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緬懷與調查

本章節 1256 字
更新於: 2024-12-27
兩個多月過去了,警方沒有找到倪主任,而有關倪主任的公司內部調查報告,也終於結案,公司以曠職的方式處理此事,並未就失蹤原因進一步追究。雖然公司高層態度冷淡且詭譎,但公司內部還是舉辦了一場緬懷會,形式低調而小巧,卻意外吸引了許多員工參與。

緬懷會上,有人分享了倪主任的職場故事,更多人則開始回憶他對公司做出的貢獻。一位曾經與倪主任關係不睦的部門主管低聲說道:
「他有很多我們看不慣的地方,但現在回頭看,很多事情,的確是因為他,才能具體完成。」

另一位長期與倪主任共事的資深員工接著說道:
「倪主任有時候雖然很嚴厲,但他對細節的關注,讓我們避免了不少錯誤。我還記得有一次,因為他的堅持,我們挽回了一個幾乎已經失敗的大專案。」

甚至一名剛入職的新人也忍不住發言:
「雖然他平時話不多,但他會在忙碌中抽空指導我們。那種感覺,像是背後總有個人支持著,現在真的很懷念。」

這些言語讓會場的氣氛變得更加沉重。倪主任的多面性被逐漸揭示出來,他既是高效率的執行者,也是默默支撐公司運作的重要支柱。

然而,當有人提及倪主任的私人生活,主持人迅速打圓場,減少這類形的分享,這種刻意的迴避,卻引發了更多人的議論與猜測。

與此同時,張衡的處境變得更加微妙。針對他的負面批評開始不斷擴散,甚至有些匿名信內容被重新拿出來,指向張衡的報告充滿偏頗或隱瞞。公司內部輿論逐漸偏向質疑他的立場,讓他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這時,一位新的紀律調查員出現了。他名叫李健哲,一個看似溫和卻眼神銳利的人,讓張衡感到一絲不安。

在初步寒暄後,李健哲話鋒一轉,提起有關公司內部某筆不明金流的事情。他語氣平和地詢問張衡是否知道這件事,是否有相關證據,似乎希望從張衡那裡獲取更多細節。同時,他也開始討論倪主任在這筆金流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倪主任的存在似乎不僅僅是業務上的推動者,他可能還在其他層面有更多的涉入。張衡啊,你是否留意到相關的線索呢?」

李健哲的話雖然帶著禮貌,但其中的暗示意味深長。他甚至稍微質疑了現有訊息的真實性,提醒張衡保持理性判斷。

「張衡啊,你是否想過,某些訊息可能並不真實啊?我們需要理性判斷,這對調查可是很重要的。」

這番話讓張衡感受到一股潛藏的壓力,也讓他開始懷疑自己手中的資料是否已經被某種力量所操控或篡改。

張衡表面上保持鎮定,心裡卻掀起了巨浪。他知道,對方的客氣不過是一層包裹著威脅的薄紗。李健哲還特意提到倪主任的角色,似乎在暗示他可能在其中扮演了某種複雜的雙重身份。

張衡一時語塞,感受到這番話中潛藏的質疑和壓力。他開始感到時間正在從指縫中流逝,留給他的已經不多了。

回到辦公桌前,張衡再次翻開倪主任的筆記與匿名信。這一次,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段語焉不詳的文字上:
「脫離枷鎖,既非逃避,亦非抗爭,而是歸於本心。」

這句話像一道謎題,張衡回想起倪主任的處事哲學,是否意味著倪主任早已預見自己的命運,並設計了一場精密的「自我消失」?

張衡無法確定,但心中一股不祥的預感愈發強烈,張衡感到自己被逼到了懸崖邊緣。他意識到,倪主任留下的這些線索或許是最後的指引,而他的時間正在迅速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