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荀子向齊國的相國進諫

本章節 2398 字
更新於: 2023-10-19
荀子對齊國的相國說:「擁有制服別人的權力地位,推行制服別人的措施,而天下沒有人怨恨,商湯、周武王就是這樣的人,擁有制服別人的權力地位,不推行制服別人的措施,那麼,曾經富裕得擁有統治天下的權勢,但現在要求做一個平民百姓也不可能辦到,夏桀、商紂王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看來,那麼得到制服別人的權勢地位,遠遠及不上實施制服別人的法則。

君主和相國用權勢來制服別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有才能的就認為有才能,沒有才能的就認為沒有才能,屏棄自己的好惡,必定要實行公道,這就是制服別人的辦法。現在,相國,您上能得到君主的寵信,下能獨攬國家的大權,相國已經擁有制服別人的權勢地位。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不駕馭這制服別人的權勢,實行制服別人的辦法,尋找品德高尚、通曉事理的君子推薦給君主?

您和他一起參與國家政事,端正是非,如果這樣,國內還有誰敢不按禮儀去做呢?君臣上下,貴賤長幼,一直到普通百姓,沒有不按照禮儀做的,那麼天下的人誰不想使行動符合禮義?賢良得人都願意在相國的朝廷里做事,能幹的人都願意在您手下做官,喜好利益的人民沒有不願意歸順齊國的,這樣就可以統一天下了。

可是相國卻拋棄了這制服別人的方法不用,只是採用這世上普通人所採用的方法,那麼君主的后妃作亂宮廷,奸詐的臣子作亂於朝廷,貪官污吏就會在官府搗亂,群眾百姓都會把貪圖私利互相爭奪作為習俗,難道像這樣就可以維持國家了嗎?

現在龐大的楚國擺在我們的前面,強大的燕國緊逼在我們的後面,強勁的魏國牽制了我們的西面,西面的領土雖然沒有斷送,也危險得像根細繩一樣了,楚國則還有襄賁、開陽兩個城監視著我們的東面。這樣,如果有一個國家圖謀進攻我們,那麼齊國就必然四分五裂,國家就像使借別國的城池一樣,肯定會被天下的人恥笑。怎麼辦呢?實行制服別人的措施和不實行制服別人的措施,這兩種辦法哪一種可行呢?

那夏桀、商紂,是聖明帝王的後裔子孫,是擁有天下人的後代,是權勢帝位的佔有者,是天下的宗主;土地廣大,方圓上千里,人口眾多,要用億萬來計數;但不久,天下人便都離開了夏桀、商紂而投奔商湯、周武了,很快地都憎惡夏桀、商紂而尊崇商湯、周武王了,這是為什麼呢?那夏桀、商紂為什麼失敗而商湯、周武王為什麼成功呢?這並沒有其他的緣故,而是因為夏桀、商紂喜歡做人們所厭惡的事情;而商湯、周武喜歡做人們所喜歡的事情。

人們所厭惡的是什麼呢?是互相欺詐、爭搶奪取、貪圖私利。人們所喜歡的是什麼呢?是崇尚禮儀、講求謙讓、忠誠守信。現在的君主,常常把自己比作商湯、周武;如果看看他們統治人民的方法,卻和夏桀、商紂沒有什麼不同;這樣的人想求得商湯、周武那樣的功名,可能麼?

所以凡是獲得勝利的,必須利用人民;凡是得到人民擁護的,必須遵從了正確的法則。這正確的法則是什麼呢?是崇尚禮儀,講求謙讓、忠誠守信。所以,擁有的人口在四五萬以上的國家,能夠強大取勝,這不是人口眾多的力量,就賊於崇尚忠信啊,擁有的領土在方圓幾百里以上的國家,能夠安定穩固,並不是靠了國土寬廣的力量,重要的在於搞好政治啊。現在已經擁有了數萬人的國家,卻還要用謊言欺詐、結黨營私去爭取盟國;已經擁有了方圓數百里的國家,卻還要用欺詐、侵犯去爭奪土地。

這樣就是拋棄讓自己安定強大,爭取使自己危險衰弱辦法;這是在損害自己的守信用和搞好政事等不足的方面,而在增加自己所多餘的東西。他們這樣錯亂荒謬,卻還想追求商湯、周武那樣的功名,可能嗎?這就好像是趴在地上去舔天,輓救上吊的人卻拉他的腳一樣,這樣的主張肯定行不通,只會越走越遠。

做臣子的,不顧自己的德行不好,只是苟且得到利益就行了,這就如同用攻城的大車去鑽地道來求利一樣,仁人以此為恥,是不去做的事情。對於人來說,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沒有什麼比安定更快樂;但用來保養生命、取得安樂的途徑,沒有比遵行禮義更重要的了。人們知道珍重生命、喜歡安定而拋棄禮義,這就好像是想長壽而割斷脖子一樣,沒有什麼比這更愚蠢的了。
所以君主愛護人民,國家就能安寧,喜歡士人,就獲得榮耀,這兩者一樣都不具備,就會滅亡。《詩經》上說:「賢良才能之士就是那屏障,大眾百姓就是那圍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停止使用強力的方法,而實行禮義的方法。這說的是什麼呢?這說的是秦國。它的威勢超過商湯、周武,土地廣大超過舜、禹,然而它的憂慮禍患數不勝數,常常提心弔膽,害怕各國諸侯聯合起來攻打自己,這就是所說的要停止使用強力的方法。

為什麼說威勢超過商湯、周武?商湯、周武,只能驅使擁護自己的人。現在楚懷王死在秦國,國都郢也被秦國攻克,楚王背著三個先王的神主牌位,躲避在陳、蔡之間,尋找可乘之機,總想跨著大步去踐踏秦國的腹地;然而,現在秦國讓他向左他就向左,讓他向右他就向右,被自己的仇敵任意驅使。這就是所說的威勢超過商湯,周武。

怎麼說是比舜、禹還要廣大?

古時候,各個帝王統一天下,臣服諸侯,領地沒有超過千里的。現在的秦國,南有沙羨及其周圍一帶,這是長江以南了;北與胡、貉相鄰;西邊佔有巴、戎;東邊佔有楚國的土地和齊國交界。在韓國境內,已經越過了常山,佔有了臨慮;在魏國,已經佔據了圍津,距離大梁只有一百二十里了;在趙國,已經佔有了靈丘,盤踞在松柏叢中的要塞上,背靠西海,東面以常山作為屏障,這就是土地遍及天下啊。這就是所謂的比舜、禹還要廣大。秦國的威勢足以震懾天下,它的強大足以打敗了中原各國,但是憂慮禍患數不勝數,害怕各國諸侯聯合起來攻打自己啊。

這樣的話,那秦國該怎麼辦呢?節制武力而回到文治上來,然後任用正直誠實、德才兼備的君子來治理天下,並同他們一起參與國家政事,辯證是非,處理曲直,聽政於咸陽,順從秦國的就不干涉,不順從的就去討伐它。如果這樣,那麼秦國的軍隊就不需出征國外,而政令也能實行天下了;如果這樣,那麼即使在國境以外修築明堂而使諸侯來朝拜,也差不多可以辦到了。當今這個時代,努力擴張領土不如增加信用啊。

參考來源

荀子.彊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