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趙家江湖帝國夢

本章節 2524 字
更新於: 2025-08-01
第100章 趙家江湖帝國夢

昭陽國,名義上是大同盛世,實則是舊王朝的紅色翻版,一場無聲的帝國復辟在這片土地上暗潮湧動。無數江湖傳說里,權力的核心永遠離不開那個神秘又高高在上的群體——「趙家人」。

昭陽國的江湖並非刀光劍影、江湖豪傑廝殺,而是血脈深重的權力血統圈套。趙家人,這個詞的鋒芒刺破層層迷霧,不僅是對統治集團的代稱,更是一種歷史的宿命與社會的幽靈。

他們是麥喀士所謂「新階級」的再現,卻披上了紅色革命的華麗外衣——比那個六十年前南巴爾幹的吉拉斯的《新階級》所描繪的還要猖狂。

「帝國夢」與「昭陽特色」,本質不過是權力強化版的舊社會封建,甚至比舊王朝更加根深蒂固。

昭陽三百四十年,昭陽國股市因一場「熔斷」機制的失敗而崩潰,猶如帝國基座上的裂縫再度撕開。

市場不是市場,是權力的舞台,資本不過是趙家人手中的遊戲籌碼。

財富迅速向權貴階層聚集,普通百姓只能看著虛假的數字遊戲,卻始終摸不到財富的邊緣。

昭陽的每一次經濟動蕩,背後都是趙家人爭鬥與權力轉移的縮影。

「趙家人」一詞之所以在昭陽百姓中盛行,是因為它精準映射了昭陽國深刻的階層斷層。

類似前鵝國「我們」和「他們」的二元對立,但「趙家人」更帶有血緣與身份的符號。

「你也配姓趙」不只是嘲笑,更是昭陽底層的絕望吶喊——

那是對身份體系的最尖銳控訴,對權力血脈的無情剖析。

昭陽國的所謂改革開放,其實是權貴綁架商業的開端。

所有生意,要麼被趙家人綁架,要麼活不下去。

金融、私募、地產,都是權貴精心布置的獵場。

商人們用送股票、送禮金、拉攏趙家人自救,成為階層攀升的潛規則。

昭陽國的權貴家庭,往往通過家族聯姻、權力共享來維護地位,這種血緣政治在當代變本加厲,幾乎滲透到朝堂與商界每一寸土地。

官商一體的利益共同體,通過家族成員的層層布局,牢牢掌控著各個重要經濟命脈,普通人連窺視一眼的機會都沒有。

政府各層級的晉陞也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姓趙」與關係網路。人才與民意被邊緣化,導致社會活力缺失,民族未來蒙塵。

大數據與監控時代,將權力體系變成無所不在的監控機器,「趙家人」通過科技手段,精確控制輿論和社會動向。

在這座帝國中,忠誠被重寫為對家族的效忠,法律成了維護趙家利益的工具,公平與正義成了口號和幻覺。

趙家人內部有「長房」「旁支」之分,權力鬥爭遠比外人想象得殘酷。

爭鬥的刀鋒常常砍向旁支或不幸成為犧牲品的豪強。

徐白的倒台,平西王的敗局,都是這血脈內鬥的顯影。

【昭陽荒誕語錄】

「趙家人不是姓趙,是姓權力;飯桌上的蛋糕分得多,狗尾巴草都沒人敢吃。」

「『你也配姓趙』成了昭陽江湖最鋒利的毒舌,三言兩語足以斬斷虛偽的階層夢。」

「商人跪舔趙家人,最後換來的是成堆的空殼合同和一個冷冰冰的笑容。」

「權貴爭鬥比江湖武林還凶,別以為江湖有俠義,這裡只剩算計。」

「帝國夢的背後,是無數昭陽人被吃掉的生命和血汗。」

「趙家人和商人們的遊戲里,底層百姓是被犧牲的棋子。」

【經濟權力如何煉成「趙家私產」】

所謂「市場」,在昭陽不過是趙家各支利益分工的戰場。

私募領域歸「趙家四郎」,房地產歸「趙家八婆」,軍火資源壟斷在「趙門西舅」,醫療特供掌握於「趙家葯娘」。一切國資委下屬企業皆為「趙家裔下屬企業」,但百姓不知。因為趙家控制的文宣機關編寫了一個宏大的遮羞布,名曰:「為昭陽百姓服務型國家體系」。

——但誰是「百姓」?

趙家說:「凡能得我一點眼神者,便是百姓;若不能,那便是『黎民』,黎即離,民即民,不與我相干。」

於是,便有了如下怪象:

一家七口,四人搞金融,三人養號炒股,戶口在郊外農場,戶主名曰「貧困農民」。

某商賈起家於布匹,卻能接下王府金緞採購合同,只因其兒媳祖上乃趙家之奶娘。

昭陽長陽城三分之一的土地歸「民營企業」,再查,皆屬「趙家六公子」之外室所有。

【權貴日常·趙家人的吃喝拉撒】

——吃。

御膳房每日食譜為:鹿筋燉鮑、金蚝銀湯、南海石蟹炒貢米。趙家人忌口唯一規定是「凡民間流行者不食」,以示與民不同。

——喝。

有個傳聞廣為流傳:朝中曾有一小官誤將民間暢銷飲品「可頌咂咂茶」擺上趙家桌,被趙五爺當場杖斃。「你拿這種玩意兒羞辱我?我是趙家人!」事後,連帶那飲料品牌也被禁售,官方理由:「嚴重傷害趙家人的飲茶傳統感情」。

——拉。

趙家專有「清腸女史」,宮中有「糞品歸庫處」,每日趙家排泄之物需記錄編號,意為「此乃龍氣所留,不可落入奸人之手。」 據說江湖上曾有人用趙家三少爺的便液製作「長命丹」,被抓后仍高呼:「我舔得是家國大義」。

——撒。

趙家酒後吐真言,平時則只撒謊。一次「盛世座談會」上,一位趙門新貴高呼:「我們代表人民!」坐下時忘關麥,又低聲補了一句:「不過人民是誰?老子也沒見過。」

【權力鬥爭:長房與旁支之內鬥】

趙家並非鐵板一塊,其內也有「長房正統」與「旁支實權」之爭。

——長房:主張保持「紅統」,以血緣壟斷資源。

——旁支:更願意「開明經營」,以利益分帳換廣泛控制。

以「前元老趙四爺」為例,曾公開批評長房「閉門造車、自誤昭陽」,結果被發配「西山洞察所」,下場如趙高再世,身邊親信皆「意外溺亡」。

有一場暗鬥稱為「金蘭社事變」,實則是趙家七太太所扶商人「杜九萬」與「長房三爺」鬥法失敗,導致三市股價暴跌三日,被稱為「熔斷之恥」。自此,趙家在金融領域更趨「親自操刀」,不再信任旁人。

【社會反應·「自干五」與「假趙人」生態】

諷刺的是,趙家雖驕奢淫逸,但最活躍的辯護者不是他們自己,而是「自干五」。

這些人多出身寒門,學歷半吊,腦子滿罐雞湯,最愛說的口頭禪是:「你也配姓趙?」他們在街頭巷尾、茶館酒肆、評論區大戰中充當「趙家嘴替」,哪怕明知趙家連看都不會看他們一眼,他們也樂此不疲地舔。有人曾諷他們:「你舔得不是趙家,是你貧窮的自卑。」結果被群起而攻之,咬得那人刪號換ID,還被舉報成「境外勢力」。

更有甚者,編造「趙家祖訓」,畫出「趙家圖騰」,稱自己「趙家散修」,在民間招弟子,教人如何「守趙家之道」,成了新時代的「草根趙學」。

【江湖筆錄】

「在昭陽,趙家人如同帝國的脊樑。他們無形中架構了權力的天幕,也編織了底層百姓的牢籠。」

「這座城池不屬於誰,它屬於那些掌控資源和規則的少數家族。」

「每一場經濟風暴背後,都是趙家人無聲的權力洗牌。」

「而江湖之下的我們,不過是他們遊戲中的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