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荀子的禮論三
本章節 640 字
更新於: 2023-10-03
一.禮的種類
禮,以財物作為行禮的費用,用貴賤的不同作為禮儀制度,以祭物的多少不同區別上下,把隆重和簡省作為要領。禮節儀式繁多複雜,表達的情感慾望和所要起的作用簡約,這是隆重的禮。禮節儀式簡單,表達的情感豐富和慾望繁多,這是簡約的禮。禮節儀式和表達的情感相互配合,並行不悖,這就是禮適中的表現。
二.君子的禮
所君子隆重大禮,簡省小禮,中等的禮適中。不論是行走、疾飛還是奔跑,君子的一切行動都不應超出禮的範圍,這是君子的範圍界限。如果人的活動都符合禮的要求,就可以稱為士君子了;超越了禮的範圍,就只是普通民眾;如果遵循禮而又能隨意地活動,又都符合禮的要求,就是聖人了。
因此,君子品德敦厚,是靠了禮的積蓄;君子心胸寬廣,是靠了禮的深廣;君子品德高尚,是靠禮的高大;英明的君子,是因為禮的透徹。
《詩經》中說:「禮義完全合符法度,言行就能適當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天性與禮法
人的天性,是自然的材質;後天的行為,是隆盛的禮法條文。如果人沒有質樸的天性,那麼人為的加工就沒有地方施加,沒有人為加工,人的天性就不能自行完美。人的天性與人為加工相互結合,然後才能成就聖人的名聲,這樣就可以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
所以,天與地相配合就產生了萬物,陰陽二氣互相結合就有了千變萬化,人的天性與人為加工結合就能治理好天下。上天能產生萬物,卻不能治理萬物;大地能養育人類,卻不能治理人類;世間萬物和人,必須依靠聖人才能安排好。
《詩經》上說「安撫所有的百神,以及大河與高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來源
荀子.禮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