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紅門棋局
本章節 1388 字
更新於: 2025-08-04
紅門火鍋局之後,昭陽國的權貴鬥爭,就像那故宮高牆裡的暗河——表面靜,底下急。
在昭陽國,權貴的派系,不按政策劃,不按理念划,而是按血脈划。
血脈不只是基因的延續,更是利益的輸送帶。
紅門的長房,是正統血脈,旗幟鮮明地自詡「先人打下的江山,要世世代代守住」。
二房是分支血脈,常年夾在長房和外房之間,像是火鍋里永遠撈不上的千層毛肚——看著誘人,夾不到口。
外房是「沾親帶故」,不是直系,但也有資格在紅門宴上坐邊桌。
這種血統學延伸出一整套權貴等級表:
龍脈直系——坐主位、分大肉;
旁支骨幹——分次一級的肉,偶爾有湯;
姻親盟友——吃點邊角料,順便洗碗;
忠誠狗腿——沒有飯,但有機會舔盤子。
你以為他們會為了理念辯論?不,他們只會為了肉而爭。
紅門的暗戰,真正的戰場,不在朝堂,不在宮廷,而在——資源分配表。
昭陽國的權貴鬥爭,就像打一場撲克:牌面上看你拿著A,其實底下已經有人把牌換成了3。
比如,一個能源項目——
長房看中了,立刻會有人在審批環節「加快流程」;
二房想插手,就會發現審批表莫名其妙「丟了」,再找就「找不到原件了」。
這種暗手段,既不流血,也不違法——因為在昭陽國,他們的手段,就是法律。
失勢的派系,往往有兩條路:
抱緊另一派的大腿,換取喘息;
出海潤走,換個國籍做海外「榮譽退休」。
可不是誰都能選第一條——要麼你獻上足夠的籌碼,要麼你有足夠的把柄。
第二條看似安全,其實風險更大,因為一旦出了海,曾經的同僚就會在暗中提醒:
「你在外面少說話,免得家裡的人不好過。」
於是你會發現,那些走出去的前權貴,不是變成沉默寡言的商人,就是變成海外電視里的「愛國講師」。
豪車故宮撒歡事件,讓紅門意識到:民意這匹野馬,需要更結實的圍欄。
他們用幾招,就把這事從「特權醜聞」變成了「愛國話題」:
稀釋法——同時放出幾個娛樂八卦,讓群眾分心;
倒灌法——製造幾個「假反對者」,讓反對意見顯得無理取鬧;
移情法——把事件包裝成「安全管理」問題,而不是特權問題。
等到輿論圈裡的吵架達到頂峰,他們就會說:
「你們看,群眾自己都分不清是非,這事就到此為止吧。」
而最荒誕的是,群眾確實會信——因為在昭陽國,信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不信。
昭陽國的經濟,看似市場驅動,其實是權貴驅動。
一位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江湖說過一句話:
「你在昭陽國做生意,不是找客戶,而是找後台。」
比如,私募基金是油水最大的領域之一。紅門的某些三代、四代,直接挂名做合伙人,動輒一個項目凈賺幾千萬。
你要是「非紅門」的商人,想進這個圈子,不是送股票,就是幫他們洗錢。
送股票的,像昭陽國的段偉虹;
幫洗錢的,像曾經的徐銘——最後死在了紅門的爭鬥里。
昭陽國也有人想反抗,可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幾乎密不透風的體系。
有人試圖揭發權貴的腐敗,結果被定性為「造謠」;
有人試圖用輿論施壓,結果發現自己的帖子只能發給自己看。
而最可悲的是,那些真心想改變的年輕人,最後往往會陷入兩個極端:
要麼躺平,什麼也不幹;
要麼潤走,永不回頭。
這不是懦弱,而是因為在昭陽國,你不是沒勇氣,而是沒機會。
【江湖筆錄】
紅門的火鍋,湯是滾的,局是冷的。
他們用血脈分肉,用輿論養馬,用法律織網。
你看見的豪車撒歡,只是他們開到院子門口的一次小遊行;
你沒看見的,是他們在帳本里開車,在合同里撒歡。
在昭陽國,反抗不是不能,而是不能有效。
因為在他們的棋盤上,你不是對手,你是棋子。
而棋子,唯一的自由,就是被人吃掉之前,走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