰匙「3」出現,柄紋似海浪;推測與「海邊照片」情緒場相關,功能未明。
• 小徵兆(觀察):隔壁黑板的字微褪像差點變成「昨日特價」;時間邊緣有輕微滑動(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