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高級精神按摩

本章節 1611 字
更新於: 2025-08-16

長陽城的天色陰沉,街道上烏鴉掠過屋檐,彷彿也在低聲議論:誰將被帶走,誰還能活到明日?城郊那座灰色的留置所。煙霧繚繞之中,能讓所有人感受到空氣里的壓迫——那是被剝奪自由與時間感知的氣息,是一種專屬於權力高壓下的幽靈氣息。

自從昭陽國引入「留置法」以來,官場上的風聲比往年更尖銳。所有行使公權力的人都活在一條看不見的鐵索上,哪怕是派系頭目,也要隨時俯身低頭。這制度,表面上是監察、是反腐,實際上是把人放進鐵屋裡,用恐懼替代法律。

留置所內部的規則異常簡單而殘酷:

每位被留置者必須獨處,無任何通信;

每天只允許進食兩次,食物無論多麼豐盛,味道都是冷漠;

訊問時間不固定,心理壓力無限延長;

訟師、家屬、朋友都無法介入,任何求助都如石沉大海。

留置最殘酷之處,不在於身體的束縛,而在於心理的逐漸瓦解。

人被隔絕,便開始懷疑世界的存在;人被隔絕,便開始懷疑自我的價值;人被隔絕,便開始懷疑記憶的真實性。

官員們被迫在恐懼和算計之間搖擺。一位原本掌管糧政的太尉,因一次「意見偏差」,被帶入留置所。起初他還試圖保持尊嚴,面色如常;一個月後,他已開始在紙上寫下無意義的數字,每一行都是自我否定與恐懼的組合。這是心理的絞肉機,比任何刀口都更徹底。

民間對這種制度的感受,則是另一番荒誕。街頭巷尾,人們半信半疑地說:「昨天官員被帶走了?今天還會回來嗎?」有人笑著打趣:「留置所像是鐵屋的旅館,誰住誰是客,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結帳。」

官員被隔絕的每一秒,都是民間笑聲的起點;每一條謠言,都在昭陽國上空飄蕩,像煙霧,混淆視線,卻無法掩蓋鐵屋幽影的真實。

昭陽國的留置制度不僅針對官員,更成為鎮壓潛在威脅的萬能工具。國企高管、民企老闆、地方豪強,只要稍有偏差,便可能被隔離調查。一次次留置行動,實際上是在強化尊者對全體權力執行者的控制:

高度隔離——讓所有人都明白,任何信息泄露都可能導致滅頂;

心理壓迫——恐懼成為日常,任何決策都先考慮生死;

制度合法化——「留置」已經被法律承認,權力的刀刃從灰色走向白色;

震懾作用——剩餘官員、企業主、家奴們,個個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話、一個表情,就被拉進鐵屋。

留置不是暫時的懲罰,而是長期的心理奴役。人類最軟弱的部分,就是被迫相信權力的絕對,最終把自己交給它。

被留置的官員回到家族或派系內部,往往已然精神衰竭。某太尉在留置三月後回到府邸,面色蠟黃,手指微微顫抖,甚至說話都要經過斟酌。他對家族說:「記住,尊者的眼睛無處不在,你們連呼吸都不能鬆懈。」

他的弟弟忍不住哂笑:「哥,你是不是留置裡面練了武功?怎麼一句話就能嚇死人了?」

太尉搖搖頭:「不是武功,是心理恐怖。留置讓你懷疑空氣、懷疑牆壁、懷疑自己。」

民間也有荒誕的解讀。有人編段子:「留置所新開了一門課程,叫『高級自我否定術』,學成者可以在三天內從自尊滿滿變成磕頭如搗蒜。」

街頭巷尾亦有新段子言:

「聽說留置所里開了一間『心理重置室』,進去的官員出不來,出來的官員都忘了自己姓什麼。」

「太尉帶回家一份留置手冊,家裡的貓都看了三遍。」

「留置不是懲罰,是一種高級精神按摩,讓你自願臣服。」

留置不僅改變了官員的行為,也重塑了整個官場的心理生態。

恐懼常態化: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舉報的線索,每一次眼神交流都可能被放大。

信息真空:所有消息都必須經過層層過濾,沒有人敢輕易相信他人。

信任破碎:派系內外的朋友,可能隨時成為尊者手中的工具。

留置制度不僅懲戒個體,也形成制度化恐懼:

官員在日常會議上小心翼翼,每一句話都經過三重篩選;

民企老闆在簽合同前反覆確認,不敢觸碰國有項目的邊界;

學者在公開場合不敢討論政治,只能用隱喻和段子調劑自我心理。

恐懼已經成為社會常態,荒誕段子成為精神出口,權力邏輯覆蓋每一個角落。

【江湖筆錄】
昭陽國鐵屋之內,留置如幽影,官員生死難測,心理絞殺無聲;權力高壓與法律包裝的刀刃,使人心惶惶,生死懸於一線。

留置不是懲罰,而是長期奴役;它讓忠誠成為必要,讓恐懼成為常態,讓荒誕成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