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析弊端 勇壯來投 慰遺孤 孺慕情深
本章節 3475 字
更新於: 2024-07-27
看出劉備的詫異表情,微微一笑的管亥立刻補充解釋說:「劉使君不必耿懷,我和個性迥異的雷王雖有嫡庶血緣,但管某向來不屑此子好高騖遠與欺凌鄉親的囂張作風,入教前就已翻臉且互不來往,因此教內亦無人知道我們這層關係;至於他為學陰險武功而枉送性命,管某早料到會有這結果,你替咱除此禍根,百姓反倒要感謝你呢。」
心頭疑慮方一掃而空;有意拔擢的劉備復問道:「以管兄不凡之身手,雷王即使不為閣下引薦,張角他們居然也沒發覺有公這等將才麼?」
「道不同,不相為謀---」管亥肅容的表態說:「起先主動加入義軍,原是想讓青州鬧糧荒的親人避免凍餓苦難;不過總壇近來所有的行逕日漸詭異,『仙界門』、『修羅會』創立宗旨又相當違背我入教的初衷,因此管某寧可韜光養晦幹個小小頭目,亦不願跟著那群裝神弄鬼的邪佞為非做歹!」
「仲烈既有此志,可肯助備援救四方貧困,而非僅是獨惠家鄉鄰里?」益加覺得此君足可委以大任,劉備便順其話鋒開口延攬。
仍端坐於馬背上;未立刻答允的管亥只是沉默凝視著這位討寇欽差,良久方道:「要管某效命也無不可,但大人能先回答兩個問題麼?」
誠懇點頭的劉備忙拱手說:「不知仲烈欲問何事?」
「敢問使君,你剛剛提及要救四方貧困;然而造成民不聊生的原因豈止是各種天災所致,腐化朝政與不公平的稅制似乎還比洪水、乾旱或蝗蟲恐怖吧?尊駕雖身居皇親權貴,可是面對積習已久的弊端惡律要如何力挽狂瀾,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管亥頓了頓,又指著臧霸問道:「另外,像他這樣好武藝的將領,使君麾下還有幾個?」
「臧將軍的『二龍誅仙槍法』獨步武林,連環飛槍術更是江湖一絕,劉某手底下尚無可與之媲美者---」有技巧的先回覆對方第二樁疑問,劉備接著又說:「至於沉積多年的敗壞政風跟社會階層之不合理待遇,確實較諸般可防止的災禍更能動搖國本;不過知難行易,只要咱有決心造福蒼生,抱著明知不可為而仍為之的堅定意志,相信那使千千萬萬之漢家人民有安享美好生活的一天,終會到來。」
臉上仍是不動聲色;細聆的管亥沒多久又再次問他道:「大人的話是很動聽啦,可是你要怎樣才能打破士族壟斷田地且不繳稅的荒謬規矩?該如何令比土匪還更加狠的衙吏不再拿奇怪稅例來剝削老百姓呢?」
「改革!欲除此弊,非徹底改革不可!」亦對這兩大劣規傷透腦筋的劉備之前就下過一番功夫研究,此刻聽管亥復提到了重點,即把自己得到的結論搬出來說:「地方世家往往與中央或州郡政治面有著利益掛勾,而壓榨善良的各處貪官更和索賄之干政佞宦關係密切,倘要根絕必先肅清朝廷之為惡宵小;但這目標卻不是一蹴可成,備若沒有像仲烈這樣的仁人志士佐助,理想再多也無法實現------」
「受教了---」能感覺對方話中並無虛偽或敷衍成份的管亥,滾鞍下馬後便將「綠麟刀」棄於一旁,單膝跪地的抱拳道:「管某願效棉薄之力,以助主公成濟世革政之大業;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 * *
編置俘虜及收繳器械物資的工作,就持續到近午才大致完竣。
頭一遭指揮古代大規模戰役,劉備的整體表現還算可圈可點;唯一美中不足處,即是沒能做好與各會剿軍團之聯絡,合組一個龐大且有效的圍堵隊形,導致城郊突擊與追捕敗兵的過程逃走了不少漏網之魚。
儘管如此,他的斬獲仍極為豐盛;別說自願納編的青壯教眾已增至逾六萬之數,光是從每座建物裡搜取之金帛、糧倉屯積食物亦遠超出大夥的想像,而鐵甲軍脫下之盔冑更能讓急需精鐵的劉備進帳不少。
不過這回勝利,難免還是付了些兵卒傷亡的代價------。
扣掉呂布意外增援的并州兵及幽、冀二州友軍不算,自家的泰山軍馬便有將近三千人死傷,陳到自上黨帶來的「白毦兵」及趙雲組建之「龍騎士」、甘寧所統率的「兩棲特戰師」總人數也報銷了兩千餘名;這與黃巾教折損寇眾的比例雖相當懸殊,但寄予厚望的劉備仍感到既愧且疼。
慚愧的是己方陣營全屬訓練良久之精銳,城郊的遭遇戰及「朝天殿」林子裡儘管殺得武裝教眾雞飛狗跳,然而一跟張角的王牌「鐵甲軍」槓上,卻無法突破那道甲堅刃利之守衛防線;當然,因沒人料想得到有這支部隊的埋伏,在欠缺有效反制利器的情況下還能獲得眼前成績,這種輝煌戰果算很值得自豪了,只是看著努力訓練出來的兒郎一口氣掛掉恁多數目,劉備心裡仍如同刀割般痛了好久------。
亦虧得黃巾教那些外援隊伍沒能及時趕來參與此役,否則這群久戰疲兵縱然不致敗北,卻也註定要贏得萬分辛苦;何況俗話說「殺敵一萬,自傷八千」,仗一打完,剿寇軍傷亡的程度勢必還會再增加許多。
就地處理好敵我雙方的陣亡屍體後,率眾簡祭亡靈的劉備等臧霸挑妥了萬餘補充兵員戰俘及領取分撥之糧餉,隨即囑咐他和顏良、文醜二將說:「徐州界的泰山陣營便有勞三位主持了,宣高返回時亦代備告知子敬及幼平、公奕、元儉四人費心打造水軍基地;若無差池,中原很快就要點燃民變四起的鋒火,各位且把握時間整兵備戰,劉某待朝廷大事塵埃落定,即赴淮泗來偕諸君掃平江南亂賊。」
送走拍胸脯掛保證的三人,劉備又向張郃、高覽、趜義、潘鳳四將道:「冀州兵馬便託眾將軍先提往鄴城交割覆令,並請刺使速遣官兵接管鉅鹿各項軍防要務;備待此間瑣事了結,會專程到州牧官邸向王大人親致謝意,咱在那裡碰了面再一齊回上黨郡------」
公孫瓚等抱拳轟諾的他們一離開,也來跟同窗好友告別說:「玄德,兄弟亦要歸返易京了;范陽乃新駐之地,我得趕回去整頓整頓。」
握住他雙手,滿懷感激的劉備誠摯叮囑道:「這番恩情我就不再贅言了;幽州一向為我漢室阻夷屏障,伯圭今立助討黃巾邪教的大功,天子必將委以兵馬之權,你肩負安內攘外大任,還請善自珍重。」
「老同學放心---」偕其走向戰駒的公孫瓚笑著說:「那夥茹毛飲血的生蕃若想趁火打劫,我一定叫他們的妄動蠢舉粉碎於關下!」
看這兩支客軍遠離了鉅鹿,劉備即領諸將進城出榜安民;當然,他曉得此處百姓已受張角蠱惑多年,短期內自不可能對那搗破總壇的朝廷部隊有啥好臉色瞧,所以指派甘寧、陳到與新收五將協助童淵、貂嬋押解戰俘及糧帛物資的劉備便把三位拜弟留了下來,同與徐晃、張遼、高順、曹性暫鎮該郡,一直到冀州兵交接後再撤回上黨。
抱著義女尉遲嫣的貂嬋仍用她深情瞳眸,文靜注視人叢中的未婚夫婿,沒跟眾人一樣圍著他講個不停;最後還是在童淵的善意提醒下,諸將才給略感忸怩的劉備抽空過去和聚少離多之伴侶互訴情衷------。
「嬋妹,又得要麻煩妳啦---」一碰到異性,向來口齒靈俐的他舌頭卻像打了個結,良久方道:「備不在的這段時間,爹娘和嫣兒就要請妳們三位多加費心了;我一辦妥了鄴城軍務,立即快馬轉回黑山寨。」
有別於甘彤的刁蠻叮嚀及糜萱之露骨表白,貂嬋只是婉言慰藉著他說:「你放心去處理國家大事吧,無庸掛念嫣兒與爹娘,他們有我姐妹三人在照應著呢;倒是你,可記得要平安回來才好------」
說完,她又望向早已哭累睡著的尉遲嫣道:「這孩子挺乖巧懂事的,我相信彤姐、萱妹甚至娘親見了也會很歡喜;你有空要多陪陪她,用父愛彌補嫣兒的缺憾,好報答尉遲姑娘的捨命拼救之恩。」
湊近細瞧貂嬋懷中這睫毛兀掛淚滴的小女孩,劉備愛溢橫憐的悄聲說:「是的,若非尉遲姑娘代我受那飛龍梭的致命一擊,劉某怎還能活著與大家聚首;這份恩德如同再造,備有生之年絕不敢忘。」
兩人正交談間,尉遲嫣已迷迷濛濛醒轉了過來;她邊摟住貂嬋雪白脖頸邊揉著惺忪眼皮,待看清楚面前佇立者是死去母親託蔭終身的劉備,方努力睜開超萌的一雙大眼與他愣然對視,模樣委實可愛至極。
替她繫緊了新披棉襖領口上之衣釦,劉備語氣柔和的道:「得這樣子穿才不會冷---;嫣兒,剛有吃飽嗎?妳回上黨途中要乖乖聽話喔。」
似乎還不怎麼習慣與劉備互動,以點頭回應的尉遲嫣仍是怔怔瞧著他發呆;這時貂嬋已在她耳畔輕聲的說:「孩子,他又要出遠門去了,需得過個好幾天才能再回來陪咱們;妳有沒有什麼話---想對他講?」
先驚疑不定的扭頭看看貂嬋,尉遲嫣接著又將視線停留在他臉上,忍淚欲哭的表情令人動容;亦不捨分離的劉備連忙安慰道:「好嫣兒,我數日後便可趕回家來跟妳作伴;妳別難過,咱很快就能再見面了------」
「你---該不會是也跟---也跟媽媽一樣,又不要我了吧?」忽伸臂環抱住劉備頸項,這女娃的嗚咽啜泣竟讓兩人亦同時流下了淚來。
他緊摟著尉遲嫣拍撫的說:「妳是咱的心肝寶貝,我會永遠保護妳平安周全;乖,別哭囉,否則漂亮的臉蛋要變成小花貓了呢------」
依言拭去淚水,但剛經喪母之痛的表情仍看得出來,她還是很怕劉備再度棄己而去。
於是在和大夥一塊送行時,尉遲嫣也由貂嬋握著小手緊跟在後方;而當劉備步向城門口正要上馬之際,她忽掙脫了牽引越眾而出,並於踉蹌不穩的奔跑間,終於哭著喊道:「叔叔---叔叔---;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