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5月14日有感:一個「偶然」
本章節 1012 字
更新於: 2025-05-15
「人們平常最接近的無政府主義最接近的類比就是網路……網路之所以吸引人,成為無政府主義合作的模式,是因為它極大地延伸了私人的主動權與公共空間。」
—《劍橋科幻文學史》
114514,應該是今天台灣網路各社交媒體常出現的數字了,典出自所謂的「淫夢梗」,一個古早網路時代開始發源於NICONICO的網路迷因。
這一串數字則源自梗中角色,野獸先輩的台詞「いいよ、來いよ。」的空耳,而迷因(MEME),則是網路時代的衍生物,是得益於「網路文化」的象徵。
有時候覺得,要去解釋「網路迷因發酵的合理性」,這件事本身就不太合理,在這個訊息快速傳遞、數據爆炸、短影音橫行的時代。
每一件事物、每個人都有成為MEME的可能。
然後,就因為今天是民國114年5月14日,與野獸先輩的台詞空耳相同,就造成了今天的狂歡。
有的人去最近的戶政事務所換了一張114514的身份證、有的人去郵遞區號114514的王道銀行慶祝、有的人去總統府前野獸咆嘯......
每個知悉淫夢梗的網路鄉民都有自己的慶祝方式。
而我之所有感觸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是「自願」的、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只是隨口在網路上做個簡單的號召,就付諸行動,並且從中得到「單純的快樂」。
這種自發性的行為,就好比早期的共產主義社會、道家的「自然而然」、「波西米亞式」的生活般,沒有過多的物質念頭,純粹而美好。
他們之所以會這麼做,沒有特別的目的,純粹就是「有趣」,讓人感到有趣,進而產生近乎藝術般的審美體驗,則是MEME的延伸表達。
得益於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很容易就能在網路上找到朋友、相同興趣的人,或是筆戰對象。
就像我之前說的,我反感現在網路的討論風氣,但是我更不希望看見公司、國家、其他權力象徵介入掌控網路。
網路本質上是個人想像與數據的結合,並由此在數位空間自由馳騁,是自由的象徵。
它突破了國家、民族、語言等等的物理侷限,所以才是無政府主義的最接近體現。
它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就像毗濕奴化身所變的Nabagunjara神獸,具有許多面向,當然人性的善惡也被展現出來。
我對網路的自由場域的最理想想像,就是今天這一天的體驗。
一群人因為網路而聚集,他們對彼此並不熟悉,只因為迷因的「偶然」而產生交集,這時因為迷因與現實產生了「偶然」性巧合,而自發性的去做某些「傻事」,這種「一群人做傻事」的單純快樂,正是現在社會缺少的美好體驗。
而這種「偶然」是近乎不可能的,就像人類誕生在地球般,僅僅只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