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欺驕兵 計破藤甲 佈連弩 六敗蠻王
本章節 3531 字
更新於: 2024-10-10
看無言以對的他只垂首不語,未過份刁難的諸葛亮僅淡然說:「這地方已離各位窩巢的『梁都銀坑洞』不遠,我也不怕老兄跑掉;你可以帶尊夫人及那些戰俘走啦,但下次若再讓我捉住,可就沒現在這麼幸運囉。」
孟獲等快要踱到掀起的帳外,忽回眸瞥問:「你屢屢放我,到底---是安什麼居心?」
「南蠻叩邊之舉儘管一直困擾著朝廷,終究屬癬疥之疾,亮要破你巢穴實乃易如反掌---;」孔明心平氣和的道:「但上天有好生之德,為了要徹底免去二邦人民的荼炭之苦,咱只得一路苦候蠻王的真誠降順。」
僅略微頷首後,他即不發一言的跟上群酋腳步離開;劉備瞭解徒弟的用意,便安慰的說:「你的作法雖要多花費些周折,卻能治標兼顧治本;那甫統各族的孟獲瞧來不像個極惡之輩,他不久必將幡然悔悟。」
沒錯,就如同熟悉歷史的劉備所分析般,孟獲回銀坑山一想到諸葛亮苦口婆心的勸告,縱使已存歸降的念頭,然而礙於木鹿、帶來二洞主的報復慫恿,即又聽信妻舅的建議親往東南「烏戈國」禮聘兀突骨率藤甲軍來援;漢營這裡見他連日豪無動靜亦不藉機進取,重賞過棄暗投明的楊鋒父子,便至「三江城」外百里處駐紮,命兵將暫作休歇。
而既有恩師透露眾蠻可能找那不懼刀槍的烏戈部隊與役,諸葛亮很早就在籌思因應之道;當然,基於避免再重蹈盡滅該族人的錯誤戰略及自毀禁用火砲前諾,他已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計策,要靜待對方上鉤。
話說得到相助允承的孟獲看此君除了人高馬大外,且長有鱗片兼以生蛇惡獸為食,手底下軍士也皆雄壯威武,心甚喜樂之,他遂與其兩俘長土安、奚泥盡領三萬子弟兵折返梁都銀坑洞,經大宴數日後,這天即向敵營下達戰帖;蓄銳以久的孔明等回批了「准戰」,隔天便率關羽、張飛、趙霖、甘寧、魏延、黃忠、黃旭、孫策、馬超、夏侯惇、夏侯淵出迎。
眾人遙望那藤甲兵團個個容貌猙獰醜陋,為首的兀突骨、土安、奚泥亦魁梧壯碩、不類人形,均面面相覷;幸虧事先已得到主帥的指示,所以當對方洶湧衝來時只稍加駁火就詐敗後撤,是故並未造成太大的傷亡。
一夕揚威戰場的烏戈國主帥瞧官兵恁膿包,是夜即在堆滿酒肉的奪佔營棚犒勞三軍,次晨更再度拔寨趁勝進逼;聞報迎敵的諸葛亮立刻遣陳到、宗岳、李嚴、李通、張任、嚴顏列陣以待,但才一交鋒很快便又佯作潰退。
語休絮煩,話說邊打邊溜的王師轉眼間已連連打輸了六仗------。
是的,孔明為了加強敵人追襲的決心意念,豈止效法恩師雁門關、長安城採取有技巧的裝孬誘計,還於撤守寨柵裡放置大批糧秣來製造不及遷運假象;而曾哄數十萬匈奴與西涼兵上鉤的這一招,也確實令急需激勵士氣的群酋陷入錯覺,孟獲在久遭暗算下雖隱約感到有甚不對勁,可是礙於身份又不好講些煞風景的話,只能一面悶不吭聲乖乖跟著人家屁股後頭追,一面祈求千萬別再出什麼岔子。
兀突骨倒是沒被那連串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表面上縱盡情享受漢營內遺留的肉食,亦懂得先驗毒的他私下居然到處設樁,以防敗走之敵「回馬槍」劫寨;然而因幾天來啥影子都未曾見,警戒心態也就逐漸鬆懈。
是日,戰無不克的藤甲兵團即又隨其來和諸葛亮交鋒,已憋了滿肚子氣的官兵則由郝昭、于禁、李典、樂進、高定、鄂煥輪到挨打;不過他們這一次卻還有另個目的,便是引對方進入早已預伏妥當的「赤礫谷」。
就和之前一樣,兩肋露出生鱗甲的兀突骨騎著象王當先破敵,那聚眾同往的孟獲即在後接應;六將等騙烏戈軍士皆進了谷內便朝旗插處遁走,土安、奚泥看地勢險惡,亦於旁提醒他小心有詐,不料兀突骨急欲求功且瞧兩邊草木並不叢密旺盛,就斷然道:「咱們贏狗漢多回,奪了敵人六營寨,早無能為力的孔明已計窮;只此一戰,必盡滅之!」
負責引誘的郝昭生怕他不上當,臨去前還轉身嗆說:「臭蠻子,有本事即來打個過癮!」;輕敵的兀突骨怒不可遏,刀尖一指便再向這小鬼疾衝,哪知他才一追進只丈許寬的窄路沒多遠,咚聲鼓響中竟見到周圍山坳邊已赫然冒出扣箭待發的層層漢軍,入谷的路口也遭推落木石堵絕,居高下視的諸葛亮更現身道:「烏戈國主,投降不殺!」
「我們藤甲不懼槍刀,又豈忌憚你的弩矢?」兀突骨冷笑反問。
懶得與其就此事爭論,孔明叫身旁將士先在淋油銳鏃上點燃火苗,即朝他左右數名親信射了過去;由於那是黃碩針對連弩加以改良過的箭頭,莫道是區區藤甲,有效距離內便麵餅厚的鐵板片亦皆穿透了。
幸好這均為甘寧一手調教的特戰師並沒有要他們的性命,都僅向蠻兵的肩膀瞄準罷了,但就算如此,那幾個近衛從不曾料想自己的甲冑居然會中箭,著火之餘忙下馬跳腳的脫去笨重藤衣;諸葛亮等與全隊擠在一塊的兀突骨駭異仰望後,即換他冷笑的問說:「這箭桿的滋味還不錯吧?兀突骨,再不投降,亮保證你們都回不了烏戈國去!」
對方竟不像他原先所預測般恁的頑倔,示意大夥扔棄刀械的兀突骨立刻舉高了雙手道:「切---切莫放箭,我答應---答應歸順便是。」
於是邊安排整頓降卒的瑣碎,胸有成竹的孔明就邊喚隨從至耳畔吩咐,準備做下一步行動;另外,在後方舊寨中靜候消息的孟獲看人家屢戰屢勝雖不太平衡,倒也期待能一口氣打垮難纏的敵帥,所以當衛侍押了名劉漢逃兵進帳門,尤其是探悉藤甲軍已把大敗虧輸的諸葛亮一舉成擒後,他更是樂得差點手舞足蹈,馬上傳令各部啟程赴援。
「孟大王,我---只是個無名小卒,還望您饒赦。」那兵丁哀求說。
「你家元帥之前幾次既都沒有濫殺我的族人,我焉能比他還小氣量窄---」孟獲甚好心情的揮揮手說:「快點逃命去吧,千萬別再回爾等即將覆滅的本營了;不過記得路上要避開我的部隊,否則孤可保不得你。」
語畢,他亦無暇理會這傢伙要往何處安身,跨穩了戰駒後便急朝「赤礫谷」進發;而奔馳不到一炷香,已遙遙瞥見兀突骨的黝黑大纛。
尾隨於兄長後面的孟優瞧谷口前方空地裡,果有大批烏戈國人馬正綁縛遭困的漢軍眾將領,其中隱約還有孔明那套顯眼的銀白甲冑,就興奮的叫道:「哥哥快看,不負咱所託的兀突骨真逮到了諸葛亮啦!」
早望見這一幕的孟獲更不打話,即率先往那邊衝去;但當也急於雪恥的朵思、木鹿才堪堪追上兩兄弟,卻瞧他們全是一臉呆愣的神色。
不禁亦朝二者視線的聚焦處扭頭查看;不久,朵思、木鹿方跟著傻眼並驚恐的駭問說:「天,這---這都是穿戴冑盔的草紮假人啊!兀突骨的三萬藤甲軍呢?」
「已盡被某制伏了---」諸葛亮清澈嗓音便又隨那都緊扣箭弦的現蹤官兵接口道:「你的兵員人數雖和我勢均力敵,然而蠻王必極明瞭咱這連弩的殺傷效果有多厲害;若再執迷不悟,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原以為他定要做困獸之鬥,哪曉得孟獲只授意那已全遭包圍的部眾放下兵刃,即黯然說:「諸葛元帥確實有一套,連藤甲軍都打不過你。」
「亮不過是預先探悉到此蠻所倚仗之甲冑畏懼火攻的弱點,其實勝得頗嫌僥倖---;尊駕倘仍不願服輸,待我將他們釋放便任你帶走吧,返『銀坑山』去好生研究迎敵策略,勿又再陷取敗的覆轍。」給足台階的孔明未曾期盼他能就此罷鬥,令送來了烏戈國全體繳械的將士,即頭也不回的偕眾欲離。
「慢---慢著;孤有話講。」神情反常的孟獲這時忽叫住了對方道。
莫名其妙的諸葛亮止步轉身,便頷首問說:「蠻王有何指教?」
「閣下用兵如神,戰場上我是打不倒你啦---」先環顧四周那亦愕視的群蠻、妻友,他就堅毅的道:「但獲既忝為一方之君,這口氣卻無論如何難以吞嚥,因此---我要求循本地規矩和你單獨死戰;當然,小元帥若贏,孤的繼任者都會世代臣服,永不再萌貳志。」
以躍躍欲試眼神先向那旁觀的師父示詢;等劉備緩緩點頭,孔明即微笑的答允說:「尊駕既有這份興緻,某便捨命相陪;蠻王請。」
說完,脫去盔帽的他已先插槍於地,解開了配劍就躍身下馬,另從懷內掏了柄鵝毛羽扇續道:「我學藝不精,由您先行進招吧。」
「小元帥即以此物敵對我的『獅頭金環刀』?」孟獲見翩翩飄落的他只用那東西迎戰,忍不住狐疑的問:「你是在與孤---,開玩笑嗎?」
「亮愚鈍不才,蒙收錄數年僅習得敝業師些許皮毛---」諸葛亮扇交右手說:「槍法、劍術縱為亮所擅長,但晚輩因近日剛從此物件悟得了一套武學,所以想藉難得機會與尊駕印證、印證;然而需先提醒您的是,我這羽扇兼具暗器、擒鎖功用,閣下務必留意。」
儘管對方說得十分含蓄,他聞言仍不禁再次細瞧那把不起眼的扇子,良久才道:「既如此,孤家---可要佔你這樁便宜了;得罪莫怪。」
嘴巴雖說得客氣,但始終沒能發揮戰鬥力的孟獲攻敵速度卻迅捷得緊,「嗆啷啷」的響聲呼嘯下,銳利刀鋒已往他的肩頸部位猛砍!
馬上滑踩學自小碓尊「幻隱步」的師授口訣靈活閃繞,暗運「飄絮定山掌」的孔明接著更巧使「四兩撥千金」之技瀟灑遊走於孟獲快刀間,並用鋼骨為裡的鑌鐵參差扇沿趁虛反制鎖拿;原來屬性恰正適合武當派的諸葛亮豈止將本門功夫已練到極純熟,某天與黃碩餵招時因怕誤傷愛妻,就別出心裁的把招數全投進了代替傢伙中,結果除令妻子讚譽有加之外,若有所悟的他還立刻埋首研創此項新兵刃,且取名叫「臥龍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