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帶貨挑戰

本章節 2357 字
更新於: 2025-06-22
「下一戰——帶貨挑戰!」

一聲鑼響,擂臺佈景瞬間大變,光從天頂傾瀉,巨型轉盤升起,三座「直播小屋」出現在擂臺中央,分別以「富貴金」「苦情灰」「智慧藍」塗裝。

趙逍遙站在場外,不禁失笑:

「從苦情煽動到流量變現,這江湖的轉場,連一杯奶茶都沒時間涼透。」

群眾還在抽泣,就被硬生生拉入購物氣氛,氣氛尷尬得彷彿用哭過的紙巾包裹快遞。

但一旁的裁判席卻早有準備,帶貨腳本、哭泣話術、轉化率計算器全數就位。

【轉盤轉動,系統語音響起】:

「第一輪帶貨品:江湖護心毛肚——增強情緒防禦力,八塊八一包,年年不過期!」

李公子眯眼,皺眉:「毛肚?」

董小姐翻資料:「這玩意含鹽量高,哭久了吃,會心率不齊。」

周公子卻一躍而上,眼神發光:「我來!」

他拿起護心毛肚,對著鏡頭深情道:

「我曾在感情中受過傷,胃也受過寒。這毛肚,是我深夜唯一的安慰。不是零食,是療愈。」

他邊說邊撕袋子,邊咬邊落淚,眼神濕潤如雨季南城。

群眾驚呼:「這個哭法太有食慾了!」

裁判乙:「『吃中帶苦』,優秀模仿《甄嬛傳》中四阿哥失戀那段。」

銷量直線飆升,盲盒秒空。

董小姐走上台,拿著毛肚,冷靜說:

「你們以為吃的是毛肚?不,是資本對情緒的切割。」

她把毛肚拆開,切成兩段:

「這段是你哭時吃的;這段,是你吃時哭的。」

然後,她輕描淡寫地說:

「我不推薦,但我知道你們終將買。」

一瞬間,全場鴉雀無聲,隨後一位中年大叔怒吼:

「她說得對!我活到現在,沒一樣東西是自己真的想買的!」

平臺後臺:銷售量+800%

群眾反應:群體陷入「消費自省」→「憤怒點擊」→「反向下單」

裁判丙:「她不哭,但她懂『空虛經濟學』。」

李公子大手一揮,拿起毛肚怒吼:

「我吃的不是毛肚,是命運!」

他現場撕衣服,露出「江湖後浪」的紋身:

「你們能吃毛肚,我只能吃苦!但今天我讓你們也嘗一嘗,『命運的醃制』。」

結果他一口咬下毛肚,咀嚼太猛嗆住了。

群眾:「哇!真苦!」

趙逍遙低聲記筆:

「帶貨帶到窒息,這不是翻車,這是自溺。」

一旁的裁判丁:「李公子的『奮力型消費主義』,適合下沉市場,但城市白領不買帳。」

後臺數據:銷售量僅112包,且退貨率33%。

就在三人比拼白熱化之際,擂臺中段突然彈出新規則:

「即刻開放群眾搶麥!誰說得比主播真,平臺給獎勵!」

結果一群奇人異士紛紛沖上:

「情緒托兒所」園長娘:

拿出10袋毛肚:「我每哭一回孩子就懂事一分,這毛肚能喚醒人性。」

「情緒回收站」小哥:

穿著垃圾袋外套:「吃毛肚等於減少社會暴力,一包八塊八,少打一巴掌。」

「悲情共修教團」主持僧:

手持念珠:「毛肚即業障,吃它者入苦海,賣它者得果報。」

群眾當場開始一邊買一邊懺悔,現場像極了某寶雙十一交錯佛堂與電商的場景。

趙逍遙望向天:

「江湖的盡頭,是邊吃邊悔。

轉盤再次轉動,系統語音帶著一絲邪魅的興奮:

「第二輪盲盒品類:共鳴性眼淚調味包——每一滴都有人哭過,每一包都來自真實情緒提取。」

這一次,全場靜默三秒,然後集體爆笑。

「這不就是情緒粉末?」

「誰哭的?實名制提取嗎?」

「這不合法吧……但我想買一包嘗嘗。」

董小姐沉默良久,從包裝中取出「調味包」,彷彿握著某種權力。

「這是工業製造的痛感,你哭了,它更香。」

她輕輕撒在手心,舔了一點,面無表情。

「鹹中帶澀,像極了我媽說我白上大學。」

群眾沸騰:「這是真味道!她的眼淚比我貴!」

銷量瞬間爆表,群眾紛紛留言:

「我要拿來泡麵,吃出文學感。」

「終於有調料能表達我的內耗。」

「這包能不能寄給我前任?」

李公子落後明顯,眼看平臺資料滑坡。

他突然點燃直播屋中央的香爐,將所有眼淚調味包焚燒。

「我不帶貨,我帶的是尊嚴!」

群眾炸了:「這哥們兒瘋了吧?」

他繼續大喊:

「你們要的不是商品,是共鳴!不是調味,是替哭服務!你們哭不出來了,所以才花錢買痛。」

隨後他猛灌一整瓶眼淚包泡的湯,強忍嘔吐:

「我喝下去,為你們還情債!」

彈幕飆升:

「太瘋了!但我下單了!」

「誰懂啊,這就是帶貨藝術。」

「雖然是瘋子,但真香。」

銷量瞬間反彈,沖上第二。

裁判席裡一人潸然淚下:「這不是消費主義的勝利,這是表演藝術的殉道。」

周公子此時卻陷入極度情緒氾濫。

「我一直在笑,其實我最苦!」

他掏出三本未出版詩集:《我被生活溺成一條鹹魚》《笑到最後沒人來收屍》《一袋調味包的重量》

他開始邊讀邊哭邊帶貨:「買一袋調味包,我送你一頁詩,我用文字幫你哭。」

然而群眾突然集體冷感。

有老阿姨罵道:「你哭得太專業,我們都信不過了。」

有青年怒斥:「誰的苦不值八塊八?你憑什麼販賣?」

後臺資料開始下跌。

趙逍遙失笑想道:「痛感也有性價比,太濃了會讓人覺察是假的。」

群眾在短時間高強度的哭、買、笑、憤怒之間疲憊。

直播彈幕變了:

「我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了。」

「剛哭完為什麼現在在付款?」

「這世界瘋了,我只是想來看看吵架。」

一位「前資深情緒行銷師」匿名發言:

「我們都成了『內容疲勞患者』,這不是娛樂,這是群體性精神疲憊。」

平臺開始卡頓,商品資料亂跳,AI推薦演算法也短暫宕機,推薦欄出現「購買一份真實自我」。

官方迅速插播直播闢謠員:「群眾請勿走心,請理性消費!」

但沒人聽,群眾開始互罵、互哭、互退款。

趙逍遙望著混亂人群,耳邊只回蕩一個聲音:

「誰都能哭,誰都能賣,誰都買得起眼淚,但誰也收不了場。」

最終資料出爐:

董小姐:銷量第一,反向冷感擊穿流量中樞

李公子:第二,以生命表演獲得「殉道者獎」

周公子:第三,詩意超載引發情緒免疫

全場沉默。

主持人試圖宣佈結束:「本場帶貨挑戰圓滿……」

話音未落,一名群眾怒吼:「我到底為什麼哭?又為什麼買?」

四面八方傳來共鳴。

而擂臺中心,董小姐微笑看著鏡頭:

「你哭不是因為我說了什麼,是因為你想有人讓你哭。」

【江湖筆錄】:

「我第一次意識到,江湖的刀光劍影,不如眼淚貴。不如痛感貴。不如『感受自己正在感受』更貴。」

「但那都不是苦——那是被演算法包裝過、表演過、拆封過的痛,一口一口賣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