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天命已盡,火線初燃

本章節 1486 字
更新於: 2025-05-29
霧尚未散,中建號正穿越海上封鎖的死角,一步步逼近澎湖的岸邊。那道老舊的艦影,如鬼魅般在水氣裡緩緩現形,鐵銹與鹽痕斑駁其身,彷彿一場延遲九日的救贖,也可能是一場即將沉沒的夢。

同一時刻,一則來自台北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的加密通報,由冷冽堅實的地堡發出,穿越大氣與雜訊,抵達澎湖指揮所。電報機閃爍數下,解碼後只餘幾行斷語:

「中共PCH-191箱式火箭炮,前線部署完成,疑似將協助兩棲部隊攻佔澎湖。
打擊目標涵蓋補給線與指揮座標。
共軍由和平轉入戰時狀態,澎湖同步升至紅色警戒。
預判最短時間內發動對島全面攻擊。」

何翊瑞站在報機前,未多言,只是深吸一口霧氣,咳了一聲。他早知這一日會來,只是不知來得這麼快,如此無聲。

中建號艦身已肉眼可見,那是一種在蒸氣裡浮現的堅定幻影——艦橋破舊,船首佈滿海風風蝕的傷痕。軍士們手忙腳亂地調整防空機槍角度,民防團從碉堡牽出粗重電纜,柴油發電機開始低吼,為中建號提供臨時動力。若攻擊發生,這艘運補艦將成為海上的棺木。

雷達兵臉色蒼白,他比任何人都清楚PCH-191的意義——那不是單純的火箭,而是中共專為區域癱瘓設計的殺戮機械。它射程遠達三百公里,射速快、精度高、成本低,裝填時間不及半分鐘,能從任何林地、工廠、丘陵後方車載發射,不需戰略授權,不需動用飛彈發射井。

這些龐然殺器,可以如雨點般襲擊島上每一道補給線、每一處民宅,從福建西部任何隱蔽角落,數秒內即達。

而何翊瑞的指揮所,不過是一座用馬祖廢棄工事改建的石造民宅。沙袋封窗,鐵環還掛著舊鐵絲,一群未徵召的大學生志工正匆忙擺設簡易擔架。他們方才還在等補給船,如今聽聞火箭即至,面如死灰。

島上的節奏——從等待糧食,轉為等待轟炸。

民眾仍不知全貌,只知霧中那艘鐵艦宛如神明顯現。
港邊兩側的居民靜靜佇立,無人喧嘩,亦無歡呼。
年邁的里長夫人提著一袋甘藷,用繩索從防坡堤垂下;
孩童在霧中揮舞小旗,那是他們親筆描繪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色澤褪了,筆跡歪斜,卻無比真誠。

無人知曉,臺北此刻是否還在爭論某案是否違反比例原則,無人關心國民黨將選出的新主席是否會重整在野陣營。澎湖的霧中,戰火即將點燃,其他一切——再也無人關心。

一切,都濃縮進這最後一刻。

中建號即將靠岸,而敵火,亦將來襲。

「通知所有單位,全區進入即刻防空狀態,」何翊瑞語氣平靜,宛若清晨點名般自然。

「港邊裝卸改為三分鐘循環制,先卸彈藥,再是藥品,最後是乾糧。所有民眾全部撤入堅壁空間,不得逗留。」

他頓了一頓,望向參謀官:「我親自去接船。」

「上校,敵人可能隨時開火……」

「那更該去。」他平靜答道。

他很清楚,中共若想奪澎湖,不必真正登陸。他們想要的,是斬斷台灣的意志與節點,是一場象徵與信念的絕殺。

中建號若沉,軍心士氣將徹底潰敗;但若它靠岸,即便僅帶來三日糧草,亦足以證明——

我們尚未放棄。

霧漸漸淡去。
中建號艙門緩緩打開,一群士兵與技工魚貫而出,肩扛鐵箱、彈鏈、水袋與軍毯,無聲地踏上這座岌岌可危的島嶼。岸上百姓壓抑不住,發出幾聲低泣——不是喜悅,而是無從抒發的壓力終於有了出口。

就在此時,天邊傳來六次微弱而連貫的悶響,如雷,不是來自天,而是自福建山脈深處。

雷達兵一聲驚喊:

「福建西部高架熱點突升——PCH-191發射紀錄確認!」

指揮所內空氣瞬間凝結,沒有尖叫,沒有人奔逃,只有耳膜後傳來心跳般的嗡嗡震動。

來了。

沒有外交抗議,沒有記者會,沒有任何國際回應會比澎湖先一步得知答案。

只剩下——兩分鐘。

這座孤島,不再等待任何回應。沒有天命,只有抉擇。

澎湖,已不再是國防堡壘,也不再是政治象徵。

它只是最後一塊尚未屈服的土地。

而那艘風雨飄搖的老艦,正與這塊土地,一同站在亡國的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