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5: 大獨裁者 – V
本章節 3535 字
更新於: 2024-01-11
聽到這個話題,首相先生吃了一驚。不過和預想中的不同,他並沒有對此表示不愉快,只是揚起了眉毛,
「您是說…打算將那些俄國人給隔離起來?又或者是驅逐出境。」
(我就知道他會這麼想…)
白髮少女無奈地搖了搖頭,
「怎麼會呢?我只是從美國種族隔離的現象中得到了靈感,又不是真要去搞這個…不過為了更好的說明我的想法,還是讓我們先用美國的奴隸制舉個例子吧——畢竟現在實施隔離政策的州都是原本的那些蓄奴州。」
見到阿道夫饒有興趣的點了點頭后,伊莉莎清了清嗓子,
「儘管在內戰爆發之前,美國仍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不過事實上,美國早已分成了兩半——南部那些經濟以農業為主的蓄奴州,以及北方那些已經工業化,並且反對蓄奴的自由州。」
首相先生伸出右手的食指,揮舞著說道,
「我今天好像在本地的書店看到一本背景是這個年代的暢銷小說,書名我記得是叫…」
幸運的是,公主殿下知道答案。
「那一定是前幾個月剛剛出版的《亂世佳人》,它在Kanata也十分流行。不過對於生活在南方的非裔美國人來說,那段時期可並不愉快——為了獲得自由身,不少人冒著生命危險逃亡北方,甚至還有些人來到了Kanata。」
原來如此,男人點了點頭。 不過從他似懂非懂的反應來看,這本書的德語版應該還沒有出版。
首相先生微微低著頭,不斷用右手的食指反覆刮著鼻子下方的一小撮鬍子,
「對於北方來說,這看上去像是種族融合的行為。它使得那裡人們的血統變得…變得…」
說到這裡,他 皺起了眉,停頓了一下,「變得更有多樣性。」
雖然自己對德國不算很了解,不過伊莉莎聽說過他們的首相先生似乎對血統這方面有著很強烈地追求。
(要是他來了Kanata, 那肯定會被氣暈過去…)
少女聳了聳肩,「反正北美大陸全都是移民,本來就很有多樣性。不過這並非重點,重點在於那些非裔主動逃離南方的這種現象。 他們自發性地前往北方——前往那些思想觀念上跟自己相同,反對奴隸制的地方。」
她攤開雙手,「讓我們假設一下吧,假設每個南方的黑奴都有能力,且行動不會受到任何阻撓的話,那麼會發生什麼呢?」
阿道夫抱起雙臂,「那麼他們肯定都跑去北方了。」
伊莉莎揚起嘴角,
「正是如此。他們會跑到自由之地,將自己和那些奴隸主們隔離開來。雖然還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全隔離, 比如說北方也可能存在著少量奴隸制支持者,南方也可能會有一些反對蓄奴的人, 但這種整體上的趨勢還是存在的。在自由的北方和保守的南方之間,只要移民行為不受干擾,人口就會發生自然的流動。 這種人們主動前往跟自己觀念類似的地方的行為,若是發揮到極致的話,不就是在不同地區之間實現了一種基於意識形態的隔離嗎?」
「原來您指這種類型的隔離。」 阿道夫哼了一聲,「我想起了蘇聯剛成立和內戰的時候,一大群人湧進歐洲和美洲的樣子。」
公主殿下拍了拍手,「這真是個直觀的例子。您不覺得,我們可以主動促進這種現象嗎?比如說…」
首相先生笑了一下,「比如說把反對派們驅逐出境?讓他們去願意收留他們的地方?」
不得不說,伊莉莎也曾想象過這樣的做法——畢竟把反對的人都趕走自然就不存在反對的聲音了。
不過,她忘不了在議會廳暗中旁觀的時候,當聽到反對派議員在一片混亂中大聲宣讀著收到的來自民眾的投訴時,前任總督,金·麥肯齊臉上所露出的驚訝表情…
白髮少女扶著下巴,低下了頭, 「嗯…這是個很粗暴的方法。不過在我看來,與其強硬的驅趕,不如為那些人提供這種移民的便利,讓其自己去選擇。因為反對某一方面,不代表就不支持其他的方面。就拿Kanata來說吧,我們的那個官方反對黨,自由聯盟,被稱作『國王陛下最忠誠的反對派』。就算我們政見上有所不同,但我相信他們還是忠君愛國的——也許除了那些共和主義者。若是我們人為的進行劃分,並強硬的驅逐所謂的『反對者』,那毫無疑問這群溫和的人們也被包含在內了。但要是讓人們自主決定,那完全跟現有環境格格不入,應該離開的自然會離開。話說回來,您喜歡動物嗎?」
面對這個有些突然的疑問,阿道夫點了點頭,「當然喜歡,我經常去柏林的動物園散步。」
公主殿下微微一笑,那您應該就能理解我的比喻了:如果把狗和北極狼關在一起,那它們很有可能會相安無事——至少我是這麼想的,因為Dorondo動物園裡的北極狼看上去長得跟狗一模一樣。但如果再把幾隻雞混進去的話,那場面就會變得一片混亂了。 我想要做的,只是把那幾隻雞給單獨拎出去——也就是那些過於不同,完全沒法共存,以至於會造成混亂的存在。」
男人的眼睛睜大了一些,「聽上去很有意思,我還挺想見見北極狼的。」
伊莉莎嘆了口氣,「那也許您應該來Kanata逛逛。不管怎麼樣,這種做法聽上去挺有助於社會和諧的。」
首相先生靠在沙發上,望著天花板,「您的構想確實很難實現——畢竟這群人不是想離開就離開的,還得有地方願意他們接納才行。而這毫無疑問需要國際間的配合…」
「我當然不會大規模的實施這種…放逐?又或者是勸離?無論怎麼說,真正不適合在一個地方生活的,也只是極少數人。」
白髮少女握著雙手,向前探了探身子,
「但您不覺得,如果有哪個國家願意配合我的話,這不是一種雙贏的行為嗎?」
「哦?」 首相先生坐起身子,眯起了眼睛,「怎麼說?」
見到對方提起了興緻,公主殿下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就拿您所提到的蘇聯來舉個例子吧:假如我跟他們達成了一項協議,我可以鼓勵Kanata的斯大林主義者前往蘇聯,並接收一部分被他們關在監獄里,且意識形態跟我們相同的反對派作為回報,那不是對我們雙方都有利嗎? 那些理想主義者們充滿熱情,而且敢於實驗。 但很可惜,他們的才華無法在Kanata施展。但要是他們能去合適的地方,不就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了嗎?如果可以跟蘇聯交換的話,那麼我們都減輕了自己境內的反對派威脅,並且還能讓這些生錯了地方的人們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除此之外,我們還都可以利用這些願意配合的移民來進行一些國內的宣傳工作…這不是很美妙的事情嗎?」
阿道夫低著頭,扶著下巴沉默了一會——也許是在思考如何在德國實施這套理論。 過了一會,他不斷點著頭,連連稱讚道,「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對他來說要這麼做還真是方便…畢竟德國跟蘇聯離得不遠..)
不過也許正是因為距離蘇聯很近,首相先生才對這個想法產生了興趣。
伊莉莎決定趁熱打鐵,
「另外一個合適的例子是宗教之間的衝突。如果一個國家裡面有著太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那麼它的社會肯定是動蕩的——看看歷史上那麼多次血腥的聖戰吧,沒有什麼能比教義互相衝突的宗教更加水火不容了。 面對這種情況,根據意識形態來將人們隔離不才是避免衝突最優解嗎?」
阿道夫「啪」的一聲拍了下手背,豎起右手的食指,「正是如此,我也這麼認為。」
白髮少女微微仰起頭,思考了一下,補充道,
「不過具體還是應該依據情況而定。在Kanata, 既有信仰聖公宗的英裔也有信仰天主教的法裔。雖然那些法裔都主要聚集在魁北克,但也有一些人混在南部的安大略省裡面…而且看上去似乎也沒什麼問題。也許只有在雙方觀念極其衝突的時候才應該這麼做吧。」
她想到了一個絕佳的比喻,「不同屬,性格溫和的貓科動物也許可以混關在一起,但絕對不能把一只連種類都完全不同的狗給放進去。」
首相先生緩緩的點了點頭,似乎對這個比喻非常認可。
他直視著少女,緩緩開口道, 「在您看來,理想中的世界就是所有人都能根據意識形態來隔離的世界?」
伊莉莎想象了一下,「不如說是個所有人都能夠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而各取所需的世界。我一直挺喜歡美國的聯邦制——每個州都有很大的自由空間,以至於有可能發展出五十多種不同的社會形態。要真是這樣,那人們就可以自由地前往自己所喜歡的地方。這對於他們效率低下的行政能力也是有好處的——只要一個地方聚集的全都是意識形態差不多的人,那麼當地議會中的黨爭現象就能得到很大的緩解。 從全球的視角來看,每個宗教都能有著自己的一塊地盤,並靠著地理上的環境相互隔離。各種樣子的意識形態也應該同樣如此——毫無疑問,蘇聯的成立讓我們在這一方面前進了一大步。」
阿道夫揚起眉毛,「您似乎對蘇聯頗有好感。對於一個皇室成員來說,這可很罕見。」
白髮少女聳了聳肩,「那是因為他們正在進行一場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社會實驗。它們正在實施的東西,和我們長久以來的社會相比是完全相反,充滿顛覆性的。您難道不會對此產生興趣嗎?」
男人露出苦笑,「我在早期曾經跟黨內的左翼打過一些『交道』…也許這就是我們在這一方面產生分歧的原因吧。」
也許是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衝突讓阿道夫對於這場臨近自家的實驗失去了興趣,公主殿下
如此猜測。
她把雙腿交織在一起,向後靠去,「『讓他做、讓他去、讓他走』——我認為這是自由主義中最精髓的部分。既然俄國人願意嘗試,那麼這當然就是值得鼓勵的行為,不是嗎?」
首相先生抱起了雙臂,同樣靠在了沙發背上,
「或許吧。不過對於德國來說,恐怕自由主義已經過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