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頭前溪,上游支流即是油羅溪,在竹東頭前溪生態公園拍攝,攝於2011年。
油羅溪是臺灣北部的一條溪流,屬於頭前溪的支流,流經新竹縣芎林鄉、橫山鄉和尖石鄉的部分地區。
溪流的名字來自臺灣原住民泰雅族的語言,yuro意指樟樹。
橫山石蟾蜍是由石頭化身而成的蟾蜍妖怪,傳說中出現在油羅溪附近。
石蟾蜍的原石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油羅溪口,過去被當地人當成判斷是否已經到達內灣的標誌。
據說在清朝光緒年間,當地人建造竹塹城時需要採集石材。某次有人因為急需如廁而在蟾蜍石上小便,結果石頭突然動了起來,嚇壞在場的所有人。
之後有一頭牛失蹤,當村民們到蟾蜍石附近尋找時,蟾蜍石又突然動了起來,並吞食了他們,只有一個人成功逃脫。
村民們認為蟾蜍石已經變成妖怪,於是請來一位法師使用火藥炸斷了蟾蜍石的下巴,蟾蜍石自此不再作亂。
另外有一個傳說版本,聲稱故事發生在日治時期,日軍曾經有一個小隊在蟾蜍石下方紮營,隔天他們全都消失了。由於搜救隊在蟾蜍石的嘴裡找到一隻軍鞋,人們相信蟾蜍石吃掉了他們,於是用大砲炸斷蟾蜍石的下巴。
然而,根據文史學者的研究,日本兵的傳說版本與石蟾蜍的變化時間不符,因此這個版本的可信度較低。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之「油羅溪」、「橫山石蟾蜍」,總共兩項條目。
大新竹旅遊網之〈【景點】有關蟾蜍石的傳說〉一文。