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攝於2021年,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建檔,引用自文化部典藏網《國家文化記憶庫》。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又名臺北霞海城隍廟,位於臺北市大同區,是泉州府同安人因械鬥後遷移而建,屬於道教或閩南傳統中的城隍信仰。
現今霞海城隍廟是臺北市定古蹟,與大稻埕慈聖宮、大稻埕法主公廟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宇。
每年五月十三霞海城隍出巡,被稱作「城隍聖誕遶境」,最早文獻記載始於1879年,即清代的臺灣,慣例上大稻埕三大廟宇會同時舉行祭典。
日治時代,知名酒家譬如江山樓、東薈芳的藝妲會參加城隍聖誕出巡,在車上的藝閣表演;大稻埕商人亦利用此廟會來促進銷售,吸引外地人前來消費,或是招待中南部鄉下的小商人。
另外,霞海城隍廟自1971年起開始供奉月下老人,由於靈驗而備受信徒信仰,前來朝拜者眾多。
上圖為日治時代的霞海城隍廟黑白照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引用自文化部典藏網《國家文化記憶庫》。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之「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條目。
國家文化記憶庫之「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臺北霞海城隍廟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