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趙家人簡明教程
本章節 1656 字
更新於: 2025-07-25
趙逍遙在旅棧翻開《昭陽日報》第三十七版時,看見一則新聞:「趙家大人昨於雍城宴請外賓,盛讚我大昭陽『人民幸福感世界領先』。」
他輕輕念出那句:「人民幸福感」——頓了頓,覺得不對,拿筆在「人民」上劃了一橫,改成了「趙家」。
果然順了。念出來是:「趙家幸福感世界領先。」
立馬通順了許多,不再有那種拗口的諷刺感,反而充滿了天然的自洽感,像趙家廚房裡燉了十年沒揭鍋的老湯,腥中帶甜,粘膩生香。
朝廷治國,一向講究「替天行道」。但天是哪位?誰是「天」?——當然是趙家。
趙家政府,趙家公僕,趙家法院,趙家兵馬司,趙家監獄,趙家大學,趙家廁所,趙家井蓋,趙家小學生紅領巾上貼的,都是「為趙家服務」。
於是坊間便開始流行一個口訣,叫:
「為人民服務,念錯了,是為趙家服務。」
趙逍遙早在廣陵市的地攤上,見一位流浪詩人當眾朗誦:「趙家人不姓趙,奴才反以為榮。」嚇得兩名朝陽區特派捕快立馬衝上去把他褲子扒了,說:「敢辱趙?查查你祖宗十八代,姓不姓李?」
趙家人,是一種身份,不是姓氏。
你姓趙,不一定是趙家人,你姓張、姓李、姓阿卜杜拉,也可能是。
只要你跪得夠快,舔得夠深,拍得夠響,喊得夠忠,你就是趙家編外子弟兵。
趙家沒有邊界,卻有門檻;沒有律法,卻有家法。
整個趙系社會,像一張舌頭構成的網路,互舔成環,結成香火。
據民間不完全統計:全國70%的民眾,幻想過自己「祖上或鄰居曾給趙家抬過轎」。
據說某朝陽區大爺因為在趙家樓前撿過一次煙頭,便在家中自立宗祠:「趙家門下義民廳」,每日上香。
趙家奴才的最大悲哀在於:他不姓趙,卻以為自己比真趙還趙。
他們不拿趙家當統治者,而拿趙家當圖騰。
趙家大人發個屁,他們爭先恐後跑去聞,還要爭論到底是玫瑰味還是海鹽柚子。
有個坊間經典段子:
某日,趙家老爺放屁於長街,引萬人哄搶。趙奴甲聞后道:「清新怡人,是茉莉花」;趙奴乙反駁:「不對,是熟普茶」;趙奴丙大怒:「你們不懂,這是趙家特供味道!」
後來,他們把那個屁凍成了冰磚,供在趙家祠堂,說是「靈氣結晶」。
趙逍遙記得最荒唐的一件事,還是在瓜州。他曾親眼目睹,一位趙奴在街頭燒香禱告,旁人問他為何祭拜?
那人答:「我在感謝趙家,允許我跪著活到今天。」
趙逍遙問:「若不給你吃飯,你也感謝?」
他答:「那是我不配。」
趙家社會最大的幻覺,就是讓人誤以為「趙家有恩於你」。
哪怕是你自己掙來的飯、自己蓋的屋、自己過的苦日子,在趙家系統眼裡,都成了「趙家的恩賜」。
你努力考上科舉?那是趙家開恩給你機會。
你祖上出過將軍?那是趙家養的狗有忠誠基因。
你揭露貪官還命懸一線?趙家說:「敢威脅我們家風?」
趙逍遙曾在朝陽街頭,看到一則牆貼:「舉報有功,獎勵三百。」下方還有小字:「凡舉報危害趙家穩定者,另獎五百。」
他搖頭苦笑:「我若舉報趙家本身,是不是賞我一道雷劈?」
在趙家轄區生活,說話必須遵守趙家語法,舉例如下:
「我熱愛國家」應改為:「我誓死捍衛趙家」;
「我關心民生」應改為:「感謝趙家賜我飯吃」;
「我批評時政」應改為:「我懷疑自己精神不穩定」;
「我想潤」應改為:「我誤入趙家核心地帶,請重判」。
最典型的趙語經典句式是:
「我不是反對趙家,我只是希望趙家越來越好。」
這句話堪稱「趙家話術模板A」,常用於文藝界人士「自我閹割」聲明,也用於媒體人「跪著改稿」之前的開場白。
有人曾問趙逍遙:「趙家這麼橫,你怎麼敢天天記他們的壞話?」
趙逍遙點了點他那本《瓜錄》:「記他們的丑,是我唯一還剩下的權利。別人拿刀,我拿筆。」
趙家可以讓你沒學可上、沒話可說、沒瓜可吃,但不能禁止你內心的嘲諷。
趙家最怕的,不是暴力,而是——笑聲。
因為當一個權貴被群眾嘲笑時,他就從「統治者」變成了「段子素材」。
【江湖筆錄】:
「趙家者,赤色家天下也。其民如牧羊,其奴如野狗,其律如人肉菜刀,其史如廁后黃紙。
趙家人言『為人民服務』,實則為趙家立威。趙家以民脂民膏,塑其雕像,涂其謊言。
百姓不姓趙,卻自願為趙搖旗吶喊;寒士苦讀十年,不過為趙家捧臭腳。此種社會,誠為人間悲劇之頂配版本。
若天下終有一日不姓趙,須先有人敢說:『趙家其實什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