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當局者迷
本章節 2067 字
更新於: 2025-06-18
迎喜從城南袁家村回來時,只見承天閣外倒了四名侍衛,閣內上上下下的侍衛僕婢也都橫倒在血泊中,迎喜當場嚇得尖叫失聲,沒了魂似的狂奔回寧王府,府上隨即通知了京兆府衙,消息馬上傳開,承天閣主失蹤的消息隨之傳入宮中。
慶帝得到消息,不由得大吃一驚,想到日前才派人送去的九龍令牌還在易禪身上,現今人卻已失蹤,隨即召集了朱右相和幾位閣老商議。幾位大臣一時之間也猜不出究竟易禪會被何人帶走,亦或是自己逃出了慶國要回越山。但這九龍令牌可謂層級最高的令牌,「如朕親臨」,不僅可在全慶國通行無阻,甚至調兵遣將都可以。
皇上對於當初易禪要求要這令牌時就有諸多考量,但又害怕她口中說的後果,於是和幾位要臣商議,才給了這塊令牌,如今人和令牌都不翼而飛,也讓慶帝心中多了幾分猜忌。
陳閣老捋鬚想了想:「這人是四殿下帶回的,該不會是四殿下派人帶走了閣主?」
朱丞相喃喃道:「但是四殿下人遠在梁的西北,前兩天的軍書才傳回,說吳地的歸順有了著落,應該是鞭長莫及啊!」
刑部李尚書則提議:「事發當時是四殿下的家臣報的案,我們可以調人來問問這幾天究竟有誰來過承天閣。」
慶帝捋鬚點頭:「這是一個好方法。那就交由李尚書查明此事。只是朕擔心這九龍令牌落入有心人之手……。」
朱丞相答:「皇上請放心,這事臣早有預備,不必擔心。」
慶帝便將這事交由李尚書,不一會兒又拿出軍書:「丞相,這軍書可否看過,你意下如何?」
朱丞相沈默了一下答:「這吳王的條件並非不能答應,這幾年梁的百姓厭戰,我們國內也經不起這樣長期的損耗。」
慶帝轉頭看向陳閣老:「閣老您的看法呢?」
陳閣老回答:「這的確是一件上算的條件,只是按禮,當今太子為二皇子且尚未立正妃,如今就讓四殿下先娶,於禮法上似乎不合。」
慶帝捋著鬍鬚點頭:「也是該給這幾個孩子看親事的時機了,前年替大皇子看了親事,大皇子是劉妃的兒子,族中給他相了御史的女兒,溫婉賢淑,也算是一門好親事。三皇子早夭、五皇子好佛學,愈學愈入迷,怎麼勸都勸不聽,前些日子更提出出家這等荒唐的要求,唉!」皇帝轉頭看向陳閣老:「愛卿可有中意的人選,好讓幾個皇兒的終身大事定下來,朕也好了一椿心事。」
陳閣老:「若是太子殿下的親事,程相應該有一些意見或想法,畢竟他是太子殿下的舅父,或可先問過程相大人,太子殿下乃人中龍鳳,眼光自是不同。」
朱丞相:「若是問程相,恐怕還是會從宗族裡挑出一個官家女子來,藉著聯姻壯大勢力。」
李尚書眉頭皺了一下:「說到程氏一族,我刑部經手的幾個案件,和程家的勢力脫不了干係,這時候提聯姻,是否會讓人覺得朝廷有意包庇程家。」
皇帝看了一眼李尚書,李尚書趕緊頷首:「臣失言,請皇上恕罪。」
皇帝手揮了一下:「無妨!愛卿有話直言,莫要隱瞞朕,召各位前來就是為了商議這些事,無須造假逢迎。」對於程家在慶國依著皇后及程相的勢力,作風如何其實慶帝心中有數。
李尚書:「皇上聖明,臣這些日子,的確有一些案件證據都指向程家,尤其是此次出兵期間,關於軍餉的部份,戶部的支出和兵部的帳,一直都是有出入的,所以此次增援陳老將軍一事,臣才一直強烈建議由四殿下率兵,太子殿下和程家的牽扯太深,難免不讓人有些聯想。」
皇帝捋鬚深思:「愛卿所言,朕並非不知,只是程家早些年也為朝廷立了不少汗馬功勞,在朝中的勢力也是盤根錯節,朕總希望他們能有所自省,儘早懸崖勒馬。這次朕也想藉皇兒的婚事,讓他脫離程家的擺佈,畢竟皇兒將來是要統領天下的人,朕不希望他總是被人牽制著。」
幾位大臣也深知慶帝的處事方法,一向過於寬大。雖程家近日牽扯進好幾件大案中,慶帝仍無法果斷的處理,幾位大臣看在眼裡也覺得這種事情的處理上,還是寧王雷厲風行的作風,能給這些尸位素餐的臣子一些警告,心中不由得暗暗的期待寧王。
隔日,朝堂之上,對於梁降地的管理,眾臣各有見解,紛紛擾擾,好不容易大小政事議論結束之後,陳閣老提出太子的婚事,一時之間在朝堂中又投下了一枚震撼彈。大臣們紛紛贊同太子已到適婚年齡,合該找一位賢淑的太子妃與之匹配,但該找誰,各家有紛紛有不同的想法。
程相:「啟稟聖上,太子殿下的確到了適婚的年齡,若要選擇婚配,必要能輔佐太子母儀天下。」
陳閣老:「陛下,程相所言甚是,太子妃即未來的皇后,所選之人,必要能作天下女子表率,故臣以為陛不可不謹慎啊。」
程相見既然眾臣已有共識,趕緊上奏:「陛下,臣倒是有不錯的人選。」
慶帝趕緊伸手制止:「程愛卿,此事不宜在朝堂之上提出,以免不成之後愛卿之間尷尬。申時再到御書房詳議。」
程相見皇上當著眾人之面制止自己的提議,心中不免有些不悅,但也只好作罷應聲答:「是,陛下!」
慶帝轉向陳閣老:「陳愛卿,這提議既是你提出的,想必愛卿也有人選了,今日申時一起來御書房吧!」
「臣遵旨。」陳閣老退下。
眾人當下對皇太子婚事的關心遠勝過承天閣被劫一事,慶帝並非多疑的帝王,但九龍令牌的權力之大,若落入有心人之手,就足以動搖國本,雖說朱丞相早有預防,但這背後會牽扯出來多少陰謀,卻讓慶帝無法放心。皇上口中沒提,表面上只派了京城的府尹承辦此事,但關係到九龍令牌的去向,他不得不更加謹慎,暗中又派了刑部追查承天閣主失蹤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