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歲:奔三前的最後一年

本章節 1016 字
更新於: 2024-02-11
對於1995年12月28日生的我來說,在年歲計算上,顯得有些特別或「尷尬」。
我生日再3天就誇到下一年了,所以我常跟人開玩笑說:「我生日完後,馬上就會長一歲了。」
若是以現代人常用的年紀算法(2024-1995),我已經29歲了;若是以實際過完一年才長一歲的算法,
我現在是滿28歲,未滿29歲,這樣一來一往的差別,其實非常大。(你也可以說我自欺欺人。)
小時候總是期望著自己能夠快快長大,隨著年紀增長,慢慢地虛擲、揮霍,總以為光陰用不盡,等到回過神來,這輛人生列車已經過了四分之一了。頗有「嘆光陰之易逝」、「悲年歲之漸增」的感觸,已經到了要透過這樣的年歲計算,安慰自己還年輕。
28歲也好、29歲也罷,如今,我的內心就好比「站在青春的邊緣掙扎著」。

記得在研究所時尚的佛學課中,有講到「三世因果」觀,簡單來說就是人的作為會導致未來的因果,會在三個時、空間循環往復。
這樣的觀念,可以從來生的時間尺度往下細分,可以分成以下幾組:
1.前世→今生→來世
2.前30年→現在→後30年
3.前一刻→現在→後一刻
4.前因→現在→後果
我前30年種下的「因」正逐漸形成「果」,人生有很多事情與觀念變化,都會設在30歲前,30歲是一個人生的「轉變期」。
在30歲前的經歷,就是要活得「精彩」、「灑脫」,那怕做得再瘋狂,這樣才不會愧對這個年齡段,「年少輕狂」、「白日放歌須縱酒」。
而如今,對於要奔三的我而言,這意味著他人對我的目光,將不再是以一個25歲左右的小子,而是以一個30歲的青年為標準了。
若是堅持30歲前的作風觀念,不免會被投以「老大不小」、「該有些責任擔當」的說法,行事風格要有符合這個年齡段的想法與作為了。

若是以這樣的論述來看,前30年已經被我揮霍的差不多了,無論如何逝去的光陰都不會回來了,在去年過完生日的那一刻,我就在思考著:
「奔三前的最後一年,我該如何度過?」
「如何才能給自己的前30年一個總結?」
這些躁動青春要結束前的「焦慮」,不斷地在我的思緒縈繞著。
「二十九歲:奔三前的最後一年」
於是,我想盡可能地去做一些懸在我心中,因為躊躇、顧慮,而未曾實現的「想法」。
我想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二十九歲!畢竟這是我躁動青春的「尾聲」。

最後,若是有緣看到這篇文的朋友,跟我同歲,或是有相同焦慮的人:「有什麼想法就請放膽去做!」
不管有無來生,我們這一世就是只往前,不會停止的「列車」,昨日種種,已經錯過,就不要再留戀;今日種種,等待實現,就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與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