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宿世緣 情纏呂布 招安論 語點伯圭

本章節 3324 字
更新於: 2024-07-27
「蒙呂兄不計前嫌,特地自晉陽遠道兼程相助,備極承閣下的恩惠;」像是沒發覺他瞥看未婚妻的失態神色,劉備上前向呂布揖謝後又問說:「但我等攻打邪教總壇之舉甚為保密,不知奉先是從何地得知此訊?」

「那有什麼奇特之處?你我既同州駐軍,要想探得劉大人的用兵地點麼,可還難不倒呂某---」本要拿對方討伐異族論調來揶揄背道而馳的劉備,不過如今見到貂嬋的絕世脫俗容顏,呂布啥尖酸話都說不出來了,只愣愣的答道:「您也無庸客氣,我只是略為回報尊駕之前的劍底留情罷啦。」

說完,眼角再次偷瞄她的呂布又悄問:「劉大人,這位是------?」

亦看了看正抱尉遲嫣走向父親的未婚妻,劉備微笑的回答:「她是朝廷王司徒的義女,也是劉某尚未過門的妻子,名叫貂嬋。」

瞧呂布瞳眸顯現黯灰目光,話剛出口的劉備不禁有些後悔;他雖不怕愛妻變節或如董卓般死於彼手,然而瞧這難過美人關的猛將又重步歷史後塵對貂嬋一見傾心,擔憂另生波折的他還是微感忐忑,猜想媲美怒髮衝冠的呂布會否因此又做出什麼傻事來------。

幸好對方情緒控制能力沒他預料的那麼不堪,呂布在沉默了片刻後,已拱手致歉的道:「無端問及寶眷委實冒眛,請使君恕罪則個;此間大事既已結束,呂某也要回晉陽向爹爹覆命了,咱就此別過。」

「有勞奉先代備向丁大人道謝;」劉備滿懷感激的揖說:「兩位參與剿寇之功及深德高義,容劉某返抵上黨時再補呈朝廷------」

跨上座騎的呂布和剛在「陷陣營」弟兄敘舊之高順只頷首打個招呼,即領千餘載置妥陣亡同僚遺體的馬步精銳循原路收兵并州;當然,親送這支精銳離開的劉備哪會不曉得此人臨去之際,仍多次轉頭遠眺他未婚妻的絲絲愁悵?

但他目前卻抽不出空理睬那些兒女私情,和關羽三人牽回了張遼在城舖旁發現並送來的戰馬,劉備便撥一軍央請童淵、貂嬋協助陳到置辦降兵編遣事宜,要率諸將再赴城郊會合幽、冀二師;他明白老同學公孫瓚亦不是什麼吃齋念佛的仁善之輩,莫要因貪圖功勞而枉殺幾萬堪能大用的附匪百姓,否則可與自己的征討原意大不相符呢。

受他管控的張郃等四將倒還易於約制,命臧霸先派人傳此禁屠嚴令後,很快就聽見冀、徐二州隊伍遍喊著「投降不殺」口號;也多虧思慮縝密的劉備手腳夠快,因為當「黑山寨」各軍馳抵城北郊野那刻,即遇見提領數千白駒的公孫瓚正揮槊在追趕一大群敗兵。

吩咐早列妥陣勢的勁旅重覆齊喚那四個字;劉備藉由雙方人馬都愕然停顧的瞬間,又向同窗摯友朗喝道:「伯圭且住,我有話說!」

公孫瓚先是微愣了一下;待見隨同的曹性已命所屬之馬弓手掛弦停射,方極不情願的垂低槊尖,一面命部隊暫止截戮的舉動,一面埋怨的質問:「玄德你搞什麼鬼?我好不容易才堵上了他們,不趁這機會擴大圍殲戰果,莫非還要放此等亂賊生離嗎?」

並不急於回答他的問題,已越眾而出的劉備等馬兒走到黃巾民兵前排不遠之地,方大聲問道:「你們的總壇已遭官兵搗滅,教內首惡亦全伏誅,歸順者罪不坐連,餘皆不問;各位再不放下器械,更待何時?」

這夥皆無利刃的潰逃教眾儘管人數多了敵軍幾倍還不止,不過鬥志卻沒有「朝天殿」外的嫡系人馬恁般堅強;被幽州鐵騎殺到險些破膽的他們乍見阻擋官兵時本以為再無生路可走,現在聽對方帶頭的老大言明降者免死免罪,早已有人扔下了棒棍鋤頭拜伏於地的說:「軍爺饒命啊,小的願意投降!」

「各位本都是漢家善良子民,一時誤信邪梟妄語而隨其作亂,皇帝絕不怪罪你們;」劉備這時候已下馬續道:「朝廷目前正急需用人,只要大夥真心報效,當朝天子一定不會再讓諸君受挨餓之苦!」

此話一出口,近五萬的烏合之眾哪裡還敢多作耽擱,剎那間便黑壓壓的跪滿了一片,害殺氣騰騰的「白馬義從」頓感不知所措。

「兄弟,幹嘛收恁多俘虜來浪費糧食?」大惑不解的公孫瓚拍馬到他身旁悄聲問:「放著偌大的軍功不取,卻在這做濫好人;幾萬名降兵耗用的資源可是一大筆開銷哪!你都不怕他們會吃垮上黨的哦?」

「老同學,這些人殺不得---」以親切微笑迎接他與曹性的劉備釋疑著說:「假如宰光了他們,往後誰來替咱們拓荒牧馬、耕田採礦?」

公孫瓚這才若有所悟的在馬背上思考了起來---;沒錯,劉備對其點明了這個道理,主要是期盼他有朝一日能澤加於民,善待治下萬千百姓,而自己也不擔心他來搶那夥戰俘,因為以范陽城此刻條件,實在無法像上黨能提供各項物資來養活這數萬驟增之人口。

拍了拍摯友肩膀,劉備又對兀自沉吟的他道:「你慢慢想沒關係;現在先陪我去東南邊的城門,那裡還有很多民兵等著咱們招安呢。」

於是,囑咐徐晃率本部軍引導降眾至會合地點齊聚後,復與諸將奔馳另端荒郊的他又沿路納編著一股股散隊敗兵;等來到了鉅鹿郡東邊那滿是黃巾黨徒屍體的郊野戰場,天色亦矇矇亮的泛起魚肚白------。

當然了,新收之張郃等四位武將雖是統領冀州本地兵馬,不過執行起新投效的主公命令可貫徹得很,非但無比落實的攏聚歸順教眾,更能積極協助徐州友軍勸降潰逃的鄉民;展露滿意笑容的劉備剛要對他們溫言嘉許,趜義卻忽向他拱手稟報說:「啟稟主公,我等負責的這邊是都順利招安了,然而泰山軍那裡似乎有遇到一些狀況;末將適才去幫忙時,就看見宣高兄恰跟對方的一名頭目在比試過招,兩人至今兀未分勝負。」

好奇心頓起;劉備曉得臧霸功夫不弱,而黃巾教中可上得檯盤的硬把子差不多已全死絕啦,是誰有這能耐與他那雙飛槍打成平分秋色?聞知此訊的劉備不敢怠慢,隨即偕三個把弟與甘寧火速趕去該處所一探究竟。

率三百「龍騎士」的五人尚未馳抵郡南郊野,便聽前方忽傳出了轟然喝采聲;一旁監護的顏良、文醜見劉備親臨,後者忙躬身稟道:「主公來得正是時候,此地敗軍皆已降伏,但那為首人物卻甚桀傲難馴,起初就挑明須臧將軍勝得他手中刀方願歸順,現今且已纏鬥了兩百多回合;咱因領有招安嚴令,對此人如何處置,還請主公示下------」

「二位辛苦了;」未見張遼的劉備下馬即靄顏問說:「文遠何在?」

「張將軍怕宣高有失,正於場外掠陣中。」顏良簡潔的答道。

點點頭,他邊走邊關切的問:「此人刀術怎樣?可有自報姓名?」

也擅使刀的顏良又答:「他的『鬼谷刀法』固然精妙,不過顏某有把握能在百招內取其頭顱;這傢伙說他名字叫管亥,青州劇縣人氏。」

驀然止步,劉備不禁偷瞥旁邊的關羽一眼------。

是的,因向北海郡太守孔融強索糧食而慘遭二弟斬殺的管亥,確實有擋雲長三十幾刀的真本領;儘管同是黃巾賊出身,可是傳言說此人非但頗珍惜部屬,亦不曾凌虐過流亡飢民,否則擁兵自重的他直接破城搶奪官倉便有東西可吃,何苦為了「借」那區區一萬石糧而命喪「冷豔鋸」下?

言念及此,起愛材之心的劉備又邁開步伐衝往兩人火拚空地;這時縱馬鬥將的臧霸、管亥早打到汗濕衫襟,胯下戰駒業已累得口噴白霧,但一對翻江倒海的「紫纓三菱槍」及刃泛青芒之「綠麟刀」仍不停戳刺狠砍,在星火四濺的交集下朝敵人要害猛攻!

「宣高、仲烈,你們就是要分輸贏,至少也等換了匹座騎再鬥吧?」為免必有一傷的憾事發生,劉備和恭迎的張遼換了位置後即朗聲說:「戰場廝殺需仰賴馬力;二位倘再不歇歇,閣下的兩隻牲口非癱暈不可------」

臧霸的反應還算好,而管亥聽人家直接叫出自己的表字,心裡卻著實一愣;和敵人同時拉韁後退了丈許遠,趁機拭去頰鬢汗漬的他忙望向這陌生青年,滿懷疑竇的問:「尊駕是誰?如何清楚管某別名?」

「管兄任俠好義,果敢勇武,小弟早有所耳聞---」先送了兩頂高帽子給對方戴,上前一步的他便表明了身份道:「某乃涿縣劉備。」

「你---你就是獨破『十二金甲戰神』、劍斬二王的討寇欽差?」管亥難以置信的睜大雙眼,即又追問著說:「帝君不是又盡派了教內高手在『恩妃宮』及『朝天殿』狙截你嗎?閣下卻是怎樣離開總壇的?」

劉備剛想謙語以略,忽聽緊隨的三弟已扯開了喉嚨道:「好叫爾等井底之蛙曉得誰才真正是天下無敵;那群關著門起道號的妖人姦邪,包括什麼三君、諸王及狗屁羅漢,全都被俺大哥宰了個乾乾淨淨啦!」

倒吸了一口涼氣,驚愕良久的管亥方悟說:「怪不得帝君要傾巢而出的對付你,連我這支三流的預備隊亦調來城郊埋伏---;管某早看那班拎雙短斧的傢伙不太順眼了,想不到他們最後竟是栽在你的手上。」

猛的想起一件事,已提高警覺的劉備忽問:「請教兄台,那掌管金甲戰神的『五方雷王』管孟---,與尊駕可有淵源?」

「他是我同父異母的弟弟---」管亥毫不猶豫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