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悲劇與喜劇

本章節 1347 字
更新於: 2024-01-25
  離開暨南大學後,我記得這個時間點,我們通常會到商場吃飯或是看電影。今天較為特別,我決定做一件我這輩子從沒做過的事──一個人去看電影。看電影這種活動,我偏向於在家裡觀看DVD或是串流平台,就連朋友約去看電影我都是抗拒的。明明在家可以安穩完成的事,為什麼要到老遠的地方去?所以我根本不會一個人去看電影。

  我選了《蠟筆小新:新次元!超能力大決戰》來看,希望這齣電影能讓我壓抑的心情好一點。離開場還有一個小時,即使走路也綽綽有餘,就散步到電影院吧。

  想當日,我第一次去電影院的原因是跟妳約會,往後四年也一樣。我們看完電影都會討論內容,想必這就是看電影的意義吧,只是這個意義已不在了。這幾年每次跟朋友去看電影只覺得很累,看電影對我來說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社交疲勞還讓我精神不振。

  想起跟妳一起看過的電影,《湄公河行動》、《私人定製》、《港囧》、《葉問》、《夏洛特煩惱》等等……等等……每次我們都會把票根留下,妳跟我說:「結婚以後我們可以拿出來回憶,還可以跟孩子們說,這是你們父母相愛的其中一樣證明。」這些全在我們分手後,被我丟棄。我記得很多,也扔了很多。人總以為將關於那人的東西像垃圾一樣丟棄,就可以忘記所有,萬萬沒想到的,再怎麼摧毀所有,那人至死都不會在腦海裡消失。是伴隨一生的。

  來到電影院時,還有十多分鐘開場,取票後便走進放映廳。這場電影只有我、另一位大人和一位小孩三人。雖說不上是包場,但人不多可說是非常舒適。我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坐下後便思考,在電影院和劇場這些地方很輕易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我們很多時無法找到自己人生的位置,亦因找不到位置,傷害了那些愛自己的人。接著在未來的日子裡,為此苦不堪言,至死都活在愧疚之中。

  可能我言重了,但我的人生軌跡引導我有這種想法。傷害妳時沒有多想什麼,覺得只要離開妳,就如同妳不曾存在過,就連情緒也會消失。只要不再去接觸和想像,那就永遠不會知道妳有多麼難過和痛苦,因為妳已離開我的生活圈和宇宙。深想之下,我離開妳,不代表妳的故事就此結束,妳的故事仍然繼續。結束的是我們的故事,依然有一個被我傷害過的人存在,妳仍痛苦地活在地球的某個角落。妳的難過和傷痛實實在在地存在,並不是不去過問就能擺脫。我難辭其咎。生活已經夠艱難了,何苦要去為難他人呢?

  電影看到一半,明明看的是搞笑動畫片,不知為何我哭了出來。我明白我並不是為電影而哭,而是為了我逝去的愛情。看喜劇卻看出悲劇的情緒,還真是一件諷刺的事,想來我的人生算是一場悲劇吧?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有一齣悲劇的主角是我,這齣戲對妳來說定然是喜劇吧?

  當妳看完這齣戲的感想,肯定是:「看吶,他多麼活該啊!他必須痛苦地活著,一輩子都在不幸中度過,才是最好的贖罪!這齣戲的標籤應該換成喜劇,看完多麼令人解氣,多麼令人愉悅啊!」

  電影完結後,大人和小孩離場了,只剩下我一人留在放映廳中觀看片尾,等待彩蛋的出現。這個習慣是她教我的,那時候並不像現在會在電影的資訊欄中說明有沒有彩蛋。當時只能等電影播完,坐在座位上靜待彩蛋。現在恐怕已沒人會這麼做,有沒有彩蛋,入場前已經知道。現代人悲哀之處是處處尋找驚喜,但驚喜早就被戳破,還要裝作驚訝。

  電影播完後我被工作人員趕走,離開電影院才晚上七點半,我沒有飢餓感,也沒有想去的地方,便回酒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