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2 花瓶表面的層層堆疊

本章節 1735 字
更新於: 2025-07-31
地窖內部回聲低鳴,喘息聲混合著汗水刺鼻的氣味,如同一個野獸的巢穴。少年按照花藝師的指令每日清晨便開始逐組鍛鍊,直到太陽下山後,他才被允許回到老屋中修整,花藝師會在此時確認少年的身體數值,以及替受傷的部分進行處置。 他的身體如同一件未成形的雕塑,急速堆砌可能遭致意外的損傷,只能先從大結構進行規劃,接著持續一筆一刀仔細精修。
訓練從大肌群開始,以啞鈴深蹲結合滑軌腿推帶動髖部與股四頭肌,花藝師在紙上特別註明:股四頭必須從大腿中線向外逐層堆疊。每一次下蹲與抬起,肌肉都顫抖不已,甚至可以深深感受到血液流向腿部肌肉而造成的暖流,隨後回沖到頭部,如同拉壞時由下往上的塑形。 肩膀與背部的訓練,少年被教導站立於啞鈴龍門架下,進行正握划船與反握飛鳥,三角肌與背闊肌交錯用力。他的肩胛骨在每次伸展中如刃邊磨合,花藝師特別標示:斜方肌角度須與肩線一致,以便形成視覺流動。 花藝師不在場時,攝影機記錄著他每個動作,無論失誤或正確都一覽無遺:重心偏移或維持、角度誤差與修正、力道遲緩以及肌群的適當發力。 鍛鍊腹部時,在地窖的正中央進行,那裡石板最為平整。仰臥輪轉平台托起少年上半身,他以俄羅斯轉體連續進行旋轉,扭力與角度同時積壓在腹斜肌與人魚線。花藝師的筆記寫著:必須像迎風旋轉的花瓣,既穩定、對稱又綿延不絕。 少年穩定呼氣不憋氣,同時邊數數,汗水滴落於石面,被石頭盡數吸收,幾周後地表逐漸形成白色的晶體結晶。這些結晶會被花藝師固定取樣,用於計算他鹽分的消耗。
鍛鍊的時間被分割為4等分,以中午為界線上下午各兩個區間。休息時需要引用花藝師特別調製的高蛋白飲品,味道十分複雜,草藥的苦澀如未成熟的枝桿,但穿插著豆製品特有的氣味以及牛乳的濃醇口感,還有一種是少年無法分辨的氣味,淡淡的甜味、酸味,他知道那是乳,只是不知道是哪種動物的,似乎曾從花藝師身上聞到過。 花藝師要求少年需在運動後半小時內飲用完畢,需要嚴格記錄飲用時間與分量,這段時間就像施釉後等待釉色定形的瞬間,不可過也不可少。剩下半小時的消化與休息後繼續鍛鍊。特別的是蛋白飲被裝在奶瓶形狀的容器中,彷彿少年正是嗷嗷待哺的狀態一般,但他沒有拒絕,只是不懂那容器的意義,身為孤兒的他從未使用過這種器具,只知道那前端的柔嫩,輕咬起來非常紓壓,時常飲用完畢後少年仍沉浸在咀嚼那富有彈性的突起。每每看見被咬的坑坑巴巴的奶瓶前端,花藝師都會忍不住將手放在胸前,慶幸自己的身體並沒有交與少年啃食。
直到傍晚,花藝師才會下樓,面無表情不發一語地將他領回。近期的晚餐都是各種促進肌肉生長的蛋白質主體餐,低脂肉類配上不飽和脂肪,澱粉的攝取也僅是分量減少而非完全禁止。意外的是不同於前次展覽前準備的餐點,兩人都是實用相似的食物,沒有運動鍛鍊的花藝師同樣吃著大量的蛋白質與過度的熱量,但身形卻絲毫沒有太多變化,她將自己的身體作為生產蛋白質的工具,讓少年能以接近人體的形式攝取不同類型的蛋白質。
飯後進行肌群測量。她啪的一聲戴上白色手套,修長的手指在白色的襯托下更顯精緻。白色的指尖劃過他身上的肌肉弧線,有時會稍微按壓測試彈性。她不言語,仍是以滑尺與筆記本進行記錄,偶爾停下,在某塊肌肉上畫圈,表示不合格或尚未達標。檢查時少年總是緊張地不敢出聲,因為語言在她面前不具任何力量,唯有透過身體證明自己是合格的花器,他才能繼續享有這些過去從未有過的體驗,感受得越多越害怕失去。
她筆記上的語言簡短但冷峻: -人魚線角度偏離中線0.5cm -右肩中束肌肉量高於左側 -臀大肌仍未塑出上緣陰影 這些數據不是用於報告,而是供她重新修訂明日訓練內容。為了她的展覽不能等待肌肉自然發展,只能提供用力方向與負重比例的修改建議。
當夜幕降臨,少年被餵食安神藥草後被送回牢籠,鎖上大門的同時少年已經入睡,好的睡眠亦是肌肉生長的條件,因此需要仔細控管。他的呼吸節奏早已與訓練同步,血液中流動的是高蛋白配方與昨日遺留的疲勞,細微的鼾聲彷彿回應著肌肉的生長,層層的堆疊直到隔天清晨。 那不只是睡眠,更是沉澱;不是在恢復,而是在釉燒前的靜置。 當陽光滲入地窖,他昨夜堆疊的汗與傷,已釉化為可驗收的紋理。 花瓶尚未完成,他的身體卻已在光澤中回應設計,那條看不見的輪廓正悄然浮現。直到下一次測量前,他不會確知自己是否已是合格的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